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abody和Gesell量表对引导式教育早期干预HIE患儿的疗效评估及两个量表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兰 唐久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E)早期干预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并比较Peabody运动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和Gesell发育量表对评估疗...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E)早期干预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并比较Peabody运动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和Gesell发育量表对评估疗效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中度HIE的1~3月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55例(男22例,女33例),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引导式(conductive education,CE)干预。并进行随访,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均采用PDMS-2和Gesell量表进行评估。并分析两个量表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PDMS-2量表测试结果,观察组的正常例数(51/55)显著高于对照组(40/51)(P〈0.05);Gesell量表测试结果,观察组的正常例数(50/55)显著高于对照组(39/51)(P〈0.05)。证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家用CE疗效更佳;对两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DMS-2总运动发育商(TMQ)与Gesell总发育商相近,具有相关性(r=0.925)。其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ross motor quotient,GMQ)与Gesell的粗大运动能区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更高(r=0.911)。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与Gesell量表的精细运动发育能区得分的相关性则相对较低(r=0.790)(P均〈0.05)。结论常规康复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CE疗法早期干预中度HIE患儿比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更有效;Gesell量表与PDMS-2量表对HIE的疗效评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粗大运动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量表 Gesell量表 引导式教育 早期干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原文传递
引导式教育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兰 唐久来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0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E)早期干预对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以及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E)早期干预对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以及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NICU住院转门诊的轻度HIE患儿89例,均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其中男性46例,女性43例,1~3个月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6,男性23例,女性23例),采用新生儿抚触,婴儿操、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按摩等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n=43,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教育,并培训家长在家庭内继续应用引导式教育干预方法。分别在6月龄和12月龄进行随访,对2组患儿的发育情况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轻度HIE患儿的Gesell评分、运动、认知、言语、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HIE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引导式教育能更有效地提高轻度HIE患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IL-6和IL-18动态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寿小群 屠苗英 孟利青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613-2614,共2页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IL-6和IL-18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诸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54例同期在该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第3天和第7...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IL-6和IL-18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诸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8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54例同期在该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第3天和第7天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中细胞因子IL-6和IL-18水平的测定,并对新生儿出生24 h内的静脉血进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对两组新生儿不同时期的IL-6和IL-18水平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正常组新生儿相比,实验组患儿IL-6和IL-18水平在24 h、3天和7天时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儿脑血流速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FV)、时间平均流速(TMFV)以及搏动指数(PI)均明显减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IL-6和IL-18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因此对新生儿进行IL-6和IL-18水平的检测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IL-6 IL-18 动态检查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观察(104例报告) 被引量:8
4
作者 史浩 丁红宇 +3 位作者 高法奎 赵相胜 刘叶 田爱芹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7年第1期8-11,共4页
笔者对出生后1小时至10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患儿临床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惊厥及颅内压增高.根据标准,轻度者48例,中度者50例,重度者6例.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区域性低密度处,脑液腔... 笔者对出生后1小时至10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患儿临床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惊厥及颅内压增高.根据标准,轻度者48例,中度者50例,重度者6例.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区域性低密度处,脑液腔受压及并发颅内出血.对低密度形态,分布范围和皮髓质反转征,脑液腔受压程度进行观察.并认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与临床表现呈正比关系,而CT表现程度重于临床表现.最常见低密度部位为额叶,然后依次为顶叶,枕叶及颞叶.脑水肿所引起的脑液腔受压以们脑室最为明显,其次为大脑表面脑沟及蛛网膜下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脑出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脑苷肌肽注射液(凯洛欣)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玲玲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凯洛欣)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患几分为治疗组(凯洛欣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及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并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血压、...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凯洛欣)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患几分为治疗组(凯洛欣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及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并及时纠正酸中毒、低血压、低血糖等。治疗组给予凯洛欣2mL,加入100g·L^-1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62例中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3%。对照组50例中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凯洛欣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在短期内消除症状,提高疗效,促使受损脑细胞早日恢复,缩短病程且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洛欣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年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使用纳络酮治疗 ,均给予静脉用药 ,第 1天 0 4mg加入 1 0 %葡萄糖 30ml中静滴 ,第 2、3天给 0 8mg加入1 0 %葡萄糖 50ml中静滴 ,每次在 4h左右...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使用纳络酮治疗 ,均给予静脉用药 ,第 1天 0 4mg加入 1 0 %葡萄糖 30ml中静滴 ,第 2、3天给 0 8mg加入1 0 %葡萄糖 50ml中静滴 ,每次在 4h左右滴完 ,连续 3d。结果  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中 ,重度 1 7例 ,存活1 1例 ,死亡 6例 ,留后遗症 4例 ;中度 8例 ,存活 7例 ,死亡 1例 ,留后遗症 1例 ;轻度 7例 ,均存活 ,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使用纳络酮能提高成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纳络酮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长时程脑电监测对评估HIE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王翠欣 高晓峰 +1 位作者 殷俊英 魏巍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长时程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高危儿室住院的52例HIE的患儿进行12~24 h的EEG监测,将其脑电信息储存,采用(日)福山幸夫"新生儿异常EEG"诊断标准进行回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长时程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高危儿室住院的52例HIE的患儿进行12~24 h的EEG监测,将其脑电信息储存,采用(日)福山幸夫"新生儿异常EEG"诊断标准进行回放分析。并随访35例患儿,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52例患儿中,3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背景脑电活动降低,异常率占67%,且临床为中、重型HIE患儿的EEG异常率(100%),明显高于轻型HIE患儿的异常率(39%)(P<0.01)。EEG表现为中、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留有后遗症的几率(8/24,33%)高于轻型EEG背景活动降低者的几率(2/28,7%)(P<0.05)。在出生>1周后的新生儿。EEG仍表现为中、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的患儿,留有癫癎、脑瘫的几率(11例均有后遗症)明显高于出生后1周内背景脑电活动降低患儿的几率(4/13,31%) (P<0.01)。结论:EEG表现为轻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良好,中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不良,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极差。因此长时程脑电监测对新生儿HIE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脑电活动 预后
下载PDF
针刺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皮质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庄明华 郭燕春 +2 位作者 白晔 刘明发 骆健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皮质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模型,用GEArray Q系列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芯片检测针刺治疗14 d后大脑皮... 目的观察针刺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皮质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性损伤模型,用GEArray Q系列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芯片检测针刺治疗14 d后大脑皮质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共有48条基因(占被检测基因总数的50%)与对照组有表达差异,其中40条[占差异表达基因的83.3%,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及受体(CNT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受体(FG- FRI)等]上调,8条[占16.7%,如神经调节素1(Nrgl)、神经调节素4(Nrg4)及酪氨酸激酶C(TrkC)等]下调。结论针刺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皮质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基因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介导了针刺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原文传递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瑜 徐明 胡亚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HIE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观察组HIE患儿54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于生后不同时段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 目的: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HIE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观察组HIE患儿54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于生后不同时段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E组生后24、48、72h内各组动脉流速均降低,而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对比轻、中、重3组大脑动脉24、48、72、120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阻力指数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大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及时反映窒息新生儿脑血流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HIE,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脑血流动力学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睁 王颖雯 +3 位作者 程国强 王来栓 周文浩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9,共9页
背景2012年前有多项亚低温治疗中重度HIE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之后又有多项RCT相继完成,本文是《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实践治疗指南(2022版)》的临床问题之一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目的评估中重度HIE经亚低温及其联合其他治疗... 背景2012年前有多项亚低温治疗中重度HIE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之后又有多项RCT相继完成,本文是《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循证实践治疗指南(2022版)》的临床问题之一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目的评估中重度HIE经亚低温及其联合其他治疗后的远期随访结局。设计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CINAHL;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和英文文献检索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1月12日和12月6日。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之后阅读全文进行二筛。二筛排除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新生儿合并有先天畸形;②亚低温治疗开始时间超过生后12 h;③治疗时新生儿核心温度不在33.0℃~35℃或未持续治疗至72 h;④对症支持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随访时间<18个月,或亚低温联合其他治疗随访时间<12个月;⑤干预组为非亚低温治疗的其他治疗。运用GRADE对证据体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和R语言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整合。主要结局指标随访18个月后的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发生率。结果①亚低温治疗14篇文献,其中RCT 13篇,NRSI 1篇;全身低温8篇,选择性头部低温6篇;随访时间18~30月龄13篇,6~7岁1篇;亚低温组1091例,对照组(对症支持)1087例。亚低温组较对照组降低了27%的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风险(RR=0.73,95%CI:0.67~0.80,P<0.01),其中中重度HIE死亡和神经系统伤残风险分别降低了41%和19%,脑瘫发生率降低了36%,但不降低听力和视力障碍的发生率;亚低温组与对照组(对症支持)心律失常、严重低血压、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持续肺动脉高压、败血症、静脉血栓形成和皮肤破损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10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4篇,氙气和干细胞各2篇,褪黑素和托吡酯各1篇),3篇RCT随访≥18个月,亚低温联合或褪黑素、或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中重度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神经系统伤残
下载PDF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扩散成像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晓明 郭启勇 +5 位作者 林楠 丁长伟 王书轩 陈丽英 吕庆杰 姜卫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缺氧缺血后急性期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变化的病理基础。方法 选用出生后 3~ 7天的健康新生猪 2 5头 ,分正常对照组 5头和 2个模型实验组 ,测定额顶区、基底节区、海马区的ADC值变化 ,并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缺氧缺血后急性期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变化的病理基础。方法 选用出生后 3~ 7天的健康新生猪 2 5头 ,分正常对照组 5头和 2个模型实验组 ,测定额顶区、基底节区、海马区的ADC值变化 ,并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单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组的ADC下降程度轻 ,48h后开始部分恢复 ;组织学上胶质细胞可见轻度水肿 ,神经元细胞的改变不明显。双侧颈总动脉暂时性结扎同时乏氧模型组的ADC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 ,在 72h内未见恢复 ;组织学上见典型的皮层神经细胞板层样病变 ,严重者见皮层下局灶性梗死 ,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结论 ADC值变化与神经、胶质细胞水肿、凋亡及由此产生的水分子无序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夏文杰 杨默 +3 位作者 罗广平 付涌水 汪传喜 张丽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HIE模型为7日龄新生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在缺氧环境下(氧体积分数为80mL/L)放置2h。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EPO组。从手术前2d...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新生鼠HIE模型为7日龄新生鼠,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在缺氧环境下(氧体积分数为80mL/L)放置2h。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EPO组。从手术前2d开始,对照组注射磷酸盐酸缓冲液(PBS),EPO组注射EPO4000U/(kg·d),持续注射9~16d。通过测脑质量、脑损伤比率、姿势反射实验观察EPO疗效。体外实验利用神经干细胞系C17.2,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体外模拟缺血环境,诱导细胞凋亡,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nexin V,研究EPO对C17.2的保护作用。结果对照组脑质量、脑损伤比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a〈0.05)。姿势反射实验对照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EPO处理后,脑质量明显提高,脑损伤比率明显减小,姿势反射实验正常百分率提高(Pa〈0.05)。体外实验,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nexin V,发现EPO可有效减少神经细胞凋亡(P〈0.05)。结论EPO在HIE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有抗神经于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类 神经保护 新生 缺氧缺血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丽 孙彦波 +4 位作者 文香淑 唐伟 李晓捷 武小辉 尹航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2期10-11,共2页
本文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2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结果表明,HIE组血清中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按临床症状分组,重度HIE组NSE水平比轻、中度组明显升高.按窒息程度分组中变化不明显... 本文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2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结果表明,HIE组血清中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按临床症状分组,重度HIE组NSE水平比轻、中度组明显升高.按窒息程度分组中变化不明显.结果提示,NSE可作为早期判断HIE脑损伤程度的生化指标,且为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性瘫痪 新生儿 NSE
下载PDF
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立 张丽娜 +5 位作者 王健 艾美林 赵春光 宁杨 王译民 艾宇航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例成人HIE致昏迷患者,入院72 h内体温超过35 ℃行定量脑电图监测并持续至少12 h... 目的探讨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对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例成人HIE致昏迷患者,入院72 h内体温超过35 ℃行定量脑电图监测并持续至少12 h,同时行脑电反应性检查,分析脑电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8例患者中脑电有反应性者15例,12例预后良好;无反应性者13例,3例预后良好。相对α变异性3~4级者13例,11例预后良好;相对α变异性1~2级者15例,4例预后良好。格拉斯哥评分、脑电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与患者预后有关联(χ2值分别为5.073、9.073、-3.626,P<0.05)。格拉斯哥评分3~5分、脑电无反应性、相对α变异性1~2级对HIE患者预后不良判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9.2%、76.9%、84.6%;特异性分别为73.3%、80.0%、73.3%;符合率分别为71.4%、78.6%、7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2%、76.9%、73.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80.0%、84.6%。联合相对α变异性1~2级和脑电无反应性对成人HI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率更高,阳性预测值90.0%,特异性93.3%,敏感性69.2%,符合率82.1%,阴性预测值77.8%。结论相对α变异性联合脑电反应性可反映脑损伤程度,两者联合能可靠评估成人HIE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α变异性 脑电反应性 缺血缺氧性 预后
原文传递
XIAP过度表达对新生小鼠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发林 朱长连 +2 位作者 王小阳 程秀永 王新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XIAP)过度表达对正常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以及XIAP对未成熟脑在缺氧缺血(HI)后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4-HNE)形成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及同期野生型C57BL/6小鼠在HI(结扎左颈...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XIAP)过度表达对正常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以及XIAP对未成熟脑在缺氧缺血(HI)后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4-HNE)形成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及同期野生型C57BL/6小鼠在HI(结扎左颈总动脉加10%氧气吸入55min)后3、24、72h处死,取脑组织进行硝基酪氨酸和4-HNE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未进行HI的动物取脑组织进行匀浆用于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West鄄ern蛋白印迹显示雌性转基因动物XIAP蛋白表达量高于雄性,XIAP过度表达组和野生组脑组织中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半胱天冬酶-9、半胱天冬酶-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免疫组化显示HI后24hXIAP过度表达组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硝基酪氨酸和4-HNE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野生组(P均<0.01)。结论XIAP过度表达对正常情况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无影响,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 缺氧缺血性脑病 硝基酪氨酸 4-羟基壬烯醛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18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增渊 李天慧 +1 位作者 朱阿瑾 方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过程中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探讨IL-18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2例足月HIE患儿(轻度24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过程中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变化,探讨IL-18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2例足月HIE患儿(轻度24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第7天血清IL-18水平,并于生后第7天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血清IL-18 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同时分析不同截断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患儿的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不同程度HIE组IL-18水平随脑损伤程度加重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3)各组HIE患儿恢复期(生后7d)血清IL-18水平较急性期(生后1 d)均有明显下降,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4)IL-18的AUC为89.8%,当IL-18>600.36 ng/L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86.8%、87.1%、89.2%。结论动态监测IL-18水平变化可以作为HIE患儿早期预后判断的辅助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白介素-18 神经行为评分 脑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MCP-1、TNF-_α和sICAM-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沫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探讨MCP-1、TNF-α和sICAM-1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探讨MCP-1、TNF-α和sICAM-1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5例足月HIE患儿(轻度33例,中度19例,重度13例)及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MCP-1、TNF-α和sICAM-1水平。结果轻、中、重度HIE组患儿的MCP-1、TNF-α和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轻、中、重度HIE组MCP-1、TNF-α和sICAM-1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IE患儿恢复期(生后7d)血清MCP-1、TNF-α和sICAM-1水平较急性期(生后1d)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MCP-1、TNF-α和sICAM-1可能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MCP-1、TNF-α和sICAM-1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脑损伤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荷莲 李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580-582,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MCP-1和sICAM-1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3例足月HIE患儿(...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MCP-1和sICAM-1在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3例足月HIE患儿(轻度29例,中度15例,重度9例)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第7天血清MCP-1和sICAM-1水平.结果 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患儿的MCP-1和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8、4.124、3.786、4.256,均P<0.05);不同程度HIE组MCP-1和sICAM-1水平随脑损伤程度加重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142、3.241、3.556、4.111、3.579、4.012,均P<0.05);HIE患儿恢复期(生后7d)血清MCP-1和sICAM-1水平较急性期(生后1 d)均有明显下降(t =3.896、4.013,均P<0.05).结论 MCP-1和sICAM-1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MCP-1和sICAM-1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脑损伤
原文传递
HET0016对延迟性亚低温保护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离体神经元的强化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诗怡 彭振红 +6 位作者 滕秀飞 杨延超 李阳 万玉骁 李秀艳 曹悦悦 朱俊超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探讨HET0016对延迟性亚低温保护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storation,OGD/R)离体神经元的强化效应。方法新生24~48h的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组、OGD/R-... 目的探讨HET0016对延迟性亚低温保护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storation,OGD/R)离体神经元的强化效应。方法新生24~48h的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组、OGD/R-亚低温(OGD/R-mild hypothermia,OGD/R-HM)组、OGD/R-HM-HET0016(OGD/R-HM-HET)组各3只,均分离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7d,制备海马神经元OGD/R模型。对照组应用3mL含葡萄糖earle's平衡盐溶液正常条件下培养2h后更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8h;OGD组应用3 mL无葡萄糖平衡盐,37℃、体积分数1%氧气培养箱中培养2h后更换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28h;OGD/R-HM组应用3mL无葡萄糖培养液、体积分数1%氧气培养箱培养2h后更换正常培养液,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复氧4h后亚低温处理24h;OGD/R-HM-HET组于复氧前加入HET0016,调整终浓度1μmol/L,余处理同OGD/R-HM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细胞凋亡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在OGD组[(29.59±0.60)%]、OGD/R-HM组[(19.89±0.39)%]、OGD/R-HM-HET组[(14.17±0.25)%]均高于对照组[(1.63±0.42)%](P<0.05),且OGD组高于OGD/R-HM组和OGD/R-HM-HET组(P<0.05),OGD/R-HM组高于OGD/R-HM-HET组(P<0.05)。结论 HET0016对缺血缺氧4h后实施的亚低温保护离体OGD/R神经元具有一定的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亚低温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HET0016 海马神经元 大鼠
原文传递
新生儿窒息与相关疾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20
作者 朱晓东 孙长琴 +1 位作者 赵颖 贾学慧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肺炎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 (CK、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 (α -HBDH)的活性变化及之间关系。方法 :新生儿窒息32例 ,其中合并新生... 目的 :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肺炎时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 (CK、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 (α -HBDH)的活性变化及之间关系。方法 :新生儿窒息32例 ,其中合并新生儿肺炎15例 ,合并HIE、新生儿颅内出血17例 ,分别测定血清中CK、CK -MB、LDH、α -HBDH的活性 ,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CK值合并HIE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组高于合并新生儿肺炎组 (P<0.05) ,有显著差异 ,其它心肌酶无显著差异。结论 :心肌酶活性的增高与HIE、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本身无直接关系 ,其活性增高可能是新生儿窒息的结果。有脑损伤史的患儿CK值增高可能是其同功酶CK -BB活性增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