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赵光 孙伟锋 仲璟怡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143,共8页
"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校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本研究尝试对高校"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群体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分别从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个角度探讨了在"... "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校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本研究尝试对高校"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群体进行胜任力模型构建。分别从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个角度探讨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与相关特征,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形成了一套相对客观的胜任力模型指标体系。结合各指标权重,分别对思政教师胜任力模型、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中的具体指标进行了分析,指标权重也侧面反映出了当前高校在"课程思政"推进改革中的重点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师 专业课教师 辅导员 胜任力模型
原文传递
思政课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初探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丽波 徐亚旭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建设的新认识和新理念,“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挥育人合力,在教学中强化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培养在... “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建设的新认识和新理念,“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挥育人合力,在教学中强化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培养在实现民族复兴中有为的时代青年。高校的“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必须充分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力量,让思政课教师在理论水平、思想觉悟、政治方向、高尚人格、融合发展、育人能力六个方面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使“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收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课程思政 引领作用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及困境破解 被引量:17
3
作者 陆璐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0,共5页
强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举措,具有极为深刻的价值意蕴。面对思想观念、师资供给、培养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应通过顶层设计与多... 强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举措,具有极为深刻的价值意蕴。面对思想观念、师资供给、培养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现实困境,高职院校应通过顶层设计与多方联动并重、规模充实与结构优化共进、理论培养与教学赋能融通、使命激发与政策激励兼顾等举措,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稳步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 价值意蕴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三种角色以及角色冲突——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根源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晓云 朱新卓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1,共5页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教学任务繁重使其缺乏时间从事教学发展;科研时间缺乏和整体科研能力偏弱制约其学术发展;职称晋升难、绩效获得难、收入低等制约其个人发展。其原因在于高校思政课教...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教学任务繁重使其缺乏时间从事教学发展;科研时间缺乏和整体科研能力偏弱制约其学术发展;职称晋升难、绩效获得难、收入低等制约其个人发展。其原因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兼具学术人、政治人、绩效人三种角色,存在着角色错位与冲突。为此需要将思政课教师定位为专业型政工师,在管理与考核上应实行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 角色冲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原文传递
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提升策略探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文红 《未来与发展》 2019年第9期75-78,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增强自身亲和力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思 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温婉的语言表达、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提升亲和 力,思政课教师要夯实学术功底,提升理论水平;塑造人格魅...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增强自身亲和力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思 政课教师亲和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温婉的语言表达、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提升亲和 力,思政课教师要夯实学术功底,提升理论水平;塑造人格魅力,做好道德表率;提升语言表达,转变 话语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亲和力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困境·转境·进境: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发挥 被引量:7
6
作者 夏海燕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思政课包含价值“生成-引领”的关键内容、大学阶段是“内化-升华”的关键期及大学生是“修己-安人”的关键群体,决定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剥离-空洞”、教学创新的“表面-表演”和社会交... 思政课包含价值“生成-引领”的关键内容、大学阶段是“内化-升华”的关键期及大学生是“修己-安人”的关键群体,决定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剥离-空洞”、教学创新的“表面-表演”和社会交往的“缺席-错失”等导致思政课教师关键性作用发挥不足。事实上,课堂教学空间的“指挥家”、公共舆论空间的“掌舵者”和学生生活空间的“摆渡人”应是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发挥的现实场域和角色扮演。提升知识型人格魅力以增强课程理论传播力、加强公共舆论引导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强化学生生活世界参与以生成思政课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关键作用 学生视角 现实场域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提升的三个向度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瑛辉 兰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5-90,共6页
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实质上是一种"互动"能力,集中体现在对三个方面的协调与聚合上,即承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阐释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吸引力,体现时代内涵、融合鲜活信息的创造力。新时代突出强调... 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实质上是一种"互动"能力,集中体现在对三个方面的协调与聚合上,即承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阐释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针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吸引力,体现时代内涵、融合鲜活信息的创造力。新时代突出强调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重要地位,是因为它关涉思政课"关键"性和"不可替代"作用的发挥,是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是疏通和缓解当前思政课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优化语言艺术、创新教学方法和突出问题意识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政课教师 亲和力 提升 向度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俞念胜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能力不足待提升、渠道不畅待拓展、方法滞...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能力不足待提升、渠道不畅待拓展、方法滞后待改进、评价失衡待完善等现实难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练就立德树人过硬本领、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创新立德树人方式方法、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立德树人 使命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论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柳礼泉 杨葵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59-168,共10页
教学科研一体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所在与使命要求。教学是一种学术类型,学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研究。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必须要把握好在科研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提高科研... 教学科研一体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所在与使命要求。教学是一种学术类型,学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研究。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必须要把握好在科研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提高科研水平的辩证关系。遵循和实践"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的路径,做到教学问题学术化与科研成果教学化,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科研一体化 思政课教师 职业发展
原文传递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表征、现存困境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鞠法胜 王秀芝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4-120,共7页
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关键”课程能否办好则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高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表征,包括素养表象层、素养积淀层和素养支撑层等三个维度,囊括五个类别、... 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关键”课程能否办好则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高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表征,包括素养表象层、素养积淀层和素养支撑层等三个维度,囊括五个类别、九种能力(态度)和三十五项具体行为,研究发现时下学生视野中的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外在形象和语言、教学内容拓展和工具依赖程度、知识积淀和培养目的、专业精神态度、自身政治素养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可以通过健全思政课教师规则体系、提高基本素质,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学知能,筑牢思政课教师思想堡垒、锤炼过硬素质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思政课教师 教师素养
下载PDF
基于“SECI”模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路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职阳 曹洪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6,共5页
“SECI”模型由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四个知识转化模式组成,系统展示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不断动态相互作用创造新知识,实现隐性知识增值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包含的政治引导力、理论说服力、知识整合能力、理论... “SECI”模型由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四个知识转化模式组成,系统展示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不断动态相互作用创造新知识,实现隐性知识增值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包含的政治引导力、理论说服力、知识整合能力、理论思维力等均属于隐性知识范畴。将“SECI”模型运用于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适切性体现为:“社会化”模式契合于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锻造所需,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过程政治引导力;“外显化”模式适契于教师课程教学实施掌控需要,有利于提升教师理论说服力;“组合化”模式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完善所需,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内隐化”模型适切于大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所需,有利于提升教师理论思维力。为此,需要做到:创设思政课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情境;创新思政课教师话语表达方式;搭建理论知识网络共享平台;持续推进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I”模型 思政课教师 育人能力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路径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结义 汪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9-102,共4页
长期以来,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效果不佳,折射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的困境。新形势下,"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坐标,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 长期以来,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效果不佳,折射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的困境。新形势下,"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坐标,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当前应建立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模式: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理念协同;二要理顺两者关系,实现职能协同;三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工作协同;四要建立评价机制,实现机制协同,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辅导员 思政课教师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多重身份 被引量:6
13
作者 蓝燕 《鄂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78-80,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在学生面前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重身份 思政课教师
下载PDF
课程思政对思政教师的新挑战、新要求与新定位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荔 潘昱州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1-97,共7页
课程思政使思政教师面临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冲突”“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矛盾”“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三大新挑战,产生了成为“循时而新的知识构架人”“因时而化的理论探索人”“顺势而进的理论宣讲人”的新要求,催生了... 课程思政使思政教师面临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冲突”“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矛盾”“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三大新挑战,产生了成为“循时而新的知识构架人”“因时而化的理论探索人”“顺势而进的理论宣讲人”的新要求,催生了思政教师成为“不忘初心的培养者”“同向同行的主导者”“榜样示范的践行者”的新定位。思政教师只有以新要求规范自身,以新定位引领自己,才能有效应对课程思政所带来的新挑战,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师 新挑战 新要求 新定位
下载PDF
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彭军林 朱霁 《高教学刊》 2016年第7期192-193,196,共3页
研究性学习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给高校思政课带来的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角色意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给高校思政课带来的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角色意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并从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途径,以此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教学能力 高校思政课教师
下载PDF
立德与树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操守的践行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蓉生 蒋朝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3-148,共6页
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水平。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也是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力军和实现协同育人的业务骨干。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 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水平。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是讲好思政课的基础,也是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力军和实现协同育人的业务骨干。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永葆深厚的政治修养和情怀,具有思维新视野广的业务素养,拥有自律严和人格正的师德素养。因此,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操守的践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师职业的功能定位。有效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人才,创新授课内容和育人方法,全方位践行立德与树人的职业操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教师 立德树人 职业操守
下载PDF
职业使命感与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职业倦怠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连灵 王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探讨职业使命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方法: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41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77.9%高校思政... 目的:探讨职业使命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方法: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41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77.9%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总均分在4分以上,只有3.54%的少部分思政课教师得分在3分以下;②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显著正相关(r=0.72,P<0.01),而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均显著负相关(r=-0.50,-0.45;P<0.01);③职业使命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认同(β=0.78,t=26.10,P<0.001);职业使命感和职业认同均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50,t=-3.72,P<0.001;β=-0.16,t=-2.34,P<0.05)。职业使命感可以直接影响职业倦怠,也可以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职业倦怠。结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提高职业使命感是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和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使命感 职业认同 职业倦怠 思政课教师
下载PDF
文化浸润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贝贝 管晓刚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和职责,只有政治信仰坚定、专业能力过硬、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师才能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塑造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和职责,只有政治信仰坚定、专业能力过硬、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师才能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塑造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文化浸润的意义,提出通过文化浸润实现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构建教师、高校两个层面素养提升机制,以实现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文化浸润 素养提升
下载PDF
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与满足度调研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倩倩 《黑龙江科学》 2023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据分析法探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与满足度。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学习提高个人修养与自身能力,其对思政教育的认知水平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需求,认为课堂与社会实践是思政学习的优选方式...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据分析法探讨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与满足度。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学习提高个人修养与自身能力,其对思政教育的认知水平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需求,认为课堂与社会实践是思政学习的优选方式。由回归分析可知,专业与年级的不同会对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帮助、思政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产生显著性影响。高校应定期组织与思政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深层次的思政学习需求。教师要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丰富人生阅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满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政教育 需求 满足度 学习途径 社会实践 思政教师 教学方式
下载PDF
高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思政的融入——以“室内软装”课程为例
20
作者 高莹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针对专业课、企业项目融入思政元素不足的问题,结合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以“室内软装”课程为例,文章从爱国主义教育、色彩美学、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环保意识教育、文化自信等思政点切入,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校企合作专业课思政教... 针对专业课、企业项目融入思政元素不足的问题,结合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以“室内软装”课程为例,文章从爱国主义教育、色彩美学、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环保意识教育、文化自信等思政点切入,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校企合作专业课思政教学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其在将来的设计活动中能将所学、所见自然地转化到实践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师 专业教师 企业教师 思政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