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司法中“人治”模式——从元杂剧中透视 被引量:26
1
作者 苏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62,共14页
《元剧选》中以及明代的公案剧在原则上赞美清官司法的同时 ,不经意中也展示了这一司法人治模式的一系列局限 ,展现了这一模式的另一如今容易为人忽视的侧面 :司法错误的严格责任 ;但这种严格责任不仅很难带来司法的改善 ,相反 ,在一定... 《元剧选》中以及明代的公案剧在原则上赞美清官司法的同时 ,不经意中也展示了这一司法人治模式的一系列局限 ,展现了这一模式的另一如今容易为人忽视的侧面 :司法错误的严格责任 ;但这种严格责任不仅很难带来司法的改善 ,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官员 严格责任 “人治” 官司 不负责任 法人 条件 公案剧 元杂剧 元剧
原文传递
元代社会阶级状况与包公戏的兴起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成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6-48,共3页
元代统治阶级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贪官污吏,循私枉法,制造了无数冤狱;"权豪势要"恃强凌弱,为所欲为。当时的百姓就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社会里,人民渴望出现清官为自己伸张正义,惩恶扬善。适应... 元代统治阶级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贪官污吏,循私枉法,制造了无数冤狱;"权豪势要"恃强凌弱,为所欲为。当时的百姓就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在这种暗无天日的社会里,人民渴望出现清官为自己伸张正义,惩恶扬善。适应这种需要,元代出现了包公戏。这些包公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意愿和爱憎,有着很强的现实精神和人民性,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社会 压迫 清官 包公戏
下载PDF
论包拯的法律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栾爽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5-47,共3页
包拯的"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张以及执法如山的实践,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的清官的特质,都说明他是中国清官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包拯的法律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其实际上是儒家、法家、道家等综合影响作用的产物。... 包拯的"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张以及执法如山的实践,特别是他身上体现出的清官的特质,都说明他是中国清官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包拯的法律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其实际上是儒家、法家、道家等综合影响作用的产物。审视包拯的法律思想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 文化渊源 法律文化
下载PDF
海瑞思想的多元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阎韬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13-17,共5页
海瑞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具有执法不阿的精神,也有仁民爱物的儒家理想。面对明中后期皇帝、官僚的腐败,他力主恢复洪武旧制,以明初的简朴来加以治疗。与此同时,他又顺应工商发展的时代潮流,重视物质利益,提高工商地位,推尊具有启... 海瑞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具有执法不阿的精神,也有仁民爱物的儒家理想。面对明中后期皇帝、官僚的腐败,他力主恢复洪武旧制,以明初的简朴来加以治疗。与此同时,他又顺应工商发展的时代潮流,重视物质利益,提高工商地位,推尊具有启蒙意义的王学,批评作为正统思想的朱子学。复旧与趋新在他思想中结合在一起,新思想使他走到了近代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海瑞思想 清官 儒家 多元结构
下载PDF
试论阮元的官学双馨 被引量:1
5
作者 阮锡安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14,共5页
为纪念阮元诞辰255周年,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晓他的卓著功绩,从为官、为学和为人等方面分析了阮元的一生。阮元为官,官高位重、才略治绩、官有清声;阮元为学,学问渊博、严谨治学、奉为宗师;阮元为人,大儒风范、胸襟宽厚、提拔隽才。
关键词 阮元 为官 为学 为人 清才
下载PDF
从拟话本看明代的审判成本
6
作者 孙旭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明代拟话本中的公案类作品,反映了其时不同品格的审判人在审判过程中所支付的不同审判成本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明代的审判成本及法律实况。
关键词 拟话本 审判成本 昏官 清官
下载PDF
元代公案戏中的清官 被引量:1
7
作者 佛登云 《青海师专学报》 2003年第5期48-49,共2页
公案戏以清官断狱为主要理想方式 ,以“摘奸发覆、洗冤雪枉”为主要内容 ,塑造一些公正廉明、铁面无私、机智幽默 ,敢于同“权豪势要”、“凶暴奸邪”作斗争的清官形象。
关键词 公案戏 清官 人物形象 文学风格 机智 公正 元朝
下载PDF
秦腔剧《窦娥冤》中的“清官”情结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磊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4期92-96,98,共6页
元杂剧《窦娥冤》作为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享誉中外,后经地方戏借鉴改编更是活跃于各大舞台。著名编剧马健翎先生于1958年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为秦腔名剧,其保留了悲剧性的"三桩誓愿",并且将张驴儿父子改为母子,将窦... 元杂剧《窦娥冤》作为我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享誉中外,后经地方戏借鉴改编更是活跃于各大舞台。著名编剧马健翎先生于1958年将元杂剧《窦娥冤》改编成为秦腔名剧,其保留了悲剧性的"三桩誓愿",并且将张驴儿父子改为母子,将窦娥的冤魂向父亲托梦寻求昭雪的情节改成了窦天章访查大旱原因进而使得窦娥洗刷冤屈。同时,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加入了【乞讨】【要账】【调戏】【买药】【受贿】【审问】【降雪】等片段,使得窦娥斗争的矛头直指流氓无赖和贪官污吏,表达了剧作家的"清官"情结。然而在现代社会,"清官"情结却需要辩证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剧 《窦娥冤》 清官 反思
下载PDF
滕大尹形象的文化意义
9
作者 姚昌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7,共3页
与以往的公案小说不同 ,它没有曲折复杂的犯罪经过 ,也没有出现真正的犯罪行径 ,只是一个审理家庭财产纠纷的案件 ,案情的秘密全在《行乐图》中 ,解开秘密完全靠滕大尹的精明与智慧。滕大尹以个人的智慧和官府的威严 ,结合鬼魂传说与故... 与以往的公案小说不同 ,它没有曲折复杂的犯罪经过 ,也没有出现真正的犯罪行径 ,只是一个审理家庭财产纠纷的案件 ,案情的秘密全在《行乐图》中 ,解开秘密完全靠滕大尹的精明与智慧。滕大尹以个人的智慧和官府的威严 ,结合鬼魂传说与故弄玄虚 ,巧妙地处理了一起家庭财产纠纷。但滕大尹并不是所谓公正严明的清官 ,在他的精明中暗藏着贪婪 ,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官僚新形象。小说因此具有了新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滕大尹 清官 文化艺术 公案小说
下载PDF
杨孚其人其事及其诗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英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0期46-49,共4页
杨孚是东汉末年番禺人士 ,为岭南史上一位清正高官和最古学人 ;
关键词 杨孚 生产 东汉 政治生涯
全文增补中
夏孙桐在《清史稿》修撰中的贡献
11
作者 王昌宜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8-64,共7页
夏孙桐为撰修《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清史稿》编纂人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赵尔巽、柯劭忞、缪荃孙等人身上,夏孙桐的作用则湮没不彰。夏氏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修纂《循吏传》、《艺术传》... 夏孙桐为撰修《清史稿》出力最多之人。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清史稿》编纂人员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赵尔巽、柯劭忞、缪荃孙等人身上,夏孙桐的作用则湮没不彰。夏氏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修纂《循吏传》、《艺术传》和嘉道咸同四朝《列传》;拟定《清史稿》"循吏"、"忠义"诸传纂修体例和"列传"书法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孙桐 《清史稿》 修撰 循吏
下载PDF
海瑞精神研究
12
作者 王芹 欧阳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112-115,共4页
海瑞为官清廉,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包括刚正不阿精神、为官清廉的精神、当官为民的精神、执法如山的精神。海瑞精神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海瑞 清官 法律思想 法律实践
下载PDF
文言公案小说:一种形式独特的文人话语
13
作者 苗怀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文言公案小说与白话公案小说分属不同的话语类型 ,是不同文化类型的载体 ,在创作主体、写作旨趣、文本形态等方面皆有独特之处 ,主要表现是作者多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具有相当文化素养的文人士大夫 ,写作多源于个人内心表达与自娱消闲... 文言公案小说与白话公案小说分属不同的话语类型 ,是不同文化类型的载体 ,在创作主体、写作旨趣、文本形态等方面皆有独特之处 ,主要表现是作者多为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具有相当文化素养的文人士大夫 ,写作多源于个人内心表达与自娱消闲的需要 ,作品富有意蕴 ,字里行间透出较浓郁的抒情色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公案小说 白话公案小说 清官
下载PDF
司法行为及其选择的文化注释——以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为例 被引量:21
14
作者 方乐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31,共15页
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其司法行为不仅会受当下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而且还更多地要受到一种"清官文化"的因素制约;也即在公共的法律生活中,其任何司法行为的做出,除了回应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系统的要求之外... 转型司法中的中国法官,其司法行为不仅会受当下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而且还更多地要受到一种"清官文化"的因素制约;也即在公共的法律生活中,其任何司法行为的做出,除了回应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系统的要求之外,也更反映出了法官对自身名誉的特别爱惜以及对社会评价的特别注意,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好地完成司法任务并尽可能少的给自己惹麻烦。正是在"清官文化"这一文化容器中,不仅社会——文化的情境性因素作用到了法官的身上,而且,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信仰网络里,达致了纠纷中的民众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于法官角色期待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文化 司法 法律社会学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信访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百顺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信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人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信访案件出现年年递增的局面。如何有效化解日益增多的信访案件,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成为摆在党和... 信访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人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导致了信访案件出现年年递增的局面。如何有效化解日益增多的信访案件,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信访案件的特点、成因入手进行路径探究,以期对信访案件的解决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清官情节 维权
下载PDF
赵树理小说与传统清官文学之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庆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82,共4页
就文本结构技法而论 ,赵树理小说仍属清官文学之谱系 ,它继承了传统清官文学之长处 ,并在文本命意、结构、清官形象诸方面赋予了时代新质 ,创造了新的清官文学。
关键词 赵树理小说 传统清官文学 比较
下载PDF
从《老残游记》中环翠的命运看刘鹗的新思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束婷婷 孙语圣 《蚌埠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老残游记》中一个女性人物环翠的命运为研究视角,分析其中反映的揭"清官"之恶、提出对妓女形象新解及尼姑形象新解的新思想,指出刘鹗的新思想虽有不敢彻底冲破封建枷锁的局限性,但是总体来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有重要的现... 以《老残游记》中一个女性人物环翠的命运为研究视角,分析其中反映的揭"清官"之恶、提出对妓女形象新解及尼姑形象新解的新思想,指出刘鹗的新思想虽有不敢彻底冲破封建枷锁的局限性,但是总体来说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鹗 《老残游记》 环翠 “清官”之恶 妓女形象 尼姑形象
下载PDF
公案小说的精神风尚与清官文化的美学质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世剑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7-62,共6页
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明显的尚"清"、崇"法"、重"理"的精神风尚,它通过清官这一载体得以显现,从而赋予清官文化"激清扬浊"、"情法相容"、"循理而治"... 公案小说作为小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明显的尚"清"、崇"法"、重"理"的精神风尚,它通过清官这一载体得以显现,从而赋予清官文化"激清扬浊"、"情法相容"、"循理而治"的美学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清官文化 激清扬浊 情法相容 循理而治
下载PDF
清官情结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超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19-122,共4页
清官情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基础,时代变迁、制度更替,仍绵延不绝.正视清官情结,剔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汲取传统清官所具有的为民请命的理想追求、严格的执法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赋予它时代的内涵,将清官的积极精神价值融入... 清官情结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基础,时代变迁、制度更替,仍绵延不绝.正视清官情结,剔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汲取传统清官所具有的为民请命的理想追求、严格的执法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赋予它时代的内涵,将清官的积极精神价值融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之中,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官情结 共产党员先进性 党风建设
下载PDF
明代宗臣的循吏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国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9-44,共6页
宗臣受《史记》、《汉书》影响,有浓厚的循吏思想。他所称颂的循吏具有四个特点:心忧社稷,以民为本;赈灾济民,抑制豪强;重儒宣教,以德化民;所去见思,死见奉祀。他在为官期间远仰汉代循吏的风采,近绍明代清官的轨迹,刚正清廉,品行高洁,... 宗臣受《史记》、《汉书》影响,有浓厚的循吏思想。他所称颂的循吏具有四个特点:心忧社稷,以民为本;赈灾济民,抑制豪强;重儒宣教,以德化民;所去见思,死见奉祀。他在为官期间远仰汉代循吏的风采,近绍明代清官的轨迹,刚正清廉,品行高洁,将儒家的仁爱兼济思想和宣教化民的理念相结合,在短暂的仕宦经历中谱写了一曲精彩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臣 以民为本 循吏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