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员跨国流动的文化边界问题——李娜澳网夺冠的身份政治释义 被引量:67
1
作者 黄璐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以身份政治研究视角,从"国际移民"、"雇佣兵"、"香蕉人"、"中国人"等身份概念的分析入手,结合李娜的跨国参赛行为和社会影响展开了讨论,为理解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释义文本。李娜... 以身份政治研究视角,从"国际移民"、"雇佣兵"、"香蕉人"、"中国人"等身份概念的分析入手,结合李娜的跨国参赛行为和社会影响展开了讨论,为理解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释义文本。李娜澳网夺冠后引发的争议话题,反映了运动员跨国流动过程中文化边界的认识问题,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寻求民族复兴,并走向与国际接轨的全球化迷途中,努力寻找与界定自我迷失的身份归属的强烈渴望。"娜争议"背后隐藏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以及浮夸的舆论造设手法,将伴随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日趋开放而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跨国流动 国际移民 身份政治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美国“事实核查新闻”的生产逻辑与效果困境 被引量:47
2
作者 虞鑫 陈昌凤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33,66,共8页
针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信息不实的问题,美国兴起了一场"事实核查新闻"的运动。与传统新闻机构在报道前进行事实核查不同,互联网时代事实核查新闻的主要做法是对已经发表的报道或公众人物的言论进行事实层面的订正。通过对2016... 针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信息不实的问题,美国兴起了一场"事实核查新闻"的运动。与传统新闻机构在报道前进行事实核查不同,互联网时代事实核查新闻的主要做法是对已经发表的报道或公众人物的言论进行事实层面的订正。通过对2016年美国大选中事实核查类报道的分析,本文发现,"事实核查新闻"类型的报道选题并不完全遵循"事实规律",而是与媒体所需要的关注度息息相关;而从报道的效果来看,被核查新闻点名"批评"的参选人支持率虽然在报道出现后有所下降,但是当其言论不实程度越高时,支持率反而因"曝光"和"脱敏"变得越高。本文从三个矛盾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阐释,分别是:事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矛盾、市场化与公共性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核查新闻 媒介化政治 认同政治 媒介伦理 媒介素养
原文传递
身份政治与国家认同——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困境及其应对 被引量:39
3
作者 林红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41,M0002,M0003,共14页
身份成为政治的议题,古已有之,在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激烈碰撞的21世纪,身份所引发的政治问题更是空前棘手。2016年以来美欧政治剧烈右转,其间身份问题的影响清晰可见。由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西方民主和世界政治的重大影响,深入研... 身份成为政治的议题,古已有之,在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激烈碰撞的21世纪,身份所引发的政治问题更是空前棘手。2016年以来美欧政治剧烈右转,其间身份问题的影响清晰可见。由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西方民主和世界政治的重大影响,深入研析美国政治背后的身份困境显得格外重要。在美国,自由主义左翼倡导多元身份政治,主张差异性文化权力,标榜“个性即政治”并推动一系列平权政策的出台。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的不断显露,多元身份政治逆向诱发了一种白人身份政治,进而演化为一股右翼民粹主义浪潮。美国知识精英为解救自由民主的危机,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与设想,但是,无论是亨廷顿的“美国信念”,还是福山的“信念式国家认同”,在身份政治与国家认同的对抗之中,都未能真正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国家认同 美国信念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原文传递
不平等:当代美国政治极化的经济与社会根源 被引量:35
4
作者 庞金友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80,158,共9页
政治极化是当今美国政治最为显著的特征。近些年来,美国的经济不平等愈演愈烈,收入差距日趋明显,中产阶级持续萎缩,阶层固化初具规模,"贫困陷阱"业已显现。不平等的恶化是政治极化升级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失... 政治极化是当今美国政治最为显著的特征。近些年来,美国的经济不平等愈演愈烈,收入差距日趋明显,中产阶级持续萎缩,阶层固化初具规模,"贫困陷阱"业已显现。不平等的恶化是政治极化升级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不平等造成的贫富失衡、阶层分化、社会不公、机会不等,不仅导致右翼保守主义兴起、民粹主义泛滥、身份政治崛起和政治信任危机,更使党派冲突白热化、精英立场极端化、意识形态两极化、大众文化冲突化、社会阶层分裂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由于不平等保持着上升趋势,政治极化也丝毫没有减弱迹象,再加之不平等与政治极化相互交织、彼此强化,美国政治短期内将无法摆脱政治极化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等 政治极化 贫富差距 民粹主义 身份政治
原文传递
走近人道精神的民族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俐俐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55,共9页
通过考察中国当代民族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淡化乃至被遮蔽 ,经由觉醒到深化等阶段 ,以及这样的主体变化过程对文学的复杂影响 ,我们发现 ,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包含有民主意识 ,并演化为启蒙追求 ;民族文化身份中文化因素从单一向多重的... 通过考察中国当代民族文学中文化身份意识的淡化乃至被遮蔽 ,经由觉醒到深化等阶段 ,以及这样的主体变化过程对文学的复杂影响 ,我们发现 ,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包含有民主意识 ,并演化为启蒙追求 ;民族文化身份中文化因素从单一向多重的综合将成为趋势 ;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性作为一种始终存在的力量 ,制约着民族文学文化身份意识的人道政治追求的必然性。这三个方面所形成的合力 ,是可以避免单纯的身份政治 ,而延伸出差异意识乃至建立人道政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文化身份 人道精神 身份政治
原文传递
身份政治、党争“部落化”与2020年美国大选 被引量:32
6
作者 刁大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73,M0004,共27页
身份认同已成为当前美国政治的关键议题。美国政治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在国家和民族维度上的身份认同追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美国身份政治的焦点逐渐转换为族裔认同。相比... 身份认同已成为当前美国政治的关键议题。美国政治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在国家和民族维度上的身份认同追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美国身份政治的焦点逐渐转换为族裔认同。相比于其他认同,族裔认同是决定个体政党归属最关键的因素。与之相应,两党也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强化对族裔认同的回应来固化对相应群体选民的控制,进而导致政党政治对峙中的“部落化”。2016年以来,特朗普和共和党操作身份政治,以“白人至上”议程动员白人选民。在2020年大选中,新冠肺炎疫情为基于族裔认同的政党归属增加了变数,但仍难以根本改变当前美国的身份政治现实及其导致党争“部落化”的整体趋势。这意味着未来美国更难就国家前景形成明确的方向性共识,其国际角色和对外政策也将受到巨大影响、发生深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美国大选 两党政治 族裔认同 特朗普 新冠肺炎疫情
原文传递
亚文化与数字身份生产:快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土味文化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彪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以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视角,对快手平台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味文化视频的视觉呈现及关系权力建构,认为土味文化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分别是作为拼贴与同构的风格化的混合性、被规训和被塑造的“身体展演”的神话性、基于群体... 以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视角,对快手平台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味文化视频的视觉呈现及关系权力建构,认为土味文化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分别是作为拼贴与同构的风格化的混合性、被规训和被塑造的“身体展演”的神话性、基于群体性身份再生产和经济利益获取的非抵抗性、受到主文化逆向抵抗和政治校正以及商业收编而产生的流动性,最后将新生代农民工的亚文化群体身份置入社会结构变迁中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味文化 新生代农民工 身体神话 身份政治
下载PDF
身份政治、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对美国秩序的冲击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建勋 《当代美国评论》 2019年第2期48-67,123,共21页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欧美各国出现了以强调少数或者边缘化群体身份和文化为特征的身份政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致力于捍卫边缘化群体独特的经历、语言、文化、宗教等,并谋求得到主流群体的承认,甚至要求与主流文化和宗...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欧美各国出现了以强调少数或者边缘化群体身份和文化为特征的身份政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致力于捍卫边缘化群体独特的经历、语言、文化、宗教等,并谋求得到主流群体的承认,甚至要求与主流文化和宗教等具有平等地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支持者要求通过“纠偏行动”等制度化手段,对少数或者边缘化群体优待或者进行补偿。身份政治和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社会秩序的影响和冲击是多方面的,包括对言论自由的压制、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以及造成社会巴尔干化等。身份政治和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甚至主要不是晚近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以来的观念影响和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身份政治 多元文化主义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在契约与身份之间:身份政治及其出路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剑涛 《当代美国评论》 2019年第2期1-27,121,共28页
现代政治是契约政治。政治契约的信守者都是具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社会身份的主流与非主流之别,对契约政治的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身份政治兴起于传统契约政治罅隙之处。身份政治的主体不是全体公民,而是公民的特殊群体。特殊集群的身... 现代政治是契约政治。政治契约的信守者都是具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社会身份的主流与非主流之别,对契约政治的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身份政治兴起于传统契约政治罅隙之处。身份政治的主体不是全体公民,而是公民的特殊群体。特殊集群的身份与契约政治同质化的公民身份交叠而在。当前者遮蔽后者时,身份政治便僭越为政治的主流形式,这对现代契约政治构成一种颠覆。身份政治以群体差异性奠基,无法有效整合一国之内的公民身份,它不能成为现代政治的引导力量。身份政治僭越主流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现代政治将陷于危机状态。这需要从结构优化和功能调适两方面重建契约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契约政治 政治重建 身份 契约
下载PDF
族际政治:中国该如何选择?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平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3,125,共13页
西方的族群政治理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初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出现,在凸显族群的身份和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承认政治、差异政治等理论,从而把西方国家"多族化"背景下的族群权利问题拉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该理论于2... 西方的族群政治理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初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形式出现,在凸显族群的身份和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承认政治、差异政治等理论,从而把西方国家"多族化"背景下的族群权利问题拉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该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并与中国注重少数民族地位和权益的政治文化相结合而得到迅速传播。但是,随着族群政治理论的传播和日益意识形态化,它在理论和逻辑上的不严谨广为人们诟病,可能引出严重政治后果的问题更是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和批评。近年来美欧与族群政治理论相关的矛盾和冲突日渐突出,已经将族群政治理论可能的政治后果变成了现实。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已在国内广泛传播的族群政治理论进行全面检视,进而做出理性的选择,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族际政治 族群差异 族群权利 身份政治
原文传递
后人类语境下的人文主义哲思——以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顾梅珑 修雅鑫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3,共9页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构建出全新的后人类哲思场域,从解构、建构与坚守三大层面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批判与重塑。传统人类学促成了技术化的世界图像,小说.采用神话叙事方式,以太阳意象对抗科技梦魇,为探析多元生命共存提供敞开的视域... 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构建出全新的后人类哲思场域,从解构、建构与坚守三大层面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批判与重塑。传统人类学促成了技术化的世界图像,小说.采用神话叙事方式,以太阳意象对抗科技梦魇,为探析多元生命共存提供敞开的视域。后人类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技术混合体,文本聚焦于自然人与超人类、类人机器之间复杂的身份政治难题,思索新型权力与等级结构对平等正义等人文命题提出的挑战。在深度追问人性、生命与存在意义的背后,作者批判了一些后人类主义者的激进,守护人文价值核心,重建爱、希望与信仰的精神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克拉拉与太阳》 人文主义 后人类语境 神话叙事 身份政治
原文传递
身份政治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14
12
作者 汪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95,共11页
作为在西方取代阶级政治而存在的重要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身份政治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身份政治的理论直接源于西方20世纪后现代主义对于主体形而上学的解构,启蒙理性神话破灭的同时,过去被遮蔽的主体对于他者的支配和... 作为在西方取代阶级政治而存在的重要的思想潮流和社会现象,身份政治深刻地塑造和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身份政治的理论直接源于西方20世纪后现代主义对于主体形而上学的解构,启蒙理性神话破灭的同时,过去被遮蔽的主体对于他者的支配和压迫现象也随之展现于世人面前,身份政治就是那些传统上被视为"边缘人"的他者对于这种支配关系的斗争实践。从本质上说,身份政治是一种文化政治和差异政治。一方面,身份政治在文化霸权斗争方面产生过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身份政治在实质上也成为了资本逻辑的共谋。深刻认识身份政治的本质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主体 他者 话语理论 资本逻辑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的衰颓与新民粹主义的崛起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朝龙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大规模阶级斗争相对缓和,新自由主义乘势崛起。作为新自由主义主流运动的补充,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发展起来。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从经济决定论转向文化和意识形态决定论,从大规模... 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大规模阶级斗争相对缓和,新自由主义乘势崛起。作为新自由主义主流运动的补充,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发展起来。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从经济决定论转向文化和意识形态决定论,从大规模集体行动的逻辑转向分散的斗争。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大规模社会运动复兴,经济议题回到政治运动的中心,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的文化和自我意识革命逐步衰颓,新民粹主义乘势崛起。在聚焦经济议题和强调集体行动方面,新民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迥然不同,但是从强调族群的文化和身份差异的角度来说,新民粹主义又把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发展到了极端。后现代主义身份政治是与金融资本的上升期相适应的,新民粹主义是与金融资本的下降期相适应的,但二者都因不理解金融资本的本性而把民众运动引向了错误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民主运动才能赋予民众运动以正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身份政治 衰颓 新民粹主义
下载PDF
身份政治第三波与西方国家的政治衰败——基于国家建构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涂锋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1-154,164,共15页
身份政治已日益成为西方政治的重要特征。身份政治在西方国家引发国民身份的普遍性危机,导致民粹主义和政治极化泛滥,冲击并削弱了整个治理体系,进而开启了政治衰败的进程。本文基于国家建构视角,梳理身份政治、国家建构、政治衰败等关... 身份政治已日益成为西方政治的重要特征。身份政治在西方国家引发国民身份的普遍性危机,导致民粹主义和政治极化泛滥,冲击并削弱了整个治理体系,进而开启了政治衰败的进程。本文基于国家建构视角,梳理身份政治、国家建构、政治衰败等关键概念,立足历史与现实经验来解释身份政治引发西方国家政治衰败的一个基本路径。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制度是西方政治衰败的两个发生机制,而身份政治则是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关键一环。在当代西方国家,身份政治一方面加剧了外部环境的冲击效果,另一方面又放大了其制度自身的内部缺陷。身份政治激进化与制度性缺陷之间彼此震荡且相互强化,从而开启了政治衰败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政治衰败 国家建构 政治极化
原文传递
美国政治中的身份政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金英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在最近的两次美国总统大选中,有关身份政治的讨论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起源来看,美国的身份政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黑人、女性和同性恋为主的人群反抗社会歧视的社会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美国族群构成的变化及其在文化语言领... 在最近的两次美国总统大选中,有关身份政治的讨论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起源来看,美国的身份政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黑人、女性和同性恋为主的人群反抗社会歧视的社会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美国族群构成的变化及其在文化语言领域的影响、全球化以来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及美国工人阶级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身份政治开始普遍盛行。身份政治导致了美国政治的分裂,并将复杂的经济和社会议题简单归结为身份差异,回避了对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严肃政治辩论和反思,降低了公共政策的质量。本文认为,隐藏在身份政治背后的是美国的经济发展不平等、阶级地位变化导致的利益冲突;身份政治和阶级政治的叠加是当前美国政治分裂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身份政治 阶级政治 不平等
原文传递
身份的迷思——当代西方身份政治学的兴衰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薇 张亮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75,85,142,共10页
身份政治学是左翼力量边缘化后的重新登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为恢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身份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原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左翼人士出现了身份缺失的现象——要么主动放弃,要么选择"中间道路"。它兴起于20世纪70... 身份政治学是左翼力量边缘化后的重新登场,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为恢复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身份信仰而作出的努力。原先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左翼人士出现了身份缺失的现象——要么主动放弃,要么选择"中间道路"。它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资本主义新变化时期,兴盛于世纪交替之际,并形成多元文化主义式身份政治和正义式身份政治两大典型理论形态,有效地批判了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加深的不平等社会关系。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身份政治学的弊端显露无疑,无力回应批判资本主义的激进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只有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议题之中,才可能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西方左派 身份认同 新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国家认同危机与认同政治——国家统一的视角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捷 杨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3,共14页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国家认同危机的实质,源自于国家的"去中心化"挑战,即亚国家单位的文化认同、利益认同及地域认同在不断政治化和极端化的过程中,最终反对国...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国家认同危机的实质,源自于国家的"去中心化"挑战,即亚国家单位的文化认同、利益认同及地域认同在不断政治化和极端化的过程中,最终反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并寻求独立而使国家统一面临威胁。这一过程也是分裂主义进行认同政治动员和操弄的过程。通过塑造他者、构建自尊与威胁、挑起冲突等机理,分裂主义不仅要完成分裂群体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对立性的建构,而且要最终实现分裂群体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僭越和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分裂主义 认同政治
下载PDF
面对大变局时代的政治传播:革新、议题与趋势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庞金友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5期22-31,共10页
当今时代正遭遇百年未有的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变革。经济格局的颠覆性发展,政治秩序的结构性变迁,文明冲突的局部性爆发,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升级以及价值观念的根本性扭转,为当代政治传播勾画了问题场域,预置了核心议题,描画了避... 当今时代正遭遇百年未有的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大变革。经济格局的颠覆性发展,政治秩序的结构性变迁,文明冲突的局部性爆发,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升级以及价值观念的根本性扭转,为当代政治传播勾画了问题场域,预置了核心议题,描画了避无可避的时代底色。极端政治的流行、身份政治的崛起、政治话语权的转移、'后真相'政治的蔓延、国家极化的出现,使多元化、极端化、交互性、时效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大变局时代政治传播的基本趋势。时代规定政治,政治统摄传播,传播映射时代。唯有主动适应、积极筹划,方能在乱局中谋求解局之道,在变局中构建新局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时代 政治传播 “后真相”政治 身份政治 国家极化
下载PDF
身份政治与当代西方民主的危机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涛 《当代美国评论》 2019年第2期28-47,122,共21页
近年来,西方世界流行对民主制度的悲观论调。欧美国家民粹主义浪潮兴起,政治倾向出现明显右转,西方主流知识界将民粹主义视为民主制度产生危机的原因。但这种理论解释忽略了民主制度产生危机的内生变量,身份政治是引发西方民主制度发生... 近年来,西方世界流行对民主制度的悲观论调。欧美国家民粹主义浪潮兴起,政治倾向出现明显右转,西方主流知识界将民粹主义视为民主制度产生危机的原因。但这种理论解释忽略了民主制度产生危机的内生变量,身份政治是引发西方民主制度发生危机的重要原因。身份政治具有身份重叠、身份固化、身份冲突和身份隔离的特征,过度的身份政治危及民主制度的核心要素。民主社会之民被多元身份所分裂,政治代表被身份代表所解构。但是,身份政治得以盛行也和民主制度本身的特性有关。身份政治之所以引发民主危机,实质上是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面向的内在冲突所致。扭转身份政治,回归公民政治,应该是应对西方民主危机的一种方式。就此而言,保护主权者人民,捍卫主权国家,并非是威胁民主的民粹主义,而恰是对身份政治破坏性的一种遏制,是对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的一种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政治 自由民主 民粹主义 普遍主义 特殊主义
下载PDF
极端主义组织与认同政治的建构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捷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105,共23页
暴力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叙事是以认同政治为目标的。西方学术界传统上"自下而上"、以个体激进化为视角的极端化研究模型,忽视了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和极端组织的能动性,更未能透视极端化对群体关系和国际安全造... 暴力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叙事是以认同政治为目标的。西方学术界传统上"自下而上"、以个体激进化为视角的极端化研究模型,忽视了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和极端组织的能动性,更未能透视极端化对群体关系和国际安全造成的重大威胁。因此,需要建构一种"自上而下"的极端化研究模型,梳理极端主义组织以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叙事为手段,进行认同建构和实施认同政治的脉络和机理。它包括三个紧密联系同时又闭合循环的过程:一是群体认同边界的明晰和强化。这种自我认同是单一和封闭的,同时,内群体偏好的极端导向,从认同上塑造了自我与他者的敌对关系。二是以创伤和危机增强内群体认同及对外群体的仇视。通过对历史创伤和现实危机的建构,这种认同政治强化了他者的威胁、群体命运的不确定性和传统崩塌的焦虑。三是以暴力为报复手段的解决方案建构。极端主义组织的认同政治通过对创伤、威胁和传统崩塌等塑造的仇恨、焦虑和恐慌,最终引向对外群体的暴力。这也完成了认同政治的首次循环。在当前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斗争中,应警惕其认同政治的巨大威胁和现实挑战,探索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极端主义 认同政治 极端化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