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杂交粳稻骨干亲本遗传差异的SSR标记检测 被引量:77
1
作者 邱福林 庄杰云 +2 位作者 华泽田 王彦荣 程式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骨干亲本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以15对SSR引物对模板DNA扩增产生52条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3.47个标记信息.用平均距离法(UPMGA)进行聚类分析,骨干亲本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分成5... 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骨干亲本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以15对SSR引物对模板DNA扩增产生52条多态性标记,每个引物平均提供3.47个标记信息.用平均距离法(UPMGA)进行聚类分析,骨干亲本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分成5组,各组间亲本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23个骨干亲本的籼性程度参数值的变化幅度为0.12~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亲本 遗传差异 杂交粳稻 北方 SSR标记 SSR引物 分子标记 多态性标记 距离法 DNA扩增
下载PDF
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种纯度鉴定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平武 周国岭 +1 位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0-646,共7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18份恢复系和2 1份不育系共39份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H990 1和H990 5两个杂交种亲本的共显性SSR标记Na10G0 8,并用其鉴定了H990 1、H990 5两个大田生产F1 杂种群体的纯度。对比SSR和田间调查...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18份恢复系和2 1份不育系共39份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的DNA指纹图谱,筛选出H990 1和H990 5两个杂交种亲本的共显性SSR标记Na10G0 8,并用其鉴定了H990 1、H990 5两个大田生产F1 杂种群体的纯度。对比SSR和田间调查的鉴定结果表明,SSR标记鉴定可以识别更多的非杂交种单株,如母本因微粉导致的自交、花粉污染、机械混杂等带来的非杂交种单株。本文还就SSR标记用于DNA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可行性和优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亲本 指纹图谱 杂交种纯度 SSR
下载PDF
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燕 张勇 +5 位作者 张海发 黄文 肖玲 李水生 杨宇晴 林浩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785,共8页
为研究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实验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与现代框架测定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青龙斑(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和虎龙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并进行相关统计分... 为研究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实验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与现代框架测定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青龙斑(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和虎龙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外观方面,青龙斑与亲本相比,其斜带边缘清晰连贯,而虎龙斑体侧分布有不同于亲本的大型环状斑;在外部形态框架方面,青龙斑背鳍前端及躯干形态都偏向于母本,呈现出背腹部压缩的细长型,而虎龙斑背鳍前端的框架形态偏向于母本、躯干的框架形态却偏向于父本,呈现出两种框架形态组合的特点。综合传统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种杂交石斑鱼在外部形态方面更偏向于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石斑鱼 亲本 形态差异 可数性状分析 可量性状分析
下载PDF
用RAPD标记进行鹅掌楸杂种识别和亲本选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周岐 王章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9-174,共6页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difference detected by means of RAPD markers, the methods of distinguish among 2 Liriodendron species and their interspecific hybrid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difference detected by means of RAPD markers, the methods of distinguish among 2 Liriodendron species and their interspecific hybrid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distances of parents and their hybrids performance were analysed. Of the total 136 bands amplified with 25 10 mer primers, 3 presented in all 5 L.chinense sample trees, but absented in all 5 L.tulipifera sample trees. On the contrary, 8 presented in all 5 L.tulipifera sample trees, but absented in all 5 L.chinense sample trees. The 11 fragments could be detected in all the 6 hybrids sample trees. It was considered that 11 fragments could be used as markers in the identification. The range of genetic distance among 5 L.chinense sample trees, among the sample trees between L.chinense and L.tulipifera and between L.chinense and the hybrid were not overlapped. Therefore, the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an unidentified tree and a L.chinense tree could also be used in the hybrid identification. The 16 sample trees were grouped correctly. So, the UPGMA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s of arithmetic (average))cluster analysis method was useful in the (hybri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The mean height and basae diameter increment of families after the first growing season showed a significant guadratic cure correlation with genetic distances of parents. Therefore, the genetic distance had high potential for the choice of parents and the heterosis prediction in cross breeding of Liriodend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标记 鹅掌揪 杂种识别 亲本选配 遗传距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亲本分子身份证及SSR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29
5
作者 陆徐忠 从夕汉 +5 位作者 刘海珍 倪金龙 马琳 李莉 倪大虎 杨剑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3-861,共9页
本研究利用GB/T20396-2006推荐的48对SSR核心标记,对133份杂交水稻亲本(包括部分常规品种)进行SSR分析,根据引物在133份材料中扩增的片段大小,构建了各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和指纹图谱,该身份证由48位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组合组成,代表了48对... 本研究利用GB/T20396-2006推荐的48对SSR核心标记,对133份杂交水稻亲本(包括部分常规品种)进行SSR分析,根据引物在133份材料中扩增的片段大小,构建了各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和指纹图谱,该身份证由48位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组合组成,代表了48对引物在该品种中的扩增情况。将品种的身份证信息与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特性等信息相结合,构建了具查询功能的SSR指纹网络数据库。该SSR指纹数据库除具有品种基本信息查询、品种分子身份证查询、品种间相似率查询和身份证核对等基本功能外,还可指导杂交水稻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分析亲本间遗传相似性,为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亲本选配的参考。该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检测单位和育种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网络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也为品种的选育、试验、管理、评价、仲裁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亲本 SSR标记 分子身份证 指纹数据库
下载PDF
芍药花粉生活力测定与杂交亲本选择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惜晨 王静 +2 位作者 静恒 张晓峰 何小弟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芍药花器官在人工栽培选择条件下的花型演化类型与雌雄蕊的演变关系密切,是杂交育种亲本类型选择的重要依据。花粉生活力测定表明,单瓣型品种与金环型、台阁型、皇冠型和菊花型品种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菊花型与台阁型、金环型间有显著差... 芍药花器官在人工栽培选择条件下的花型演化类型与雌雄蕊的演变关系密切,是杂交育种亲本类型选择的重要依据。花粉生活力测定表明,单瓣型品种与金环型、台阁型、皇冠型和菊花型品种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菊花型与台阁型、金环型间有显著差异,金环型、台阁型和皇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单瓣型品种花粉生活力最强,菊花型最弱。杂交育种亲本植株的选择与光照、温度等栽培环境条件的影响关系密切,在杂交育种亲本植株选择中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花粉生活力 杂交亲本 花器类型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国岭 刘平武 +1 位作者 杨光圣 傅廷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66-1771,共6页
利用SSR和ISSR分子标记对18份不育系、21份恢复系和11份对照品种共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UPGMA聚类结果显示,50份材料被聚为四大类群,其中所有的不育系聚在第四大类,恢复系都聚在了其它三大类中。不育系又分为2个亚类,... 利用SSR和ISSR分子标记对18份不育系、21份恢复系和11份对照品种共50份甘蓝型油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价。UPGMA聚类结果显示,50份材料被聚为四大类群,其中所有的不育系聚在第四大类,恢复系都聚在了其它三大类中。不育系又分为2个亚类,其中核不育系聚为一亚类(除1471AB外),而所有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均聚为另一亚类。不育系间的遗传差异比恢复系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 亲本 遗传多样性 评价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利用
下载PDF
香型软米恢复系文恢206选育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存龙 杨芬 +3 位作者 罗龙 罗天刚 杨轻松 刘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581-586,共6页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明恢63作母本,和云南优质软米水稻良种滇陇201作父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有清香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适应性强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系文恢206。按照优优配、香香配的方法,以文恢206和香...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明恢63作母本,和云南优质软米水稻良种滇陇201作父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有清香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适应性强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系文恢206。按照优优配、香香配的方法,以文恢206和香稻不育系宜香1A进行测配试验,成功选育出罕见的米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种子、秧苗均有浓香味,米粒香味浓度远远超过其亲本,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在蒸煮和食味品质达到"香、软、润"的香型软米杂交水稻新组合文富7号,并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均表现出品质特优,产量较高特点。此外,讨论利用云南香型软米稻种资源创建品质优异杂交稻亲本和选育优质杂种稻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云南稻种资源香味基因遗传表现及其在育种中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亲本 香味 云南软米 育种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晓艺 熊洪 +5 位作者 张林 蒋鹏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徐富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3-1354,共12页
为减缓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品种出发探讨高温抗性,是水稻科研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问题。本文参考农业部发布的高温行业标准评价指标,在水稻开花期,于人工气候室高温和常温处理条件下,对本课题组新育成的恢复系及生产上常用恢复系成... 为减缓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品种出发探讨高温抗性,是水稻科研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问题。本文参考农业部发布的高温行业标准评价指标,在水稻开花期,于人工气候室高温和常温处理条件下,对本课题组新育成的恢复系及生产上常用恢复系成恢727的配组品种(组合)等进行了耐高温特性鉴定,并将恢复系和品种(组合)耐热性分为5个等级。筛选鉴定出1个极耐热恢复系R4093、9个耐热恢复系(其中包括丰产性较好的恢复系,如R1015、R107等)、4个极耐热品种(组合)和25个耐热品种(组合),以及5个极不耐热恢复系、12个不耐热品种(组合)和6个极不耐热品种(组合)等。其中,耐高温对照N22、恢复系R103、R132、R642、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川优5727’、‘宜香2115’、‘繁源A×R642’、‘中64香A×黄占’、‘川农优华占’、‘蓉18A×R1015’、‘渝香6203’和‘川优5727’在本试验中的常温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均高于70%,虽然被鉴定为中间型材料,但具有较大的耐高温潜力。试验还讨论了水稻品种的生产布局。结果表明:第Ⅰ级和第Ⅱ级品种耐高温性较好,可布局在高温易发区、高温轻发区和无高温区;第Ⅲ类品种为中间型,可布局在高温轻发区和无高温区;第Ⅳ类和第Ⅴ类品种为不耐热型和极不耐热型,可布局在无高温区,以避免高温对水稻的伤害。研究还发现父(母)本耐高温性好,不一定品种(组合)耐高温性都好,而父(母)本耐高温性不好,其品种(组合)耐高温性也不一定不好,这与父(母)本的耐高温性及配合力有关。耐热配合力好的父(母)本配出的组合多为耐热型组合,耐热配合力差的父(母)本配出的组合多为不耐热型组合。其中,恢复系R105、R642、R104和R727耐高温配合力较好,但恢复系R107、R1015耐高温配合力相对较差。不育系赣73A和内香6A的耐高温配合力较好,而繁源A、606A、608A和中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行业标准 杂交水稻 恢复系 高温热害 耐热性 父(母)本 配合力
下载PDF
Cd胁迫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昌全 郭燕梅 +4 位作者 李冰 袁大刚 张济龙 林正雨 唐敦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377-5384,共8页
以15份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2+浓度胁迫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Cd处理水平和生育时期,保持系叶片MDA含量存在差异,如D83B叶片MDA含量各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MDA积累... 以15份杂交水稻及其亲本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2+浓度胁迫对水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Cd处理水平和生育时期,保持系叶片MDA含量存在差异,如D83B叶片MDA含量各处理显著高于对照(p<0.05),MDA积累水平较高,受到Cd严重胁迫,而Ⅱ-32B在两个生育时期受低Cd浓度的影响不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随着Cd浓度的增大,MDA含量均表现出较低的MDA积累水平,因此保持系Ⅱ-32B是一种较好的保持系材料。(2)Cd胁迫对恢复系各材料叶片MDA的影响不同,其中以R527、R498叶片MDA积累最明显,孕穗期和灌浆期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余恢复系材料受不同Cd2+浓度的影响,MDA积累不稳定。(3)同一保持系(Ⅱ-32B)与不同恢复系(R498、R549、R892)组合配制的3个杂交稻叶片在MDA含量的增加幅度上表现不同,其中Ⅱ优498、Ⅱ优892受Cd影响较小,无论在孕穗期还是灌浆期叶片MDA含量增幅相对较小,而Ⅱ优549受Cd严重胁迫,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MDA积累增幅最大。(4)同一恢复系(R498)与不同保持系(Ⅱ-32B、D62B)配制的杂交稻叶片MDA含量亦不同,如D优498仅在孕穗期低浓度下MDA较对照有所降低,其余各处理MDA均积累较多,而Ⅱ优498MDA含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MDA增幅相对较小,可见水稻亲本对子代MDA的积累存在差异,可根据优良亲本,寻找优势组合,培育出抗Cd性强的杂交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杂交水稻 亲本 丙二醛
下载PDF
万寿菊杂交亲本的离体培养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华丽 赵剑颖 +2 位作者 张睿鹂 关雪莲 宋利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45-2550,共6页
以万寿菊‘钻石’雄性不育株的幼嫩叶片和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结果表明:培养基MS+0.8mg.L-1 IAA+0.6mg.L-1 6-BA+30g.L-1蔗糖既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也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7.9%,不定芽诱导率达45.8%;培养基M... 以万寿菊‘钻石’雄性不育株的幼嫩叶片和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结果表明:培养基MS+0.8mg.L-1 IAA+0.6mg.L-1 6-BA+30g.L-1蔗糖既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也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7.9%,不定芽诱导率达45.8%;培养基MS+0.5mg.L-1 2,4-D+0.5mg.L-1 6-BA+30g.L-1蔗糖为诱导子房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出愈率为77.8%;培养基MS+0.05mg.L-1 NAA+0.5mg.L-1 6-BA+30g.L-1蔗糖为诱导子房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将不定芽接至MS培养基上,7d后即可生出不定根,生根率可达98%,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杂交亲本 离体培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亲本对F_2米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勇 汪莲爱 +3 位作者 宋国清 居超明 廖贡献 徐国成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10个杂交早稻的品质有明显的差异。整精米率与碎米率、长宽比和垩白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碎米率与粒宽和垩白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同父异母亲本配组,F_2整精米率随父本整精米率的高低波动;同母异父亲本配组,F_2垩白率和垩白面积... 10个杂交早稻的品质有明显的差异。整精米率与碎米率、长宽比和垩白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碎米率与粒宽和垩白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同父异母亲本配组,F_2整精米率随父本整精米率的高低波动;同母异父亲本配组,F_2垩白率和垩白面积随母本垩白率的高低和垩白面积的大小波动。整精米率和垩白面积的广义遗传力为66.79%机54.00%,选用透明度好的不育系与整精米率高的恢复系配组,可改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水稻 亲本 米质性状 遗传力 品质改良
下载PDF
水稻酯酶同工酶谱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关荣 刘启鑫 李帮秀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5种杂交稻及其亲本和10种常规稻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研究表明,5种杂交稻种子均具9A(R_f=0,618)特征带,10种常规稻绝大多数不具此带。杂交稻亲本表现较强的2A(R_f=0.643)和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5种杂交稻及其亲本和10种常规稻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研究表明,5种杂交稻种子均具9A(R_f=0,618)特征带,10种常规稻绝大多数不具此带。杂交稻亲本表现较强的2A(R_f=0.643)和3A(R_f=0.543)酶带。萌发生长8~18天的汕优63稻苗具活性较强而稳定的12A(R_f=0.543)酶带。萌发生长8~18天的汕优63稻苗具活性较强而稳定的12A(R_f=0.312)特征带,此带在汕优22中活性较弱,而岗优12,岗优22和Ⅱ优63均无此带,这可能是汕优系列杂交稻与其它系列杂交稻的特征差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亲本 酯酶同功酶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亲本花期及主要植物学性状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淑娟 张运昌 陈德新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3期49-52,65,共5页
4至8月期间移栽和刈割的象草N51开花期均稳定在11月中下旬,不同播期的Tift23A约在播后65.2天开花,变异系数3.8%。亲本开花期与积温无关。为与父本N51花期同步,母本23A的适宜播期为9月上旬。
关键词 杂交 锒尾草 亲本 花期 植物学性状
原文传递
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籼型杂交稻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红梅 新跃 +4 位作者 李先喆 陈杰 王伟峰 刘建丰 徐庆国 《植物生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5-860,共6页
以籼型杂交稻6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剑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稻亲本和组合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NPQ和ΦNPQ... 以籼型杂交稻6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品种/系为材料,对其剑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稻亲本和组合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NPQ和ΦNPQ的变异系数为最大;Fv/Fm的变异系数为最小。(2)不同杂交稻组合ΦNPQ、NPQ和qL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大于其亲本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表明杂交稻组合光能利用率的杂种优势极其明显,这将有利于高光能利用率杂交稻组合的配组。(3)杂交稻的Fm、Fv/Fm、ΦNPQ、NPQ和qL具有中亲优势;其ΦNO具有负向超亲优势;其ΦPSII、ΦNPQ、NPQ和qL具有正向竞争优势。(4)杂交稻组合的ΦPSII、ΦNPQ和NPQ与其母本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关系;杂交稻组合的ΦPSII、ΦNPQ与其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亲本 叶绿素荧光 杂种优势
原文传递
豇豆杂交育种亲本的筛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符家平 李金泉 +2 位作者 汪盛松 汪红胜 邱正明 《长江蔬菜》 2016年第4期34-36,92,共3页
对16个豇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并对其中5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A12荚长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8号品种单荚质量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A9和41号品种单株结荚数最多,这4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均较高,适合... 对16个豇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并对其中5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A12荚长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8号品种单荚质量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A9和41号品种单株结荚数最多,这4个品种的杂交亲和力均较高,适合作豇豆杂交育种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杂交育种 亲本 筛选
下载PDF
籼型杂交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红梅 刘建丰 +2 位作者 邱颖波 范峰峰 徐庆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439,共6页
以6个籼型三系不育系和5个籼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子粒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亲本间和杂交稻组合间的淀粉RVA谱特征值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变异最大的是消减... 以6个籼型三系不育系和5个籼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子粒淀粉RVA谱特征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亲本间和杂交稻组合间的淀粉RVA谱特征值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变异最大的是消减值,最小的是糊化开始温度。2)杂交稻组合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杂交稻亲本的变异系数;峰值粘度、崩解值、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的平均值杂交稻组合大于亲本,其他性状的平均值杂交稻组合小于亲本。3)峰值粘度存在极显著的正向超亲优势;崩解值、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复值存在极显著的正向中亲优势;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存在极显著的负向中亲优势和正向低亲优势;糊化开始温度存在极显著的负向低亲优势;最终粘度、回复值和糊化开始温度表现为极显著的负向竞争优势,其他性状表现为正向竞争优势。4)峰值粘度、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等4个性状,各杂交稻组合与其母本、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峰值时间与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父本的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亲本 淀粉RVA谱特征值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姬菇杂交菌株的ISSR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洁 郭勇 +6 位作者 贾定洪 谭伟 张小平 郑林用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94-1698,共5页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0个姬菇杂交菌株及2个亲本菌株进行分析,使用NTSYSpe2.1生物软件对42个供试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11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1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40个姬菇杂交菌株及2个亲本菌株进行分析,使用NTSYSpe2.1生物软件对42个供试菌株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试验筛选出了11个扩增谱带清晰、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81条清晰易辨的多态性谱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2个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4286~0.8537,在相似系数0.6680时,42个菌株聚为7类,两亲本各聚一类,杂交菌株与亲本菌株遗传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菇 杂交菌株 亲本 ISSR
下载PDF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与其亲本间DNA甲基化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尚慧文 刘志刚 +3 位作者 朱华平 高风英 可小丽 卢迈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99-1709,共11页
为了探讨罗非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皮肤... 为了探讨罗非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变化,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析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及其杂交种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皮肤、肌肉和鳃等11种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16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带型分析结果显示: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及其亲本在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存在组织特异性,相同组织不同亲、子代罗非鱼间的甲基化程度亦不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以及"广福1号"各组织平均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2.21%、38.03%和29.77%,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与亲本相比,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的甲基化模式除了大多数保持稳定遗传(A、B、C类型分别为19.67%、29.99%、25.42%)之外,24.92%胞嘧啶位点发生去甲基化和超甲基化,且去甲基化位点(E类型,15.73%)多于超甲基化位点(D类型,9.19%)。研究表明,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基因组DNA的低甲基化特征和甲基化模式的重调可能与耐盐杂种优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荷罗非鱼 杂交亲本 杂种优势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技术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与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关系
20
作者 徐富贤 周兴兵 +7 位作者 张林 蒋鹏 刘茂 朱永川 熊洪 刘运军 徐麟 郭晓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6-2069,共14页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 探明气候、杂交组合与亲本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可为进一步优化水稻品质改良策略和提升水稻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21年和2022年以3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组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在早季常温和晚季高温2种生态条件下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了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度间8项稻米品质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与2022年相比,2021年水稻长宽比、垩白度、蛋白质、直链淀粉、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8.41%、99.36%、13.76%、2.54%、125.12%、11.92%和144.00%(P<0.05),但垩白粒率显著降低37.91%(P<0.05)。就不同种植季节来看,晚季的长宽比、蛋白质和整精米率分别比早季显著提高3.96%、7.34%和14.08%(P<0.05),而晚季垩白粒率、胶稠度和精米率则分别显著下降15.43%、5.21%和1.8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在两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不同不育系和不同恢复系分别配制的杂交组合间各品质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个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椰香A’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5个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中‘泸恢127’和‘泸恢276’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好。由2021年和2022年合计分析结果可见,两个亲本对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高(52.07%~92.39%),对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较高(73.90%~86.20%),8项品质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48.29%~98.01%);早季与晚季长宽比、垩白粒率、蛋白质、胶稠度、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早季与晚季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虽然在早季与晚季间差异不显著,但两季间仍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未来杂交水稻优质育种策略是选择垩白度低,胶稠度、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高的恢复系,以及长宽比大、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低、蛋白质含量8%左右和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杂交亲本 育种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