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展向不同间距壁面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卢浩 王兵 +1 位作者 张会强 王希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7,共5页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壁面不同展向间距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粗糙元布置在氢泡丝前,其间距按如下两种排列设置:粗糙元直径的0、1和3倍,等间距1、2和4cm;每种情况粗糙元直径均为2.3、4和6mm。基于平均流速和...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壁面不同展向间距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粗糙元布置在氢泡丝前,其间距按如下两种排列设置:粗糙元直径的0、1和3倍,等间距1、2和4cm;每种情况粗糙元直径均为2.3、4和6mm。基于平均流速和水力直径的流动雷诺数从14000到48000变化。实验观测了光滑壁面和粗糙元壁面的近壁湍流拟序结构条带特征。发现:对于两种不同排列,相同雷诺数和相同粗糙元间距条件下条带有量纲间距均随着粗糙元直径增大而减小,条带有量纲高度均随粗糙元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相同雷诺数和相同直径粗糙元条件下条带有量纲间距均随着展向间距增大而增大,条带有量纲高度均随展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粗糙元壁面湍流条带有量纲间距均比光滑壁面小,条带有量纲高度均比光滑壁面大。研究结果对近壁湍流的流动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湍流 拟序结构 粗糙元 氢气泡 流动显示
下载PDF
不同粒径粗糙元对壁面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浩 王兵 +1 位作者 张会强 王希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3-1147,共5页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不同粒径粗糙元对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粗糙元布置在氢泡丝前,均匀排成一排,基于平均速度和水力直径的雷诺数从14300到48000变化,离散粗糙元直径分别为0.9、1.6、2.3、4、5和6mm,粗糙元间距为2 c...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不同粒径粗糙元对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粗糙元布置在氢泡丝前,均匀排成一排,基于平均速度和水力直径的雷诺数从14300到48000变化,离散粗糙元直径分别为0.9、1.6、2.3、4、5和6mm,粗糙元间距为2 cm。实验发现:光滑壁面和粗糙元壁面近壁湍流条带数量和条带高度都随雷诺数增大而增加。相同雷诺数下,粗糙元壁面流动产生的条带数量和条带高度随粗糙元粒径增大而增加。粗糙元壁面湍流条带数量和条带高度均比光滑壁面大。该研究对壁湍流的流动控制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湍流 拟序结构 粗糙元 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 流动控制
原文传递
不同排列粗糙元对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浩 王兵 +1 位作者 张会强 王希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9-1523,共5页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壁面不同排列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基于平均速度和水力直径的雷诺数分别为14300、31200、48000。氢泡丝上游布置的离散粗糙元直径为2.3、4和6mm,得到了光滑壁面和5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离...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壁面不同排列粗糙元对近壁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中基于平均速度和水力直径的雷诺数分别为14300、31200、48000。氢泡丝上游布置的离散粗糙元直径为2.3、4和6mm,得到了光滑壁面和5种不同排列方式的离散粗糙元壁面湍流条带和湍流斑块特征。结果发现:相同雷诺数和相同排列方式下条带间距随着粗糙元直径增大而减小,条带或湍流斑块高度随粗糙元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粗糙元排列方式,当展向间距为0、流向间距为粗糙元直径4倍时,条带消失,出现大量混乱的湍流斑块,且此时湍流斑块高度最大,表明此种排列方式对壁湍流拟序结构影响最大。布有粗糙元时条带间距均比光滑壁面小,条带或湍流斑块高度均比光滑壁面大。该研究对于壁湍流控制的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湍流 拟序结构 粗糙元 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 流动控制
原文传递
湍流边界层内暗斑拟序结构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4
作者 宿吉强 孙中宁 范广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3-1728,共6页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以水为工质,对竖直矩形通道湍流边界层内的暗斑拟序结构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流动雷诺数Re=3 009。根据暗斑形成过程中其上游边界处是否产生涡旋,将暗斑划分为两种类型:三涡旋暗斑和双涡旋暗斑。对暗斑的形成...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以水为工质,对竖直矩形通道湍流边界层内的暗斑拟序结构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流动雷诺数Re=3 009。根据暗斑形成过程中其上游边界处是否产生涡旋,将暗斑划分为两种类型:三涡旋暗斑和双涡旋暗斑。对暗斑的形成过程及其速度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与平板边界层内暗斑拟序结构对比发现:矩形通道内暗斑的发展时间较短,且其内部流体的速度增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序结构 暗斑 氢气泡流动显示 矩形通道
下载PDF
矩形通道长带条拟序结构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5
作者 宿吉强 孙中宁 +1 位作者 范广铭 王世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03-2008,共6页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以水为工质,对较小尺度竖直矩形通道湍流边界层内的长带条拟序结构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通道边界层内长带条的统计特性,并与光滑平板边界层内长带条的现象进行了对比。从长带条形成机理方面对其间距的特... 采用氢气泡流动显示技术,以水为工质,对较小尺度竖直矩形通道湍流边界层内的长带条拟序结构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通道边界层内长带条的统计特性,并与光滑平板边界层内长带条的现象进行了对比。从长带条形成机理方面对其间距的特点进行了解释,分析y+变化对通道内长带条分布的影响,并对通道内长带条的频率特性进行探讨,得到了通道内长带条频率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序结构 长带条 氢气泡流动显示 矩形通道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on Groove/Smooth Flat Surfaces 被引量:3
6
作者 Hongwei MA Qiao TIAN Hui WU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on both groove and smooth flat surfaces. The flow structures were shown in a water tunnel using the hydrogen-bubble flow visualiz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s on both groove and smooth flat surfaces. The flow structures were shown in a water tunnel using the hydrogen-bubble flow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groov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ccumulation of low-speed fluids, decrease the number of the low-speed streaks and depress oscillation of the streaks in the sublayer; (2) the grooves can restrain forming of the horseshoe vortices in the buffer region; (3) the grooves bate oscillation and kinking of the quasi-streamwise vortices and restrain production of the hairpin vortices and the ring vortices, reducing both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the turbulence bursting; (4) the grooves directly affect the flow structures in the sublayer of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n modulate the flow field up to the buffer region and the logarithmic region by restraining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 of the vor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amwise groove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drag reduction mechanism coherent structure hydrogen-bubble flow visua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