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国辉 王占国 +4 位作者 李志辉 郑清友 关亚伟 滕竞飞 贾卓敏 《癌症进展》 2016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64例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吡柔比星40 mg/m2、5-FU 1000 mg/m2、羟喜树碱30 mg/m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 目的评价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综合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64例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吡柔比星40 mg/m2、5-FU 1000 mg/m2、羟喜树碱30 mg/m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综合治疗组)和62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对照组)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期)患者经治疗后的肿瘤复发/转移率、死亡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至随访截至日期,综合治疗组的无复发/转移率为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6%(2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转移死亡率为3.13%(2/64),低于对照组的16.13%(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非膀胱癌死亡率为10.94%(7/64),与对照组的12.90%(8/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内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降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N0M0)患者肿瘤复发率和死亡率,不增加非癌性死亡风险,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内灌注化疗
下载PDF
保留膀胱联合髂内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46例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勇 雷永红 +2 位作者 秦扬 肖龙 杨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8-910,共3页
目的:评价保留膀胱手术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9年2月对46例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顺铂+吡喃阿霉素方案髂内动脉化疗进行治疗。结果:46... 目的:评价保留膀胱手术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9年2月对46例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顺铂+吡喃阿霉素方案髂内动脉化疗进行治疗。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8(9~68)个月。33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11例死于肿瘤转移,5年生存率为75.76%;29例保留膀胱生存,10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其中全膀胱切除术后死亡4例,5年膀胱保存率为73.32%;其中33例T_2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3.21%;5年膀胱保留率为81.82%。全部患者对动脉化疗耐受良好,无严重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保留有功能的膀胱手术加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早期浸润性膀胱癌(T_2期)患者,是保留膀胱治疗的最佳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移行细胞癌 保留膀胱手术 髂内动脉灌注 化学治疗
原文传递
两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晶 陈滢 +2 位作者 汪晶 童明 杨赛花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60例Ⅰb2-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种... 目的:探讨两种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60例Ⅰb2-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种途径NACT前后的局部宫颈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D(VEGF-A,C,D)的表达量,并分析两种NACT疗效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VEGFA,C,D在癌症组织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2经静脉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VEGF-D治疗后的表达量低于治疗前(P<0.05),VEGF-A,C在治疗前后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经动脉灌注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VEGF-C,D治疗后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VEGF-A的表达量在治疗后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静脉化疗和动脉灌注化疗均降低了宫颈癌组织内的LMVD,动脉灌注化疗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4两组患者均达到明显的近期临床缓解,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静脉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5静脉化疗疗效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有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均无关;动脉灌注化疗总的有效率高达93%,但其疗效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均无明显关系。结论: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宫颈癌近期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淋巴管密度
原文传递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利荣 韩阳 谭明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2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0%)(Z=-4.649,P=0.000)。两组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及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352,P=0.000;χ~2=30.789,P=0.000)。观察组1年生存率(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χ~2=4.638,P=0.031);局部复发率(14.08%)低于对照组(24.82%)(χ~2=5.082,P=0.024);远处转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678,P=0.410)。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3%)(Z=-2.671,P=0.008)。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中,我们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分期,综合确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宫颈癌 复发转移 临床分期
下载PDF
两种保留膀胱治疗方法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孙玉峰 郭帅 +4 位作者 马榕 黄如 浦金贤 侯建全 缪志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联合静脉化疗与术后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T_2N_0M_0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T_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4例,其中行TURBT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28例,行TURBT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动脉化疗组)2...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联合静脉化疗与术后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T_2N_0M_0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T_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4例,其中行TURBT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28例,行TURBT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动脉化疗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统计两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无复发1年生存率、无复发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动脉化疗组治疗后血常规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且前者无复发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对于T_2N_0M_0期膀胱癌患者,TURBT后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相较于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其无复发1年生存率明显增高,且血常规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静脉化疗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夏依拉.艾合买提 高洁 +1 位作者 谢丽 古丽娜.库尔班 《智慧健康》 2018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本文就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46例单号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 目的本文就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46例单号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46例双号者设为参照组予以单纯的放射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76.09%>50.00%),组间比较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可获得理想的肿瘤控制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放疗 晚期宫颈癌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恶性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分析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化疗手段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接受髂内动脉灌... 目的:分析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化疗手段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管新生相关指标、瘤体内血流指标、血清病情相关指标、宫颈肿瘤组织增殖相关指标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血清VEGFR-2、HIF-1α、vWF、Lam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I、VI、FI、VFI、Vmax值低于对照组,RI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血清SCC—Ag、TK1、HE4、CYFRA21—1、IGF-Ⅱ、Gal-9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组织miR-26b、SCD-1、Cyclin D1、TLR4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miR-99b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可以显著减少肿瘤血管新生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是十分理想的介入化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全身静脉化疗 血管新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