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age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del of top coal in steep top caving coal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妮 张洁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3年第1期12-15,共4页
Damage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del of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in the top caving was constructed in the pap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ing supporting pressure, dip ang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oal on horizontal s... Damage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del of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in the top caving was constructed in the pap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ing supporting pressure, dip ang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oal on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were analyzed as well. By terms of the practice project analysis, the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ip angle β and thickness of coal seam M. Dip angle of coal seam β has tremendous impact on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while thickness of coal seam M has slight impact. When thickness of coal seam is below 10m,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increases sharply. While thickness exceeds 15m, it is not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on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any l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p-grade coal horizontal section height DAMAGE statistic mechanic model
下载PDF
强水驱稠油油藏水平井初期产能主控因素研究
2
作者 谷悦 代玲 +3 位作者 刘成林 孙常伟 梁全权 江任开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7期42-47,共6页
南海东部P油田属于强水驱稠油油藏,以水平井开发为主,油井投产初期具有产量高、低含水和低压差的开发特点。考虑海上油田井下作业成本较高,油井初期产油量对开发效果及措施经济性影响较大,因此以P油田27口开发井实际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 南海东部P油田属于强水驱稠油油藏,以水平井开发为主,油井投产初期具有产量高、低含水和低压差的开发特点。考虑海上油田井下作业成本较高,油井初期产油量对开发效果及措施经济性影响较大,因此以P油田27口开发井实际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对强水驱稠油油藏水平井初期产油量的主控因素开展定量化研究,明确其关联强弱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水驱稠油油藏水平井初期产油量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水平段长度、渗透率、避水高度、水油砂厚比、原油黏度和隔夹层分布,主控因素为水平段长度、渗透率和避水高度。水平井初产油随着渗透率、水平段长度和避水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幅度趋于变缓;当水平段长度超过800m、避水高度大于15m,地质油藏参数变化对油井初期产油量影响的敏感性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驱稠油油藏 水平井 初期产能 水平段长度 渗透率 避水高度
下载PDF
新结构体系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原理研究
3
作者 戴葵 狄岗 曹慧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8-73,共6页
在已有的剪力墙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新的计算模型,根据国家规范确定结构构造措施,提出了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原则,论述了世界上第一栋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产生根据和发展研究成果。将短肢剪力墙与传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其结构特... 在已有的剪力墙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新的计算模型,根据国家规范确定结构构造措施,提出了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原则,论述了世界上第一栋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产生根据和发展研究成果。将短肢剪力墙与传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其结构特性和优化方向。根据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特点,将结构水平位移分为有害层间位移和无害层间位移,得出了有害层间位移的计算公式,采用有害层间位移角参数和主截面高度变化来控制变形,使结构设计参数满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肢剪力墙 水平位移 有害层间位移 顶点位移 主截面高度 刚度
下载PDF
急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合理段高选择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小平 张红祥 石平五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4-548,共5页
为确定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段高的合理取值,将开采后裸露顶板岩层简化为三边固支的矩形薄板,采用薄板破断理论对受横向和纵向载荷作用下的斜置矩形薄岩板进行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岩板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岩层倾角... 为确定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段高的合理取值,将开采后裸露顶板岩层简化为三边固支的矩形薄板,采用薄板破断理论对受横向和纵向载荷作用下的斜置矩形薄岩板进行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岩板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岩层倾角、覆岩栽荷及泊松比是影响段高取值的5个主要因素.应以在工作面上方采空区煤矸体沿着顶煤采出后形成的槽形采空区域下移前岩板不发生沿根部折断为极限段高的选择标准.工作面合理段高取值分为3奘:第Ⅰ类煤层倾角45°~55°,取值在29m范围内;第Ⅱ类55°~75°,取值在51m范围内;第Ⅲ类75°~90°,该范围内开采工艺及设备选择对合理段高取值的影响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放顶煤 大段高 采放比 板破断 合理段高
原文传递
水平地震作用方向对异形柱结构整体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正海 潘文 +1 位作者 何玲 刘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由于截面几何性质的特殊性,在进行该类结构的抗震计算时,地震作用方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异形柱截面和异形柱结构的计算结果分析,说明了无论是在异形柱框架结构中,还是一般结构中部分采用了异形柱,都应根据具...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由于截面几何性质的特殊性,在进行该类结构的抗震计算时,地震作用方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异形柱截面和异形柱结构的计算结果分析,说明了无论是在异形柱框架结构中,还是一般结构中部分采用了异形柱,都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地震作用方向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柱 整体分析 水平地震作用方向 高厚比 敏感度
下载PDF
急斜煤层大段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研究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在与普通段高工作面对比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对大段高工作面的来压显现特征及支架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大段高工作面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矿压显现,周期来压步距在2... 为研究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在与普通段高工作面对比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对大段高工作面的来压显现特征及支架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大段高工作面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矿压显现,周期来压步距在21~26 m左右.2)支架的工作阻力并不会随着段高与采深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支架将受到其上方上覆岩层临时结构的保护作用.3)随着开采深度和充填体密实程度的增加,周期来压步距呈现增大的趋势.4)一次增阻在支架运转特性类型中所占比率最高,支架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段放顶煤 大段高 现场监测 矿压显现 周期来压
下载PDF
27t轴重通用货车对驼峰设计及作业控制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亮 李荣华 刘博 《铁道货运》 2016年第11期24-27,共4页
根据27 t轴重通用货车所具有的车轮直径增大、总重增加和车体尺寸增大等特性,分析由此带来的对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的单位基本阻力减小、制动能力下降、驼峰控制范围增加、单位风阻力增大等影响。从调速控制、平纵断面及峰高设计3个角度... 根据27 t轴重通用货车所具有的车轮直径增大、总重增加和车体尺寸增大等特性,分析由此带来的对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的单位基本阻力减小、制动能力下降、驼峰控制范围增加、单位风阻力增大等影响。从调速控制、平纵断面及峰高设计3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应用27 t轴重通用货车时的驼峰设计及作业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基本阻力 平纵断面设计 峰高设计 调速控制 货车轴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