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氢脆失效的新现象与新认识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德林 陶春虎 +1 位作者 刘昌奎 姜涛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5年第6期376-383,共8页
综合分析近几年钢制零件氢脆失效的典型特征,发现一些过去被人们忽视但对氢脆断裂影响极为关键的新现象,包括低强度、低氢含量的材料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发生氢脆,氢脆断口的撕裂棱(鸡爪痕)减少及瞬断区面积变大,小尺寸零件更易发生氢脆,... 综合分析近几年钢制零件氢脆失效的典型特征,发现一些过去被人们忽视但对氢脆断裂影响极为关键的新现象,包括低强度、低氢含量的材料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发生氢脆,氢脆断口的撕裂棱(鸡爪痕)减少及瞬断区面积变大,小尺寸零件更易发生氢脆,氢脆与其他失效模式交织等。总结包括尚未有手段能检测出零件的局部H含量,尚未建立起材料强度与临界氢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材料强度偏高等需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材料强度应处于标准的中下限、除氢处理规范要按实际强度制定等新认识,旨在为零件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脆失效 撕裂棱(鸡爪痕) 实际强度 H含量
下载PDF
飞机起落架支柱固定螺栓环境氢脆断裂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国如 陈卫东 +1 位作者 吕凤军 王洪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50-53,共4页
某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固定螺栓长期使用后断裂。为了确定该螺栓断裂的原因,对断裂螺栓进行了外观检查,断口宏观、微观分析,能谱仪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检测以及氢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断裂螺栓的断口具有氢脆断裂特征,其断裂失效... 某飞机起落架缓冲支柱固定螺栓长期使用后断裂。为了确定该螺栓断裂的原因,对断裂螺栓进行了外观检查,断口宏观、微观分析,能谱仪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检测以及氢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断裂螺栓的断口具有氢脆断裂特征,其断裂失效性质为环境氢脆断裂;飞机服役期间,螺栓保护不良,致使环境对螺栓造成了腐蚀,腐蚀产生的氢进入螺栓是导致螺栓产生环境氢脆裂纹的根本原因。对螺栓进行保护可有效地避免该类故障的重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螺栓 氢脆断裂 环境 失效分析
下载PDF
石油钻具的氢致应力腐蚀及预防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耀荣 李鹤林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论述了石油钻具在H2S等致氢环境中发生氢致应力腐蚀断裂的宏微观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钻具发生氢致应力腐蚀失效的措施.
关键词 石油钻具 氢脆 应力腐蚀 滞后断裂 失效分析
下载PDF
高强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利峰 佟海生 +6 位作者 王卫东 刘科虹 李海杰 王志强 温钢柱 王雅君 唐喜荣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材质为PCrMo钢的M8 mm×1 mm-25 mm高强螺栓在装配后发生断裂,利用宏观、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从显微组织、断口形貌等角度分析了高强螺栓断裂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螺栓的化学成分、硬度符合图样设计要求,在螺栓装配过... 材质为PCrMo钢的M8 mm×1 mm-25 mm高强螺栓在装配后发生断裂,利用宏观、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从显微组织、断口形貌等角度分析了高强螺栓断裂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螺栓的化学成分、硬度符合图样设计要求,在螺栓装配过程中未规定安装的方法及力矩,造成螺栓受外力过大;断口处及心部为沿晶开裂+韧窝形貌,分析螺栓表面处理工艺,磷化前酸洗工序和磷化过程会造成基体含氢量增加,螺栓在异常外力与基体氢脆内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发生断裂。针对上述断裂原因采取了规定紧固力矩、增加装配专用工装及优化表面处理工艺3方面工艺措施,解决了螺栓的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螺栓 沿晶开裂 氢脆 紧固力矩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弹性垫圈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国峰 姜招喜 +1 位作者 顾鸣界 王慧 《物理测试》 CAS 2015年第4期53-55,共3页
某种弹性垫圈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开裂。采用宏观检查、断口扫描、金相检查、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垫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垫圈的冶金特性符合相关要求;弹性垫圈基体中存在氢,服役过程中在应力作用下造成了弹... 某种弹性垫圈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开裂。采用宏观检查、断口扫描、金相检查、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失效垫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垫圈的冶金特性符合相关要求;弹性垫圈基体中存在氢,服役过程中在应力作用下造成了弹性垫圈的氢致延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圈 氢脆 开裂失效
原文传递
上夹板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俊峰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某材料牌号为30CrMnSiNi2A的上夹板进行强度试验,当加载到220 kN时在夹板截面突变处R根部发生突然断裂,其设计要求是在加载到300 kN时不允许破坏。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测试等手段对夹板的断裂原因进... 某材料牌号为30CrMnSiNi2A的上夹板进行强度试验,当加载到220 kN时在夹板截面突变处R根部发生突然断裂,其设计要求是在加载到300 kN时不允许破坏。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查、硬度测试等手段对夹板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夹板金相组织为正常的回火马氏体,无过热过烧的粗大组织,该上夹板断裂失效原因是氢脆所致;对于高强度钢,即使氢含量较低,也会在应力集中处发生氢致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夹板 沿晶断裂 氢脆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弹簧腐蚀失效模式发生机制与预防 被引量:4
7
作者 孙云秋 《金属制品》 2016年第6期25-33,47,共10页
对弹簧的腐蚀失效模式、发生机制与预防进行探讨。弹簧腐蚀失效大多数情况下是电化学反应的结果,环境中存在水分与溶解其中的酸性物质形成可以导电的电桥,从而形成微电池效应,金属中电子通过电桥发生转移。电极电位低的材料成为阳极失... 对弹簧的腐蚀失效模式、发生机制与预防进行探讨。弹簧腐蚀失效大多数情况下是电化学反应的结果,环境中存在水分与溶解其中的酸性物质形成可以导电的电桥,从而形成微电池效应,金属中电子通过电桥发生转移。电极电位低的材料成为阳极失去电子受到腐蚀,氢离子和应力起到加速腐蚀的作用。由于弹簧材料不同,腐蚀介质不同,服役环境不同,腐蚀材料呈现出多种类型的失效模式,针对电偶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的失效模式提出预防措施,为弹簧设计、选材和制造,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 应力腐蚀 疲劳 氢脆 失效模式 抗拉强度 钝化
下载PDF
汽车下摆臂球销座连接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薛东 焦孟旺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1,共3页
汽车下摆臂球销座连接螺栓在使用时发生早期断裂。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试及氢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在电镀过程引入氢而后续处理时间过短除氢不完全,加上R转角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因此在使用后不久便发... 汽车下摆臂球销座连接螺栓在使用时发生早期断裂。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测试及氢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在电镀过程引入氢而后续处理时间过短除氢不完全,加上R转角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因此在使用后不久便发生螺栓断裂失效。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硬度 氢脆 断裂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规则的晶间腐蚀和氢致开裂的失效模式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饶思贤 万章 +2 位作者 宋光雄 张铮 钟群鹏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0-264,共5页
根据对现有的压力容器、石油管道腐蚀失效案例和现有失效知识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晶间腐蚀和氢致开裂两种模式的腐蚀失效特征。依据这些失效特征建立相应的两种腐蚀失效模式的失效判断规则,根据这些失效规则运用COM Wizard、数据库技术... 根据对现有的压力容器、石油管道腐蚀失效案例和现有失效知识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晶间腐蚀和氢致开裂两种模式的腐蚀失效特征。依据这些失效特征建立相应的两种腐蚀失效模式的失效判断规则,根据这些失效规则运用COM Wizard、数据库技术和可靠性技术建立有效的腐蚀失效模式诊断专家系统。该专家系统根据输入的腐蚀失效特征来识别案例的腐蚀失效模式并给出综合可信度作为诊断结果的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间腐蚀 氢致开裂 失效特征 专家系统 失效模式诊断
原文传递
直式T型过滤器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小明 王恋 《广州化工》 CAS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某公司直式T型过滤器的结构与操作条件,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化学成分、机械性能、金相等方面的分析与检验,发现是较高的残余应力水平与氢脆导致该过滤器主体失效,最后提出了防止此类失效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过滤器 氢脆 残余应力 失效分析
下载PDF
20Mn2镀锌链条脆性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丹 师红旗 +1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4-185,共2页
通过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直读光谱化学成分分析、氢含量分析及SEM微观形貌分析等手段,分析了电镀锌后链条脆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氢脆是镀锌后链条脆性的主要原因,链条中的原始气孔促进了氢脆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氢脆 20Mn2 链条 失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