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算法”风险及其规避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旺来 闫旭蕾 冯璇坤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4,112,共8页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学技术的结合似乎将要颠覆人类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价值,教育只有在算法逻辑的操作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人被称为"可算度的人",教育也被称为"可算度的教育"。当各种现象与问... 人工智能与生物科学技术的结合似乎将要颠覆人类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价值,教育只有在算法逻辑的操作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人被称为"可算度的人",教育也被称为"可算度的教育"。当各种现象与问题逐渐成为一种算法的时候,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教育风险应该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人文价值蜕化;数据"算法"的确定性与教育的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着矛盾;智能技术滋生新的政治与伦理议题,人类可能陷入被边缘化的危险,等等。因此,未来的教育学应该遵循人的主体性价值取向,复兴教育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意义上打破"算法"的确定性操控,转而走向一种弱式的教育立场,以此引导人们对新的政治与道德议题展开闲暇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可算度的人 计算主义 主体性价值 人文传统 闲暇教育学 计算教育学
下载PDF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地理学人本传统的复兴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2 位作者 赫维人 骆华松 武友德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39,共9页
实证主义地理学是通过"认识论翻转"确定均质化空间而保证其有效性的,这在根本上规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中人文世界的隐没。人类科学理性的缔造经过"认识论翻转",确保了其割裂人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并随着实证主义在... 实证主义地理学是通过"认识论翻转"确定均质化空间而保证其有效性的,这在根本上规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中人文世界的隐没。人类科学理性的缔造经过"认识论翻转",确保了其割裂人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并随着实证主义在近现代的成功和学科建制化而得到制度保障。这一历程在显示实证主义对地理学神圣指导作用的同时,暗含了其对地理学分工的不适。在"认识论翻转"层面上,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传统进行了"否思":1重新评估了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使人文世界定位于地理学研究领域之内;2发展了针对人文世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并非对实证主义的反判;3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足点伦理和价值是内在的而非实证主义外在的;4人文主义地理学讨论的知识论要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价值论"的联通以获得具有人性的世界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实证主义地理学 知识论 人本传统
下载PDF
乡村风景营建的人文传统及空间特征解析——以福建永泰县月洲村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淑虎 张兵华 +1 位作者 冯曼玲 樊海强 《风景园林》 2020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中国风景营建传统的当代价值发掘为核心,从“人文—空间”一体化的视角阐述风景营建传统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文”与“空间”互动的空间范围、功能区划和空间层级,并结合福建永泰县月洲村的风景实践特征解析,从保... 以中国风景营建传统的当代价值发掘为核心,从“人文—空间”一体化的视角阐述风景营建传统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人文”与“空间”互动的空间范围、功能区划和空间层级,并结合福建永泰县月洲村的风景实践特征解析,从保护、规划、研究等方面提出传承策略,旨在为当前乡村风景营建提供新视角。研究表明,古人在“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始终将聚落与自然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在遵从空间活动特征的基础上,构架“四望—生态”“近村—生产”“聚落—生活”的风景层级,实现人文与自然系统的融合。当代传承应跨越社会形态的认识束缚,从科学体系上弘扬其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风景营建 人文传统 当代启示 人文—空间
下载PDF
论楹联在传统人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民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45-547,552,共4页
阐述了楹联艺术亦俗亦雅的特征,认为由于雅俗共赏,因而常常为专业学者所忽略,对其意义和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肯定。提出没有准确的文体定位,是研究者忽略楹联的重要因素。指出楹联不是诗词对句的衍化物,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道和茶余饭后... 阐述了楹联艺术亦俗亦雅的特征,认为由于雅俗共赏,因而常常为专业学者所忽略,对其意义和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肯定。提出没有准确的文体定位,是研究者忽略楹联的重要因素。指出楹联不是诗词对句的衍化物,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道和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在传统"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符号性作用的特殊的"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楹联 文体 诗教 人文传统 标志符号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与关切——以人文经济学的“苏州样本”为例
5
作者 向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强国建设和复兴伟业的康庄大道,是对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内在超越,“人文理想”是中国经济思想的核心。人文经济学的逻辑建构包括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和时代维度等三个生成维度。历史的演进与现实的发展表明,苏州...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强国建设和复兴伟业的康庄大道,是对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内在超越,“人文理想”是中国经济思想的核心。人文经济学的逻辑建构包括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和时代维度等三个生成维度。历史的演进与现实的发展表明,苏州始终践行人文与经济互融发展、协调发展的人文经济学范式,形成“苏州样本”。苏州的人文精神、人文资源和人文生活深刻影响了苏州社会环境、空间环境和商业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加强民仁、民本、惠民、天人合一和天下大同的人文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苏州样本 人文传统 人文关切
下载PDF
寄迹山水:中古时代的会稽隐逸
6
作者 陈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8,208,共11页
汉晋之间的会稽隐逸,如龙丘苌隐居会稽龙丘山、严光耕于富春山等,已呈现出寄迹山水、诗书自娱的特点,也为后来的会稽隐逸所继承。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伴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东晋南朝时期会稽地区出现了大批隐逸之士,成为南方隐逸... 汉晋之间的会稽隐逸,如龙丘苌隐居会稽龙丘山、严光耕于富春山等,已呈现出寄迹山水、诗书自娱的特点,也为后来的会稽隐逸所继承。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伴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繁荣,东晋南朝时期会稽地区出现了大批隐逸之士,成为南方隐逸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稽地区的秀丽山水不仅为士大夫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他们的诗文创作和艺术想象提供了无限的驰骋空间,会稽隐逸所代表的南方隐逸之士以诗文艺术摹画山水、重塑自然,赋予山水以精神价值,再加上后世文人的追踪和寻访,使得东南山水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人文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代 会稽隐逸 山水 人文
下载PDF
论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文学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山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1-117,共7页
精神分析构成了20世纪西方传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也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密不可分,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实践推动了传记的现代化进程。精神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并将... 精神分析构成了20世纪西方传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也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密不可分,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实践推动了传记的现代化进程。精神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并将一系列重要的传记理论问题的探讨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传记现代 化科学精神 人文传统
下载PDF
汉语双关传统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志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汉语双关名称来源不详,但其使用源远流长。汉语丰富的文字游戏、独特的谐音文化以及含蓄的民族心理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汉语双关传统主要通过语言游戏和修辞手段两种形式得以延续,运用领域主要涉及古体诗歌、文字游戏、谜语... 汉语双关名称来源不详,但其使用源远流长。汉语丰富的文字游戏、独特的谐音文化以及含蓄的民族心理等构成了汉语双关语的文化基础。汉语双关传统主要通过语言游戏和修辞手段两种形式得以延续,运用领域主要涉及古体诗歌、文字游戏、谜语、歇后语、相声小品、网络文学、手机短信等。中国传统的修辞哲学思想使得汉语双关地位不如西方显赫,双关研究也因此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双关 文化基础 人文传统
下载PDF
论儒学教育人文传统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甘剑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8-43,共6页
随着教育人文精神的全球复兴 ,教育的人文重建也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在教育的人文重建中借鉴儒学教育丰富的人文资源 ,是一条必要而又有效的途径 ,那么结合中国的教育现实分析儒学教育人文传统的现代价值则具有重要的理论... 随着教育人文精神的全球复兴 ,教育的人文重建也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在教育的人文重建中借鉴儒学教育丰富的人文资源 ,是一条必要而又有效的途径 ,那么结合中国的教育现实分析儒学教育人文传统的现代价值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儒学教育人文传统中的人伦理性、审美理性、人生理性对澄清当前教育中关于教育本质的模糊认识、提升教育境界的功利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教育 人文传统 教育境界 审美化 中国 教育过程 人文重建 人伦 乐教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软国力的提升——兼论大学人文传统的重塑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骏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2,共6页
以文化力为核心的软国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对我国民主建设、制度和科技创新、国家形象塑造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并以此促进国家软国力的提升。大学的人文传统也是一种软国力,大... 以文化力为核心的软国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对我国民主建设、制度和科技创新、国家形象塑造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并以此促进国家软国力的提升。大学的人文传统也是一种软国力,大学必须进行人文传统的重塑,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国力 高等教育 人文传统
原文传递
试论转型时期军事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雯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1期93-95,共3页
目前,我国军事院校正处于学历教育转型的特殊时期,改革要求军校教育应体现"军味",满足新时期国家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求。而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仍遵循地方院校课程体系设置,面临培养人才无法胜任专业职务的困境。本文从我军外... 目前,我国军事院校正处于学历教育转型的特殊时期,改革要求军校教育应体现"军味",满足新时期国家对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需求。而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仍遵循地方院校课程体系设置,面临培养人才无法胜任专业职务的困境。本文从我军外语教学的历史沿革出发,探究军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困惑,尝试对军校大学英语学科重新定位,并提出课程体系改革理念及设计方案,旨在建立一个既能培养学员基础英语能力与军事理论素养,又能体现英语教育人文内涵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 人文内涵
下载PDF
人文精神视域下金华实施“环境立市”战略的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全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金华人文精神有历史传承的深厚积淀。推进金华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必须充分挖掘金华人文精神积淀的特色,传承婺学"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文艺"雅义并重"的创作实绩、文献"山居书写"的精神生态... 金华人文精神有历史传承的深厚积淀。推进金华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必须充分挖掘金华人文精神积淀的特色,传承婺学"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文艺"雅义并重"的创作实绩、文献"山居书写"的精神生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重塑区域精神,积极涵养公共品质,是人文精神视域下金华实施"环境立市"战略的现实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 “环境立市” 人文精神 公共品质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人文关怀的现代考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万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大致说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经历了三个阶段: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主义、柏拉图和基督教的理性主义以及目前向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回归。参照西方的坐标,可以说,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一直具有某种自然主义的特征。不论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还是... 大致说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经历了三个阶段: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主义、柏拉图和基督教的理性主义以及目前向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回归。参照西方的坐标,可以说,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一直具有某种自然主义的特征。不论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还是中国的人文主义传统,目前的首要问题都是如何帮助人类社会走出理性主义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传统 理性主义 自然主义
下载PDF
二战时期西方反法西斯文学的人文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7-89,共3页
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处在共同的战争背景之下,承担共同的时代责任,反抗法西斯的一切行径是这一系列作品的中心话语。不过,以中国、苏联为代表的战时文学侧重于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切入此话语。以英、美、法、德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战... 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文学处在共同的战争背景之下,承担共同的时代责任,反抗法西斯的一切行径是这一系列作品的中心话语。不过,以中国、苏联为代表的战时文学侧重于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切入此话语。以英、美、法、德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战时反法西斯文学更多的从人的精神独立、尊严的维护、人性的美善的角度深入,批判法西斯主义反人类的思想特质,以对人文主义的坚守作为反法西斯的精神支柱,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反法西斯文学 人文思想 人文主义传统
下载PDF
传统新闻传播教育的接续与再造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秋生 熊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7期81-85,共5页
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大众媒体的格局。在如此大变迁的时代,对于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而言,如何应对这个时代提出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材,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应... 新媒体正在深刻改变大众媒体的格局。在如此大变迁的时代,对于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而言,如何应对这个时代提出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输送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材,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激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批判传统,再造大学的人文传统,只有如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才能避免陷入仅为行业机构培养人才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专业教育 批判传统 人文传统
下载PDF
从后视镜中看麦克卢汉的媒体研究--凹镜、螺线与人文训练(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艾琳娜·兰博迪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3,共9页
本文从麦克卢汉坚实的人文修养角度进入他的媒体研究。早在1930年代末,麦克卢汉在剑桥大学做博士期间便已经进入传统的语法、逻辑、修辞三文科课程,同时也注意到了一战后最为前卫的先锋派艺术的成就。几年后,麦克卢汉成为多伦多大学年... 本文从麦克卢汉坚实的人文修养角度进入他的媒体研究。早在1930年代末,麦克卢汉在剑桥大学做博士期间便已经进入传统的语法、逻辑、修辞三文科课程,同时也注意到了一战后最为前卫的先锋派艺术的成就。几年后,麦克卢汉成为多伦多大学年轻的英文教授,开始将"艺术分析的方法"运用到"对社会的批评性评估"上,希望能在"集体的公共心智中"激发出"光"而非"热"。在文化与社会急速变化的当时,他回应新旧技术环境的独创方法引起了许多艺术家和学者的关注。不久,他自己的方法对艺术家来说要么是一种个案研究,要么就是一种理论范式,就像昆延·菲里奥和索若·埃特劳格之间的差异那样。本文试图追溯麦克卢汉的理论原点,探讨它在1960—1970年代一些独创性的艺术实验中的作用,并进而讨论人文思想在复杂的媒体现实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传统 漩涡主义 媒体法则 故事讲述
下载PDF
论华东师大作家群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军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2期12-17,120,共6页
自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以来,走出了诸多优秀作家,他们在当代文学园地里的辛勤耕耘,不断丰富着华东师大(尤其是师大中文系)的文化内涵,成为这所著名师范大学的美丽名片。"华东师大作家群"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个作... 自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以来,走出了诸多优秀作家,他们在当代文学园地里的辛勤耕耘,不断丰富着华东师大(尤其是师大中文系)的文化内涵,成为这所著名师范大学的美丽名片。"华东师大作家群"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个作家群的形成与华东师大的人文传统、校园文化、时代风潮以及出版社、杂志社的辅助与支持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作家群 人文传统 校园文化
下载PDF
略论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
18
作者 张培富 赵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9-51,共3页
卡尔·米切姆将技术哲学研究划分为人文传统及工程传统,这一划分得到了学界广泛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之后,面向社会的经验转向与面向工程的经验转向分别延续了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及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无论从哲学... 卡尔·米切姆将技术哲学研究划分为人文传统及工程传统,这一划分得到了学界广泛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之后,面向社会的经验转向与面向工程的经验转向分别延续了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及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无论从哲学发展、技术哲学学科建设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强调技术哲学研究经验基础的今天,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研究仍具有首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传统 技术哲学 经验转向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中华司法人文传统的形成、发展与传承
19
作者 苗青青 苗丽 吴大华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33,191,共9页
中国传统社会司法运行中,情理法融合形成了显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和对法文化追求的人文传统。本文以社会学为视角研究这一法律现象,深入整理、归纳影响中华司法人文传统的内涵特质及形成、演进的社会性因素,系统分析其与社会思想文化、社... 中国传统社会司法运行中,情理法融合形成了显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和对法文化追求的人文传统。本文以社会学为视角研究这一法律现象,深入整理、归纳影响中华司法人文传统的内涵特质及形成、演进的社会性因素,系统分析其与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动态关联,为中华司法人文传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联系提供一种社会学的解释,以期探求传统司法在近现代社会变迁与互动发展的演进脉络及蕴含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视野 中华司法 人文传统
原文传递
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与人文传统的双向互动
20
作者 宋晓彤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7-20,84,共5页
文章阐述了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概念转变的成因,分析了社会治理的价值追求,说明了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探索了法治与人文互动的社会治理现代化道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 法治 人文传统 良性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