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2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2
1
作者 王志军 柯元南 周建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2593例,依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正常组(853例)和高血压组(17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二...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2593例,依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正常组(853例)和高血压组(17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比值(E/A)及LVEF等指标。结果2 59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4.4%、32.9%。6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中应用较多的是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988例(76.7%)合并有吸烟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收缩功能异常率17.2%、E/A比值异常率27.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控制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体重指数、TC、HDL-C和左心室后壁等6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并未有随着服药数量的增加而改善。应该对合并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情况、生化指标及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等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降压 控制性 血流速度
下载PDF
低温透析对改善患者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的观察 被引量:83
2
作者 林爱武 严玉澄 钱家麒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于发生症状性低血压(SH)的15名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8-10次的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观察...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于发生症状性低血压(SH)的15名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8-10次的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开始后每小时的动脉血路的温度(反映患者体温)、相对血容量(RBV)、血压、心率、超滤量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共进行常温透析149次和低温透析151次。随着透析的进行,两组的RBV逐渐下降,出现低血压时的RBV分别为78%(低温组)和80%(常温组)。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25.2%,39.6%,P=0.002),发生低血压的时间明显晚(3.93±0.49)小时,(3.66±0.73)小时,(P=0.038),低血压发生时的超滤量明显多(3500.21±843.10,3157.28±729.50,P=0.035)。RBV和心率两组无差异。但二组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体温均逐渐升高,常温组始终明显高于低温组。结论 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能明显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减少透析过程中的温度升高,避免这种温度的升高可望进一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透析 透析过程 低血压 发生 血液透析 常温透析
下载PDF
钠与超滤模式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 被引量:66
3
作者 周亦伦 刘惠兰 +3 位作者 段晓峰 姚英 孙懿 刘群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比较线性钠模式(SP)、线性超滤模式(UP)、线性钠和线性超滤结合模式(SP+UP)与标准透析(SD)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12例稳定血透患者,SD、SP、UP、SP+UP各进行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比较线性钠模式(SP)、线性超滤模式(UP)、线性钠和线性超滤结合模式(SP+UP)与标准透析(SD)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方法12例稳定血透患者,SD、SP、UP、SP+UP各进行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相对血容量(RBV)、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下腔静脉宽度(IVCD)、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血钠、血浆渗透浓度的变化及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例次。结果(1)4种模式透前IVCD、MAP、HR、体重、透析过程中钠清除量、超滤量无明显差异。(2)SP+UP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例次显著低于其他3种模式。(3)SP+UP在透析4、5h时RBV值高于SD、SP、UP(P<0.01)。(4)SD、SP、UP透析4h时MAP明显低于SP+UP(P<0.05);透析5h时HR明显高于SP+UP(P<0.01)。(5)UP在透析3h时SV低于其他3种模式(P<0.05),CO较透前降低(P<0.05)。(6)透析1h时SP及SP+UP的血钠、血浆渗透浓度明显高于SD、UP。结论在钠清除量大致相等情况下,SP+UP比SD、SP、UP具有较好维持血容量作用,可显著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钠模式 超滤模式 血容量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扩容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效力 被引量:63
4
作者 嵇富海 马绮 +1 位作者 薛张刚 蒋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 应用容量扩张动力学分析不同液体、不同时机输注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机制。方法  6 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 ,麻醉前输注复方乳酸钠(LR) ;Ⅱ组 ,麻醉前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 ;Ⅲ组 ,麻... 目的 应用容量扩张动力学分析不同液体、不同时机输注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机制。方法  6 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 ,麻醉前输注复方乳酸钠(LR) ;Ⅱ组 ,麻醉前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 ;Ⅲ组 ,麻醉即刻输注复方乳酸钠 ;Ⅳ组 ,麻醉即刻输注 6 %HES。输液前及输液后 6 0min内每 5分钟测定Hb、Hct、RBCV ,并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计算血容量 (BV)、液体潴留量 (FR)及容量扩张效率 (VEE)。结果 低血压、麻黄碱用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Ⅰ组明显高于其他组。麻醉后的 10min ,Ⅰ组留在血管内的液体 (FR % )明显比Ⅱ组、Ⅲ组、Ⅳ组的少。Ⅰ组、Ⅲ组最大扩张量在输液结束前 5min ,并且Ⅲ组的扩张量明显比Ⅰ组大。Ⅱ组、Ⅳ组的扩张量明显比Ⅰ组、Ⅲ组的大 ,并且下降较为缓慢 ,它们最大扩张量在输液结束后 5min。Ⅱ组、Ⅳ组的扩张效率明显比Ⅰ组、Ⅲ组的大。结论 应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只有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即刻输注复方乳酸钠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而 6 %HES不管是麻醉前还是麻醉即刻输注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隙阻滞 低血压 扩容 预防 容量扩张动力学 麻醉 并发症
下载PDF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53
5
作者 Gerasimos Dimitropoulos Abd A Tahrani Martin J Stevens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4年第1期17-39,共23页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CAN)is an often overlooked and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CA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The pathogenesis of CAN is complex and invol...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CAN)is an often overlooked and common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CA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The pathogenesis of CAN is complex and involves a cascade of pathways activated by hyperglycaemia resulting in neuronal ischaemia and cellular death.In addition,autoimmune and genetic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N.CAN might be subclinical for several years until the patient develops resting tachycardia,exercise intolerance,postural hypotension,cardiac dysfunction and diabetic cardiomyopathy.During its sub-clinical phase,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at is influenced by the balance between parasympathetic and sympathetic tones can help in detecting CAN before the disease is symptomatic.Newer imaging techniques(such as scintigraphy)have allowed earlier detection of CAN in the pre-clinical phase and allowed better assessment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One of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CAN research is the lack of a univers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CAN;however,the Toronto Consensus Panel on Diabetic Neuropathy has recently issued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CAN,and also proposed screening for CA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major challenge,however,is the lack of specific treatment to slow the progression or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CAN.Lifestyle changes,improved metabolic control might prevent or slow the progression of CAN.Reversal will require combination of these treatments with new targeted therapeutic approaches.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the latest evidence regarding the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manifestation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C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CARDIAC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 Dysfunction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 Sympathetic PARASYMPATHETIC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pectral analysis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Postural hypotension
下载PDF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3
6
作者 黎蔚华 林仲秋 +5 位作者 谢志泉 刘伟 袁慧 吴飞梅 汪丽丽 李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合并疾病进行调查,分析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立式水银血压计.对1174例65~85岁门诊体检老年人的血压,由坐位、卧位变为立位后,即刻或2min进行监测,同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 目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合并疾病进行调查,分析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立式水银血压计.对1174例65~85岁门诊体检老年人的血压,由坐位、卧位变为立位后,即刻或2min进行监测,同时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5.6%,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80岁以下老年人(P〈0.05),直立后即刻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立后2min体位性低血压(P〈0.05),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中,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高于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老年人(P〈0.05)。结论8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人群,护理的关键是明确危险因素,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低血压 直立性 护理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9
7
作者 冯婉娜 谢美珍 +2 位作者 钟宇芳 李欣 杨艳红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静滴高渗溶液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 ,减慢透析脱水速度等措施纠正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采用控制脱水速度 ,低温透析 ,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剂 ,改变透析模式 ,健康教育等方...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静滴高渗溶液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 ,减慢透析脱水速度等措施纠正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采用控制脱水速度 ,低温透析 ,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剂 ,改变透析模式 ,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结果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 473例 ,共行 2 3782次血透 ,15 38次 (6 5 % )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治疗处理后 ,1339例次 (87 1% )血压升高 ,可继续血透 ,199例次 (12 9% )低血压持续 ,需结束血透 ,无 1例死亡。结论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原文传递
麻黄碱治疗腰麻剖宫产术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 被引量:45
8
作者 毕严斌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麻黄碱纠正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产妇40例,年龄26~34岁。无妊娠合并症。无胎儿异常,足月单胎妊娠。腰麻后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先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200... 目的探讨应用麻黄碱纠正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脐动脉血气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产妇40例,年龄26~34岁。无妊娠合并症。无胎儿异常,足月单胎妊娠。腰麻后出现低血压(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先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200/0.5500ml,向左侧提起子宫,抬高产妇下肢纠正低血压。3min后,低血压有效纠正者24例(对照组),无效者16例给麻黄碱10mg静推(麻黄碱组,必要时追加麻黄碱10mg)。胎儿娩出尚未出现第一次呼吸之前用两把血管钳钳夹一段脐带,抽取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注腰麻药即刻至切开子宫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心率、恶心呕吐及胎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注腰麻药即刻至切开子宫时间、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产妇心率、恶心呕吐及胎儿出生时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脐动脉血PO2、PCO2、pH、碱剩余(B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剂量麻黄碱可安全用于治疗腰麻引起的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对母体及胎儿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剖宫产 腰麻 低血压
下载PDF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9
作者 胡丹 吴险峰 涂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9-762,共4页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而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H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DA发生速度快,常可导致HD中断以及其他如心肌受损、冠心病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等不良后果,甚至可增加HD...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措施,而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是H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IDA发生速度快,常可导致HD中断以及其他如心肌受损、冠心病及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等不良后果,甚至可增加H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所以,及时发现和防治IDH,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IDH的判断标准、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防治措施,详细叙述了IDH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IDH治疗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低血压 临床研究 治疗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现状和用药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汪宇鹏 李昭屏 +6 位作者 白琼 陈少敏 王方芳 朱丹 任川 郭丽君 高炜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寻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的现状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3至4月早晨7:00—10:00之间于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资料共2187例。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实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服药;单一用药[钙拮抗剂(CCB)、... 目的探寻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的现状和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3至4月早晨7:00—10:00之间于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资料共2187例。根据患者就诊时的实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服药;单一用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拈抗剂(ARB)和B受体阻滞剂]及联合用药组,比较各组血压未达标情况。结果血压未达标患者共1193例,占54.6%。其中用药比例最高的CCB,其未达标患者比率61.7%(295/478)。单用CCB类药与ACEI、ARB和6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之间的血压达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未达标率分别是46.3%(63/136)、70.5%(55/78)和73.8%(31/42),其中氨氯地平组的血压未达标率与硝苯地平组和非洛地平组相比,OR值分别是0.36(95%CI:0.20~0.65)和0.31(95%CI:0.14~0.66)。结论当前i级医院就诊患者清晨血压的未达标率偏高,单用氨氯地平组患者的清晨血压达标率可能优于单用硝苯地平组和单用非洛地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降压 控制性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樊晓寒 孙凯 +3 位作者 周宪梁 张慧敏 吴海英 惠汝太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人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71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生化指标、心脏超声、踝臂指数、卧立位血压等检查。体位性高血压... 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人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711例40~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生化指标、心脏超声、踝臂指数、卧立位血压等检查。体位性高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2min收缩压平均值升高≥20mm Hg,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或)2min收缩压下降或(及)舒张压下降≥20/10mmHg,无上述两种异常者定义为体位性血压正常。结果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高血压发生率16.3%,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3.8%。外周血管病在体位性高血压(10.1%)和低血压(10.7%)患者中均显著高于体位性血压正常者(7.4%)(均P〈0.05)。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体位血压正常者比较左室肥厚(53.0%比43.2%,P〈0.001)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38.6%比34.4%,P〈0.05)发生率更高。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其他危险因素后,体位性高血压(OR1.39,95%CI1.05~1.84)和低血压(OR1.45,95%CI1.13~1.86)仍显著增加外周血管病危险,体位性低血压显著增加左室肥厚危险(OR1.46,95%CI1.11~1.84),而体位性低血压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关系兀统计学意义。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收缩压变化五分位组预测左室肥厚的OR值呈J形曲线。在未治疗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收缩压变化五分位组预测外周血管病的OR值也呈J形曲线分布。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危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低血压 直立性 高血压 直立性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中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梅弘勋 孙峰丽 +5 位作者 王恩真 王保国 李淑琴 赵继宗 王硕 隋大立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1-524,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联合应用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和局部脑血流 (rCBF)的影响。方法  19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 (A组 ,n =10 )和尼莫地平组 (B组 ,n =9)。诱导后两组均进行中度A... 目的 观察中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AHH)联合应用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血液动力学和局部脑血流 (rCBF)的影响。方法  19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 (A组 ,n =10 )和尼莫地平组 (B组 ,n =9)。诱导后两组均进行中度AHH(Hct=2 5 %~ 30 % ) ,监测血流动力学、颅内压 (ICP)及动脉瘤跨壁压 (TMP)的变化。降压期间 ,A组提高异氟醚吸入浓度至 1 4~1 6MAC ;B组尼莫地平 5~ 8μg·kg-1静注 ,继以 10~ 10 0 μg·kg-1·h-1的速率持续泵入 ,两组均维持MAP在 8 0~ 8 7kPa。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LDF)连续监测降压前 (T0 )、降压中 (包括动脉瘤夹闭前T1、夹闭后T2 )和升压后 (T3 )rCBF的变化。结果 与AHH前比较 ,两组在AHH后Hb、Hct和CaO2均显著降低 (P <0 0 1) ,MAP、CVP、HR、ICP及TMP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两组在T0 ~T3 期间rCBF和CaO2 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T3 时A组的HR快于B组 (P <0 0 5 )。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 ,实施中度AHH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和TMP稳定 ,联合应用异氟醚或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 ,不影响rCB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控制性低血压 动脉瘤 血液动力学 局部血流 脑肿瘤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42
13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专家组 李文歌 +2 位作者 林洪丽 陆海涛 王楠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81,共13页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复杂,预防和治疗亦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提高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规范其诊断与防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复杂,预防和治疗亦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为提高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认识,规范其诊断与防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专家组基于目前临床研究结果,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内容包括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诊断标准、临床管理及防治流程。共识形成后计划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在适当的时机升级为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共识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方案椎管内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14
作者 贺端端 张华 +3 位作者 张江超 史成梅 李民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适合目标导向式控制腰麻平面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方法及局麻药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148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剖宫产,比较不同麻醉方案腰麻后的麻醉效果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34例采用0.5%罗哌卡因(0.5%R组)... 目的探讨适合目标导向式控制腰麻平面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方法及局麻药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148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剖宫产,比较不同麻醉方案腰麻后的麻醉效果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34例采用0.5%罗哌卡因(0.5%R组)L 2~3穿刺间隙;38例采用0.5%布比卡因(0.5%B组)L 2~3穿刺间隙;38例采用0.4%布比卡因(0.4%B组)L 2~3穿刺间隙;38例采用0.67%罗哌卡因(0.67%R组)L 3~4穿刺间隙。腰麻剂量按身高给药,160~170 cm患者上述4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2、10、10、16 mg,低于160 cm或高于170 cm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减少2 mg或增加2 mg对应局麻药。通过2种体位调节控制阻滞平面至目标,减少低血压风险及持续时间。观察切皮时刻及胎儿娩出时刻阻滞平面,术中牵拉反应情况,腰麻操作完毕至左倾位和左倾位改为平卧位2个时点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切皮时刻腰麻平面中位数0.5%B组和0.4%B组为T 7,0.5%R组和0.67%R组为T 8。胎儿娩出时刻,0.5%R组达到目标平面T 6比例最低为35.3%,目标平面超过T 6比例0.5%B组31.6%最高,其次是0.4%B组(23.7%),0.67%R组(21.1%),0.5%R组最低(2.9%);0.5%R组所达平面中位数为T 7,其余3组中位数为T 6。0.5%R组和0.4%B组与0.67%R组和0.5%B组相比,有更高比例患者需要硬膜外补充给药达到要求平面(分别为61.8%、23.7%、10.5%、10.5%)(χ2=32.424,P=0.000),以及静脉辅助用药减轻牵拉反应(分别为44.1%、28.9%、13.2%、15.8%,χ2=11.505,P=0.009)。各组患者平卧位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倾位期间:0.5%R组(32.4%vs.0.0%,Z=-3.002,P=0.003),0.5%B组(57.9%vs.31.6%,Z=-2.466,P=0.014),0.4%B组(55.3%vs.31.6%,Z=-2.601,P=0.009),0.67%R组(42.1%vs.10.5%,Z=-2.526,P=0.012)。0.5%B组和0.4%B组中重度低血压发生率在左倾位和平卧位时均明显高于0.67%R组和0.5%R组(左倾位时中重度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8.4%、7.9%、5.3%、0.0%,χ2=17.216,P=0.001;平卧位时中重度低血压发生率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椎管内麻醉 目标导向平面控制 低血压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5
作者 朱青峰 王国芳 +3 位作者 王千 边世春 禹书宝 王风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7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我科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32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32例患者中,术后...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我科应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32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32例患者中,术后5例出现短暂性低血压(持续时间<6h),15例出现持续性低血压(持续时间>6h)。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有低血压病史、颈动脉狭窄程度>70%、血管狭窄长度>15mm、支架置入前使用球囊预扩、支架直径稍大于颈动脉直径、手术操作时间超过1h与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有低血压病史、血管狭窄长度>15mm、支架直径稍大于颈动脉直径、手术操作时间超过1h为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有低血压病史、血管狭窄长度>15mm、用直径稍大于颈动脉直径的支架行颈动脉成形的及介入治疗操作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持续性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低血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朱荣涛 郭文治 +3 位作者 李捷 王勇 马秀现 张水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7年7月施行的腹腔镜肝切除术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CLCVP者53例(CLCVP组),未应用CLCVP...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9月—2017年7月施行的腹腔镜肝切除术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CLCVP者53例(CLCVP组),未应用CLCVP者44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按照肝切除范围又分为腹腔镜简单肝叶切除术(左外叶切除、边缘部分不规则肝叶)与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肝中叶切除)亚组,比较两组患者总体与亚组间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论总体还是亚组间比较,CLCVP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尿量、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总体比较,CLCVP组与对照组切肝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LCVP组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亚组比较,两组间腹腔镜简单肝叶切除术患者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CLCVP组中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中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患者(均P<0.05);术后Clavien-Dindo III级以上并发症CLCVP组及对照组分别出现6例和5例(P>0.05);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结论:对于腹腔镜复杂性肝脏切除术患者,术中行CLCVP能有效减少出血量、输血量,且并无增加肺栓塞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腹腔镜 中心静脉压 降压 控制性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中防止低血压的探索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湄川 刘沧桑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1期602-604,共3页
目的 在超滤量不变的条件下分时段适当地调整超滤率 ,或结合可调节钠血液透析 (HD) ,并与自身常规HD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方法 对 32例患者常规HD资料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 ,按分时段发生的低血压统计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调整不同时段... 目的 在超滤量不变的条件下分时段适当地调整超滤率 ,或结合可调节钠血液透析 (HD) ,并与自身常规HD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方法 对 32例患者常规HD资料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 ,按分时段发生的低血压统计分析。并对这些患者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透析液钠离子浓度进行HD ,统计低血压发生率并与患者自身常规HD对照。结果 低血压多发生在 3、4小时时段 ,老年组HD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调整不同时段超滤率或结合调节透析液的钠离子浓度 ,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血液透析中超滤量过多是发生低血压的关键 ,在合理超滤量确定后 ,控制好不同时段的超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超滤率(UFV/h) 可调钠透析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18
作者 邹云丞 吕云 +2 位作者 高彦 白洁 李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84-687,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57例,根据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组27例,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多巴胺治疗,联合组加重组人脑利...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57例,根据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联合组27例,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加多巴胺治疗,联合组加重组人脑利钠肽及多巴胺治疗。治疗3~7d后,对比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t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F变化,治疗期间多巴胺及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不良反应,比较2组出院总有效率和随访6个月生存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LVEF明显升高,心率和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出院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40.0%,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随访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状态效果良好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多巴胺 心力衰竭 低血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预后
下载PDF
不同透析方法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7
19
作者 郭黎莉 金惠敏 +5 位作者 陈敏 陈明娟 毛燕军 许维燕 梁国英 李文婕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 血液透析(HD)中低血压非常常见,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比较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哪个更优。方法 12例血液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四种不同的透析方法①高钠透析:透析治疗前4小时用高钠透析液(透析液... 目的 血液透析(HD)中低血压非常常见,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比较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哪个更优。方法 12例血液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四种不同的透析方法①高钠透析:透析治疗前4小时用高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50mmol/L),结束前半小时钠浓度调至135mmol/L。②单纯超滤+HD:透析开始前30分钟单纯超滤,以后4小时透析。③低温透析:整个透析中透析液温度调至34.5℃-35.5℃。④低温透析+高钠透析。结果 四种透析方式的透析效能并无差异,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低温+高钠透析对于稳定血压均明显优于标准透析(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温度37℃)组。单纯超滤+HD并不能减少低血压发生率。结论 本研究提示对于反复发生低血压的透析患者临床首选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低温+高钠透析。透析间期增重大于2.8kg的透析患者,单纯超滤+HD并不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方法 低血压 预防 并发症 高钠透析 单纯超滤 低温透析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 被引量:37
20
作者 王雪芹 公文华 +2 位作者 周长青 王焕亮 张丽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3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Ⅰ组)和降压组(Ⅱ组)。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患者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3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Ⅰ组)和降压组(Ⅱ组)。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持续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麻醉维持。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血压(MAP)。Ⅰ组不施行控制性降压,Ⅱ组于手术开始时降压,瑞芬太尼初始速率为0.25μg·kg^-1·min^-1,每隔2分钟增加0.1μg·kg^-1·min^-1,直到降至靶目标血压,维持MAP50—70mmHg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控制性降压开始即刻(T0)、30min(T1)和停止降压20min(T2)的HR、MAP,并于各时点抽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和乳酸测定。用评分法评定术野的质量。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野质量提高(P〈0.05)。控制性降压过程中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为(0.40±0.18)μg·kg^-1·min^-1,从降压开始到达靶目标血压所需时间为(6.5±2.3)min。与Ⅰ组相比,Ⅱ组T1时HR、MAP降低(P〈0.05);与T0相比,Ⅱ组T1时HR、MAP降低(P〈0.05)。两组各时点的血气分析结果和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哌啶类 降压 控制性 内窥镜检查 可行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