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控固体推进剂点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新强 邓康清 +4 位作者 李洪旭 余小波 王鹍鹏 杨育文 朱雯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采用一种层状电极式点火装置,分别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极形状和电极极性对电控固体推进剂点火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极材料、推进剂端面电流密度和电极极性是影响电控固体推进剂点火过程的重要因素,当推进剂两端面电流密度相同时,... 采用一种层状电极式点火装置,分别研究了电极材料、电极形状和电极极性对电控固体推进剂点火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极材料、推进剂端面电流密度和电极极性是影响电控固体推进剂点火过程的重要因素,当推进剂两端面电流密度相同时,采用不同材料的电极优先点火顺序依次为钛、铝、石墨、铜。当两端电极材料相同时,ESP始终在电流密度较大的一端点火,且电流密度越大,点火效果越好,临界点火电压越低;当两电极与药柱端面的接触面积比为1∶1和0.64∶1时,ESP优先在正极端点火;但当两电极与药柱端面的接触面积比为0.16∶1时,ESP在电流密度较大的一端点火。电控固体推进剂能通过电压控制实现多次点火、熄火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固体推进剂 点火 电极 电流密度
下载PDF
某型地面发控点火电流异常分析和电路改进
2
作者 王建国 赵怡 +2 位作者 毕玉 王俊 郭会兵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7,184,共8页
针对某型地面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点火电流异常问题,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点火电流与元器件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地面发控点火电流在某些环境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一种闭环控制方案,增加电流反馈环节,解决点火电流异常问题。... 针对某型地面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点火电流异常问题,采用数学方法研究点火电流与元器件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地面发控点火电流在某些环境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一种闭环控制方案,增加电流反馈环节,解决点火电流异常问题。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改进后的点火电路能适应更大的点火负载,有效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发控 点火电流 电流反馈 闭环控制 可靠点火
下载PDF
复杂本质安全电路容性放电引燃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振龙 吴冬妮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通过分析复杂本质安全电路放电的原理和过程,得到了混合本质安全电路的一般形式,数学分析得到了谐振电路容性放电条件下的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电路参数因素。结果表明火花能量主要... 通过分析复杂本质安全电路放电的原理和过程,得到了混合本质安全电路的一般形式,数学分析得到了谐振电路容性放电条件下的放电电压、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电路参数因素。结果表明火花能量主要来自储能元件,电源电压对放电电流、放电电压的影响可以忽略;随着电容容量的增加,放电电流的上升速度和最大值都迅速增大,火花放电功率也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电感感抗的增加,放电电流的上升趋势放缓,放电电流的最大值也随之减小,其放电功率也呈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本质安全电路 谐振电路 容性点燃 放电电流 放电功率
下载PDF
微型镓场发射电推力器的研制和点火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明明 康小明 +2 位作者 郭登帅 刘欣宇 贺伟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1,共9页
为了满足立方星等微纳航天器对推进系统的需求,研制出中国首台针式微型镓场发射电推力器。通过提高润湿温度解决了真空环境下镓难以充分润湿钨针等问题。实现了推力器的稳定点火,测试了不同润湿温度和不同几何参数下的点火特性。得到了... 为了满足立方星等微纳航天器对推进系统的需求,研制出中国首台针式微型镓场发射电推力器。通过提高润湿温度解决了真空环境下镓难以充分润湿钨针等问题。实现了推力器的稳定点火,测试了不同润湿温度和不同几何参数下的点火特性。得到了发射电流随润湿温度提高、极间距减小和吸极内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给出了不同发射电流下的理论推力。通过电场仿真得到不同几何参数下的电场强度,揭示了几何参数影响发射电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电推力器 发射针 润湿 点火特性 发射电流 电场强度 电推进
下载PDF
点火位置对弯管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学超 孙金华 +1 位作者 卢国建 谢元一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90°弯曲管道燃烧平台,结合纹影光学系统、高速摄像机和离子探针技术,研究了不同点火位置对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在90°弯曲管道内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平点火条件下,火焰阵面在水平管道内经历了球形、半... 通过自行设计的90°弯曲管道燃烧平台,结合纹影光学系统、高速摄像机和离子探针技术,研究了不同点火位置对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在90°弯曲管道内传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平点火条件下,火焰阵面在水平管道内经历了球形、半球形、指尖形以及Tulip火焰结构4个阶段,预混火焰也从层流燃烧转变为湍流燃烧;垂直点火条件下,火焰阵面在弯曲管道内沿下壁面拉伸,进入水平管段后形成类似Tulip火焰结构,火焰基本处于层流燃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位置 预混火焰 90°弯管 离子电流
下载PDF
浅析影响雷管电点火元件发火性能的原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勇 冯建森 +2 位作者 高玉珍 姜国荣 杨耀华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49,共4页
通过试验和分析 ,说明了桥丝材质及尺寸、药头药剂及重量、桥丝焊接状态和药剂与桥丝接触状态对电点火元件发火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桥丝 点火药头 发火时间 发火电流 电点火元件 电雷管
下载PDF
离子电流法在不正常点火中的实验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竹杰 魏若男 +3 位作者 周蓉芳 唐安东 高忠权 吴筱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定容燃烧弹上,利用离子电流法,通过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离子电流信号,对不正常点火进行了检测,即通过调整两对点火电极之间的间隙和点火时间,来模拟发动机火花塞和排气门附近的早火和后火等不正常点火情况。结果发现:不正常点火时,离子... 在定容燃烧弹上,利用离子电流法,通过测量燃烧过程中的离子电流信号,对不正常点火进行了检测,即通过调整两对点火电极之间的间隙和点火时间,来模拟发动机火花塞和排气门附近的早火和后火等不正常点火情况。结果发现:不正常点火时,离子电流波形在形状及幅值上与正常点火时存在较大的差异,即火花塞电极附近发生早火时,离子电流波形在主点火信号之前出现了离子电流;排气门附近发生早火或后火时,离子电流波形出现了2个峰值,该离子电流第1峰值大于正常点火时的第1峰值,第2峰值小于正常点火时的第2峰值。该结果可为发动机不正常点火检测提供依据,且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塞 不正常点火 离子电流 定容燃烧弹
下载PDF
基于离子电流与LSTM神经网络的汽油机早燃判断 被引量:3
8
作者 丁伟奇 王金秋 +3 位作者 胡宗杰 李明龙 董光宇 李理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通过一台1.5 L的废气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快速建立积碳工况,从而引发早燃,对比了正常工况和早燃工况的离子电流信号波形特征.并利用Python和TensorFlow建立了基于离子电流信号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早燃检测模型,以转速为15... 通过一台1.5 L的废气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快速建立积碳工况,从而引发早燃,对比了正常工况和早燃工况的离子电流信号波形特征.并利用Python和TensorFlow建立了基于离子电流信号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早燃检测模型,以转速为1500 r/min、负荷为72%工况下的早燃判断为例,在离线分析中模拟在线采集过程,采用K折交叉验证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超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到98.50%,同时在CA 10前能够准确判别出早燃的概率为76.09%.与前馈(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相比,具有更小的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更好的判别提前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对3种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进行对比,LSTM模型曲线下面积更大,是性能更优的分类模型;与传统的阈值判别法相比,准确性更高,是一种兼顾准确性和提前性的判别模型,符合基于离子电流信号判断早燃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早燃 离子电流 长短期记忆 神经网络
下载PDF
船舶进厂修理动火作业看火监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林清 《中国修船》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文章通过对修船企业在船舶修理期间的动火、看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保障修船安全生产,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安全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加强修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促进修船企... 文章通过对修船企业在船舶修理期间的动火、看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保障修船安全生产,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安全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加强修船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技术工人的技术素质,促进修船企业的经济效益好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火 看火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防爆变频电机检测技术及安全评价浅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岳 《电气防爆》 2019年第2期26-30,共5页
结合变频电机的特点,从最高表面温度检测、结构设计安全性、绝缘性能安全性及安装使用等方面,分析了检测最高表面温度和避免火花或降低火花产生概率的方法。
关键词 防爆变频 点燃源 温度 轴电流 绝缘 谐波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检修口盖雷电引燃源防护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铁纯 郭江 +2 位作者 李志宝 段泽民 司晓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文章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电流密度仿真与雷电引燃源试验,研究了传统燃油箱检修口盖的雷电引燃源防护性能,发现了传统检修口盖的防护缺陷。基于以上研究,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检修口盖,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该引燃源防护的有效性。研... 文章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电流密度仿真与雷电引燃源试验,研究了传统燃油箱检修口盖的雷电引燃源防护性能,发现了传统检修口盖的防护缺陷。基于以上研究,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检修口盖,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该引燃源防护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检修口盖在结构界面及紧固件处电流密度较大,试验中在紧固件区域产生火花;新型检修口盖内侧壁板处电流密度较低,试验中未出现火花;新型检修口盖消除了传统检修口盖中带有潜在引燃源的紧固件,具有优良的雷电引燃源防护性能。该研究为今后飞机燃油箱检修口盖引燃源防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箱检修口盖 引燃源 电流密度 雷电引燃源试验 防护设计
下载PDF
汽车点火系统次级线圈火花电流的理论计算(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集辉 李旭 +2 位作者 李永明 汪泉弟 邓前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8-571,共4页
基于Rompe-Weizel火花电阻公式和火花塞的分布电容参数,建立了汽车点火系统次级线圈电容放电的等效电路模型,获得了火花塞间隙击穿过程中由于电容放电引起的火花电流的大小。分析了火花塞的结构尺寸及电阻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火花间隙的... 基于Rompe-Weizel火花电阻公式和火花塞的分布电容参数,建立了汽车点火系统次级线圈电容放电的等效电路模型,获得了火花塞间隙击穿过程中由于电容放电引起的火花电流的大小。分析了火花塞的结构尺寸及电阻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火花间隙的击穿电压对电容放电引起的火花干扰电流的影响。这对汽车的电磁兼容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点火系统 等效电路 电流 电磁兼容
下载PDF
硝酸肼镍用于刚性电点火头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欧仙荣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54-156,共3页
介绍了以硝酸肼镍为基药制造的刚性电点火头,对基药的选择、点火药的配比和刚性电点火头的制作进行了介绍并对点火头的电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串联起爆和机械感度试验,证明用硝酸肼镍为基药制造的刚性电点火头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和生... 介绍了以硝酸肼镍为基药制造的刚性电点火头,对基药的选择、点火药的配比和刚性电点火头的制作进行了介绍并对点火头的电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通过串联起爆和机械感度试验,证明用硝酸肼镍为基药制造的刚性电点火头能够满足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肼镍 电点火头 延期时间 发火电流 串联起爆 机械感度
下载PDF
一种用于触发引燃管的脉冲电源
14
作者 郭海山 杨兰均 +3 位作者 刘帅 张永鹏 李博睿 刘思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11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单电源的变压器型高电压、大电流脉冲源。该电源只有一套放电电容,以晶闸管作为放电开关,单原边双副边的脉冲变压器作为传输线。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变压器根据负载不同的工况运行在不同的状态,分时输出高电压、大电... 设计了一种单电源的变压器型高电压、大电流脉冲源。该电源只有一套放电电容,以晶闸管作为放电开关,单原边双副边的脉冲变压器作为传输线。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使变压器根据负载不同的工况运行在不同的状态,分时输出高电压、大电流脉冲。该设计利用变压器在空间上将高压输出回路和低压控制回路隔离,与一般的双电源设计方式相比,降低了驱动电路的成本,减少了装置的体积,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紧凑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原边18μF的储能电容充电电压为700V时,通过晶闸管开关控制电容向2∶2∶20的单原边双副边脉冲变压器放电,副边开路时输出幅值7.6kV、上升沿432ns的开路电压,副边短路时输出幅值690A、半高宽15.6μs、前沿7.0μs的短路电流,满足NL37248引燃管的触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燃管 脉冲变压器 高电压 大电流 脉冲源
下载PDF
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奇异点检测算法
15
作者 李木天 赵永平 王启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54-1960,共7页
点火线圈在使用之前或使用过程中,由于绝缘故障其初级电流偶尔出现幅值不等且形状不定的高频振荡。针对这种情况,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初级电流奇异点快速检测算法,首先计算信号的多尺度小波变换及模极大值;其次,利用模... 点火线圈在使用之前或使用过程中,由于绝缘故障其初级电流偶尔出现幅值不等且形状不定的高频振荡。针对这种情况,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初级电流奇异点快速检测算法,首先计算信号的多尺度小波变换及模极大值;其次,利用模极大图提供的有效信息,由最大尺度到最小尺度追踪模极大值点并刻画模极大值线;最后以每条模极大值线中的最小尺度点确定奇异点位置,识别绝缘故障发生时刻并获取故障波形。该算法相比于时间复杂度高于本文算法近二百倍的复杂算法和时间复杂度接近的传统算法,应用于点火线圈绝缘故障信号时的检测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线圈 初级电流 奇异点检测 模极大值
下载PDF
点火系统放电过程研究
16
作者 张宝昆 张涛 +2 位作者 翟文鹏 邓军荣 张旭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0年第6期25-27,共3页
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放电时续流回路电流突变的现象进行研究,阐明了点火系统在实际放电过程中历经的三个阶段,分析了电流突变的原因。考虑放电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特性,通过增加缓冲电阻来抑制续流电流的冲击,防止其对续流硅堆造成损... 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放电时续流回路电流突变的现象进行研究,阐明了点火系统在实际放电过程中历经的三个阶段,分析了电流突变的原因。考虑放电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特性,通过增加缓冲电阻来抑制续流电流的冲击,防止其对续流硅堆造成损害。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可以为同类型点火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系统 放电过程 电流抑制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点火电流计算方法
17
作者 段亚博 韩旭 +3 位作者 关莹 谷静 宋蔚阳 王丰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0期11-13,共3页
针对电火工品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保证其可靠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的点火电流计算方法。分析电火工品点火原理,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点火电路电缆阻值变化、接插件接触电阻等影响因素,通过仿真计算复杂点火电路点火电流... 针对电火工品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保证其可靠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的点火电流计算方法。分析电火工品点火原理,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点火电路电缆阻值变化、接插件接触电阻等影响因素,通过仿真计算复杂点火电路点火电流,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火工品工作可靠性,节省研制成本,为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工品 点火电流 可靠性
下载PDF
粉煤气化磨煤单元惰气炉长明灯点火枪改造
18
作者 刘小毛 《大氮肥》 CAS 2014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分析惰气炉点火枪燃料由液化气改为天然气后经常无火检或点不着火的故障原因,实施点火枪改造。改造后点火系统经过实际开车测试效果良好,有效保证了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燃料气改变 点火枪 放电电流 离子火检
下载PDF
国内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伟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7-49,共3页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国际、国内的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国内行业在这方面的差距,寻找现有问题根源,积极寻找未来行业技术发展动向,力争国内整个行业今后能取得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点火系统 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PDF
纵向磁场下中频真空电弧的重燃现象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蒋原 李擎 +2 位作者 崔家瑞 武建文 贾博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860-3868,共9页
中频供电系统已在航空电源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实验结果,电流开断能力从360Hz时的22.4kA下降至850Hz时的14.0kA。该文研究纵向磁场下360~850Hz真空电弧开断失败时的重燃现象。由Mayr模型的最小二乘法解可知,发生击穿时电弧能量衰减的... 中频供电系统已在航空电源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实验结果,电流开断能力从360Hz时的22.4kA下降至850Hz时的14.0kA。该文研究纵向磁场下360~850Hz真空电弧开断失败时的重燃现象。由Mayr模型的最小二乘法解可知,发生击穿时电弧能量衰减的时间加长,这是不利于电流开断的。一方面,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加,相对小的电流值就会使电流过零时的变化率di/dt达到开断阈值;另一方面,频率提高会增强涡流效应,导致纵向磁场过零后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和滞后相位增加,阻碍过零后等离子体扩散。实验中发现,电弧重燃点总出现在触头边缘处,计算表明触头边缘处的电场强度集中、电流密度高,进而导致场致发射的概率增大。此外利用帧差法分析电弧图像,估算得到金属液滴的运动喷射速度为10~20m/s。电流过零后金属液滴的消失时间大于中频电流半个周波时间,金属液滴的存在是引起电弧重燃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真空电弧 纵向磁场 电弧重燃 涡流效应 场致发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