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詹必成 陈亮 +2 位作者 朱全 徐海 刘希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9期2713-271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SPNs)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共24例患者,25枚小结节,先行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后行全胸腔镜下(VATS)肺楔形切除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孤立性肺小结节(SPNs)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共24例患者,25枚小结节,先行CT引导下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后行全胸腔镜下(VATS)肺楔形切除术。SPNs直径(10.09±4.59)mm,距壁层胸膜(11.03±8.31)mm。统计定位时间、成功率、并发症;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成功率、中转开胸率等。结果联合定位时间(21.64±4.76)min,成功率100%,失败率为0。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其中少量气胸5例(20.8%),胸膜反应2例(8.3%),轻度咯血1例(4.2%),无血胸或血气胸。亚甲蓝定位失败2例,Hookwire脱落2例。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17.71±4.25)min,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胸。SPN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14枚为原发性肺癌,11枚为良性病变。结论 SPNs术前运用亚甲蓝与Hookwire联合定位的方法准确率高,并发症小,可提高VATS肺楔形切除术的成功率,对于SPN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肺 胸腔镜检查 亚甲蓝 术前定位 hookwire
原文传递
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贾春祎 陈海泉 +2 位作者 王启文 李国栋 李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7-920,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早期肺癌。本研究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对于SPN的诊疗价值。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 背景与目的:临床检查发现,孤立性肺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早期肺癌。本研究探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胸腔镜手术对于SPN的诊疗价值。方法: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SPN患者310例,CT引导下留置Hookwire定位针,行胸腔镜(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楔形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式。统计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胸率以及SPN病理分型等。结果: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咯血2例需要处理,术中Hookwire脱落12例(3.87%),VATS肺楔形切除手术成功率为99.0%,中转开胸3例。SPN术后组织学病理结果:原发性肺癌237例,良性病变73例。结论:采用CT引导Hookwire定位下VATS手术的方法治疗微小SPN,诊断准确率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孤立性肺小结节 hookwire
下载PDF
102例CT引导下术前Hookwire定位肺部结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学瑜 赵广垠 +3 位作者 徐敬慈 陈小勇 朱良纲 李鹤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术前Hookwire定位肺部结节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4月瑞金医院胸外科北院病区102例因肺部结节拟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64例,年龄23~82(53.2±12.8)岁。结... 目的研究CT引导下术前Hookwire定位肺部结节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4月瑞金医院胸外科北院病区102例因肺部结节拟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64例,年龄23~82(53.2±12.8)岁。结果102例患者的肺部结节均成功接受了CT引导下术前Hookwire定位,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时间27.0(11~67)min;定位过程中需要调整角度的次数为6.9(3~14)次;定位针的进针深度为41.5(16.3~69.1)mm。有48例(47.1%)患者在定位后出现定位区域肺组织内的少量出血,53例(51.9%)患者在定位后出现少量气胸,16例(15.7%)患者在随后的手术中发现定位针完全从肺组织上脱落。1例患者因胸腔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胸手术,其余101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5例(4.9%)患者为原位腺癌、28例(27.5%)患者为微浸润性腺癌、36例(35.3%)患者为浸润性癌、32例(31.3%)患者为良性病变。没有患者出现术前定位相关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论术前CT引导下的Hookwire肺内结节定位技术安全、有效,能够满足临床绝大多数情况下胸外科医师的术中定位需求,且不劣于目前临床上所应用的其它术前定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kwire 肺结节 术前定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3D-CTBA联合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单一波 蒋薛伟 +4 位作者 沈飞 黄斌 杨玉立 黄晓锋 虞桂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联合Hookwire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三维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联合Hookwire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48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用Mimics 20.0软件行3D-CTBA重建肺部解剖结构,明确肺结节所在肺段及靶段支气管、血管走行,观察有无变异,决定术中所需切断和保留的支气管及动(静)脉,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定位后入手术室行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定位针移位和脱落并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Hookwire定位时间(19.71±3.94)min,发生气胸5例;手术时间(109.67±17.21)min,术中出血量(65.42±21.62)ml,术后胸管置管(4.13±1.26)d,术后胸腔引流量(548.33±228.78)ml,术后住院时间(6.25±1.48)d。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3D-CTBA技术联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有助于术者进行安全、精准的解剖性肺段切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支气管血管成像 hookwire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杰 曹炜 +3 位作者 顾江魁 陈春雨 刘献 张彪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比较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行胸腔镜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的5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 目的比较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在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行胸腔镜下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切除的5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1例术前在CT引导下使用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25例使用Hookwrie定位,对比两组患者定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成功率等数据,评价两种定位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肺结节定位针组无脱钩,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2.9%(4/31),Hookwire组有4例脱钩,定位成功率84.0%,并发症发生率4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平均定位时间(19.0±2.8)min,较后组(20.1±3.0)min稍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前在CT引导下应用肺结节定位针穿刺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定位针 hookwire 周围型孤立性肺小结节
下载PDF
多平面重建技术在CT引导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蔚 吴志远 +4 位作者 陈克敏 王子寅 刘钦 丁晓毅 王忠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3-867,共5页
目的评估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29例行MPR技术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穿刺定位患者,评估应用该方法进行肺磨玻璃结节定位的成功率、定位耗时和并... 目的评估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29例行MPR技术引导下肺磨玻璃结节术前穿刺定位患者,评估应用该方法进行肺磨玻璃结节定位的成功率、定位耗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9例肺磨玻璃结节均成功定位(成功率100%),操作平均耗时19.1 min。1例(3.4%)患者出现钩针脱落,6例(20.7%)患者出现无症状气胸,6例(20.7%)患者出现肺内出血,29例患者定位术后均成功切除病灶并获得病理诊断。结论 MPR技术有助于多角度、多平面规划肺磨玻璃结节带钩钢丝定位的穿刺路径,提高肺磨玻璃结节,特别是毗邻纵隔、血管、叶间裂和骨性结构的特殊部位结节的定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多平面重建 CT引导 带钩钢丝
下载PDF
三维重建联合Hookwire定位肺小结节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庆文 殷志敏 +3 位作者 王霄霖 孙超 陆世春 束余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结节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39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5例,平均年龄(5...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结节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39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33±11.17)岁。术前应用Mimics Medical 20.0重建肺部解剖结构,并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小结节,术中根据Hookwire的位置、三维重建图像及预先模拟的手术方式,行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8.97±28.5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7.95±17.57)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95±1.68)d,平均胸腔引流时间(4.21±1.95)d。术后并发症5例(12.82%),其中心房颤动1例、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胸腔内出血1例、气胸1例。实际切缘宽度均>3.0 cm。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结节有助于进行精准的解剖性肺段切除,使手术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hookwire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外科 治疗
原文传递
Hookwire术前定位在胸腔镜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伟钊 叶红雨 +1 位作者 吴颖猛 姜海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总结hookwire术前定位在全胸腔镜下切除肺部直径小于2cm的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82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共88个直径小于2cm的肺部孤立性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 目的总结hookwire术前定位在全胸腔镜下切除肺部直径小于2cm的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82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共88个直径小于2cm的肺部孤立性病灶,行全胸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术前均在数字减影(DSA)InnovaCT引导下采用hookwire对病灶穿刺定位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34~78(61.4±10.7)岁。对手指触诊阳性率与病灶临床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手指触诊与hookwire定位的成功率,并总结hookwire定位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结果Hookwire定位常见并发症为无症状气胸13例(14.8%),少量血胸7例(7.9%),严重胸痛3例(3.4%)。9个病灶(10.2%)术中发现穿刺针移位。85个(96.5%)病灶可通过Hookwire准确定位,与触诊(53.4%)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手指触诊的阳性率与病灶的病理类型和病灶的性质有关,对于微浸润性/浸润前病变、肺部单纯性磨玻璃样结节(pureground-glassopacity,pGGO)的触诊阳性率明显偏低,分别为25.8%和19.2%。结论对于直径小于2cm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胸腔镜手术前hookwire穿刺定位是一项安全的技术。其最佳适应证为直径小于2cm的pG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kwire 孤立性肺结节 磨玻璃样结节 定位 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CT引导带钩钢丝定位在肺小结节胸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宫立群 朱建权 +7 位作者 肖建宇 赵晓亮 陈玉龙 张雷 张强 贾斌 徐峰 王长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前使用CT引导带钩钢丝定位,确定肺部小结节位置,以利于手术中切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34例患者,术前使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前使用CT引导带钩钢丝定位,确定肺部小结节位置,以利于手术中切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34例患者,术前使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hookwire)定位肺部小结节,定位完成后直接行胸腔镜下肺部病变切除,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术式。结果:肺部小结节直径5~22 mm。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中位定位时间23 min。2例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穿刺针脱落,有3例患者定位后CT扫描时发现气胸。结论:术前使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肺部微小病变的方法准确、安全性高,能够提高胸腔镜手术中肺部结节切除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引导 带钩钢丝 术前定位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肺外周结节HOOKWIRE 穿刺定位后脱落原因分析及应用体会
10
作者 古琳 丁锋 +1 位作者 陈开林 罗经文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研究肺外周结节经CT引导下术前Hookwire穿刺定位后脱落与穿刺部位及胸壁厚度的关系。方法 2017年7月~2021年12月我院因外周肺结节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19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穿刺定位,记录穿刺部位、定位针是否... 目的 研究肺外周结节经CT引导下术前Hookwire穿刺定位后脱落与穿刺部位及胸壁厚度的关系。方法 2017年7月~2021年12月我院因外周肺结节行胸腔镜手术的病人19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穿刺定位,记录穿刺部位、定位针是否脱落、胸壁厚度以及穿刺结束时间至手术开始切皮的间隔时间,Logistics回归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探讨影响定位针脱落的危险因素。结果 190例病人合并COPD3例,胸腔重度粘连12例。脱落31例,脱落率16.3%。其中,肩胛下角线内侧31例,脱落15例,脱落率48.4%;腋中线-肩胛下角线67例,脱落10例,脱落率14.9%;锁骨中线-腋中线65病例,脱落5例,脱落率7.6%;锁骨中线内侧27例,脱落1例,脱落率3.7%,肩胛下角线内测脱落率最高,与其他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针脱落病例胸壁组织厚度(49.38±6.28)mm,定位针未脱落病例胸壁厚度(36.36±7.7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与手术间隔时间73~98分钟,平均(81.99±4.48)分钟。结论 定位针脱落与胸壁厚度有关,肺外周结节术前胸背部尤其是肩胛下角线内脱落比例明显偏高。肺外周结节体表投影在肩胛下角线内侧的病例,应优选考虑其他定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周结节 hookwire 定位 脱落原因
下载PDF
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辉 郑翔 +2 位作者 闻作川 田浩 王永平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8例肺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76例采用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分析2种定位方式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8例肺结节的临床资料,其中82例采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76例采用CT引导下亚甲蓝定位。分析2种定位方式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无中转开胸手术者。2种定位方式患者在病灶与胸膜距离、定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患者肺结节切除时间[(32.6±8.4)min]短于亚甲蓝定位患者[(39.3±12.1)min](P<0.01)。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胸腔镜治疗肺结节准确有效,并发症少,且Hookwire定位可显著缩短肺结节切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hookwire 亚甲蓝 外科手术 胸腔镜 结节切除时间 CT引导 气胸 疼痛 手术后
下载PDF
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在肺小结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景灼 巫国勇 +1 位作者 叶敏 庞文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1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 探讨肺部小结节手术前的定位方法,比较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的优缺点,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提高定位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7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共对其中的81枚小结节进行CT引导下定位... 目的 探讨肺部小结节手术前的定位方法,比较Hookwire及亚甲蓝定位的优缺点,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提高定位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7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共对其中的81枚小结节进行CT引导下定位后行胸腔镜肺切除术.采用亚甲蓝定位47枚,其中结节距离胸膜小于15 rmm者(A组)27枚,大于15 mm者(B组)20枚;Hookwire定位34枚,结节距离胸膜小于15 mm者(C组)15枚,大于15 mm者(D组)19枚.比较亚甲蓝定位组(A+B)和Hookwire定位组(C+D)的成功率,比较亚甲蓝定位组中结节距离胸膜小于15 mm(A组)和大于15 mm(B组)的成功率,比较Hookwire定位组中结节距离胸膜小于15 mm(C组)和大于15 mm(D组)的成功率,比较结节距离胸膜小于15 mm的亚甲蓝(A组)和Hookwire(C组)的定位成功率,比较结节距离胸膜大于15 mm的亚甲蓝(B组)和Hookwire(D组)的定位成功率.结果 亚甲蓝定位的总成功率85.11%,Hookwire定位的总成功率82.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定位成功率分别为96.30%、70.00%、66.67%、94.74%,A与B、A与C、C与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结论 对于肺部小结节的术前定位,结节距离胸膜小于15 mm,考虑采用亚甲蓝定位;大于15 mm,采用Hookwire定位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术前定位 hookwire
下载PDF
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针与亚甲蓝联合定位术在肺结节胸腔镜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继鹏 陈炜 +3 位作者 陈胜 夏静静 高新怀 王立新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62-65,共4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 扫描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临床上发现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直径≤3cm),特别是磨玻璃样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越来越多,但仅根据肺结节CT报...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影像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 扫描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临床上发现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直径≤3cm),特别是磨玻璃样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越来越多,但仅根据肺结节CT报告分级系统(lu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难以区分肺结节的良恶性[1],因此确诊需要获得组织病理学。而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如CT或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结节活检均有明显局限性,而虚拟导航下外周肺结节活检花费较大,且目前多在研究中心开展,实用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kwire 亚甲蓝 肺结节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在VATS术前定位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颖 李先华 +2 位作者 钱涵泓 郁骁 刘为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前定位肺部磨玻璃结节(GG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访资料分为试验组(VATS术前采用CT引导下... 目的探究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前定位肺部磨玻璃结节(GG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随访资料分为试验组(VATS术前采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定位)和对照组(VATS术前未采取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定位),评估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在VATS术前定位GGN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例GGN患者,共检出51个病灶(3例患者检出2个病灶,45例患者检出单个病灶),所有病例患者病灶均成功定位,左肺叶19个、右肺叶32个。病灶平均最大直径(1.1±0.2)cm,平均定位时间(17.4±1.7)min,平均进针深度(1.7±0.2)cm,平均进针角度(79.0±6.1)°。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3%(29/32)、87.50%(14/16)、89.58%(43/48)。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GN患者于VATS术前行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针技术定位有明确的临床手术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CT 带钩钢丝 定位 VATS
下载PDF
术前Hookwire和亚甲蓝双定位在胸腔镜治疗肺部磨玻璃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勇 李明武 +4 位作者 于浩 尹兴儒 胡世新 姜振杰 夏源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3期89-9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术前Hookwire和亚甲蓝双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和应用后手术时间的变化,评价其在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部磨玻璃病变(GGO)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GGO患者共计166例,其中112例术前采取C... 目的:通过分析术前Hookwire和亚甲蓝双定位技术的成功率和应用后手术时间的变化,评价其在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部磨玻璃病变(GGO)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GGO患者共计166例,其中112例术前采取CT定位下的Hookwire和亚甲蓝注入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作为定位组,另有54例作为对照组直接手术,比较两组的中转开胸率和手术时间。结果:定位组的楔形切除术时间和中转开胸率分别为(45.05±10.25)min、0.89%,对照组分别为(65.41±9.37)min、9.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GGO的术前Hookwire和亚甲蓝双定位技术安全简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转开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kwire 双定位 胸腔镜 磨玻璃病变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覃石磊 伍赞锦 +1 位作者 周承财 王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17-0120,共4页
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与微弹簧圈在肺小结节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起至2023年6月肺小结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穿刺成功情况、穿刺针数、穿刺成功所用时长、用时、疼痛反应、日常生活能力、心理... 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与微弹簧圈在肺小结节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起至2023年6月肺小结节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穿刺成功情况、穿刺针数、穿刺成功所用时长、用时、疼痛反应、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满意度。结果 Hookwire组患者的一针、二针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微弹簧圈组,三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均低于微弹簧圈组(Z=2.219,P<0.05),并发症发生率2.00%(1/50)低于微弹簧圈组18.00%(9/50)(χ2=7.111,P<0.05),穿刺针数、扫描次数均少于微弹簧圈组(P<0.05),扫描时间、穿刺成功所用时长、手术用时均短于微弹簧圈组(P<0.05),疼痛反应0级比例高于微弹簧圈组,1级、2级、3级、4级比例均低于微弹簧圈组(Z=2.329,P<0.05),Barthel评分高于微弹簧圈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微弹簧圈组(P<0.05),满意度94.00%(47/50)高于微弹簧圈组74.00%(37/50)(χ2=7.441,P<0.05)。结论 CT引导下Hookwire在肺小结节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较微弹簧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穿刺定位 CT引导下 hookwire 微弹簧圈 穿刺成功 穿刺针数
下载PDF
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柴杰 鲁东 +4 位作者 吕维富 储森林 魏宁 汪丽君 徐蓓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8月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411例483枚肺结节资料,带线锚钩组237例(273枚),微弹簧圈组174例(210枚)。比较2组定位时间、定位成功...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8月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411例483枚肺结节资料,带线锚钩组237例(273枚),微弹簧圈组174例(210枚)。比较2组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微弹簧圈组相比,带线锚钩组定位时间更短[(12.1±3.0)min vs.(15.4±4.2)min,t=-9.491,P=0.000]。带线锚钩脱落率0.4%(1/273),微弹簧圈为1.0%(2/210),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6%(44/237)、15.5%(27/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χ^(2)=0.652,P=0.419)。结论胸腔镜术前使用带线锚钩及微弹簧圈定位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带线锚钩的定位时间较短,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定位 带线锚钩 微弹簧圈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穿刺定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庆华 张妺 胡效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定位中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9年1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接受CT引导下肺穿刺定位的16... 目的:比较微弹簧圈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定位中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对照研究,收集2013年6月—2019年1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前接受CT引导下肺穿刺定位的167例病例,其中用微弹簧圈定位者65例,设为微弹簧圈组;用Hookwire定位者102例,设为Hookwire组。定位后4 h内行VATS切除。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如气胸(肺压缩20%以上)、出血(>20 mL)、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微弹簧圈组定位成功率为92.31%(60/65),本组主要失败原因为微弹簧圈释放位置偏离及释放后脱入胸膜腔;Hookwire组成功率为93.14%(95/102),本组的主要失败原因为Hookwire头端脱出。在本次研究中微弹簧圈组平均扫描用时(22.45±3.22)min,手术用时(30.81±5.99)min,共出现并发症22例,其中气胸患者11例,肺出血患者6例,中重度疼痛患者5例;Hookwire组平均扫描用时(17.45±4.25)min,手术用时(24.35±7.72)min,共出现并发症49例,其中气胸患者25例,肺出血患者9例,中重度疼痛患者15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技术成功率、气胸及肺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Hookwire组手术用时、扫描用时均显著短于微弹簧圈组,扫描次数显著少于微弹簧圈组(P<0.05)。结论:在肺结节穿刺定位的方法适应证中,主要是依照患者的结节类型与距离胸膜的距离进行综合判断,从而选择相应的检测手段,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弹簧圈定位和Hookwire定位在VATS前对小结节的定位同样有效,微弹簧圈的放置比Hookwire复杂且耗时长,但微弹簧圈定位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CT引导 定位 微弹簧圈 hookwire
下载PDF
肺结节定位针在肺小结节术前定位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春龙 陈立洲 +2 位作者 黄锐 祁志 万豪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比较新型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定位针在肺小结节行电视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10月—2021年5月采用不同穿刺针行肺结节定位57例共65枚肺小结节的病历资料,Hookwire组13例(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44例... 目的:比较新型肺结节定位针与Hookwire定位针在肺小结节行电视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10月—2021年5月采用不同穿刺针行肺结节定位57例共65枚肺小结节的病历资料,Hookwire组13例(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44例(49枚),比较两组的定位时间、脱钩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定位。Hookwire组定位时间为(11.54±1.80)min,肺结节定位针组为(10.05±2.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脱钩率为18.75%(3/16枚),肺结节定位针组无定位针脱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okwire组并发气胸4例(30.77%)、肺出血4枚(25.00%),肺结节定位针组分别为13例(29.55%)、12枚(24.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节结定位针具有不易脱钩,体内留置时间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肺结节定位针 hookwire 电视胸腔镜
下载PDF
超低剂量CT引导下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凤敏 孟红 +3 位作者 李春海 贾海鹏 刘波 许祎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组(B组:100 Sn kV和固定96 mA,n=44)。统计和比较两组间的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HWL定位的符合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的CTDIvol值(P<0.001),总DLP值(P<0.001)和ED值(P<0.001)均明显减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剂量CT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且不影响HWL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带钩钢丝定位 肺小结节 电视辅助胸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