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48
1
作者 董维红 苏小四 +2 位作者 侯光才 林学钰 柳富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2,共5页
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5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区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盆地北区大致以安边—四十里梁—东胜梁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侧地区的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以... 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5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研究区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盆地北区大致以安边—四十里梁—东胜梁地表分水岭为界,东侧地区的浅层、中层和深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均以HCO3型水为主,地下水水平分带不典型;而分水岭以西的摩林河-盐海子地下水系统和都思兔河—盐池地下水系统中,包括浅层、中层和深层在内的各层地下水表现为沿地下水流向,向盆地北、西侧边界,水化学类型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规律。而盆地南区地下水分层径流明显,水化学类型复杂,总体上存在一个以定边—环县—合水—华池—吴旗—定边为中心的北部由北向南、东部由东向西、南部由西南向东北的水平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 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氮氧双同位素的地下水硝酸盐源解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傅雪梅 孙源媛 +3 位作者 苏婧 郑明霞 席北斗 钱光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51-3958,共8页
为定性及定量识别地下水中氮的污染来源,比例及迁移转化特征,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北岸主要供水区的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利用水化学分析方法耦合δ^15N-NO3^-,δ^18O-NO3^-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 为定性及定量识别地下水中氮的污染来源,比例及迁移转化特征,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洋河北岸主要供水区的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利用水化学分析方法耦合δ^15N-NO3^-,δ^18O-NO3^-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贡献率及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氮污染以NO3.为主,12处采样点4次采样过程中约77%超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0mg/L)的限值,其污染在2018年8月(夏季)较为严重,空间浓度插值结果显示硝酸盐呈现出沿河及远岸点位浓度相对较低,中间较为稳定区域浓度较高的空间特征,并表现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污染程度的差异性:旱地浓度最高,城镇次之.稳定同位素模型(SIAR)显示地下水硝氮污染来源中粪肥及生活污水占45.37%,土壤氮来源为41.39%,降水和化肥中NH4+来源占13.24%,与研究区以城镇和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现状较为一致.此外,同位素特征值结果显示氮的迁移转化过程以硝化作用为主.文可为地下水氮的污染来源解析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分析方法进而为污染的防治提供优先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氮氧同位素 水化学 硝酸盐污染 SIAR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海河源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孙从建 陈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0-799,共10页
对海河流域源区的丰、枯水期降水、地下水、河水进行取样测试,分析了海河源区不同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水化学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运用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对典型采样点地表水地下水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丰... 对海河流域源区的丰、枯水期降水、地下水、河水进行取样测试,分析了海河源区不同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水化学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运用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对典型采样点地表水地下水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丰水期地下水及地表水δD和δ18O及总溶解性固体(TDS)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枯水期只有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水化学特性表现出空间差异。(2)研究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HCO3·SO4、Ca-HCO3型为主,丰水期河水与地下水化学类型较为相似,枯水期地下水化学类型与同时期的河水及大气降水的水化学类型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枯水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不明显。Gibbs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海河源区水体化学性质的主要影响为岩石风化作用。(3)枯水期地下水受其他水体影响较弱,而丰水期河水及大气降水对地下水具有显著的补给作用,3个源流区中西源的地表河水对地下水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同位素 水化学 海河流域源区 地下水地表水转化
下载PDF
青海湖地区不同水体介形类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玲 孙镇城 +2 位作者 安芷生 刘卫国 李祥忠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36,共12页
作者于2005年7—8月在青海湖地区进行考察期间,对青海湖、尕海、耳海以及周边河流、沼泽等不同水体和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了水底表层41个1—2cm沉积物样品中的介形类动物群组成及对应的水化学组成。初步分析得出青海湖大湖区介形... 作者于2005年7—8月在青海湖地区进行考察期间,对青海湖、尕海、耳海以及周边河流、沼泽等不同水体和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了水底表层41个1—2cm沉积物样品中的介形类动物群组成及对应的水化学组成。初步分析得出青海湖大湖区介形类以Limnocythereinopinata和Eucyprismareotica为主,依盐度的不同二者的优势度有所区别;尕海盐度较高,以Eucyprismareotica为主,耳海盐度较低,分布Limnocythereinopinata和较多偏淡水种如Ilyocyprisechinata,Ilyocyprisbradyi和Candonanyensis;沼泽坑和河流情况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水化学 分布特征 青海湖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丰水期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旺 王殿武 +3 位作者 雷坤 吕旭波 陈雨 杨丽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0-386,393,共8页
对丰水期黄河中下游的水化学组成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小浪底库区主要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3—Cl^-—Na^+型水。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上,小浪底库区总溶解性固体(TDS)和HCO-3浓度表现出底层显著高... 对丰水期黄河中下游的水化学组成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小浪底库区主要水化学类型表现为HCO-3—Cl^-—Na^+型水。水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上,小浪底库区总溶解性固体(TDS)和HCO-3浓度表现出底层显著高于表层的现象(p<0.05);受下游碳酸盐岩风化作用增强影响,TDS,HCO-3,Ca^2+和Mg^2+浓度由库区上游(风陵渡断面)至下游(东营断面)不断增加。根据Gibbs图、阴阳离子三角图和离子比值图分析结果,风陵渡断面至东营断面水化学组分主要受流域蒸发盐岩溶解及碳酸盐岩风化影响;沿岸灌溉回水、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等也是影响水体水化学组分的重要原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蒸发盐岩溶解、碳酸盐岩风化对水化学组成贡献率分别约为46.55%,3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控制因素 Gibbs图 蒸发盐岩 黄河中下游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环境演化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陆望 刘鑫 +1 位作者 殷晓曦 桂和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62-367,共6页
为了揭示采动影响下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淮北矿区任楼井田不同时期的"四含"、"煤系"、"太灰"与"奥灰"水样的常规水化学数据(K++Na+,Mg2+... 为了揭示采动影响下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淮北矿区任楼井田不同时期的"四含"、"煤系"、"太灰"与"奥灰"水样的常规水化学数据(K++Na+,Mg2+,Ca2+,Cl-,SO24-,HCO-3与CO23-)进行分析,确定了方差贡献率较大的第一与第二主成分,分别代表"脱硫酸"作用和"硬化"作用,并揭示包含于其中的"咸化"过程,进而得到各主要充水含水层水样主成分得分的时空分布。研究成果表明:任楼井田"四含"水化学环境受控于基岩面,采动影响大;"煤系"水化学环境受断层与岩溶陷落柱控制,采动对其影响不大;"太灰"水化学环境受断层与岩溶陷落柱控制,采动影响大;"奥灰"水流交替快,水化学环境受采动影响小。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环境的时空演化除了与自身所处的地质背景有关外,采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充水含水层 水化学 演化 采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化学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佳驹 赵雨顺 +1 位作者 黄香 郭怀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89-4297,共9页
为研究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2016年先后采集雅鲁藏布江干流及其支流丰、平、枯三个水期水样212个,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全流域河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流域的水... 为研究雅鲁藏布江全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2016年先后采集雅鲁藏布江干流及其支流丰、平、枯三个水期水样212个,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和离子比等方法,分析了全流域河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流域的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河水中阳离子均以Ca^(2+)、Na^+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TDS平均值为204.51mg/L,矿化度较低;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SO_4·HCO_3)-Ca·Mg(Mg·Ca)型水为主;雅鲁藏布江主干河流内的主要离子含量变化存在波动且季节性变化显著.空间上,河水中绝大多数离子遵循着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水化学样品均分布在Gibbs模型左中部,说明该流域水化学离子组成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化学组分受人为影响作用控制,方解石、白云岩的风化及硫酸溶解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流域三个水期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绝大多数能满足地表水I类水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雅鲁藏布江 时空变化 水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8
8
作者 董维红 苏小四 +2 位作者 侯光才 林学钰 柳富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章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4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研究区浅、中、深三个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中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具有盆地北区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较低、淡水发... 文章在对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1124件地下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研究区浅、中、深三个不同循环深度地下水中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的分布规律。总体上,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具有盆地北区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较低、淡水发育,盆地南区矿化度和主要离子浓度较高、微咸水和咸水发育的分布特点。盆地北区地下淡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分水岭两侧的浅、中层地下水中和安边—东胜梁—四十里梁地表分水岭以东的无定河—乌兰木伦河地下水系统中。盆地南区除罗汉洞含水岩组地下水以淡水为主外,环河和洛河含水岩组中主要分布大面积的微咸水和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 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
下载PDF
窟野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巧玲 熊新芝 姜景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72-1380,共9页
通过对窟野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探讨了该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均偏弱碱性.河水的水质类型由上游的Na^+-Ca^(2+)-HCO_3^--SO_4^(2-)型演变为下游的Na^+-Ca^(2+)-SO_4^(2-)-... 通过对窟野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分析,探讨了该流域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均偏弱碱性.河水的水质类型由上游的Na^+-Ca^(2+)-HCO_3^--SO_4^(2-)型演变为下游的Na^+-Ca^(2+)-SO_4^(2-)-HCO_3^-型.上游矿井水距离河道5 km以内的水化学类型与河水较为相近为Ca^(2+)-Na^+-HCO_3^-型;大于5 km的水化学类型为Ca^(2+)-Mg^(2+)-HCO_3^-型.随着距离的增大,矿井水与河水的联系减弱.上游生活用水井深小于180 m且距离河道小于1 km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河水较为相似,为Na^+-Ca^(2+)-HCO_3^--SO_4^(2-)型;井深大于180 m且距离河道大于1 km的水化学类型为Ca^(2+)-Na^+-SO_4^(2-)-HCO_3^-型和Ca^(2+)-Na^+-HCO_3^--Cl-型,与河水有一定的差距.下游灌溉用水水化学类型为Na^+-Ca^(2+)-SO_4^(2-)-HCO_3^-型,与下游河水水质一致.上游河水与地下水,SO_4^(2-)与Ca^(2+)、Mg^(2+),Ca^(2+)与Mg^(2+)相关性较强,说明这些离子同源,可能来源于含有碳酸盐、石膏的岩石中,印证了矿物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对水化学演化的影响;下游河水与地下水,K+与SO_4^(2-)、Cl-相关性较强,且K+、Ca^(2+)、Na^+相互间均呈现正相关,这些阳离子可能来源于含长石的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河水 地下水 相关性分析 窟野河流域
下载PDF
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消融径流的水化学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建 丁永建 +1 位作者 许君利 韩海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5-1311,共7页
为了研究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融水径流的基本化学特征,2003—06~2003—09在研究区取样(冰面径流、冰面湖水、河水及大气降水),结果表明:①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大小顺序为:河水〉冰面径流〉冰面湖水〉大气降水〉7.②各类... 为了研究西天山科其喀尔冰川融水径流的基本化学特征,2003—06~2003—09在研究区取样(冰面径流、冰面湖水、河水及大气降水),结果表明:①本区各类水体都呈碱性,pH值大小顺序为:河水〉冰面径流〉冰面湖水〉大气降水〉7.②各类样品总离子浓度的顺序为:河水〉大气降水〉冰面湖水〉冰面径流.冰面径流中的各项离子浓度均低于其它3类样品的相应值,平均仅是河水的24%;阴、阳离子分别以SO4^2-和Ca^2+为最大.③由于降水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作用,不同降水形式中降雨的各项离子浓度(NO3^-除外)均比冰雹和雪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大;④对不同海拔高度水样分析表明,各项离子浓度“高程效应”十分明显,3900m以上区域,冰面径流中各阳离子浓度逐渐向冰川冰中各相应离子浓度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阴阳离子 电导率 PH值 科其喀尔冰川
下载PDF
华北隐伏型煤矿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陆望 殷晓曦 +1 位作者 刘鑫 桂和荣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8,52,共7页
为了阐明采动影响下华北隐伏型煤矿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选取淮北煤田任楼煤矿为研究示范,运用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法对任楼煤矿不同时期的四含、煤系、太灰与奥灰含水层地下水水样的常规水化学指标(K++Na+、Mg2+、Ca2+、Cl、SO42、HCO3... 为了阐明采动影响下华北隐伏型煤矿地下水化学演化规律,选取淮北煤田任楼煤矿为研究示范,运用系统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法对任楼煤矿不同时期的四含、煤系、太灰与奥灰含水层地下水水样的常规水化学指标(K++Na+、Mg2+、Ca2+、Cl、SO42、HCO3与CO32)开展多元统计分析,从而划分不同水化学类型,进而揭示地下水化学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脱硫酸"程度揭示系统逐渐封闭,受采动影响逐渐减弱;"硬化"程度揭示系统逐渐开放,受采动影响逐渐增强;"咸化"作用贯穿于"脱硫酸"与"硬化"作用过程中。而且,地下水因受采动与"咸化"作用影响,"脱硫酸"与"硬化"作用程度表现几乎相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水化学 演化 地下水
下载PDF
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永刚 肖洪浪 +2 位作者 赵良菊 邹松兵 尹振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30,共7页
目前高寒水源区完整水文过程规律研究还非常薄弱。应用同位素技术与水化学分析模拟方法来甄别高寒区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冰川、积雪、冻土、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等水体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组合与路径,旨在揭示各景观带的水文过程。据端... 目前高寒水源区完整水文过程规律研究还非常薄弱。应用同位素技术与水化学分析模拟方法来甄别高寒区马粪沟流域不同景观带冰川、积雪、冻土、地表水、地下水和降雨等水体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组合与路径,旨在揭示各景观带的水文过程。据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在湿季出山径流52%来自地下水补给,其地下水主要是由冻土融水、冰雪融水和降雨下渗转化形成;冰雪带融水占11%;高山寒漠带和灌丛带地表径流占20%;高山草原带约占9%;降雨直接补给占8%。整个流域降雨很少直接产生地表径流,而是在各个景观带转化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然后汇入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水化学 水文过程 景观带 冻土 地下水
下载PDF
柯鲁克湖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皎 李明慧 +4 位作者 方小敏 吴福莉 孟庆泉 张志国 刘晓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51,共9页
柯鲁克湖目前是柴达木盆地内唯一的淡水湖。2012年10月采集了柯鲁克湖不同方向的表层湖水,分析了其总溶解固体(TDS)、p H、硬度及化学成分,与入湖河流性质进行对比,探讨了湖水的物质来源及影响因素。柯鲁克湖湖水整体呈弱碱性,属于硬度... 柯鲁克湖目前是柴达木盆地内唯一的淡水湖。2012年10月采集了柯鲁克湖不同方向的表层湖水,分析了其总溶解固体(TDS)、p H、硬度及化学成分,与入湖河流性质进行对比,探讨了湖水的物质来源及影响因素。柯鲁克湖湖水整体呈弱碱性,属于硬度较高的淡水,湖水类型为Cl-·SO42--Na+·Ca2+型或以O.A.阿列金分类为[Cl]NaⅢ型水。p H值的整体变化较小,TDS及硬度在东西采样方向上变化显著。因降雨量小,湖水成分主要来源于地表河流及地下水输入的岩石风化产物。巴音河为主要入湖河流,河水性质不同于柯鲁克湖,属于HCO3--Ca2+型,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在于湖水发生强烈的蒸发-浓缩,湖水中的Ca2+和HCO3-以碳酸盐矿物的形式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鲁克湖 水化学 主要离子特征 离子来源
下载PDF
拉萨河谷地区孔隙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宗军 刘久潭 +5 位作者 李颖智 LI Ning 王敏 王姝 王贞岩 刘曼茜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研究拉萨河谷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等进行水化学分析,并运用PHREEQC软件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地区地下水主要阳离子呈Ca 2+>Mg 2+>Na+>K+的关系,... 为研究拉萨河谷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等进行水化学分析,并运用PHREEQC软件进行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结果表明:拉萨河谷地区地下水主要阳离子呈Ca 2+>Mg 2+>Na+>K+的关系,阴离子则存在HCO 3->SO 42->Cl->NO 3-的关系;拉萨河谷地区与堆龙曲河谷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以HCO 3·SO 4-Ca·Mg为主,水岩作用是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主要控制因素。堆龙曲模拟路径发生了斜长石和伊利石的连续溶解,绿泥石的连续沉淀;盐岩先沉淀后溶解,石膏先溶解后沉淀;石英先发生沉淀,后未参与反应;CO 2先逸出,后又溶解。拉萨河路径发生了绿泥石连续沉淀,斜长石开始未参与反应,后发生了溶解;盐岩、石膏、石英和伊利石发生了先溶解后沉淀,CO 2则发生了先溶解后逸出。两条路径都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地下水的演化受矿物相的溶解沉淀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水岩作用 地下水 拉萨河谷地区
下载PD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ion-adsorption type REE deposit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0
15
作者 Deng-hong Wang Zhi Zhao +4 位作者 Yang Yu Jing-jing Dai Mao-chun Deng Ting Zhao Li-jun Liu 《China Geology》 2018年第3期415-424,共10页
Since 2011,certain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through the resource investigation,metallogenesis research,mining supervi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element (REE) deposit in South Ch... Since 2011,certain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through the resource investigation,metallogenesis research,mining supervi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element (REE) deposit in South China.Firstly,som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REE prospecting in Jiangxi,Guangdong,Guangxi and Yunnan.REE deposits are not only found within the weathering crusts of granites and felsic volcanic rocks,but also within the weathering crusts of epimetamorphic rocks and basic magmatic rocks.Secondly,the methods of exploration,delineating ore bodies and calculation of reserves have been improved,which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thickness,REE composition and value of weathering crust.Third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Es and weathering degree and the rule of distribution,mig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Es in the weathering profile was summari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which can predict the metallogenetic horizon of REEs.Fourthly,a method for quick,accurate and dynamic investigation of the REE deposit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sing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Finally,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status of REE mines and water pollution has been revealed based on long-term hydrochemical monitoring data of rivers and wells in min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adsorption TYPE REE deposit REE prospecting Ore DELINEATION method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hydrochemical monitoring
下载PDF
甘肃敦煌地区疏勒河尾闾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德玉 贾贵义 +2 位作者 张伟 喻生波 魏玉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疏勒河尾闾区是护卫敦煌绿洲及文化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对地下水化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明确了疏勒河尾闾区的地下水... 疏勒河尾闾区是护卫敦煌绿洲及文化的生态安全屏障,但是对地下水化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研究在野外调查及采样测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离子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明确了疏勒河尾闾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疏勒河尾闾区地下水水质总体呈弱碱性,具有高溶解性总固体及高硬度的特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SO_(4)^(2-)-Na^(+)型。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是由蒸发浓缩作用主导,同时风化溶解和阳离子交换共同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的Ca^(2+)及Mg^(2+)主要来自于蒸发岩及硅酸盐的溶解,Na^(+)主要来源于岩盐溶解。高氟水的形成与片麻岩中普遍存在的黑云母矿物、蒸发浓缩主导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以及地势低洼的地形条件有关。成果不仅丰富了疏勒河流域内的地下水化学研究,亦可为敦煌绿洲生态安全屏障区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 尾闾区 西湖自然保护区 甘肃敦煌绿洲 地下水化学
下载PDF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stry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plain area of the Lake Baiyangdian watershed,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7
17
作者 ZHANG Yu-qin WANG Guang-wei +3 位作者 WANG Shi-qin YUAN Rui-qiang TANG Chang-yuan SONG Xian-fang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3期220-233,共14页
Water cycle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Lake Baiyangdian watershed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due to over-pumping of groundwater and wastewater discharge.In this paper,hydrogeochemical data was... Water cycle and water quality in the Lake Baiyangdian watershed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have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due to over-pumping of groundwater and wastewater discharge.In this paper,hydrogeochemical data was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ochemistry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The study area was divided into two typical parts.One was in the upstream plain area,where over-pumping had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decline of groundwater level;the other one was located in the downstream area near the Fu River and Lake Baiyangdian(Lake BYD region).In addition to the natural weathering of minerals,excessive fertilizer was also a main factor of higher ion concentration in groundwater.According to studies,due to good permeability,these regions were easy to be polluted even with deep groundwater depth.However,upstream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including lake water,domestic along with industrial wastewater were all sources of present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Lake BYD region.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rather than minerals much matter to the groundwater in these regions.Particularly,wastewater largely decided the groundwater quality,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was crucial to groundwater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OCHEMICAL processes GROUNDWATER The LAKE Baiyangdian WATERSHED North China PLAIN
下载PDF
Combined Use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Hydrochemical Analysis for Groundwater Quality Evolution: A Case Study in North Chain Plain 被引量:7
18
作者 Rong Ma Jiansheng Shi +1 位作者 Jichao Liu Chunlei Gu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87-597,共11页
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groundwater quality can enhance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To this e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A) and hydrochemical analysis were ... 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groundwater quality can enhance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To this e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A) and hydrochemical analysi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nonical discriminant function with 7 parameters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discriminant analysis(DA) method, which can afford 100% correct assignation according to the 3 different clusters(good water(GW), poor water(PW), and very poor water(VPW)) obtained from cluster analysis(CA). According to factor analysis(FA), 8 factors were extracted from 25 hydrochemical elements and account for 80.897% of the total data variance, suggesting that groundwater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calcium, magnesium, chloride, and sulfate in southeastern study area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process; the higher level of arsenic and chromium in groundwater extracted from northwestern part of study area are derived by industrial activities; domestic and agriculture sewage hav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copper, iron, iodine, and phosphate in the northern study area. Therefore, this work can help identify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North China plain so as to make better and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how to achieve ground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OR groundwater quality hydrochemical variable industrial activit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原文传递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natural water in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7
19
作者 TIAN Yuan YU Chengqun +2 位作者 ZHA Xinjie GAO Xing DAI Erf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11期1876-1894,共19页
The special geography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created the uniqu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s natural water,which has been preserved in a largely natural state.However,... The special geography and human environ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s created the uniqu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s natural water,which has been preserved in a largely natural state.However,as the intensity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 the region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have altered.In this study,water samples from the western,southern,and northeastern border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where human activities are ongoing,were collected,analyzed,and measured.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factors controlling them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key result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1) Difference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occurred in the different boundary area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These differences were mainly the consequenc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2) The water quality was good and suitable for drinking,with most samples meeting GB (Chinese national) and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3)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water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weathering of carbonates and the dissolution of evaporative rocks,with the former the most influential.(4) The biological quality indicators of natural water in the border areas were far superior to GB and WHO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DER area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NATURAL water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rolling FACTORS
原文传递
汾河源区不同景观带水文过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永刚 李彩梅 +1 位作者 秦作栋 邹松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08-2113,共6页
目前水源区景观带尺度水文过程机制研究还非常薄弱.针对山西汾河流域水环境恶化,迫切需要解决的水问题.应用同位素示踪、水文地质勘察、水化学信号等研究方法,揭示汾河源区景观带尺度水文过程机制.结果表明,汾河水源区亚高山草甸带与中... 目前水源区景观带尺度水文过程机制研究还非常薄弱.针对山西汾河流域水环境恶化,迫切需要解决的水问题.应用同位素示踪、水文地质勘察、水化学信号等研究方法,揭示汾河源区景观带尺度水文过程机制.结果表明,汾河水源区亚高山草甸带与中高山森林带是汾河源区主要径流形成区,而疏林灌丛带与山地草原带在时间上滞后了雨季降水的汇集.源区径流主要由降雨、地下水、积雪和冻土融水混合补给.流域内降水很少直接产生地表径流补给河流,而是经过各景观带下渗,转换成壤中流、孔/裂隙水或地下径流,最终汇入河道,完成"补径排"水文过程.这一研究可为汾河流域水环境恶化的遏制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以期实现山西清水复流和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水文过程 景观带 水化学 汾河源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