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华明 王江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综述壳聚糖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以及通过壳聚糖制成膜、水凝胶和纤维等形式的伤口敷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壳聚糖 伤口敷料 水凝胶 纤维
下载PDF
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华嘉川 李政 +1 位作者 巩继贤 张健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18,21,共4页
水凝胶纤维是一种具有溶胀性能、刺激响应性能、缓释性能和固定化等性能的新型纤维,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纺织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近些年水凝胶纤维在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水凝胶纤维 制备方法 响应性能 组织工程 医药
下载PDF
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pH刺激响应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焦明立 俞力为 顾利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9-143,共5页
探索了聚丙烯腈(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PAN碱解,然后挤到凝固浴中凝固、交联,制备水解聚丙烯腈(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方法。通过测定凝胶纤维的平衡溶胀伸长率和溶胀伸长率,观察到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滞后和可逆... 探索了聚丙烯腈(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在NaOH水溶液中进行PAN碱解,然后挤到凝固浴中凝固、交联,制备水解聚丙烯腈(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方法。通过测定凝胶纤维的平衡溶胀伸长率和溶胀伸长率,观察到HPAN/SPI水凝胶纤维的滞后和可逆的伸长/收缩行为,同时在不同组成的凝胶纤维中,随着PAN含量的逐渐增大,水凝胶纤维的响应速率呈现由小到大然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 mPAN /mSPI =6/4时有最好的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N/SPI 水凝胶纤维 PH响应 响应速率 PH值 皱缩现象
下载PDF
水凝胶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性能特点及应用
4
作者 周晓琳 李冬鹏 张青松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水凝胶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水凝胶纤维材料的力学和吸湿性能,同时提出了目前水凝胶纤维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化工分离、纺织、吸湿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目前水凝胶纤维材料在力学性能、应用、机理研究等方...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水凝胶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水凝胶纤维材料的力学和吸湿性能,同时提出了目前水凝胶纤维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化工分离、纺织、吸湿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目前水凝胶纤维材料在力学性能、应用、机理研究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水凝胶纤维材料发展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纤维 水凝胶 性能
下载PDF
Tough Biopolymer IPN Hydrogel Fibers by Bienzymatic Crosslinking Approach 被引量:3
5
作者 Xiao-jiu Liu Ye-min Zhang 李新松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741-1749,共9页
In this report, bienzymatic crosslinking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prepare biopolymer hydrogel fibers composed of gelatin and chitosan with a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IPN) structure. The IPN biopolymer hydro... In this report, bienzymatic crosslinking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prepare biopolymer hydrogel fibers composed of gelatin and chitosan with a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IPN) structure. The IPN biopolymer hydrogel fibers were prepared by wet spinning while microbial transglutaminase (mTG) catalyzed the formation of one network of gelatin and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in the presence of H202 induced another network of chitosan grafted with phloretic acid (chitosan-PA) intertwining with the former.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hydrogel fibers were measured by an electronic single fiber strength test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gelatin/chitosan IPN hydrogel fibers had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gelatin and chitosan, and the IPN fiber has the highest tension of 38.6 cN and elongation of 387.2%.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apin indicated that the gelatin/chitosan-PA IPN hydrogel fibers own controllable degradability. In addition, biological evaluation indicated the IPN hydrogel fibers can support cell adhesion and proliferation. Moreover, hand weaving trail showed the knittablity of the IPN hydrogel fibers. Therefore, the gelatin/chitosan IPN hydrogel fibers prepared by bienzymatic crosslinking approach possess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which may be desirable candidates for engineering tissue scaffo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l fiber Bienzymatic crosslinking GELATI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Mechanical strength.
原文传递
纤维素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及其阻燃传感性能
6
作者 刘懿德 李凯 +2 位作者 姚久勇 成芳芳 夏延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针对纤维素纤维易燃、功能单一的问题,利用羧甲基化反应引入羧基和金属离子,赋予其阻燃性和吸水性;改性纤维吸水后得到离子导电的水凝胶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氧指数仪、微型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单纤维强力仪等分析其阻燃性、热... 针对纤维素纤维易燃、功能单一的问题,利用羧甲基化反应引入羧基和金属离子,赋予其阻燃性和吸水性;改性纤维吸水后得到离子导电的水凝胶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氧指数仪、微型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单纤维强力仪等分析其阻燃性、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等性能,研究了不同形变条件下纤维素水凝胶纤维的电流信号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经羧甲基化改性后,极限氧指数从(17.8±0.9)%提高到(35.3±0.9)%;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70.1%和49.4%,基于金属离子优异的阻燃性能和催化成炭能力,燃烧后炭层的致密性高;改性纤维经过吸水后,在不同形变情况下可产生相应的电流响应,具有应变传感能力。纤维素基水凝胶纤维耐燃烧且对物理形变具有灵敏的信号变化,在阻燃及柔性传感领域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羧甲基化 水凝胶纤维 阻燃 传感性能
下载PDF
液态金属导电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王梦婷 齐琨 +3 位作者 代云玲 李金易 段书霞 欧康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以海藻酸钠(S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掺杂碳纳米管(CNT)和液态金属(L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模板法和自由基聚合策略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碳纳米管/液... 以海藻酸钠(S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掺杂碳纳米管(CNT)和液态金属(L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催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模板法和自由基聚合策略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碳纳米管/液态金属(PAM/SA/CNT/LM)双网络导电水凝胶纤维。表征了水凝胶纤维的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并测试了其作为传感器的应变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AM/SA/CNT/LM水凝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达257 kPa,断裂伸长率为1148%)和导电性能(电导率为0.51 S/m),在0~200%和200%~600%应变范围内的灵敏度分别为2.56和7.53,具有良好的应变循环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监测手指、手腕和膝盖等人体运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纤维 碳纳米管 液态金属 应变传感 导电性
下载PDF
生物质SA/CS导电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和导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杨峰 郑炎鑫 +1 位作者 杨森淼 吴雯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CS)纳米纤维膜,将其打碎后掺杂到海藻酸钠(SA)溶液中,利用湿法纺丝制备海藻酸钠水凝胶纤维。结果表明,水凝胶纤维截面具有三维多孔结构,SA和SA/CS水凝胶纤维断裂强度分别为2.33 MPa和1.29 MPa,其断裂伸长为7...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CS)纳米纤维膜,将其打碎后掺杂到海藻酸钠(SA)溶液中,利用湿法纺丝制备海藻酸钠水凝胶纤维。结果表明,水凝胶纤维截面具有三维多孔结构,SA和SA/CS水凝胶纤维断裂强度分别为2.33 MPa和1.29 MPa,其断裂伸长为73.86%和111.45%。加入氧化石墨烯(GO)后,SA/CS/GO的断裂强度略增加到2.60 MPa,但其断裂伸长率仅为46.81%。掺杂CS和GO后的水凝胶纤维导电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纺丝 壳聚糖 海藻酸钠 水凝胶纤维
下载PDF
pH刺激响应性HPAN/Ge水凝胶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健岩 俞力为 顾利霞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6-700,710,共6页
制备了碱解聚丙烯腈(HPAN)与明胶(Ge)共混纺丝原液,以硫酸/饱和Na2SO4溶液为凝固浴,戊二醛为交联剂,湿法纺丝纺制了HPAN/Ge水凝胶纤维.研究了水凝胶纤维在不同pH值溶液中伸长、收缩和pH响应滞后行为.发现HPAN/Ge水凝胶纤维具有很快的响... 制备了碱解聚丙烯腈(HPAN)与明胶(Ge)共混纺丝原液,以硫酸/饱和Na2SO4溶液为凝固浴,戊二醛为交联剂,湿法纺丝纺制了HPAN/Ge水凝胶纤维.研究了水凝胶纤维在不同pH值溶液中伸长、收缩和pH响应滞后行为.发现HPAN/Ge水凝胶纤维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其响应时间随着明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少.当PAN质量分数为30%,Ge质量分数为70%时凝胶纤维的伸长和收缩响应时间最短,分别为0.59s和1.14s.HPAN/Ge水凝胶纤维的平衡溶胀伸长率随HPA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解聚丙烯腈/明胶(HPAN/Ge) 水凝胶纤维 PH响应 伸长/收缩响应时间 溶胀伸长率
下载PDF
小球藻蛋白/海藻酸钠互穿纤维的制备与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皓瑜 刘雪 +3 位作者 刘少伟 施晓予 张馨宁 金鑫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4期157-162,共6页
以小球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氯化钙以及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为交联剂,通过湿法纺纱制备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凝胶纤维。探究TG酶添加量变化对凝胶纤维的结构、物化特性及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及小球藻蛋... 以小球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氯化钙以及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为交联剂,通过湿法纺纱制备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凝胶纤维。探究TG酶添加量变化对凝胶纤维的结构、物化特性及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及小球藻蛋白交联度测定分别从定性与定量的方面证明凝胶纤维制备具有可行性。随着TG酶含量上升,小球藻蛋白的结构向无序转变,凝胶纤维的吸水性由82.64%下降至62.76%,持水性由45.98%上升至59.48%。所有凝胶纤维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可在14 h内完全降解, TG酶含量从1 U/mL上升至10 U/mL,小球藻蛋白释及其酶解物的放速率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蛋白 海藻酸钠 互穿网络结构 谷氨酰胺转胺酶 凝胶纤维
原文传递
基于循环流体动力纺丝法的水凝胶纤维的制备
11
作者 朱沛沛 孟凯 +1 位作者 赵荟菁 张克勤 《产业用纺织品》 2022年第5期6-11,共6页
提出一种循环流体动力纺丝法,并设计、搭建了一套循环流体动力纺丝装置。以0.01 g/mL海藻酸钠溶液为纺丝原液、0.05 g/mL氯化钙溶液为凝固浴液,探究纺丝原液在凝固浴筒中的挤出位置对水凝胶纤维的形貌、直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提出一种循环流体动力纺丝法,并设计、搭建了一套循环流体动力纺丝装置。以0.01 g/mL海藻酸钠溶液为纺丝原液、0.05 g/mL氯化钙溶液为凝固浴液,探究纺丝原液在凝固浴筒中的挤出位置对水凝胶纤维的形貌、直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针头出口到凝固浴筒出口的距离在4.5~6.5 cm时,均能以0.9 m/s的速度收集到均匀、连续的水凝胶纤维;挤出针头出口到凝固浴筒出口的距离为4.5 cm时,得到的水凝胶纤维的平均直径最小,为65.67μm;挤出针头出口到凝固浴筒出口的距离为6.5 cm时,得到的水凝胶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度和平均断裂伸长率最优,分别为1.1 cN/dtex和31.5%。该装置的放大和工艺参数的合理调控有望实现水凝胶纤维的连续化和高效化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纤维 流体动力纺丝 循环流体 挤出位置 纤维形貌 纤维直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VA-g-PNIPA温度敏感凝胶纤维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眙生 陈莉 +1 位作者 赵义平 冯霞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接枝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共聚物(PVA-g-PNIPA);用丙酮做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和醛交联,制得具有温度响应性的PVA-g-PNIPA凝胶纤维并对其进行...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聚乙烯醇(PVA)接枝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共聚物(PVA-g-PNIPA);用丙酮做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和醛交联,制得具有温度响应性的PVA-g-PNIPA凝胶纤维并对其进行缩醛化处理;通过改变缩醛化处理时甲醛的用量,研究了不同缩醛度对PVA-g-PNIPA凝胶纤维的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VA-g-PNIPA凝胶纤维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响应性能;随着缩醛化程度的增加,PVA-g-PNIPA凝胶纤维的溶胀度和溶胀速率都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其力学性能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纤维 聚乙烯醇 N-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度敏感
下载PDF
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凯聪 韩华 +3 位作者 赵文静 陈薇 俞建勇 吴德群 《产业用纺织品》 2021年第3期24-30,共7页
以海藻酸钠(ALG)作为聚合物网络模板,过硫酸铵(APS)为反应引发剂,丙烯酸钠(SA)和甲基丙烯酸聚六亚甲基盐酸胍(M-PHMG)为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魔芋葡甘聚糖(KGM-MA)为交联剂,通过挤出成丝自由基聚合简易两步法成功制备具有双网络3D结构的... 以海藻酸钠(ALG)作为聚合物网络模板,过硫酸铵(APS)为反应引发剂,丙烯酸钠(SA)和甲基丙烯酸聚六亚甲基盐酸胍(M-PHMG)为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魔芋葡甘聚糖(KGM-MA)为交联剂,通过挤出成丝自由基聚合简易两步法成功制备具有双网络3D结构的抗菌水凝胶纤维。结果表明制备的水凝胶纤维边缘光滑,冻干后水凝胶纤维的直径为(400±10)μm,纤维溶胀倍数可达10;引入KGM-MA组分后,水凝胶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随着ALG组分占比的减少,水凝胶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抗菌试验证实,M-PHMG的引入使水凝胶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纤维 海藻酸钠 双网络结构 抗菌性能
下载PDF
PVA-g-PNIPA温敏凝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志鹏 史丛丛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2期37-38,共2页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PVA接枝NIPA共聚物(PVA-g-PNIPA)。用丙酮做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PVA-g-PNIPA凝胶纤维,用甲醛后交联该纤维。结果表明该纤维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性能。
关键词 凝胶纤维 聚乙烯醇 N-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度响应性
下载PDF
PVA/PAA水凝胶纤维的电刺激响应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费建奇 张子鹏 +1 位作者 仲蕾兰 顾利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以过硫酸胺为引发剂 ,在PVA水溶液中原位聚合丙烯酸单体 ,得到的PVA/PAA混合水溶液在凝固浴硫酸胺饱和水溶液中纺丝制备了物理缠结和氢健固定网络形式的PVA/PAA水凝胶纤维。该纤维于NaCl溶液中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具有电流 -刺激敏感性 ,... 以过硫酸胺为引发剂 ,在PVA水溶液中原位聚合丙烯酸单体 ,得到的PVA/PAA混合水溶液在凝固浴硫酸胺饱和水溶液中纺丝制备了物理缠结和氢健固定网络形式的PVA/PAA水凝胶纤维。该纤维于NaCl溶液中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具有电流 -刺激敏感性 ,表现为溶胀、收缩、弯曲行为。纤维的弯曲速度和最大弯曲度随电场强度和凝胶网络中PA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随电解质溶液离子强度的变化出现临界最大值。纤维向负极弯曲的过程中 ,在电场作用下自由离子和反离子迁移引起的渗透压起主导作用 ,弯曲过程主要是溶胀弯曲 ;向正极弯曲过程中 ,由于电化学反应和电场作用产生的 pH梯度导致凝胶网络构像变化起主导作用 ,弯曲主要是收缩弯曲 ;弯曲由负极向正极转化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纤维 电场强度 离子强度 弯曲 聚乙烯醇/聚丙烯酸 电刺激响应
下载PDF
水解聚丙烯腈/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纤维的电刺激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焦明立 俞力为 +1 位作者 肖茹 顾利霞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3-668,共6页
采用水解聚丙烯腈(H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共混水溶液复合得到纺丝原液,用自 制纺丝设备挤到含一定量戊二醛和浓硫酸的饱和Na2SO4水溶液的凝固浴中,交联成型、拉伸干燥得到 HPAN/SPI响应性水凝胶纤维,研究了电刺激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水解聚丙烯腈(HPAN)和大豆分离蛋白(SPI)的共混水溶液复合得到纺丝原液,用自 制纺丝设备挤到含一定量戊二醛和浓硫酸的饱和Na2SO4水溶液的凝固浴中,交联成型、拉伸干燥得到 HPAN/SPI响应性水凝胶纤维,研究了电刺激性能.结果表明,在电解质溶液中非接触直流电场作用下, HPAN/SPI水凝胶纤维具有电流刺激-响应性,表现为凝胶纤维弯曲现象.随着凝胶网络中-COOH 含量的增加,纤维的弯曲度成阶段性增加,较高的聚丙烯腈含量使这种变化更为明显.HPAN/SPI水凝胶 交联度、离子强度和pH的变化使得弯曲先增大后减少.在非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在ωPAN=0.6,Na2SO4 浓度为0.10 mol/L,pH=11水溶液中,电场强度为20 V时凝胶纤维的弯曲率达到极大值.该比例的 HPAN/SPI凝胶纤维在Shiga凝胶弯曲理论中的Y取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HPAN/SPI水凝胶纤维 电刺激响应性 弯曲 离子强度
下载PDF
力学增强型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汤德锭 师念园 +3 位作者 常乐 史强 李昱辉 徐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针对天然水凝胶纤维力学性能及成形性能差的问题,结合微流控和光交联的方法,高通量制备了一种力学增强型海藻酸钠/明胶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水凝胶材料。研究了微流控喷头尺寸、水凝胶单体浓度对水凝胶纤维成形性能、水凝胶力学特性及结构... 针对天然水凝胶纤维力学性能及成形性能差的问题,结合微流控和光交联的方法,高通量制备了一种力学增强型海藻酸钠/明胶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水凝胶材料。研究了微流控喷头尺寸、水凝胶单体浓度对水凝胶纤维成形性能、水凝胶力学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水凝胶纤维边缘光滑,直径(390±50μm)较为均一,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及可控性;随着海藻酸钠和明胶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浓度的增高,水凝胶弹性模量升高,SEM结果显示其片层微结构更为致密。进一步测试了水凝胶纤维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培养至第5天时,水凝胶中细胞的存活率稳定维持在80%以上,证明所制备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细胞生长。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当凝胶植入动物体内1周后,周围的皮下组织很正常;在第3周时,凝胶周围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材料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降解。研究力学增强型海藻酸钠/明胶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水凝胶,有望于实现三维肌肉微组织模型的高通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增强型水凝胶纤维 高通量制备 海藻酸钠%月胶甲基丙晞酸酯 光交联 微流控
下载PDF
高强度、自修复、弹性导电水凝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武莹莹 秦海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9-184,共6页
基于Au-S配位作用,将有机小分子N,N′-双丙烯酰胱胺(BACA)修饰在金颗粒表面并用作多功能复合交联剂,在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Au NPs@PAA纳米复合水凝胶。基于网络结构中动态氢键作用,再协同牵引法策... 基于Au-S配位作用,将有机小分子N,N′-双丙烯酰胱胺(BACA)修饰在金颗粒表面并用作多功能复合交联剂,在反应单体、引发剂和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Au NPs@PAA纳米复合水凝胶。基于网络结构中动态氢键作用,再协同牵引法策略,使用玻璃棒从上述水凝胶中拉伸出具有可控直径的水凝胶纤维。考察了纳米复合交联剂对纤维聚合物网络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纤维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显现出均匀、致密的聚合物网络,能够提起比自身重500倍的物体;该纤维在近红外光下显现出高效、快速的焊接行为。通过对纤维表面涂覆银纳米线,协同近红外光辐射,利用Ag-S配位作用将银纳米线(AgNWs)焊接在纤维表面,将纤维应用于穿戴应变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人体的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硫 高强度 自修复 纳米复合水凝胶纤维 应变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