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来中国阿尔泰山友谊峰地区冰川储量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骆书飞 李忠勤 +3 位作者 王璞玉 白金中 康剑 孙吉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0-185,共6页
以中国阿尔泰山友谊峰地区为研究区,结合RS和GIS技术对该区冰川厚度、储量及面积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8条冰川,在过去的50年间,总面积减小了19.2%(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363km2);共有10条消失了。冰川平均厚度减薄了... 以中国阿尔泰山友谊峰地区为研究区,结合RS和GIS技术对该区冰川厚度、储量及面积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8条冰川,在过去的50年间,总面积减小了19.2%(平均每条冰川缩小0.363km2);共有10条消失了。冰川平均厚度减薄了24.12m;储量减少了2.649km3,冰川冰融水年径流量为4.88×106m3。分析显示:该区小于1km2的冰川数量占67%,但面积和储量主要集中于大于1km2的冰川,几条较大冰川厚度和储量的变化决定了该区域的变化趋势;小冰川绝对变化量小,相对变化率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冰川储量变化 数字高程模型 ASTER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观测的2003-2013年北极海冰体积变化估算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敏 毕海波 +4 位作者 杨清华 张林 王云鹤 张泽华 黄海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2,共9页
北极海冰正处于快速减退时期,北极海冰体积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本文利用两种卫星高度计数据(ICESat和CryoSat-2)反演得到的海冰厚度数据,结合星载辐射计提取的海冰密集度数据以及海冰年龄数据,估算了近期的北极海冰体积... 北极海冰正处于快速减退时期,北极海冰体积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本文利用两种卫星高度计数据(ICESat和CryoSat-2)反演得到的海冰厚度数据,结合星载辐射计提取的海冰密集度数据以及海冰年龄数据,估算了近期的北极海冰体积以及一年冰和多年冰体积变化。CryoSat-2观测时段(2011-2013年)与ICESat观测时段(2003-2008年)相比,北极海冰体积在秋季(10-11月)和冬季(2-3月)分别减少了1 426 km^3和412 km^3。其中,秋季和冬季的一年冰的体积增加了702 km^3和2 975 km^3。相反,多年冰分别减少了2 108 km^3和3 206 km^3。多年冰的大量流失是造成北极海冰净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体积变化 北极 卫星遥感 iceSAT CryoSat-2
下载PDF
利用ICESat数据确定格陵兰冰盖高程和体积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国栋 张胜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17-2428,共12页
两极冰盖消融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作为世界第二大冰盖,格陵兰冰盖消融速度在进入21世纪以后明显加快,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探讨了坡度改正的方法,通过改进平差模型解决了病态问题,并采用重复轨道方... 两极冰盖消融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作为世界第二大冰盖,格陵兰冰盖消融速度在进入21世纪以后明显加快,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探讨了坡度改正的方法,通过改进平差模型解决了病态问题,并采用重复轨道方法计算了2003年9月至2009年10月间格陵兰冰盖的体积和高程变化趋势,对格陵兰冰盖各冰川流域系统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在这6年间平均高程变化趋势为-16.79±0.84cm·a^-1,体积变化速率为-301.37±15.16km^3·a^-1,体积流失主要发生在冰盖边缘,其中DS1、DS8等流域的体积损失正在加剧,而高程在2000m以上的冰盖内陆地区表现出高程积聚的状态,但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表明,算法优化后的本文结果更具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陵兰冰盖 iceSAT 体积变化 卫星测高 重复轨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