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形中的有形——赛珍珠论中国小说的形式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刚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6-40,共5页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 赛珍珠在1932年2月所作的两场报告中,通过比较中西方小说的异同,试图证明在西方人眼里缺乏形式的中国小说其实具有独特的、和西方小说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试图从中国文化里挖掘这种形式的"渊源"。赛珍珠对中国小说形式的讨论反映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态度,是她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和心态的理解和思考,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对中国文化何去何从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的思考。尽管赛珍珠的主张并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也有简单化理想化之嫌,但是今天重读赛珍珠的这两篇讲话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形式 赛珍珠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图像的力量——中世纪圣像论争的理论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圣像论争是西方中世纪神学领域和视觉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后来的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一论争的神学及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并围绕论争的焦点问题即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摹本与原型的关系探讨不可见性的表征在神学语... 圣像论争是西方中世纪神学领域和视觉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事件,对西方后来的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对这一论争的神学及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并围绕论争的焦点问题即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摹本与原型的关系探讨不可见性的表征在神学语境中的悖论性价值及其在视觉文化实践中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毁圣像 不可见性 表征
下载PDF
拜占廷帝国毁坏圣像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法欣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0-34,共5页
历时百余年之久的毁坏圣像运动对拜占廷帝国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甚至影响了拜占廷帝国在随后几个世纪里的发展。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已经就这场运动对于帝国军事、对西方君主国和教会外交、封建化及文化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关... 历时百余年之久的毁坏圣像运动对拜占廷帝国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甚至影响了拜占廷帝国在随后几个世纪里的发展。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已经就这场运动对于帝国军事、对西方君主国和教会外交、封建化及文化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关于东正教会及各个修道院势力在运动前后的消长、拜占廷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商贸地位与威尼斯崛起的关系和文化上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尚不够深入,或是有些结论值得进一步推敲。本文拟就对以上问题进行一番梳理并作一定的分析,以期对这场运动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坏圣像运动 东正教会 威尼斯 拜占廷文化
下载PDF
罗马危机与教宗斯蒂芬三世的权威伸张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楠 李云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13,共12页
8世纪下半叶,在罗马面临内外危机的情况下,教宗斯蒂芬三世不仅通过召开769年罗马会议确立了自己独立于拜占廷帝国和法兰克王国的权威地位,而且不断将教宗权威伸张到法兰克和意大利各地,从而为后继者哈德良一世奠定了进一步提升教宗权威... 8世纪下半叶,在罗马面临内外危机的情况下,教宗斯蒂芬三世不仅通过召开769年罗马会议确立了自己独立于拜占廷帝国和法兰克王国的权威地位,而且不断将教宗权威伸张到法兰克和意大利各地,从而为后继者哈德良一世奠定了进一步提升教宗权威和扩张"圣彼得国"的基础。国外学界长期将斯蒂芬三世视为罗马内外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不仅低估了其历史作用,而且忽视了这段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芬三世 法兰克—教宗联盟 圣像毁坏 769年罗马会议
下载PDF
前基督教传统与圣像破坏运动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3-135,共3页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偶像崇拜的成分逐渐渗入圣像崇拜中,使两者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确定圣像崇拜的性质。在如何看待圣像方面,教会内部存在分歧,经过长期辩论后,教会在公元787年召开的尼西亚公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不再积极推动和参与圣像...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偶像崇拜的成分逐渐渗入圣像崇拜中,使两者的边界变得模糊,难以确定圣像崇拜的性质。在如何看待圣像方面,教会内部存在分歧,经过长期辩论后,教会在公元787年召开的尼西亚公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不再积极推动和参与圣像破坏运动,这是圣像破坏运动的前后两个阶段强度不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 偶像 圣像破坏
下载PDF
拜占廷毁坏圣像运动与唐武宗会昌灭佛异同初探
6
作者 董晓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49-52,共4页
公元9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内的毁坏圣像运动与唐武宗会昌年间的反佛教运动几乎同时结束。这两场运动在本质上均为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间的斗争,但在以基督教教义为国家意识形态指导的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并未动摇基督教在拜占廷社会... 公元9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内的毁坏圣像运动与唐武宗会昌年间的反佛教运动几乎同时结束。这两场运动在本质上均为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间的斗争,但在以基督教教义为国家意识形态指导的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并未动摇基督教在拜占廷社会的地位;而唐武宗会昌灭佛则带有文化冲突的迹象,它被视为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占廷 毁坏圣像运动 唐武宗 灭佛
下载PDF
毁坏圣像运动的起因:以伊斯兰政权和拜占庭帝国关系为视角
7
作者 张一哲 吴冰冰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7,共12页
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的互动关系和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的产生及演变存在重要关联。8世纪初以降,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相对缓和,战争局限于边境地区,导致边境地区宗教少数群体的重要性上升,其宗教实践中的反圣像崇拜倾向因... 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的互动关系和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的产生及演变存在重要关联。8世纪初以降,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相对缓和,战争局限于边境地区,导致边境地区宗教少数群体的重要性上升,其宗教实践中的反圣像崇拜倾向因此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主流宗教政策。而随着9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的衰落,伊斯兰政权不再对拜占庭帝国构成威胁,边境地区战略地位丧失,使得其奉行的反圣像崇拜观念亦为帝国官方所抛弃。毁坏圣像运动的短暂中止,则是由于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位期间,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斗争趋于激烈,引发全面战争,边境地区居民重要性相对下降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坏圣像运动 伊斯兰政权 拜占庭帝国 保罗派 阿提加诺派
下载PDF
当代莎士比亚传记书写中的感情用事与文学叙事
8
作者 穆宝清 《现代传记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21-34,共14页
当代莎士比亚传记书写中存在着感情用事、歌功颂德和偶像破坏的范例,充斥着解经式的神话和过度的想象。有关莎士比亚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史料和档案记录的缺乏,激发了传记作家的想象力,他们不断寻求种种解释和推测去填补这些空白... 当代莎士比亚传记书写中存在着感情用事、歌功颂德和偶像破坏的范例,充斥着解经式的神话和过度的想象。有关莎士比亚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的历史史料和档案记录的缺乏,激发了传记作家的想象力,他们不断寻求种种解释和推测去填补这些空白。一些学者提出,文学传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杂交或两栖的特征,因而莎士比亚传记书写应采取历史事实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理性之道。然而,如何调解两者之间的张力始终是传记作家面临的挑战,也是吸引着学者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传记 感情用事 偶像破坏 历史事实 文学叙事
原文传递
Intentional Signs From a Peircean Perspective
9
作者 Tony Jappy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8年第1期1-21,共21页
It can safely be assumed that with its well-known icon-index-symbol trichotomy, Peirce's 1903 ten-class typology can adequately analyze still images, photographs and films.Moreover, given the implication principle... It can safely be assumed that with its well-known icon-index-symbol trichotomy, Peirce's 1903 ten-class typology can adequately analyze still images, photographs and films.Moreover, given the implication principle whereby a symbol can involve an index and an index an icon, it follows that any symbolic element can, by transitivity, involve iconic elements, making it possible within this system to accommodate complex forms of signification.Its phenomenological basis, however, and the nature of the divisions composing it make it less amenable to the analysis of intentionality in signs.Now, in 1908 Peirce introduced two far more complex typologies.The first, formed of six divisions from which the icon-indexsymbol trichotomy is absent, generates twenty-eight classes of signs; the second, ten-division system, theoretically generates sixty-six.The exact order of the ten divisions forming the latter system is disputed, rendering the typology's semiotic viability uncertain, whereas the 28-class typology, which classifies signs not on how they represent their object but, amongst other things, according to the sorts of objects they represent, is fully operational.It is therefore of considerable semiotic interest to investigate the way this typology without icons, indices or symbol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analysis of image-based expressions of intentionality.The paper sets out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ten-and 28-class systems, explores the semiotic potential of the latter for the analysis of image-based signs by examining the transmodal iconoclasm characteristic of the photomontages of Barbara Kruger and the films of Guy-Ernest Debord, and attempts in this way to establish the logical basis of their transgressive ideological motivation and commi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IRCE INTENTIONALITY anti-ocularcentrism iconoclasm transmoda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