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商神龙祐王的信仰以及圣王神子观念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静云 《殷都学刊》 2008年第1期1-11,共11页
最近几年来,笔者以夏商礼器的纹饰、甲骨文、金文和传世神话内容互相参证,发现华夏巫觋信仰中有颇为关键的双嘴夔龙崇拜。此种崇拜滥觞于中原夏人巫觋文化中,且影响商周信仰的发展。在上述研究之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用甲骨卜辞、传世神话... 最近几年来,笔者以夏商礼器的纹饰、甲骨文、金文和传世神话内容互相参证,发现华夏巫觋信仰中有颇为关键的双嘴夔龙崇拜。此种崇拜滥觞于中原夏人巫觋文化中,且影响商周信仰的发展。在上述研究之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用甲骨卜辞、传世神话、古代美术探讨中国帝王观念与神龙信仰的关系。华夏先民相信,大巫魁酋或立国圣王都不是由人所生的凡人,而是由神龙所生的神人。圣王神子从其母体获得了超俗的智慧,故能通天通地,成大巫、国王,智明治理天下,管制黎庶。此种观点自上古流传至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 玄衣 圣王 神话 甲骨文 萨满教
下载PDF
圣王故事与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晓春 王磊宁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0年第1期11-26,196,共17页
先秦儒家有关圣王的叙事是儒家圣王崇拜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先秦儒家讲述的圣王故事不是对历史事实的复述,其中掺有许多主观杜撰的成分。在圣王故事中,圣王被描述为道德完美的理想化人物。圣王崇拜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层原因在于中... 先秦儒家有关圣王的叙事是儒家圣王崇拜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先秦儒家讲述的圣王故事不是对历史事实的复述,其中掺有许多主观杜撰的成分。在圣王故事中,圣王被描述为道德完美的理想化人物。圣王崇拜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没有形成古希腊那样发达的神的观念。圣王故事是先秦儒家全部政治学说的理论依据,通过讲述圣王故事,先秦儒家实现了对道义、至善的理解,从而形成了有关应然的社会政治生活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圣王 道义 先王之道
下载PDF
墨子“圣人”观新论
3
作者 庄秀婷 林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78-83,105,共7页
圣人作为墨子理想人格,分为终极理想人格与一般理想人格。前者以功业(王)、德性(仁)、明哲(智)为理想模型,要求三性并具,主要指圣王或圣臣,体现了个人与治政的统一,于个人而言亏身负重,虚己从理,发乎于心,力行不怠,在治政上以兼爱公利... 圣人作为墨子理想人格,分为终极理想人格与一般理想人格。前者以功业(王)、德性(仁)、明哲(智)为理想模型,要求三性并具,主要指圣王或圣臣,体现了个人与治政的统一,于个人而言亏身负重,虚己从理,发乎于心,力行不怠,在治政上以兼爱公利为核心,以威慑为保障。后者在墨子理想人格体系中占幅较小,以德性与(或)明哲作为判定圣人的标准,体现了对乱世中美善品格的包容及理想主义中的务实精神。墨子继承了孔子等人的圣人观,同时又有其新变,对圣人的构成成分有更明晰的自觉性和区分意识,并改用以构成成分而非政治地位评判圣人等级。墨子的圣人成分意识、分等意识对后世孟子等人的圣人观多有启发,是中国圣人观发展中的重要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圣人 圣王 理想人格
下载PDF
从圣王走进道教神谱——论早期道教经典中夏禹文化形象的生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雁勇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3期24-39,153-154,共17页
禹在先秦文献中是备受赞颂的一代圣王,他在战国时期逐渐被神话化,两汉时期的谶纬之风主要是以感生神话和接遇神仙的方式与其高度融摄,客观上为早期道教将其纳入神仙体系作了前期准备。早期道教经典大量刺取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圣贤来构... 禹在先秦文献中是备受赞颂的一代圣王,他在战国时期逐渐被神话化,两汉时期的谶纬之风主要是以感生神话和接遇神仙的方式与其高度融摄,客观上为早期道教将其纳入神仙体系作了前期准备。早期道教经典大量刺取历史和传说中的英雄圣贤来构建神系,以图壮大声势。在《抱朴子内篇》《太上灵宝五符序》《真诰》等早期道教经典中,玄幻神异的"禹迹"频现,通过多元的"拟历史建构",将夏禹深度塑造为至诚学道、躬亲治水、传承经法的神圣形象,以此来树立道教经典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又以受道于钟山真人和治水有功的文化语境,将"夏禹"列入第三等级之左位,这是其位居道教仙班的重要历史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禹 圣王 早期道教 神仙谱系
原文传递
以德亲民,以能安民:论先秦儒墨君子思想中的圣王人格
5
作者 李明晨 《文化发展论丛》 2022年第1期1-22,共22页
先秦儒墨两家都主张人格修养,倡导养成君子人格。虽然侧重各有不同,主仁爱的儒家崇德,尚功利的墨家重能,但两家的君子人格修养都包含德与能的要求。在寻求自家君子人格理想参照的过程中,先秦儒墨两家都自觉地选择了尧、舜、禹、商汤、... 先秦儒墨两家都主张人格修养,倡导养成君子人格。虽然侧重各有不同,主仁爱的儒家崇德,尚功利的墨家重能,但两家的君子人格修养都包含德与能的要求。在寻求自家君子人格理想参照的过程中,先秦儒墨两家都自觉地选择了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称颂他们的人格为圣王人格。本文梳理先秦儒墨典籍中的圣王人格记载,透过华美的赞颂文辞,剔除其中的神异色彩,探析出圣王人格中的共性——对民亲之以德,安之以能。先秦儒墨两家通过颂扬圣王人格的德与能,既希望周王和诸侯能怀爱民安民的圣王人格,又试图培养能够爱民安民的入仕君子,借此实现自家构想的圣王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王 人格 德与能 先秦 儒家 墨家
下载PDF
圣王登仙:论先秦时期黄帝神仙形象的生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雁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黄帝本为上古传说时代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尊奉为圣王,地位日益显耀。在战国时掀起的造神运动中,黄帝被塑造成了辅臣追随、至诚修道以至成仙的文化形象。早期道教经典频现黄帝神迹,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出现“玄圃... 黄帝本为上古传说时代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尊奉为圣王,地位日益显耀。在战国时掀起的造神运动中,黄帝被塑造成了辅臣追随、至诚修道以至成仙的文化形象。早期道教经典频现黄帝神迹,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出现“玄圃真人轩辕黄帝”的名号,均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战国时期黄帝神仙形象的文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圣王 神仙形象 早期道教 历史神话化
下载PDF
《老子》的圣王观探析
7
作者 孙功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4-81,共8页
先秦文献中,"圣"与对神意的解悟能力密切相关,并且"圣"与"王"的观念往往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天道和人道的一体性。《老子》中的"圣人"既是行"道"合"道"之人,又是"道&qu... 先秦文献中,"圣"与对神意的解悟能力密切相关,并且"圣"与"王"的观念往往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天道和人道的一体性。《老子》中的"圣人"既是行"道"合"道"之人,又是"道"的理想化身。"王"在《老子》中是指合于"道"之本性的应然性的王者,"侯王"则是指现实的统治者,又因守"道"程度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老子》的圣王观带有明显的道家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圣王 内圣外王
下载PDF
“圣”“王”之间:“圣权”与“王权”的张力——基于《尚书》及“天命靡常”的分析
8
作者 程修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1-100,共10页
《尚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相对完善的“圣王”系统。“圣权”“王权”及背后的势力总是互相角力此消彼长,争夺主导地位的斗争从未停歇。“武乙射天”是“王权”挑战“圣权”的失败案例,“文王敬天”是借“圣权”谋“王权”的成功... 《尚书》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相对完善的“圣王”系统。“圣权”“王权”及背后的势力总是互相角力此消彼长,争夺主导地位的斗争从未停歇。“武乙射天”是“王权”挑战“圣权”的失败案例,“文王敬天”是借“圣权”谋“王权”的成功案例,“纣王反巫”是“王权”极度膨胀的历史悲剧。商周交替之时,“天命靡常”成为被“王权”刻意引导的社会思潮,此时“圣权”“器满则盈”,“王权”则悄然滋长,“敬天保民”和“德”意识渗透,为构建“理性”新世界做好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内圣外王 圣王 圣权 王权 “圣王一体”
下载PDF
华表政治形象传播——中国古代政治审美理想的稳定延续
9
作者 魏岳平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6期54-57,共4页
华表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产物,其形象经过匠人数千年劳动打磨,被传统价值观念濡染塑造,逐渐成为政治场域专制王权之表征,具备特定的政治形象。在皇权神授与皇权至尊的社会背景下,君主的实践活动作为天下共同关注的审美对象,是社会美... 华表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产物,其形象经过匠人数千年劳动打磨,被传统价值观念濡染塑造,逐渐成为政治场域专制王权之表征,具备特定的政治形象。在皇权神授与皇权至尊的社会背景下,君主的实践活动作为天下共同关注的审美对象,是社会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基于此,生活在中国古代政治运行模式下的艺术创作者能动地想象圣明君主形象,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反映君主实践,映射社会政治审美理想内涵,华表就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实物寄托。后人经由华表,可以看到虚心纳谏、顺天保民、朝乾夕惕等肯定性形象,这些形象在历史维度上的超稳定延续正是中国数千年政治审美理想的稳定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表 圣王形象 艺术美 政治传播 审美理想
下载PDF
老庄圣王观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昀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先秦诸子都有浓厚的圣王情结,而其原因不尽相同。以老庄而论,期盼圣王之治,其原因有三:首先在于道家独特的幸福观,以及建立在追求真正幸福基础上的对人类品质的考量;其次在于上古神话传统的影响;最后,中国"家天下"模式下的神... 先秦诸子都有浓厚的圣王情结,而其原因不尽相同。以老庄而论,期盼圣王之治,其原因有三:首先在于道家独特的幸福观,以及建立在追求真正幸福基础上的对人类品质的考量;其次在于上古神话传统的影响;最后,中国"家天下"模式下的神权与王权的合一也是其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王情结 上古神话 神王合一
下载PDF
人神之际:开漳圣王“开拓”神格的塑造——以政治语境及其祭祀仪轨内涵的衍化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建红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5-60,共6页
"开漳圣王"信仰因唐陈元光"府兵集团"开漳治漳功业伟绩,逝后各朝周期性敕封,援引时代语境,将其塑造成抽象的超能权威。作为彰显"开拓"行迹的神祗祀典,其深层推手是王朝政治,即使移民域外,漳州人群体亦携... "开漳圣王"信仰因唐陈元光"府兵集团"开漳治漳功业伟绩,逝后各朝周期性敕封,援引时代语境,将其塑造成抽象的超能权威。作为彰显"开拓"行迹的神祗祀典,其深层推手是王朝政治,即使移民域外,漳州人群体亦携圣王神灵分香,获取不言自明的拓殖守土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漳圣王 “王政”开拓 域内 世界意义
下载PDF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特质
12
作者 林志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59-62,共4页
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体系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质的不同。从家族制度、官僚政治 和圣王理想等三个方面对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特质进行诠释,从而也进一步透视了中国封建国家经久不衰、 历衰不变的根源。
关键词 家族制度 官僚政治 圣王理想
下载PDF
《尚书》中的天命观及其演进过程
13
作者 杨佳将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2-20,共9页
中国思想史上的“天命”概念最早可见于《尚书·盘庚》。商王盘庚所说的“天命”是原始自然崇拜演化的结果,并与殷商时盛行的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周初统治者在部分继承殷商天命观之余,为“天命”赋予了伦理的意义,使其成为普遍必... 中国思想史上的“天命”概念最早可见于《尚书·盘庚》。商王盘庚所说的“天命”是原始自然崇拜演化的结果,并与殷商时盛行的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周初统治者在部分继承殷商天命观之余,为“天命”赋予了伦理的意义,使其成为普遍必然性的象征。纵观《尚书》中天命观的演进过程,主要是循着从狭隘到普遍、从重“神”到重“人”两条线索,深刻影响了以后的思想家对“天命”的理解。周初统治者从经验性的历史过程去阐释“天命”,将承载“天命”的圣王与普遍的道德法则等同视之,影响和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持续两千多年的圣王崇拜和复古情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世思想家的形而上思维方式与哲理抽象能力的发展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天命观 祖先崇拜 圣王崇拜 普遍必然性
下载PDF
开漳圣王传说的中原情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丹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
流传于闽台地区的开漳圣王传说建构了一个与中央政权有密切联系的高贵显赫的陈元光家族,同时建构了一个来自中原光州固始的入闽平蛮的汉人移民集团,并以中原传统观念为标准塑造了陈元光文武双全、忠君爱民的完美形象。促成这种创造的动... 流传于闽台地区的开漳圣王传说建构了一个与中央政权有密切联系的高贵显赫的陈元光家族,同时建构了一个来自中原光州固始的入闽平蛮的汉人移民集团,并以中原传统观念为标准塑造了陈元光文武双全、忠君爱民的完美形象。促成这种创造的动因是凝聚于民众心中深深的中原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漳圣王 传说 陈元光 建构 中原情结
下载PDF
古代中国代际正义的思想渊源
15
作者 柯彪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代际正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代际正义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彰显了代际正义之于代内社会的理想愿景,道技之辩的技术辩证观是代际正义之于代内社会的必然诉求,"...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代际正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代际正义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彰显了代际正义之于代内社会的理想愿景,道技之辩的技术辩证观是代际正义之于代内社会的必然诉求,"圣王之制"的资源保护观则是代际正义得以维护和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代际正义 天人合一 圣王之制
下载PDF
董仲舒尊“天”配“德”的圣王观
16
作者 杨瑞冬 闫春新 《济宁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董仲舒通过尊“天”配“德”的圣王观,建构起了上天与现实君主之间关系的一一对应与关联。先是在孔子师徒所建构的至善性基础上,重塑具有神学性、人格性的上天,然后又将现实君王的“德性”及其“德行”与之相联系,经由尊“天”配“德”... 董仲舒通过尊“天”配“德”的圣王观,建构起了上天与现实君主之间关系的一一对应与关联。先是在孔子师徒所建构的至善性基础上,重塑具有神学性、人格性的上天,然后又将现实君王的“德性”及其“德行”与之相联系,经由尊“天”配“德”进而具备圣王特质而王化天下。董仲舒尊“天”配“德”的圣王观,是对周公、孔子以来圣王观的继承与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圣王观 尊“天”配“德”
下载PDF
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综述
17
作者 梁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8-33,共6页
开漳圣王文化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三十年来,研究者们对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开漳治漳、陈元光的籍贯身世及其《龙湖集》真伪、开漳圣王信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与欠缺,应加强开漳圣王... 开漳圣王文化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三十年来,研究者们对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开漳治漳、陈元光的籍贯身世及其《龙湖集》真伪、开漳圣王信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与欠缺,应加强开漳圣王文化内涵、开发应用及其他诸如历史遗迹、故事、传说、陈元光部将僚属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漳圣王文化 陈元光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试述漳州“开漳圣王”信仰分布的山海特征
18
作者 毛丽 张晓松 《闽台文化研究》 2021年第4期44-48,共5页
比较漳州沿海和山区的开漳圣王信仰,可以看出,在诸神杂糅、佛道相混及出巡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因为陈政、陈元光父子的活动轨迹,陈元光和开漳将佐的后代子孙的播迁轨迹以及开漳圣王信仰在民间的影响程度等原因,在宫庙的分布、建庙的时间... 比较漳州沿海和山区的开漳圣王信仰,可以看出,在诸神杂糅、佛道相混及出巡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因为陈政、陈元光父子的活动轨迹,陈元光和开漳将佐的后代子孙的播迁轨迹以及开漳圣王信仰在民间的影响程度等原因,在宫庙的分布、建庙的时间、配祀神灵及与祖宗崇拜结合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 “开漳圣王”信仰 沿海 山区
下载PDF
试论《庄子》“三言”的政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春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2,共7页
"三言"作为《庄子》一书的主要言说方式,言说的主体是圣人。圣人无为之治的政治理想与卮言的言说构成内外关系。神人逍遥是《逍遥游》篇的主旨,所蕴含的政治性隐藏在圣人"神凝"的描述中。圣人言说以"不言"... "三言"作为《庄子》一书的主要言说方式,言说的主体是圣人。圣人无为之治的政治理想与卮言的言说构成内外关系。神人逍遥是《逍遥游》篇的主旨,所蕴含的政治性隐藏在圣人"神凝"的描述中。圣人言说以"不言"、"无己"的方式展开,其境界是万物各适其性,因任逍遥。圣人的内在修养构成"三言"的道枢。"三言"所呈现的应物无穷、因以曼衍、和以天倪的言说效用内在于外王,并与由天下人共同治理天下的神人之治的社会理想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神人 因任 内圣外王
原文传递
退隐后重现现代——儒家政治思想现代转化的反思
20
作者 徐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12,共3页
为了使传统儒学思想中内在超越的积极内涵能够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应当通过继承和创新,重建民族性与时代性。通过研究和反思现代新儒家转化"内圣外王"的思想过程,认为儒学思想在现代转化中的缺陷是对现代性的揭示不完... 为了使传统儒学思想中内在超越的积极内涵能够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应当通过继承和创新,重建民族性与时代性。通过研究和反思现代新儒家转化"内圣外王"的思想过程,认为儒学思想在现代转化中的缺陷是对现代性的揭示不完整,将现代性不完整地认定为民主科学,并且也没有意识到西方社会现代性产生的特殊性,进而认为儒学思想重返现代的基本条件是必须解决西方式现代化消解一切内在超越而发展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转化 儒学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