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旁核中活性氧在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坤 李艳 +1 位作者 王烈成 钟明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3-757,共5页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活性氧(ROS)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两肾一夹(2K1C)组,每组20只。根据Goldblatt方法复制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无创套尾... 目的研究室旁核(PVN)中活性氧(ROS)在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两肾一夹(2K1C)组,每组20只。根据Goldblatt方法复制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无创套尾法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在体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采用立体定位仪进行核团定位微量注射。结果 2K1C组SBP、MAP和RSNA较Sham组明显升高;分别在Sham组和2K1C组双侧PVN中微量注射超氧阴离子清除剂4-羟基-2,2,6,6-四甲基氧基哌啶(Tempol)(0.2mol/L)或者NADPH氧化酶抑制剂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APO)(0.01 mol/L)和氯化二亚苯基碘嗡(DPI)(0.01 mol/L)均可引起MAP、RSNA明显下降,并且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降低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微量注射SOD抑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DETC)(0.1 mol/L)均可引起MAP、RSNA明显增加,并且与Sham组相比2K1C组MAP升高得更明显,而RSNA无明显变化。结论PVN中ROS参与调节2K1C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和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活性氧 高血压大鼠 肾交感神经活动 NADPH氧化酶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NHE-1基因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卫 宾建平 +1 位作者 李国标 刘启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962-196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NHE-1基因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对SHR和同源血压正常大鼠(WKY)进行平均血压、左室重量(LVW)和体重(BW)的测定,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检测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HE-1mRNA的拷贝数。结果:SHR组与WK...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NHE-1基因表达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对SHR和同源血压正常大鼠(WKY)进行平均血压、左室重量(LVW)和体重(BW)的测定,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检测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HE-1mRNA的拷贝数。结果:SHR组与WKY组相比,SHR组的LVW、LVW/BW明显高于WKY组(r左室重=0.700,r左室重体重之比/=0.617,P<0.01),大鼠的平均血压与LVW量、LVW/BW呈正相关(P<0.01);SHR组的心肌组织NHE-1mRNA的表达增高(P<0.01)。结论:SHR的心肌组织NHE-1mRNA的表达增高,提示NHE-1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鼠 近交SHR 左室肥厚 NHE-1基因 荧光PCR
下载PDF
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
3
作者 李振波 赵光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索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将SHR和WKY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不同浓度苯丙氨酸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45CaCl2]温育一定时间后,测定进入细胞内[45Ca2+]的量;... 目的:探索苯丙氨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将SHR和WKY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不同浓度苯丙氨酸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加入[45CaCl2]温育一定时间后,测定进入细胞内[45Ca2+]的量;而后将在不同浓度苯丙氨酸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间后的SHR和WKY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同PSS液温育,采用Fura-2/AM荧光指示剂测定不同浓度苯丙氨酸对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结果:苯丙氨酸浓度越高,进入SHR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和细胞内游离钙含量越少,但对WKY无影响。结论:苯丙氨酸可以特异性地抑制Ca2+进入SHR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使细胞内游离Ca2+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鼠 苯丙氨酸 平滑肌细胞 VSMC
下载PDF
滋补肝肾潜阳胶囊对DOC型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钱锋 孙颖 梁晶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潜阳胶囊(ZBGS)对大鼠高血压模型的降压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制备DOC型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滋补肝肾潜阳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测定末次给药前血压、药后5...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潜阳胶囊(ZBGS)对大鼠高血压模型的降压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制备DOC型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滋补肝肾潜阳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测定末次给药前血压、药后50 min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鼠给药4 h后测量血压)。结果:滋补肝肾潜阳胶囊对DOC型高血压大鼠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补肝肾潜阳胶囊 高血压大鼠 降压作用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黄如训 曾进胜 +4 位作者 陈立云 刘冰 李玲 苏镇培 卢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观察降纤酶对光化学模型诱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对脑梗死灶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化学方法造成60只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在3 h、6 h、9 h、12 ... 目的 观察降纤酶对光化学模型诱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对脑梗死灶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化学方法造成60只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大脑中动脉(MCA)血栓形成,在3 h、6 h、9 h、12 h、1 d不同的时间点对大鼠静脉注射 3种产地的降纤酶 8 U/kg,对照组注射等容生理盐水,观察 2 d,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MCA血流测定、梗死灶体积测定、病理改变及出血情况观察。结果 降纤酶组3小时以内的血栓全部溶解,6小时内的部分溶解。降纤酶组各时间点无论血栓溶解与否,大鼠的行为学评分、梗死灶体积均较生理盐水组低,梗死灶周围微血管闭塞较生理盐水组少。但在降纤酶组中有2例发生出血,分别发生于血栓后6 h、12 h用药组。结论 降纤酶对6小时以内的血栓有溶栓作用,对3小时以内的血栓溶解率最高。降纤酶除溶栓作用外,还可减少梗死灶体积,抑制微血管的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改善卒中的预后。与其他溶栓剂相比并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 大鼠 脑梗死 光化学模型 治疗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志伟 岳桂华 张爱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7-1629,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雄性12周龄SHR 24只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3组,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高血压的机制。方法:雄性12周龄SHR 24只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模型对照组和卡托普利组3组,治疗6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酮前列环素(6-K-PG)、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变化,并以同龄Wistar Kyoto(WKY)大鼠8只做空白对照组。结果:SHR血压呈进行性增高,血清中hs-CRP、ET-1、vWF、Hcy和MCP-1升高,NO和6-K-PG降低(P<0.05,P<0.01),黄连解毒汤可控制SHR血压,降低hs-CRP、ET-1、vWF、Hcy和MCP-1,增加NO和6-K-PG(P<0.05,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控制SHR高血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炎症
原文传递
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NO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家有 唐纯志 +6 位作者 贺振泉 张进 郝木峰 马春媚 杨忠华 姜雪梅 赖新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以对其降压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用9周SHR 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冲阳组和非经穴组(n=7),并以同体重正常血压SD大鼠(n=7)作为正常...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以对其降压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选用9周SHR 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冲阳组和非经穴组(n=7),并以同体重正常血压SD大鼠(n=7)作为正常组。连续针刺治疗7 d后,测量收缩压,并于第7天测定血浆ET-1和血清NO的水平。结果 (1)各组大鼠针刺前和针刺第1天,模型组、太冲组、冲阳组以及非经穴组收缩压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到针刺第7天,太冲组和非经穴组大鼠收缩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冲阳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太冲组、模型组第7天的收缩压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冲阳组、非经穴组第7天的收缩压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针刺治疗7 d后,太冲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冲阳组、非经穴组大鼠血浆ET-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太冲穴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但未能使其收缩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SHR血浆ET-1和升高血清NO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太冲穴 冲阳穴 非经穴 针刺 内皮素-1 NO
下载PDF
“太冲”配“内关”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天冬氨酸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沈攀攀 陈月婷 +3 位作者 肖双凯 姚问 杨雅媛 林咸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配"内关"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同名经配穴针刺对SHR的降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内... 目的:观察针刺"太冲"配"内关"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同名经配穴针刺对SHR的降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每组15只,另取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针刺相应双侧穴位,每次30min,每天1次,共15次。分别于治疗第1、3、7、15天针刺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结束后,用高效液相紫外法测定各组大鼠RVLM中Asp、Glu含量。结果:针刺1、3、7、15d时,内关组、太冲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较模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5d后,太冲配内关组SBP、DBP、MBP降压百分比均大于内关组、太冲组、太冲配非穴组(P<0.05);与针刺前比较,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1、3、7、15d时SBP、DBP、MBP降压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配内关组在针刺1、3、7、15d的SBP、DBP、MBP降压百分比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VLM中Asp、Glu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Asp、Glu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太冲配内关组RVLM中Asp含量明显低于内关组、太冲组(P<0.05),Glu含量明显低于太冲组、内关组、太冲配非穴组(P<0.05)。结论:不同穴位针刺降压效应有差异,同名经配穴针刺可有效地降低SHR血压和RVLM中Asp、Glu的含量,针刺对血压的调节与中枢Asp、Glu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太冲穴 内关穴 天冬氨酸 谷氨酸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原文传递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中医证候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屈会化 赵琰 +4 位作者 曲荣波 汤尔群 周刚 谢婷 王庆国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般行为、易激惹程度、旋转耐受时间、痛阈、大小便状况、毛发色泽、毛发生长速度、体重、舌象、眼球突出度、眼结膜色度、血压、心... 目的探讨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属性,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般行为、易激惹程度、旋转耐受时间、痛阈、大小便状况、毛发色泽、毛发生长速度、体重、舌象、眼球突出度、眼结膜色度、血压、心率等指标的观察,并与正常鼠作对照,对早期SHR(14~18周龄)的中医证候属性进行了宏观表征及行为学的研究。结果SHR早期的血压有随周龄增长而逐渐上升之势,心率也较正常组明显偏高(P<0.05或P<0.01),并且易激惹程度增加,精神紧张,痛阈提高,旋转耐受时间降低,眼球明显突出,眼结膜色淡,体重减轻,毛色发黄而无光泽,毛发脱落较多,小便颜色偏黄,大便颗粒较小、质地较干,舌红等现象。结论SHR早期阶段(14~18周龄)的中医证候类似人类高血压肝火上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中医证候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下载PDF
金鸡菊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凌冰 哈木拉提 +6 位作者 刘晓燕 胡梦颖 张兰兰 马雪萍 徐磊 杨强 孙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CTE)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两肾一夹(2K1C)丝线缩窄法制备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40 mg·kg-1)、CTE(40、80、160 mg·kg-1)组,每组10只。口服28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压,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主动脉组织中AngⅡ的含量;测量左肾重与右肾重比值(LK/RK)。结果 CTE(40、80、160 mg·kg-1)组均可明显降低RHR的血压、血浆AngⅡ、ALD、ET-1、主动脉组织AngⅡ含量(P均<0.01),明显升高血清NO水平和LK/RK比值(P均<0.01),其中CTE(160 mg·kg-1)组能够明显升高AngⅠ的含量(P<0.05)。结论金鸡菊提取物具有明显降压效果,能够减少AngⅡ、ALD、ET-1生成并增加NO的含量,推测其降压机制可能通过影响RAAS系统发挥类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AngⅠ拮抗剂的作用,而且参与内皮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鸡菊 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肾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 内皮素 一氧化氮 LK RK
下载PDF
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褚剑锋 吴广文 +7 位作者 郑国华 郑良扑 林薇 黄梅雅 黄云梅 林如辉 杨美玲 周常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0-423,共4页
目的研究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的影响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清眩降压汤高剂量组(5.372g/d)、低剂量组(1.7g/d),替米沙坦组(2.4mg/d)和模型组(予矿泉水),每组10只;另设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组(正常... 目的研究清眩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的影响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清眩降压汤高剂量组(5.372g/d)、低剂量组(1.7g/d),替米沙坦组(2.4mg/d)和模型组(予矿泉水),每组10只;另设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组(正常饲养);连续给药8周。给药前,单次给药2h、6h、12h、24h,给药3天、1周、4周、8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最后一次检测血压后10%水合氯醛麻醉取血,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Ⅱ在肾脏的表达。结果清眩降压汤给药1次,各时间点大鼠血压未出现明显变化,替米沙坦组大鼠给药后2h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连续治疗8周后,未发现清眩降压汤高、低剂量组大鼠血压明显变化,替米沙坦组大鼠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而模型组大鼠收缩压升高显著(P<0.05或P<0.01),AngⅡ和Ang1-7在血压升高大鼠中较血压正常大鼠水平要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肾脏肾小球和肾小管增生程度较模型组大鼠均得到明显抑制。结论清眩降压汤可以控制SHR收缩压的进一步升高,抑制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增生,对SHR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眩降压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肾脏保护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1-7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天麻降血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焕军 杨雯晴 +4 位作者 于瑞雪 陈振山 刘阿娜 蒋海强 李运伦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天麻干预前后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和天麻组(2 mL/200g天麻提取液),每组7只,另取7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天麻干预前后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和天麻组(2 mL/200g天麻提取液),每组7只,另取7只Wistar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离、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组大鼠的宏观体征改善,治疗2、4周收缩压下降(P<0.01)。正常组、模型组、天麻组的代谢谱明显分开,模型稳定性良好。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组整体代谢模式和个体代谢物发生改变,鉴定出潜在生物标志物27个,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胆汁酸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结论天麻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炎症物质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代谢组学 炎症
原文传递
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志伟 岳桂华 罗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tate,PTS)的影响。方法:24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15 g·kg-1)、卡托普利组(0.0175 g·kg-1)和模型组3...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tate,PTS)的影响。方法:24只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黄连解毒汤组(15 g·kg-1)、卡托普利组(0.0175 g·kg-1)和模型组3组,8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通过BP-6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测定各组治疗前血压,连续ig给药6周,每日1次,第1,2,4,6周的第7天下午定时测量各组血压,6周后由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血栓素A2(TXA2),6-酮前列环素(6-K-PG),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纤溶系统激活剂(t-PA),纤溶系统抑制因子(PAI-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黄连解毒汤可控制SHR血压,降低TXA2,ET-1,Hcy和vWF(P<0.05或P<0.01),增加6-K-PG和NO(P<0.05或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可降低SHR的血压,改善其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血栓前状态
原文传递
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章怡祎 顾仁樾 王国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4,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蒺藜有效组分改善心室重构、抑制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1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白... 目的观察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蒺藜有效组分改善心室重构、抑制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1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白蒺藜组、联用组,每组8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卡托普利组采用卡托普利30 mg/(kg.d)、白蒺藜组采用白蒺藜有效组分15 mg/(kg.d)、联用组采用白蒺藜有效组分15 mg/(kg.d)同时给予卡托普利30 mg/(kg.d)、模型组及正常组给生理盐水2 mL/(kg.d)灌胃,共8周。分别采用HE及VG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及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结缔组织状因子(CTGF)表达变化。结果与Wistar大鼠比较,14周龄SHR大鼠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8周后,模型组大鼠收缩压较14周龄时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蒺藜组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VG病理染色心肌病理形态结果提示,22周龄SHR出现心肌纤维化改变,各用药组均能改善心纤维化程度,且改善程度相当。SHR大鼠心肌TGFβ1及CTGF较正常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HR相比,卡托普利能明显下调SHR心肌TGFβ1表达(P<0.05);而白蒺藜有效组分可显著下调TGFβ1及CTGF水平(P<0.05)。卡托普利及白蒺藜联用可明显下调TGFβ1(P<0.01)及CTGF水平(P<0.05)。结论白蒺藜有效组分能降低SHR收缩压,并从形态学角度证实其具有抑制心肌纤维化作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肌TGFβ1及CTGF表达明显增加,白蒺藜有效组分可抑制这一作用,从而明显改善高血压所致心脏结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室重构 白蒺藜有效组分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原文传递
白川胶囊对清醒大鼠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万红 曹永孝 +1 位作者 刘静 贺浪冲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5-318,336,共5页
目的 观察白川胶囊的急慢性降压作用。方法 以间接测压法测量清醒大鼠尾动脉血压 :①测量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多次灌胃白川胶囊的血压变化 ,观察其慢性降压作用 ;②测量肾性高血压大鼠 1次灌胃白川胶囊后 1、2、4、6、8h的血压值 ... 目的 观察白川胶囊的急慢性降压作用。方法 以间接测压法测量清醒大鼠尾动脉血压 :①测量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多次灌胃白川胶囊的血压变化 ,观察其慢性降压作用 ;②测量肾性高血压大鼠 1次灌胃白川胶囊后 1、2、4、6、8h的血压值 ,观察其急性降压作用。结果 ①连续 2 0d灌胃白川胶囊 0 6或 0 3g/kg均明显降低SHR的血压 ,白川胶囊 0 1 5 g/kg也有一定降压作用 ;② 1次性灌胃白川胶囊 0 6或 0 3g/kg均明显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 ,白川胶囊0 1 5 g/kg也有降压作用。结论 白川胶囊有明显的急慢性降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测压法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白川胶囊 中药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其靶器官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存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46-149,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作用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同时观察RHR心、脑、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HR)的降压作用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影响,同时观察RHR心、脑、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两肾一夹法(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血压高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卡托普利组,每组8只。在给药前和给药后2,4,6,8周测量大鼠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在给药后8周,测量大鼠血清NO的含量,测心、脑、肾组织中MDA,SOD的变化。结果:给药8周后,银杏叶提取物明显降低RHR的血压,其中高剂量组的降压幅度与卡托普利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银杏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可以提高大鼠血清NO含量,提高心、脑、肾组织中SOD水平,降低MDA含量。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的降压作用可能与提高舒血管物质NO含量有关,并可能通过抗氧化起到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一氧化氮 肾性高血压大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芎麻汤提取物对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HT、CGRP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顶鼎 杨菁 +4 位作者 刘冬 郭建生 毛效贤 曾贵荣 周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芎麻汤提取物对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按血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正天丸阳性对照组(1.6 g/kg)和芎麻汤提取物低、中... 目的:研究芎麻汤提取物对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按血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正天丸阳性对照组(1.6 g/kg)和芎麻汤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4.5、9.0、18.0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并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8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电刺激三叉神经节(10 min)法复制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后再维持给药1次。30 min后,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及舌质情况,测定大鼠血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5-HT、CGRP含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眼结膜颜色加深变红、过度理毛、甩头等行为学变化,大部分大鼠舌质紫暗,并且其收缩压和脑组织中CGRP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脑组织中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上述行为学变化及舌质变化均明显改善;正天丸阳性对照组和芎麻汤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压、脑组织中CGRP含量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正天丸阳性对照组和芎麻汤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5-HT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芎麻汤提取物对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CGRP含量、升高脑组织中5-H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麻汤提取物 肝阳上亢兼瘀血型偏头痛模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5-羟色胺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肝阳上亢证模型肾上腺组织的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鄢东红 金益强 +4 位作者 唐发清 肖纯 胡随瑜 王勇华 张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肝阳上亢证模型的酪氨酸羟化酶 (TH)基因表达水平及潜阳方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该模型肾上腺组织TH蛋白质及mRNA表达。结果 :SHR肝阳上亢证模型TH蛋白质及mRNA表...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肝阳上亢证模型的酪氨酸羟化酶 (TH)基因表达水平及潜阳方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测定该模型肾上腺组织TH蛋白质及mRNA表达。结果 :SHR肝阳上亢证模型TH蛋白质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 ,经用具有平肝熄风作用的潜阳方治疗后 ,其表达水平下降。提示 :SHR肝阳上亢证模型具有肾上腺组织TH表达增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肝阳上亢证 酪氨羟化酶 基因治疗 治疗
下载PDF
卡托普利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雯晴 蒋海强 +2 位作者 李运伦 臧沿平 褚岩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8-1003,共6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卡托普利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快速高分离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采集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信息,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识别显...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卡托普利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快速高分离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采集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信息,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识别显著差异的变量,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代谢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数据库查询共确定了4个生物标记物及其代谢途径,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结论代谢组学从机体整体代谢角度揭示了卡托普利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在阐释药物复杂的作用机制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代谢组学 血管内皮功能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快速高分离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俊元 王安才 +3 位作者 曹蘅 吴明 曹晓霞 李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6-1379,138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方法24只13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12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根据给药时间(4周、8周)分为两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重构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干预作用。方法24只13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2只;12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根据给药时间(4周、8周)分为两组,每组6只。4周和8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病理图象管理系统测定颈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内弹力层围绕面积、外弹力层围绕面积,评价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颈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SHR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明显升高,颈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明显增强,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却显著降低(P<0.01),8周末这一作用更加显著(P<0.01);SHR组内膜增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中膜面积显著增大(P<0.01);阿托伐他汀组内膜增生和中膜面积较SHR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管重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下降;阿托伐他汀可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颈动脉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重构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