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脑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被引量:8
1
作者 程昭寰 《黑龙江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8,共3页
本文引经据典、参古验今,较系统地论述了脑的生理特性(中清之脏;纯阳之脏;喜静恶扰)及脑的生理功能(脑主思维;脑主感觉认知;脑主记忆;脑主运动;脑主五志)。从而,作者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可以定论,脑之元神统帅着精神”。
关键词 生理学
原文传递
痴呆荣气虚滞病机源流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全咏华 蔡昱哲 +3 位作者 周德生 谭惠中 张梦雪 左玲敏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痴呆病荣气虚滞的特点包括荣气虚与荣气滞两个方面。荣气虚则五脏虚弱,脑络失养,髓减脑消;荣气滞则五脏功能失调,脑络不通,脑髓不充,最终导致神机失用。荣气虚与荣气滞互结为害,缠绵搏结,形成虚、痰、浊、瘀、滞的恶性循环,最终脑髓空虚... 痴呆病荣气虚滞的特点包括荣气虚与荣气滞两个方面。荣气虚则五脏虚弱,脑络失养,髓减脑消;荣气滞则五脏功能失调,脑络不通,脑髓不充,最终导致神机失用。荣气虚与荣气滞互结为害,缠绵搏结,形成虚、痰、浊、瘀、滞的恶性循环,最终脑髓空虚,脑失滋养,神机失用,五神失司,灵机记性减退以至丧失而致痴呆的发生。先秦及秦汉时期,该病多描述为"善忘""言喜忘",多由五脏虚衰、髓海不足、气血逆乱及瘀血内停等导致。荣气虚滞之证正是渊薮于此,肺气虚衰,精髓疲乏,五脏生化乏源,精明之府失于濡养,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疏泄失司,气血逆乱,血蓄不行等,即为荣气虚滞之具体化表现。晋隋唐时期,医家们对痴呆病的认识,多从心论,称痴呆为多忘、善忘等,认为其多忘、善忘者与心相关。心主神志。心气虚衰,血脉不充,脑脉失养,脑髓不用,神气难以外显,日渐发展而成多忘。宋金元时期,医家们继承了前人对心主神志、心气虚易致痴呆健忘之外,创新性地提出了心脾两虚亦是健忘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比较重视老年人的食治摄养。明代医家对痴呆病机的认识是以"虚、闭、瘀"为主。至清代,医家不仅继承了明代时期的"虚、闭、瘀"理论,也观察到了"火、痰"在痴呆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痴呆的病因病机与"虚、火、痰"关系密切。明清医家提出了脑主神机记忆的理论,同时总结脑作为元神之府在"虚、闭、瘀、火"等病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善忘癫狂等病证。近现代医家们对痴呆病的认识从五脏虚损、痰浊瘀血、虚实夹杂、毒损脑络等逐渐演化到荣气虚滞,为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荣气虚滞 病机 荣气虚 荣气滞 善忘 言喜忘 多忘 心脾两虚 元神之府
下载PDF
关于“心主神志”与“脑为元神之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1
3
作者 田昕 郭齐 +3 位作者 杨傲然 牛美英 李婧荥 范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066-2068,共3页
《黄帝内经》中多处指出"心主神明",与"脑为元神之府"一说相互抵触。在中医理论框架内,"谁主神明"的问题自然会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从心和脑的生理功能谈起,分析了能使各自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生理、... 《黄帝内经》中多处指出"心主神明",与"脑为元神之府"一说相互抵触。在中医理论框架内,"谁主神明"的问题自然会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从心和脑的生理功能谈起,分析了能使各自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生理、病理关系,得出"心脑共主神明"的结论。心脑之间生理上相互联系,功能上对于神志的影响各有优势,有主次之分。心为统领,脑为府库,在心的统领下,心脑配合完成表现"神"的各项生命活动。心中所藏之"心神"具有能担当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能力,意志思虑智皆由"心神"派生。脑中的"元神"通过感官负责搜集信息及各种感觉,这些信息的接受、判断,及其发出的指令,则需要"心神"支配,由此产生的记忆也反馈、并存在于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主神志脑为元神之府理论研究
下载PDF
程红亮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治疗脑病经验撷菁
4
作者 李婉莹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脑髓充盈,故程师尤为注重通调督、任、心、肾四条经脉的气血运行。经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确立了督任心肾经为主+局部取穴的治疗思路,以督脉之百会-风府-神庭、任脉之气海/关元、肾经之涌泉、心经之神门为核心组穴。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化瘀通络药灸”法作为主要干预疗法。该法是将艾灸与中草药有机结合以达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之功效的一种药灸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中,临床疗效显著,为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 化瘀通络药灸 脑病 程红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