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关中泾渭流域马政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连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1-96,共6页
唐代关中泾渭流域马政,包括原州监牧和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泾渭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农牧业传统与独特的地理区位,为盛唐在这里发展官营马业和设置马政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八马坊设立于开元初,而后发展迅速,天宝后期到至德间... 唐代关中泾渭流域马政,包括原州监牧和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泾渭流域良好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农牧业传统与独特的地理区位,为盛唐在这里发展官营马业和设置马政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八马坊设立于开元初,而后发展迅速,天宝后期到至德间,逐渐衰落。八马坊采取放养与饲养相结合的养马方式。八马坊与原州监牧,为唐廷养殖、征调、管理官马,维护京师安全、抵御外族入侵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关中泾渭流域 马政 八马坊
下载PDF
唐宋时期的马政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和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136,共4页
本文对马政定义及作用进行讨论,然后分别就唐、五代、宋三个历史阶段的马政机构设置和演变,马政实践及效果,包括其规模成就、分布地点、饲养方法、用途作用等,进行考证和简评。文章提出:唐代为创始摸索阶段,贞观至麟德年间开创出马政之... 本文对马政定义及作用进行讨论,然后分别就唐、五代、宋三个历史阶段的马政机构设置和演变,马政实践及效果,包括其规模成就、分布地点、饲养方法、用途作用等,进行考证和简评。文章提出:唐代为创始摸索阶段,贞观至麟德年间开创出马政之极盛局面;五代基本承袭唐朝旧制,仅有微小调整和更动;宋代马政虽重视并且不断改革,然落实到马政的根本目的与实际效果上,实难望唐代之项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政 监牧 牧马 唐宋
下载PDF
《诗经》中龙马文化精神内涵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雪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9,共7页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断积淀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建构和发展的结晶。由于马与龙精神特质的相似性,古代先民将马提升到龙的图腾崇拜高度,从而促成了文学中龙马形象的合一...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特质既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不断积淀的产物,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建构和发展的结晶。由于马与龙精神特质的相似性,古代先民将马提升到龙的图腾崇拜高度,从而促成了文学中龙马形象的合一。以先秦文学经典《诗经》为载体,通过对西周尊马传统,以及《诗经》马类兴象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意蕴进行分析,探讨古代龙马文化、马政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马文化建构方式,认为"马"在中国古代人与动物关系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龙马文化精神 马类兴象 马政 人马关系
原文传递
清代马政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牛贯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7-63,共7页
马队于清代兵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清朝经制军队八旗、绿营的主要组成部分。清代马政则为马队营制之基础。本文从清代战马数量考释入手,探讨了清朝经制军队的马队建制、牧场建设及清代马政在嘉道以降的废弛情况。
关键词 马队 马政 兵制
下载PDF
为国养马的“弼马温”:明代民间差役中的孳牧马头
5
作者 蒋玉晨 《史志学刊》 2024年第6期4-19,共16页
孳牧马头是马政在基层社会实际运作时的主要执行者和负责人,为明代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军事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种马课驹”到“征银买俵”,民间养马之役经历了由实物徭役到征银代役的变化过程。无论征课形式如何变化,孳牧马头始终... 孳牧马头是马政在基层社会实际运作时的主要执行者和负责人,为明代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军事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种马课驹”到“征银买俵”,民间养马之役经历了由实物徭役到征银代役的变化过程。无论征课形式如何变化,孳牧马头始终是该项差役的主要佥派对象。马头的佥派标准由“按丁”“按地”到“丁粮兼论”的变化过程,反映了明代赋役制度在“祖宗成法”之下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自我调适。孳牧马头在牧养马匹、孳生马驹的基本职能之中衍生出收掌价银、供应公费等附加职能,亦说明当时徭役佥派的制度性调整和实际运行中的奸弊丛生。应当此役者不但身膺沉重的正项差役负担,还要不时面临各方势力的欺侵与勒索,他们低下的社会地位与其群体对民间养马之政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孳牧马头 马政 徭役折银 民间差役
下载PDF
南宋孳生马监的兴废
6
作者 尚平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8-343,346,共7页
in the early period of southern song,Emperor GaoZong and XiaoZong ages,the court tired to offer and support the war horses for his cavalries by breeding.So the emperors and government had erected some horse farm in di... in the early period of southern song,Emperor GaoZong and XiaoZong ages,the court tired to offer and support the war horses for his cavalries by breeding.So the emperors and government had erected some horse farm in different areas in order to propagate and breed horses but faced with a sea of troubles they finally had to give up after successive failures.The horse breeding was an important affair in horse administrations of southern song,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ad make an general collection for the records of the topic and offered us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SONG horse BREEDING horse administration
下载PDF
清初西北茶马御史述论
7
作者 郭宇昕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5,214,共14页
顺治二年,清朝平定陕西后,沿袭明朝之制,由中央选派监察御史一员赴西北地方专责西北茶马贸易及苑监牧政,称“茶马御史”。茶马御史任期例以一年一更,下辖茶马司、苑马寺及孳牧诸监。受西北形势影响,茶马御史权责屡有调整,后经几任茶马... 顺治二年,清朝平定陕西后,沿袭明朝之制,由中央选派监察御史一员赴西北地方专责西北茶马贸易及苑监牧政,称“茶马御史”。茶马御史任期例以一年一更,下辖茶马司、苑马寺及孳牧诸监。受西北形势影响,茶马御史权责屡有调整,后经几任茶马御史整饬,茶、马诸务有所复兴,但始终未复旧观。由于清朝用马情况与边疆形势相比明朝发生了变化,不再专一依赖茶马御史提供马匹,加之蒙古各部相继臣服,边外平靖,已无须专职维护,待清世祖驾崩、清廷满汉关系变化引发政治形势转变,茶马御史遂于康熙七年裁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茶马御史 茶马贸易 马政 西北
原文传递
略论唐代陇右地区马政对经略西北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向红伟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唐朝前期出于经略西北的需要,统治者高度重视马牧业,为此制订了系统完整的制度,在陇右地区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监牧基地,良好的马政为唐军提供了大量优质战马,在唐朝前期的开边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至安史之乱,吐蕃乘隙入侵,尽占陇右地... 唐朝前期出于经略西北的需要,统治者高度重视马牧业,为此制订了系统完整的制度,在陇右地区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监牧基地,良好的马政为唐军提供了大量优质战马,在唐朝前期的开边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至安史之乱,吐蕃乘隙入侵,尽占陇右地区,马政日益衰微。唐政府失去陇右屏障,海内骚然,终晚唐一代,西北边患未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右地区 马政 官营畜牧业
下载PDF
马与昭通地名关系的历史文化透视
9
作者 傅奠基 《昭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马为六畜之首,在中国古代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国威、权力和财富的标志,又是商贸流通的载体,农夫耕载的利器;骏马奔逸绝尘的风姿与境界,也是仁人志士的理想寄托与精神追求。在昭通众多的地名中,带马字者600多个,其中直接与马有关的约... 马为六畜之首,在中国古代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国威、权力和财富的标志,又是商贸流通的载体,农夫耕载的利器;骏马奔逸绝尘的风姿与境界,也是仁人志士的理想寄托与精神追求。在昭通众多的地名中,带马字者600多个,其中直接与马有关的约500余个。透过这些地名,解读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更真切地感知昭通先民们的生活史实,领悟和欣赏地名中丰富多彩的马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政 昭通地名 历史 马文化 乌蒙马
下载PDF
清代马政概说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妍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1,共7页
马匹,是清朝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重要军事装备。如何保证马匹的供给,成为清朝统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入关之初,清朝通过茶马贸易、贡马、捐输马、市马等多种渠道采办马匹,但这并不能保证清朝获得充足、优质的马匹。为了拥有更稳... 马匹,是清朝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重要军事装备。如何保证马匹的供给,成为清朝统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入关之初,清朝通过茶马贸易、贡马、捐输马、市马等多种渠道采办马匹,但这并不能保证清朝获得充足、优质的马匹。为了拥有更稳定的马匹来源,清朝逐步在长城以北以及各八旗、绿营驻地建立起了大批官牧场,形成了由太仆寺、上驷院、八旗和绿营四部分组成的马匹蓄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马政 太仆寺 上驷院 绿营
原文传递
对清代前期马政兴盛原因的考察
11
作者 陈振国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清代前期,马政迎来了又一个辉煌阶段。迁延日久的统一战争和稳固政权成为推动马政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满民族的骑射传统及统治阶层对马政的高度重视是马政发展的另一重要推手;清前期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造就的封闭环境也为马政事业的发... 清代前期,马政迎来了又一个辉煌阶段。迁延日久的统一战争和稳固政权成为推动马政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满民族的骑射传统及统治阶层对马政的高度重视是马政发展的另一重要推手;清前期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造就的封闭环境也为马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政府机构运转有效、制度被彻底贯彻执行为马政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成就了马政在清前期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马政 兴盛 原因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明代马匹牧养问题研究综述
12
作者 郄昊谦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171-178,共8页
马匹,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直被统治者所重视。明朝建立之初,在吸取宋代保马法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严密的马政体制,并在其后不断有所沿革,其中马匹贸易基本只存在于边疆地区,而马匹牧养则兼顾边疆与内地,并且是内地... 马匹,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直被统治者所重视。明朝建立之初,在吸取宋代保马法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严密的马政体制,并在其后不断有所沿革,其中马匹贸易基本只存在于边疆地区,而马匹牧养则兼顾边疆与内地,并且是内地马政的主要形式。自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究,取得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明代的马匹牧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军事物资供应、民间赋役以及明代货币白银化等相关问题。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研究,也是新一代学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马政 马匹牧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近代日本马政及其对外扩张
13
作者 王玉强 庄苗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为满足日本对外扩张战争中对军马的需求,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明治政府借鉴西方近代马政制度,设立专门的马政管理机构,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行政和经济制度,由此近代日本马政体系被建立起来。此后近代日本马政主要由农商务省负责管理,作... 为满足日本对外扩张战争中对军马的需求,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明治政府借鉴西方近代马政制度,设立专门的马政管理机构,并制定了与之相关的行政和经济制度,由此近代日本马政体系被建立起来。此后近代日本马政主要由农商务省负责管理,作为国策被强力施行。但在近代日本马政建设中,日本陆军出于对外扩张目的,一再强化以军需为主导的马政建设方针,农商务省与陆军为此进行了长期斗争,陆军以军需为主导的马政建设方针最终占据主导地位。除在日本国内开展马政建设外,为了进一步对外扩张,日本陆军还将马政活动扩展到海外,着力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等地开展马政活动。近代日本的马政活动几乎伴随日本对外扩张的始终,是支撑日本对外扩张战争的重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马政 马匹改良 日本陆军
下载PDF
承袭与调适——清初太仆寺职权的演变
14
作者 郭宇昕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1,共10页
清朝入关后承袭明制,沿袭太仆寺建置,于顺治元年委官建署,但因明清军政体制相异,太仆寺不再管理前明兼掌之马政及相关钱粮。顺治七年,为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太仆寺重掌马政相关钱粮,权势稍振。康熙二年,钱粮统归户部,太仆寺再度成为有秩... 清朝入关后承袭明制,沿袭太仆寺建置,于顺治元年委官建署,但因明清军政体制相异,太仆寺不再管理前明兼掌之马政及相关钱粮。顺治七年,为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太仆寺重掌马政相关钱粮,权势稍振。康熙二年,钱粮统归户部,太仆寺再度成为有秩无事的闲曹。这一时期,清廷内部新旧制度、满汉关系不断调整,太仆寺于康熙九年接管兵部大库口外马场,自此专营牧场,成为清朝八旗马政体系的一部分。清初太仆寺职权的演变反映了清朝入关后全面接触中原王朝体制、建立全国性政权时的承袭与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太仆寺 职权 马政 财政
原文传递
陕西咸阳唐康善达墓的发现与研究
15
作者 赵占锐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06-110,154,I0004,F0003,共8页
202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发掘了唐代入华粟特人康善达墓。墓主康善达作为入仕唐廷的昭武九姓胡,与其父长期担任牧监职务。该墓的发现为初唐时期监牧制度的研究以及入华粟特人的生活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唐代 粟特人 康善达 壁画 马政
下载PDF
“弃灰法”新考——基于马政的拓展分析
16
作者 朱金才 李金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石灰和草木灰会对怀孕的母马和刚出生的小马造成伤害,春夏季节是小马驹出生和母马受孕的高峰期,因此《礼记·月令》在仲夏禁止烧灰。秦"刑弃灰于道"和马政是有关系的。弃灰法的颁定执行有其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
关键词 弃灰法 马政
下载PDF
清代朋扣皮脏银奏销制度及马政研究--以广西地区为例
17
作者 邓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朋扣皮脏银是清代绿营马政军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朋扣银、赔桩银、皮脏银、买补倒马银等。其奏销格式因行政管理需求而走向规范化,并形成一套完密的奏销体系。广西地区的马政运行显示,经制马匹、准倒马匹、买补马匹价银等不断减... 朋扣皮脏银是清代绿营马政军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朋扣银、赔桩银、皮脏银、买补倒马银等。其奏销格式因行政管理需求而走向规范化,并形成一套完密的奏销体系。广西地区的马政运行显示,经制马匹、准倒马匹、买补马匹价银等不断减少以及咸同以后绿营的裁撤对朋扣皮脏银奏销有决定性影响,也侧面反映出清廷在绿营马政上的削减及绿营军事体系的溃败。广西地区的朋扣皮脏银奏销还显示,赔桩逐渐演化成无项,朋扣银用于绿营的其他各项支用等维系了绿营马政的持续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 军事史 马政 绿营
下载PDF
唐代监牧置废发展考论
18
作者 张林君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187,共6页
监牧是唐代统治者设立的官营养马机构,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唐初兴起、高武时期衰微和唐中后期提振。唐初获得突厥战马和隋代遗马是有迹可循的,其时间早于贞观,再于陇右地区广开监牧蕃马。高武时期,永隆夏州失马与垂拱后耗马都是监牧... 监牧是唐代统治者设立的官营养马机构,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唐初兴起、高武时期衰微和唐中后期提振。唐初获得突厥战马和隋代遗马是有迹可循的,其时间早于贞观,再于陇右地区广开监牧蕃马。高武时期,永隆夏州失马与垂拱后耗马都是监牧颓然的表现,主要与突厥寇边、平定叛乱、政局变化等背景有关。玄宗时重振马政,使马数稍复;而安史之乱与吐蕃入侵,导致陇右的监牧尽废;唐中后期仍营建了六个监牧,大多存在时间不长,其置废都有一定的现实原因,也暴露出监牧延续过程中的多种矛盾与阻碍。虽然唐代监牧置废发展曲折,但唐王朝始终设立官营的马匹生产部门,显示了朝廷对战备资源的需求及其背后隐含的政治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监牧 马政 安史之乱 飞龙使
下载PDF
唐代监牧奖惩考核机制论略
19
作者 张林君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唐代完备的监牧制度既包括一套机构完整、职责明确、层级分明的职官体系,亦包括一套领导有序、奖惩分明、以律令为支撑的考核机制,二者共同构成唐代监牧机构高效运转的制度保证。奖惩考核律令严格要求并从制度上保证了各级官吏与底层牧... 唐代完备的监牧制度既包括一套机构完整、职责明确、层级分明的职官体系,亦包括一套领导有序、奖惩分明、以律令为支撑的考核机制,二者共同构成唐代监牧机构高效运转的制度保证。奖惩考核律令严格要求并从制度上保证了各级官吏与底层牧子恪尽职守,在牲畜合法的损耗之外有繁衍过剩,则逐级奖励,若亡失超标、课税不足与饲养失职等情形发生,则予以细致量刑定罪。严密周详的奖惩考核机制有效约束饲牧行为的同时,也从制度层面规范了赏罚处置办法,从而促进了唐代马政的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监牧 奖惩 考核机制 马政
下载PDF
明代西北马政制度
20
作者 何琪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42-45,共4页
明王朝自建国以来,统治阶级一直都很重视西北边境地区的治理,而马政的实施则是其极为重要的强边御虏手段之一,也是明王朝历代君臣所共有的治边观念。在马政中,官牧和市马两种方法并行不悖,一度使明朝边备充裕;而到后来,由于所用非人,豪... 明王朝自建国以来,统治阶级一直都很重视西北边境地区的治理,而马政的实施则是其极为重要的强边御虏手段之一,也是明王朝历代君臣所共有的治边观念。在马政中,官牧和市马两种方法并行不悖,一度使明朝边备充裕;而到后来,由于所用非人,豪强侵夺,马政遂而衰败。马政制度从确立、实施、发展再到完善和逐渐衰败,既是明朝边疆安危的变化表现,也是明王朝整体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西北 马政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