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顺1走滑断裂带超深储层油气充注历史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玉伟 陈红汉 +5 位作者 郭会芳 朱志辉 王倩茹 喻鹏 漆立新 云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72-989,共18页
顺北地区是近期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领域。通过顺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储层原油和天然气地化特征对比,并结合荧光颜色和显微荧光光谱参数分析,认为顺北地区奥陶系经历了多期油气充注,且早期充注原油遭受一定程度的... 顺北地区是近期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的领域。通过顺北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储层原油和天然气地化特征对比,并结合荧光颜色和显微荧光光谱参数分析,认为顺北地区奥陶系经历了多期油气充注,且早期充注原油遭受一定程度的生物降解,而天然气为原油伴生气。利用类异戊二烯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原油轻烃对顺北地区和顺南地区原油进行对比,发现顺北地区油气来源与顺南地区一样来自于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通过断穿寒武系的断层向上运移至奥陶系储集层。对顺北地区采集样品进行流体包裹体测试、冷阴极发光、荧光观察等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顺北地区发生了“五幕三期”油充注和一期天然气充注,第一期为加里东晚期,第二期为海西晚期,第三期为喜马拉雅晚期,而天然气充注发生在喜马拉雅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历史 走滑断裂带 超深储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史 被引量:20
2
作者 齐雯 潘建国 +3 位作者 王国栋 曲永强 谭开俊 尹路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4-71,共8页
采用储层岩相学观察和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再结合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单井埋藏史恢复了研究区油气充注史。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储层经历3期油气充注、2期成藏:以黑... 采用储层岩相学观察和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再结合油气地球化学分析和单井埋藏史恢复了研究区油气充注史。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储层经历3期油气充注、2期成藏:以黑色无荧光固体沥青为代表的第Ⅰ期油气充注发生于晚三叠世前,受保存条件限制,早期充注的油气蚀变为固体沥青,并被后期成岩作用改造;第Ⅱ期油气充注发生于早侏罗世,以发黄色荧光的烃类为代表,该期原油充注强度大、范围广,玛东、玛北、玛西和玛南等斜坡区均可见;第Ⅲ期油气充注则发生于早白垩世,以发蓝色荧光的高熟油为代表,同样形成大面积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学 油气充注期次 油气充注史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斜坡区
原文传递
利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分析白云凹陷LW3-1-1井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俊章 施和生 +3 位作者 庞雄 何敏 杨少坤 李昭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LW3-1-1井位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是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深水区第一口探井。通过对LW3-1-1井珠江组和珠海组共4个气层(Gas1—Gas4)砂岩样品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均一温度、油气包裹体丰度和成岩序次的分析,并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的... LW3-1-1井位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是我国南海东部海域深水区第一口探井。通过对LW3-1-1井珠江组和珠海组共4个气层(Gas1—Gas4)砂岩样品流体包裹体荧光颜色、均一温度、油气包裹体丰度和成岩序次的分析,并结合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的分析认为,LW3-1-1井珠江组和珠海组曾发生过两期油和一期气充注,主要来自恩平组和珠海组烃源岩,Gas1—Gas3层油气充注时间约在8—0Ma;Gas4层油气充注时间约在5—0Ma,Gas1和Gas2层油充注强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深水区 流体包裹体 荧光颜色 均一温度 烃类充注史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典型油田油气充注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孟庆洋 桂丽黎 +4 位作者 陈琰 袁莉 杨帆 隋立伟 白东来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60,共9页
通过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显微测温等分析,对柴西南地区红柳泉、尕斯库勒和英东3个典型油田的油气充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柴西南地区含油气包裹体发育,含油包裹体丰度(GOI)为5%~90%;2根据包裹体颜色、产状... 通过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显微测温等分析,对柴西南地区红柳泉、尕斯库勒和英东3个典型油田的油气充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柴西南地区含油气包裹体发育,含油包裹体丰度(GOI)为5%~90%;2根据包裹体颜色、产状、宿主矿物等特征,可以划分为2类油气包裹体组合(黄色荧光包裹体和蓝色荧光包裹体),反映了来自2期油气充注过程的产物;3包裹体荧光光谱的波峰范围和红外光谱的甲基含量特征均反映出蓝色荧光包裹体的成熟度高于黄色荧光包裹体。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了典型油田的油气充注时间。尕斯库勒油田和红柳泉油田2期油气充注对应的时间分别约为26Ma和10Ma;而英东油田2期油气充注对应的时间分别为10Ma和5Ma。晚期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相匹配决定了油气的保存条件和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南地区 油气充注期 英东 红柳泉 尕斯库勒 流体包裹体
原文传递
涠西南凹陷C洼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与充注历史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修平 叶加仁 +1 位作者 孙建峰 吴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107,共7页
以油气成藏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盆地数值模拟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的流体动力场特征,动态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 以油气成藏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在成藏基本地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盆地数值模拟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涠西南凹陷C洼的流体动力场特征,动态重建了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恢复了流体充注历史。结果表明:C洼地区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流沙港组二段发育有异常超压,古今流体势分布具有较大的继承性;该区沉积充填与构造沉降具幕式变化特征,流二段烃源岩目前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生排烃速率,主要生排烃过程发生于中新世以来;C洼地区经历多次油气充注过程,其中东北部以早期为主,西南部以晚期充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地质要素 流体动力场 成藏动力学过程 充注历史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Key Elements Controlling Oil Accumulation within the Tight Sandstones 被引量:5
6
作者 Haiyan Hu Zhiping Zeng Jianzhang Li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28-342,共15页
Tight oil sandstone reservoirs with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which are a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Jurassic intervals of the central Junggar Basin, the northwestern China. T... Tight oil sandstone reservoirs with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which are a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resource,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Jurassic intervals of the central Junggar Basin, the northwestern China. To reveal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oil-source correlation, porosity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charging his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rude oil of thes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were mainly from Permian source rocks with some contribution from Jurassic source rocks. The reservoirs were buried at shallow depth(〈3 100 m) and exposed to weak diagenesis, and thus had high porosity(18.5%) when the Permian-sourced oil from Permian source rock was charging, indicating high GOI values(〉5%). In contrast, the sandstone reservoir had already become tight and did not provide available space to accumulate oil due to severe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when hydrocarbon from Jurassic source rock filled, evidenced by low GOI values(〈5%). Therefore, reservoir porosity controls the oil accumulation within tight sandstone. Whether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ccumulate oil depends on the reservoir quality when hydrocarbons charge. Before the exploration of tight oil sandstone reservoirs, it should be requir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l charging history and porosity evolution to reduce the exploration risk and figure out the available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sandstone reservoir hydrocarbon charging history accumulation mechanism porosity evolution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多期油气充注历史——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砂岩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鹏 张立宽 +6 位作者 曹斌风 胡才志 邱桂强 马立元 尹伟 李超 雷裕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6-960,共15页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及显微测温等分析方法,厘定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同时结合储层成岩演化,探讨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层孔隙沥青...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及显微测温等分析方法,厘定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同时结合储层成岩演化,探讨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储层孔隙沥青呈黄色和蓝白色荧光,并以蓝白色为主;石油包裹体呈黄色、黄绿色及蓝白色荧光,并以后两者居多。与黄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80℃-90℃;而与黄绿色和蓝白色荧光石油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分别为105℃~115℃和110℃~120℃。研究区储层主要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第一期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138—130Ma),表现为少量的低熟油充注;第二期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124—105Ma),为关键成藏期,与大规模成熟油充注相关;第三期发生在晚白垩世(85~73Ma),古油藏发生调整,再次成藏。储层早成岩阶段以机械压实、薄膜状绿泥石、高岭石及微晶方解石胶结为主,在中高孔渗条件下发生了早期石油充注;随着继续压实,石英加大、孔隙填充绿泥石、高岭石及亮晶方解石胶结发育,储层逐渐致密化,晚期石油在低渗致密储层内的运聚成藏主要受早期烃类充注路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历史 运聚成藏 长8段致密砂岩 镇泾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油气充注史分析与勘探领域优选
8
作者 孟祥超 徐怀宝 +3 位作者 窦洋 王科朋 彭博 易俊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68-2183,共16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J_(1)b_(1))为紧邻侏罗系/三叠系(J/T)不整合面之上的一套砂(砾)岩沉积,在油气来源、不整合面控藏效应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油田现场勘探决策。为此,基于含烃包裹体、埋藏史—热史—孔...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J_(1)b_(1))为紧邻侏罗系/三叠系(J/T)不整合面之上的一套砂(砾)岩沉积,在油气来源、不整合面控藏效应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油田现场勘探决策。为此,基于含烃包裹体、埋藏史—热史—孔隙演化史、源—储剩余压力差等资料,综合分析八道湾组一段(J_(1)b_(1))油气充注史,探讨J/T不整合面之上大气淡水压实—离心流氧化降解效应及对油气垂向差异性富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玛湖斜坡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J_(1)b_(1))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侏罗纪(J)末期构造抬升期对应第Ⅰ期油气充注,以下伏二叠系风城组(P_(1)f)烃源岩排出的原生油气充注为主,油气充注的有效动力强,主要充注于J_(1)b_(1)中上部薄层砂岩内。白垩纪(K)末构造抬升期、古近纪+新近纪(E+N)初缓慢埋藏期分别对应第Ⅱ期、第Ⅲ期油气充注。以下伏三叠系百口泉组(T1b)油藏油气向J_(1)b_(1)调整充注为主。油气充注的有效动力减弱,主要就近运聚至J_(1)b_(1)底部厚层砂砾岩内。(2)J/T不整合面之上大气淡水压实—离心流氧化降解作用导致靠近J/T不整合面的八道湾组一段(J_(1)b_(1))底部厚层砂砾岩内油气性质稠化。八道湾组一段(J_(1)b_(1))上部薄层砂岩受高油气充注有效动力、油气运移路径上烃类组分产生的地质色层效应影响,轻烃组分含量及含油饱和度总体较高。结论认为,八道湾组一段(J_(1)b_(1))轻质油气富集区优选应遵循原则:(1)垂向层位优选上部薄层砂岩;(2)平面范围界定应综合考虑母岩、沉积相带、通源断裂、鼻凸四大因素。基于此,优选油气富集区786 km^(2)/4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斜坡区 侏罗系八道湾组 不整合面 油气充注史 大气淡水压实-离心流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差异油气充注历史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悠 王海红 +3 位作者 罗顺社 吕奇奇 李昱东 何维领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受多种成藏要素控制,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在研究区不同地区油藏面貌和勘探成果均存在较大差异。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从微观上探究了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油气充注历史,并结合宏观上油气成藏条件特... 受多种成藏要素控制,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延长组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在研究区不同地区油藏面貌和勘探成果均存在较大差异。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从微观上探究了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油气充注历史,并结合宏观上油气成藏条件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差异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镇原地区东部长8段油充注较为活跃,油充注成藏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133~124Ma)、早白垩世中期(115Ma)以及晚白垩世早期(95Ma);镇原地区西部长8段油充注较弱,气充注成藏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期(96 Ma)。镇原地区长8段致密砂岩油藏东、西部成藏差异性主要受距盆地生烃中心距离、储层成岩作用以及构造调整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历史 致密砂岩油藏 流体包裹体 延长组长8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海海域烃源岩三峰接力生气特征及意义
10
作者 李威 吴克强 +4 位作者 徐建永 刘志峰 郭刚 杨永才 林青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3-1150,共8页
渤海海域是当前和未来海上领域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明确渤海海域天然气的生气机制、潜力和成藏机理,将有助于发展天然气成因理论和指导渤海海域油气勘探。通过渤海海域辽中凹陷典型烃源岩模拟实验,研究渤海海域主力烃源岩生气特征,建... 渤海海域是当前和未来海上领域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明确渤海海域天然气的生气机制、潜力和成藏机理,将有助于发展天然气成因理论和指导渤海海域油气勘探。通过渤海海域辽中凹陷典型烃源岩模拟实验,研究渤海海域主力烃源岩生气特征,建立渤海海域主力烃源岩生气模式;结合典型油气藏成藏机理解剖,识别不同类型天然气成藏规律,探讨天然气潜力和方向。研究认为:渤海海域沙三段II1型和II2型烃源岩具有三峰接力生气的特征,三期生气高峰分别对应Ro为1.0%(①)、1.5%(②)、2.7%(③),三个生气高峰呈现一种间歇式接力生气的特征,三个生气高峰对应的总产气量具有峰③≈峰②>峰①;渤海海域辽中凹陷普遍发育峰①、峰②阶段生成的天然气藏,其中峰①主要呈常压油气藏聚集于靠近烃源岩的斜坡带,峰②主要呈超压凝析气藏聚集于凸起带等构造高部,峰③形成的天然气只在局部井点有所发现,表明辽中凹陷深部烃源岩已经进入峰③阶段,具备形成大型过成熟气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辽中凹陷 生排烃模拟实验 接力生气 充注成藏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BZ27构造沙河街组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园园 杨海风 +3 位作者 刘庆顺 郭涛 王波 刘晓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定量分析、流体包裹体偏光-荧光分析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BZ27构造沙河街组沙一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史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 基于岩石薄片、X衍射定量分析、流体包裹体偏光-荧光分析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对黄河口凹陷BZ27构造沙河街组沙一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致密化过程与油气充注史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中,早成岩B期之前,主要受上覆岩层压实作用的控制造成原生孔隙的大量减少,但并未形成致密储层;早成岩B期之后,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的胶结作用的发生才是形成致密砂岩储层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根据储层致密化过程分析和油气成藏期确定的结果来看,BZ27构造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在致密化过程早期伴随有一期小规模的烃类充注,而在距今6Ma的烃类大规模充注之前,储层已完全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储层致密化 油气成藏期 黄河口凹陷
下载PDF
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期次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江辉 刘洛夫 +3 位作者 姜振学 周杰丽 刘惠民 高永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1,164,共5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均一化温度分析,结合软件模拟埋藏史,认为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距今37.92-29.74Ma,发生于沙一段沉积晚期到东营组沉积早期;第2期为距今11.9-9.06Ma,发生于馆陶组...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均一化温度分析,结合软件模拟埋藏史,认为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距今37.92-29.74Ma,发生于沙一段沉积晚期到东营组沉积早期;第2期为距今11.9-9.06Ma,发生于馆陶组沉积中期;第3期为距今5.21-0Ma,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研究区油气充注以第3期为主。研究表明,第3期油包裹体普遍存在,而第1期和第2期油包裹体仅分布于距排烃中心较近的相对较深的砂组中,反映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排烃强度控制了油气运移的范围和充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史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应用定量颗粒荧光恢复莫索湾凸起侏罗系油气充注史 被引量:3
13
作者 麻伟娇 王然 +1 位作者 王峰 李秀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4-529,共6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凸起,在白垩纪处于构造背斜的高部位,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然而目前很少证据证明莫索湾凸起曾经聚集古油藏。选取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盆参2井区典型探井莫深1井,通过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下侏罗统三工河组24个...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凸起,在白垩纪处于构造背斜的高部位,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然而目前很少证据证明莫索湾凸起曾经聚集古油藏。选取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盆参2井区典型探井莫深1井,通过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下侏罗统三工河组24个岩屑样品进行精细对比和分析,结合录井资料、构造发育、生排烃史和油气成藏期次,恢复了盆参2井区油气藏复杂的充注过程。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二段在白垩纪存在古油藏,油水界面深度为4 456 m,古近纪末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油藏泄漏,油水界面深度上升至4 412 m,而在新近纪,侏罗系烃源岩再次充注油气,导致现今油水界面深度为4 440 m,低于古近纪油水界面,同时还使没有古油藏的三工河组一段砂体聚集了油气。研究结果为莫索湾凸起三工河组油藏成藏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莫索湾凸起 三工河组 定量颗粒荧光 油气成藏期次 充注历史
下载PDF
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在致密油藏研究中的应用——以渤南低凸起倾末端B油田沙二段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庆顺 郭涛 +2 位作者 王思权 李正宇 涂翔 《海洋石油》 CAS 2017年第1期64-68,共5页
黄河口凹陷渤南低凸起B油田沙二段埋深大(大于3 600 m),储层物性普遍较差,给测井解释及油气成藏研究带来了难度。为判识致密储层含油气性,恢复沙二段油气充注史,利用颗粒荧光定量分析(QGF)及颗粒萃取液荧光定量分析(QGF-E)技术开展了详... 黄河口凹陷渤南低凸起B油田沙二段埋深大(大于3 600 m),储层物性普遍较差,给测井解释及油气成藏研究带来了难度。为判识致密储层含油气性,恢复沙二段油气充注史,利用颗粒荧光定量分析(QGF)及颗粒萃取液荧光定量分析(QGF-E)技术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B油田B2井沙二段QGF-Index及QGF-E因储层物性差异性明显,且现今油水界面之下存在古油层和残余油层。结合成藏条件分析认为,沙二段致密储层的油气充注过程可分为三类:排烃高峰期充分充注型、排烃高峰期欠充注型、未充注型,B2井含油气层为"早晚油气充注型",而测井解释"干层"大部分为"早油气充注型"或"未充注型"。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可在致密储层中有效判识含油气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颗粒荧光 古油层 充注史 渤南低凸起
下载PDF
浅海断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史研究:以渤海海域北部JZ20-A气田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强昆生 吕修祥 +2 位作者 周心怀 徐长贵 赵旭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91-1099,共9页
基于天然气的来源、运移通道、充注过程、充注期次和成藏史各要素的配置关系综合分析,结合天然气分析测试、地化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测试资料对JZ20-A气藏动态成藏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JZ20-A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沙四—孔... 基于天然气的来源、运移通道、充注过程、充注期次和成藏史各要素的配置关系综合分析,结合天然气分析测试、地化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测试资料对JZ20-A气藏动态成藏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JZ20-A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辽中凹陷沙四—孔店段烃源岩,构造高部位是油气汇聚优势区域,该气藏天然气垂向运移距离约为3200m;长期持续活动的断层和不整合面构成的输导体系,将生成油气呈阶梯式运移至储层有利部位聚集成藏;研究区油气成藏期时间主要为12Ma至今,为一期持续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断陷盆地 天然气运移 成藏史 充注成藏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期次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江辉 刘洛夫 高永进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54-59,共6页
东营凹陷深层的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接替层系,以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观察和均一化温度测试,结合埋藏史和热史模拟,分析了研究区油气充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坡沙四... 东营凹陷深层的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是该区油气勘探的接替层系,以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观察和均一化温度测试,结合埋藏史和热史模拟,分析了研究区油气充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储层经历过1期油气充注,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而北坡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分别发生于沙三段沉积期、馆陶组沉积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期至今;南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油源来自于上覆的沙三下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北坡比南坡埋深更大,且有沙四下亚段烃源岩的贡献;不同的地质背景、油气来源及生储配置关系,导致东营凹陷南、北坡沙四下亚段-孔店组油气充注期次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史 红层 东营凹陷
原文传递
柯坪地区中下寒武统走滑断裂带方解石脉期次、古流体演化与油气充注历史
17
作者 刘建章 陈诚 +2 位作者 蔡忠贤 李杰 吴正洲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89-2203,共15页
新疆柯坪地区野外露头中下寒武统走滑断裂带充填多期方解石脉和固体沥青,是揭示流体活动和油气成藏过程的重要媒介.在野外露头断裂带中方解石脉、沥青充填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岩石薄片、阴极发光、微区原位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及流... 新疆柯坪地区野外露头中下寒武统走滑断裂带充填多期方解石脉和固体沥青,是揭示流体活动和油气成藏过程的重要媒介.在野外露头断裂带中方解石脉、沥青充填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岩石薄片、阴极发光、微区原位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技术,厘定方解石脉形成期次、成脉流体性质及来源,揭示成脉古流体演化及其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柯坪地区中下寒武统走滑断裂中发育4~5期方解石脉(C1、C2、C3、C4、C5);C1成脉流体为地层水,部分混合了上覆阿瓦塔格组地层卤水;C2、C3成脉流体主要为地层水与含烃热液流体的混合,但C3成脉温度稍低;C4成脉流体也主要为地层水,存在大气淡水的混合;C5成脉流体为地层水、含烃流体和大气淡水的混合.5期方解石脉分别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海西中晚期、印支-燕山中期、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油气充注于海西中晚期、印支-燕山中期和喜马拉雅期.海西中晚期、印支-燕山中期可能是柯坪地区中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喜马拉雅期是原生油气藏破坏、调整和再聚集期.喜马拉雅期定型、与走滑断裂相关圈闭也具有优越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 古流体演化 方解石脉 走滑断裂带 柯坪地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库车坳陷东部吐格尔明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充注史
18
作者 刘洋 李贤庆 +4 位作者 赵光杰 刘满仓 董才源 李谨 肖中尧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8-997,共10页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充注时间存在争议,油气充注史不明,制约其油气勘探进程。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均一温度等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埋藏史及构造演化史,研究了库车坳陷东部吐... 库车坳陷东部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天然气成因与油气充注时间存在争议,油气充注史不明,制约其油气勘探进程。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岩相学与均一温度等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埋藏史及构造演化史,研究了库车坳陷东部吐格尔明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油气充注时间,分析了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吐格尔明地区天然气组分以甲烷为主,甲烷含量为75.56%~90.11%,干燥系数为0.79~0.93;δ^(13)C_(1);和δ^(13)C_(2)值为-35.73‰~-33.80‰和-26.41‰~-25.30‰,天然气成因类型属于成熟阶段的煤成气。吐格尔明地区侏罗系砂岩储层发育两类流体包裹体,分别为黄色液态烃包裹体和蓝白色荧光的气液烃包裹体、灰色的气烃包裹体,表明该区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13~7 Ma的原油充注,第二期为2.6 Ma以来的天然气充注。康村组早中期,吐格尔明地区烃源岩形成的原油充注至宽缓背斜圈闭中保存;库车组晚期,侏罗系克孜勒努尔组与阳霞组发育良好的源储组合,天然气近距离充注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东部 吐格尔明地区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