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论方法在水资源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明 金菊良 张礼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2期79-83,共5页
水资源系统工程是水资源科学与系统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是如何有效挖掘实际水资源复杂系统中各种不确定性信息... 水资源系统工程是水资源科学与系统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是如何有效挖掘实际水资源复杂系统中各种不确定性信息。为此,在阐述信息论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的基础上,对信息论方法在水资源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按照水资源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划分,详细论述了近年来信息论在水资源系统建模、优化、模拟、预测、评价、决策中的应用,探讨了信息论方法用于水资源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展望了信息论方法在水资源系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建设基于信息论的水信息学学科的必要性。这些信息论方法在资源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和管理系统工程等应用系统工程研究中具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工程 复杂系统 不确定性 信息论 水信息学
下载PDF
我国水利信息化研究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文佳 《水利信息化》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水利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水利、供排水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正在获得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研究选取1996—20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水利信息化和智慧水务等文献作为样本数据,以CiteSpace和VOSviewe... 水利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水利、供排水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正在获得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研究选取1996—20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水利信息化和智慧水务等文献作为样本数据,以CiteSpace和VOSviewer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为支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水利信息化研究群体及历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利信息化已初步形成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产业界共同推进和合作研究的局面,研究初具规模,但以理念探讨和定性研究为主,理论和权威性研究成果较少。水利信息化研究自1996年起步,2001—2010年为信息系统大规模建设与应用阶段,2011年起开始进入智慧水务研究和建设的新阶段,预计未来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业务需求“三轮”共同驱动下,研究成果将快速增加,研究手段逐渐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水利信息化 智慧水务 热点分析 趋势展望
下载PDF
水库运行对下游岸边带植被和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求稳 韩瑞 叶飞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研究选取了漓江下游的一段复式河道为例,建立了一维全河流和二维局部河段的水环境模型,并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岸边带植被模型和基于个体的鱼类模型耦合,从岸边带植被变化和鱼类种群动态角度研究水库运行对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作用。研究... 本研究选取了漓江下游的一段复式河道为例,建立了一维全河流和二维局部河段的水环境模型,并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岸边带植被模型和基于个体的鱼类模型耦合,从岸边带植被变化和鱼类种群动态角度研究水库运行对河流水生态系统的作用。研究以优势种植物水蓼、刺果酸模和益母草为对象,模拟了自然条件和水库调节作用下三种植物空间格局的演变,并选取草鱼和鲫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库运行对鱼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水库运行有利于益母草的生长与扩张,而不利于水蓼的生长,水位波动对水蓼生长以及维持岸边植物多样性有正面作用。此外,假设仅考虑水库运行造成的下游水流变化的作用,枯水期水库向河道补水对草鱼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对鲫鱼有轻微的负面影响;而在在4-5月,水库运行对两种鱼类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本文建立的模型方法可为河流优化管理及水库生态友好运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力学 水信息学 元胞自动机 基于个体模型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的防洪决策支持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万洪涛 刘洪伟 +1 位作者 刘舒 霍风霖 《中国防汛抗旱》 2018年第6期11-16,28,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决策支持系统的提出以及计算机、通信、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虚拟现实、数据库、定位巡航、"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视频监控等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应用,国内洪水管理信息系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决策支持系统的提出以及计算机、通信、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虚拟现实、数据库、定位巡航、"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视频监控等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应用,国内洪水管理信息系统和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基础信息分类与应用、防汛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洪水分析计算与评估模型等方面讨论了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在洪水分析模型方面,重点分析与讨论了气象预报、洪水预报调度以及灾情评估等分析模型应用情况与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防洪减灾 洪水管理 洪水模型 决策支持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被引量:3
5
作者 毛国新 周力 张永威 《水利信息化》 2022年第3期78-82,94,共6页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没有形成全面服务、有效支撑、共建共享、协同工作的局面,针对水利信息化应用信息孤岛、数据孤岛、业务割据的状况,兵团开展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结合兵团水利信息建设现状,资源...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没有形成全面服务、有效支撑、共建共享、协同工作的局面,针对水利信息化应用信息孤岛、数据孤岛、业务割据的状况,兵团开展水利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结合兵团水利信息建设现状,资源整合与共享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基于J2EE平台设计、开发、部署系统,采用Spring,Struts,MVC等技术实现异构资源集成,运用Web Service解决业务应用服务共享,以WebGIS技术提升地图和功能服务能力,解决兵团水利信息化整合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服务问题。已初步建成水利信息资源整合集成、业务协同与高效应用的共享服务平台,提升兵团水利信息应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水利行政管理效能,为类似的水利信息化整合共享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资源整合 应用集成 业务协同 共享
下载PDF
哈密市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安东 杜文 +1 位作者 刘洋 王雅雯 《水利信息化》 2022年第3期83-87,共5页
哈密市山洪灾害具有峰量大且集中、涨峰持续时间较短、破坏力大等特点,山洪的监测监视和实时预警是灾害防御的重要手段。哈密市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遵循哈密市防汛减灾“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的思想理念,在哈密... 哈密市山洪灾害具有峰量大且集中、涨峰持续时间较短、破坏力大等特点,山洪的监测监视和实时预警是灾害防御的重要手段。哈密市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遵循哈密市防汛减灾“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时间”的思想理念,在哈密市水利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库的基础上,汇聚气象、雨量、水位、视频、应急预案和防汛工程图及相关责任人通讯录等防汛减灾联合调度的关键信息,以前端感知、信息监测和分析研判为主线,实现汛期雨水情的实时监测、监视、预警等,做到提前监测发现和应急准备,为防汛值班、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安全度汛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实现哈密市中小型水库视频监视的汇聚,形成统一的视频监视平台,为哈密市委市政府组织应急局、气象局、水利局等多部门协同作业,发挥联合决策、调度优势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防御 预警 监测监视 哈密市水利一张图 信息平台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洪水水位预报模型 被引量:48
7
作者 朱星明 卢长娜 +1 位作者 王如云 白婧怡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6-811,共6页
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确定性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以上游和本站水位资料预报本站未来若干时段洪水水位的预报模型,以探讨神经网络技术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为提高网络训练速度和预报可能产生的超历史洪水情况,给出了输入... 本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确定性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以上游和本站水位资料预报本站未来若干时段洪水水位的预报模型,以探讨神经网络技术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为提高网络训练速度和预报可能产生的超历史洪水情况,给出了输入输出层的数据规范化的处理方法。选择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水位站资料,对预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合理选择输入层单元数据和预见期的条件下,可以取得很好的预报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水文预报 水信息技术
下载PDF
浅议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4期51-52,共2页
水利信息化就是在全国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3S技术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RS,GIS,GPS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3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水利信息化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地表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的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HIMS)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昌明 王中根 +3 位作者 杨胜天 桑燕芳 刘小莽 李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9-587,共9页
基于地学的理念,特别是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理论,探讨了水循环研究发展趋势,从单一要素过程、到流域多过程综合、再到水系统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集成,阐述了发展水循环综合模拟技术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H... 基于地学的理念,特别是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理论,探讨了水循环研究发展趋势,从单一要素过程、到流域多过程综合、再到水系统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集成,阐述了发展水循环综合模拟技术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的发展历程、主体结构与特色功能,包括水循环多源信息集成平台、水循环多元要素定量遥感反演系统、水循环过程模块库集成系统、多尺度分布式水循环定制模拟系统等。指出多学科交叉,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水循环模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HIMS系统及其定制模型在国内外的大量验证和应用,显示出其水循环综合模拟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可望为变化环境下的复杂陆地表层过程中涉水问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工具,适应水系统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表层系统 水系统 水循环综合模拟 HIMS系统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HIMS的黑河上游山区径流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梦莹 王中根 党素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13-1921,共9页
基于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构建了黑河上游山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取得了较高的模拟与验证精度,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模拟分析黑河上游山区莺落峡水文站径流,结果表明:①HIMS在黑河上游山区具有适应性,日过程模型... 基于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构建了黑河上游山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取得了较高的模拟与验证精度,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模拟分析黑河上游山区莺落峡水文站径流,结果表明:①HIMS在黑河上游山区具有适应性,日过程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均达0.80,月过程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均高达0.97;②莺落峡站年径流量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都会减少年径流量;③降水不变情景下,气温对不同月份径流量影响不同,气温降低2℃时会加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的程度;而在气温不变的情景下,月径流量均随降水增加而增加,但径流量年内分配格局未受到降水变化的显著影响;④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年径流量差异明显,对年径流量最不利的气候变化情景是气温升高2℃,降水减少20%;最有利的情景是气温降低1℃,降水增加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HIMS 气候变化 黑河上游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