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发性结直肠癌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崎 陆洪芬 +2 位作者 孙孟红 张太明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 研究hMLH1及hMSH2两种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估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 1 1 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变化 ,采用Kaplan Meier... 目的 研究hMLH1及hMSH2两种错配修复 (mismatchrepair,MMR)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并评估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 1 1 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变化 ,采用Kaplan Meier曲线、Log rank检验分析hMLH1蛋白表达变化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1 1 1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 ,hMLH1失表达有 1 9例 ,占 1 7 1 % (1 9/ 1 1 1 ) ,hMSH2失表达有 2例 ,占 1 8% (2 / 1 1 1 ) ,两者之和占总散发性结直肠癌病例的 1 8 9% (2 1 / 1 1 1 )。hMLH1或hMSH2蛋白失表达与患者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近端结肠、低 -未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中MMR异常表达比例高 (P <0 0 5 ) ,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体类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患者的Dukes分期均无显著性相关 (P >0 0 5 )。癌组织中hMLH1正常表达及失表达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9 5 7%及73 6 8% ,8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5 8%及 73 6 8% ,8年生存率差别较明显 ,然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一定比例的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存在MMR基因的缺陷 ,其中hMLH1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hMSH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 结直肠癌 HMLH1 hmsh2 蛋白表达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功员 马春晓 +3 位作者 刘秋亮 乐晓平 丁一 张钦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1-543,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术切除后30 min内,在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各取约1.0 cm×1.0 cm×1.0 cm大小的...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术切除后30 min内,在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各取约1.0 cm×1.0 cm×1.0 cm大小的组织块标本,立即储存于-80℃冰箱中,冻存备提DNA.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MSP法)检测食管癌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表达.结果 32例食管癌组织中,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为34.4% (11/32),正常食管黏膜组织未发现甲基化,两组甲基化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患者(≥70岁)癌组织中启动子区hMSH2甲基化发生率(85.7%)明显高于较低龄患者(﹤70岁,20.0%;P<0.05).病理组织学Ⅲ~Ⅳ级食管癌组织中,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70.0%)明显高于Ⅰ~Ⅱ级(18.2%,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年龄和病理组织学分级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hmsh2基因 启动子 甲基化 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 食管癌组织 hmsh2 检测 病理组织学 黏膜组织
原文传递
肺癌组织中hMSH2及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庹新兰 白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的Hmsh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sh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肺癌组织中的Hmsh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56例肺癌组织中Hmsh2阳性表达率为28.6%,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Hmsh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sh2表达无显著差别(P>0.05);56例肺癌组织中分化程度高者PCNA标记指数高于分化程度低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CNA标记指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hMSH2阴性表达者的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hMSH2阳性表达者(P<0.01),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PCNA标记指数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hMSH2基因的缺陷及PCNA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分化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患者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庞英杰 王传新 +2 位作者 冯进波 曲迅 邹雄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DNA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基因hMSH2、hMLH1、p53进行检测。结果: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与p53突变型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DNA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基因hMSH2、hMLH1、p53进行检测。结果:45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发生hMSH2、hMLH1、p53基因突变分别为2、6、22例,分别占4.44%、13.33%和48.89%。hMLH1、hMSH2基因在突变型p53患者中的突变率为27.27%明显高于在p53未发生突变的患者中的突变率8.69%(P<0.05)。结论:一定比例的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存在MMR基因缺陷,其中hMLH1所起的作用大于hMSH2,散发性大肠癌中MMR基因突变与p53突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腺和上皮 基因 hmsh2 HMLH1 基因 P53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莉 王文革 王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9例子宫内膜癌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9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LH1与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和60.6%,与内...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9例子宫内膜癌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9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LH1与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和60.6%,与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99例内膜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42.4%,组织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早的内膜癌组织中的p53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程度低及临床分期晚者(P<0.01);hMSH2蛋白阳性组中p53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庹新兰 白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 35 % ,hMSH2...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hMSH2及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 6例肺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 35 % ,hMSH2阳性表达率为 2 8.6 % ,分化程度高者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低者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hMLH1及hMSH2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hMLH1及hMSH2表达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5 6例肺癌组织中分化程度低者PCNA标记指数高于分化程度高者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者PCNA标记指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 ,hMLH1及hMSH2阴性表达者的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hMLH1及hMSH2阳性表达者 (P <0 .0 1) ,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PCNA标记指数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hmsh2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MLH1、hMSH2和hMSH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海滨 张国志 +5 位作者 李曙光 陈俊卯 王长友 王晓涛 刘洋 徐宏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基因家族成员h MLH1、h MSH2、h MSH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 MLH1、h MSH2、h MSH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2例结直肠癌...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基因家族成员h MLH1、h MSH2、h MSH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 MLH1、h MSH2、h MSH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2例结直肠癌组织h MLH1、h MSH2、h MSH6表达缺失率分别为73.6%、65.3%和43.1%。h MLH1、h MSH2表达缺失率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P<0.01),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 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直肠癌h MLH1、h MSH2蛋白表达缺失率呈正相关(r=0.295,P<0.05);h MLH1、h MSH6与h MSH2、h 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 MLH1、h MSH2、h MSH6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HMLH1 hmsh2 hmsh6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DNA错配修复
下载PDF
胃癌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突变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茹 崔娴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5-126,共2页
采用PCR、聚丙烯酰胺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银染技术 ,检测 30例胃癌组织DNA微卫星不稳定 (MSI)及hMSH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错配修复 (MMR)基因与胃癌的关系及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 30例胃癌中有 8例表现MSI ;有 5例 6次检测到h... 采用PCR、聚丙烯酰胺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银染技术 ,检测 30例胃癌组织DNA微卫星不稳定 (MSI)及hMSH2基因突变情况。探讨错配修复 (MMR)基因与胃癌的关系及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 30例胃癌中有 8例表现MSI ;有 5例 6次检测到hMSH2基因突变 ,其中生殖细胞突变 2次 ,体细胞突变 4次。本研究结果认为 ,胃癌组织DNA中存在MSI和MMR基因突变。部分胃癌的发生机制可能为MMR基因缺陷导致基因组不稳定 ,产生基因突变而使细胞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DNA 修复 基因突变 hmsh2基因
下载PDF
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_2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博 马坚妹 +5 位作者 王朝晖 刘敏 金恒顺 孙金录 吕申 聂玉琢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8-89,94,共3页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 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MSH2 基因在 3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结果 ]癌细胞阳性表达率 (5 2 .6 3% )明显高于癌旁上皮细... [目的 ]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 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以及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MSH2 基因在 3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结果 ]癌细胞阳性表达率 (5 2 .6 3% )明显高于癌旁上皮细胞 (2 3.6 8% ) (P <0 .0 5 ) ;同例中癌细胞和癌旁上皮细胞均表达的为 15 .79% ,同例癌细胞表达而癌旁上皮细胞不表达的例数 (14 /38)明显多于癌旁上皮细胞表达而癌细胞不表达的例数 (3/ 38) (P <0 .0 5 ) ;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和粘液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33.33%、5 2 .6 3%、和 70 %。 [结论 ]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胃癌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多态性IVS+9C→G与胃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剑秋 张晓梅 +2 位作者 吴晓柳 李金田 王亚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09-511,515,i014,共5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多态位点IVS1+9C→G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DHPLC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126例健康人、72例散发性胃癌患者和71例有家族史胃癌患者的外周血DNA,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MSH2基因IVS1+9C→G多态性...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多态位点IVS1+9C→G在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DHPLC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126例健康人、72例散发性胃癌患者和71例有家族史胃癌患者的外周血DNA,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hMSH2基因IVS1+9C→G多态性与胃癌发病的关系。结果:42例(33.3%)健康人、29例(40.3%)散发性胃癌患者和31例(43.7%)有家族史的胃癌患者检出hMSH2基因IVS1+9C→G。低龄(<50岁)胃癌患者中hMSH2基因IVS1+9C→G检出率(60%)高于正常人群(33.3%),P<0.05;在散发性胃癌患者中,病理分化程度低者其检出率(66.7%)高于分化程度较高者(19.2%),P<0.01;有家族史胃癌患者的检出率(43.7%)虽高于健康人(33.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MSH2基因多态位点IVS1+9C→G可能影响部分胃癌的发病年龄,并对胃癌的分化程度起一定作用。提示hMSH2基因IVS1+9C→G的筛查可能成为胃癌风险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sh2基因 多态性 胃癌 IVS1+9C→G 病理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建云 任天顺 +2 位作者 刘冰 王美妮 廖和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0-594,共5页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散发性大肠癌(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二步法对63例SCC标本中的癌组织、距癌灶3 cm以外的癌旁组织、距癌灶10 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进行...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在散发性大肠癌(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二步法对63例SCC标本中的癌组织、距癌灶3 cm以外的癌旁组织、距癌灶10 cm以外的正常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MLH1蛋白在63例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和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85.7%和81.0%,hMLH1蛋白在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P<0.05).hMSH2蛋白在63例正常大肠组织、癌旁组织和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2%、66.7%和52.4%,hMSH2蛋白在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hMLH1蛋白在<60岁的SCC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明显高于≥60岁的SCC患者组织(75.0%,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0.0%)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SCC组织(93.3%,P<0.05).hMSH2蛋白在<60岁的SCC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0.0%)明显高于≥60岁的SCC患者组织(43.8%,P<0.05),在癌组织浸润至肠壁浆膜层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5%)明显高于浸润至黏膜下层和肌层的SCC组织(37.5%,P<0.05).SCC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254,P<0.01).结论 hMLH1和hMSH2蛋白在SCC组织中的表达均有一定的缺失,并且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和癌组织浸润的范围有关.hMLH1和hMSH2基因可以作为临床预测和判断SCC发生和发展有用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大肠癌 HMLH1基因 hmsh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启动子甲基化与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庆东 刘希双 杨堃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hMSH2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胃癌及非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40例胃癌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24... 目的:探讨hMSH2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高甲基化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胃癌及非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40例胃癌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24例(60%),其癌旁黏膜组织中有15例(37.5%)发生甲基化,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有5例(35.7%)发生甲基化,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中未见甲基化.四组甲基化水平相比,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胃癌组甲基化水平高于癌旁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癌旁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三组甲基化水平相比,差别无统计意义.胃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组之间相比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可能与其发展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错配修复基因 甲基化 hmsh2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hMSH2及P53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怡璐 李梅 +2 位作者 刘志敏 王朝晖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及抑癌基因蛋白P53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SH2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及确切概...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及抑癌基因蛋白P53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子宫内膜癌、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SH2蛋白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结果]hMSH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04%、25.00%和33.33%,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P5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阳性表达率45.65%和50.00%,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16.67%,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MSH2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子宫内膜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90%与26.47%,两种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碱基错配增多导致的基因突变积累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散发性胰岛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梅玫 陈原稼 +8 位作者 鲁重美 朱丽明 吴海燕 卢欣 桑新亭 杨志英 于淼 向红丁 陈杰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散发性胰岛素瘤发生中的作用,以及hMSH2表达能否作为胰岛素瘤良、恶性鉴别的标志物。方法以取自50例散发性胰岛素瘤患者的55个肿瘤(良性40个,恶性15个)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MSH2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散发性胰岛素瘤发生中的作用,以及hMSH2表达能否作为胰岛素瘤良、恶性鉴别的标志物。方法以取自50例散发性胰岛素瘤患者的55个肿瘤(良性40个,恶性15个)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MSH2蛋白表达。提取显微切割组织DNA,用PCR-LOH方法测定hMSH2的杂合缺失。在3条染色体上选择6个微卫星位点,PCR法测定肿瘤组织有无微卫星不稳定(MSI)。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的散发性胰岛素瘤hMSH2蛋白表达下调。55个胰岛素瘤均未发生hMSH2基因杂合缺失。36%(20/55)的胰岛素瘤中发现高频MSI(MSI—H,即6个位点中至少2个位点发生MSI)。15个恶性肿瘤中有33%存在hMSH2表达下调,而40个良性肿瘤中hMSH2表达下调仅为5%(P=0.019)。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丢失或下降可能与胰岛素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测定肿瘤中hMSH2表达下调可作为判断该肿瘤良、恶性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hmsh2 错配修复基因 杂合子丢失 微卫星不稳定
原文传递
hMLH_1、hMSH_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刚 钟德玝 +1 位作者 杨竹林 邓星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研究hMLH1、hMSH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MLH1、hMSH2在3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MLH1、hMSH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其评分分别为48.7%(1.65±1.70)分、59.5%(2... 目的研究hMLH1、hMSH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MLH1、hMSH2在3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MLH1、hMSH2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其评分分别为48.7%(1.65±1.70)分、59.5%(2.30±1.96)分,明显低于癌旁组织83.8%(3.30±1.37)分、86.5%(4.30±2.01)分及正常肝组织88.2%(3.88±1.98)分、82.3%(4.29±1.83)分(P<0.01);hMLH1、hMSH2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hMLH1的表达与AFP是否阳性有关,二者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hMLH1、hMSH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抑制作用。hMLH1、hMSH2可作为预测原发性肝癌组织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sh2 表达及 HMLH1 原发性肝癌 临床意义 SABC免疫组化法 临床病理特征 肝癌组织 正常肝组织 方法应用 癌旁组织 分化程度 抑制作用 发生发展 阳性率 AFP
原文传递
宫颈病变中HPV16感染状况、微卫星不稳定性及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燕燕 王惠兰 米鑫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HPV16、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 stability,MSI)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宫颈病变组织分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 目的通过检测HPV16、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 stability,MSI)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宫颈病变组织分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CIN1、CIN2~CIN3、宫颈癌4组。用PCR方法检测HPV16感染状况,用聚合酶链-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MSI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来检测宫颈组织中的hMLH1和hMSH2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CIN120例中25.0%(5/20)检测到HPV16,CIN2~CIN331中54.8%(17/31)检测到HPV16,二者比较χ2=4.413,P=0.034;宫颈癌中各期HPV16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选取的三个微卫星位点D3S2832E、RH91127和SHGC-56838均在宫颈炎中未检测到MSI,在CIN和宫颈癌中均检测到MSI的存在。但总体的表达率较低,最高只有46.7%。错配修复基因的低表达检测结果和MSI的检测结果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前者的总体表达率较高,最高的低表达率为80%;宫颈病变中MSI与错配修复基因(本文即hMLH1、hMSH2)蛋白低表达及HPV16为正相关。结论HPV16的感染导致错配修复基因的低表达,进一步引起微卫星不稳定性,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HPV16、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基因有望作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A基因 CIN HMLH1 hmsh2 宫颈癌 MSI HPV16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MT1表达和hMLH1、hMSH2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俊 孙宇 +2 位作者 王延宁 刘文洲 周华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及癌旁组织中DNMT1表达和hMLH1、hMSH2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2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DNMT1表达,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及癌旁组织中DNMT1表达和hMLH1、hMSH2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2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DNMT1表达,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DNMT1表达与hMLH1、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52例NSCL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DNMT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62 3±0.512 5、2.873 1±0.370 6,P<0.01;癌及癌旁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3.8%(28/52)、32.7%(1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P<0.05);癌及癌旁组织中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7.7%(30/52)、34.6%(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5)。hMLH1、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侵犯周围组织等无关(P均>0.05)。DNMT1表达与hMLH1、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79、0.528,P均<0.05)。结论 NSCLC癌组织中DNMT1呈高表达,DNMT1表达与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性;三者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DNA甲基化转移酶1 HMLH1基因 hmsh2基因 甲基化
下载PDF
hMSH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飞飞 李梅 +1 位作者 王朝晖 吕申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86-287,298,共3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及32例胃炎组织hMSH2、P5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79.37%)明显高于胃炎组(53.13%)...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及32例胃炎组织hMSH2、P5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79.37%)明显高于胃炎组(53.13%)(P<0.05);胃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88.89%)明显高于胃炎组(21.88%)(P<0.05)。hMSH2蛋白在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及黏液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82.76%和80.00%,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9.66%和73.33%,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MSH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及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胃癌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抑癌基因 p53 胃癌
下载PDF
膀胱癌微卫星不稳定及hM SH2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志波 刘倩 任常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5-416,共2页
目的:研究膀胱癌微卫星不稳定及hMSH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D2S119及D2S123两个微卫星位点标记,PCR法检测45例膀胱癌标本微卫星不稳定;PCR-SSCP银染法分析hMSH2基因外显子7、8、15突变情... 目的:研究膀胱癌微卫星不稳定及hMSH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D2S119及D2S123两个微卫星位点标记,PCR法检测45例膀胱癌标本微卫星不稳定;PCR-SSCP银染法分析hMSH2基因外显子7、8、15突变情况。结果:45例膀胱癌中微卫星不稳定者有7例,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为15.6%;在这7例微卫星不稳定标本中有3例同时检测出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突变,占微卫星不稳定总数的42.9%,且均为体细胞突变。结论: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突变可能参与膀胱癌癌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 hmsh2基因
下载PDF
EphA2、hMLH1、hMSH2 mRNA在新疆维吾尔及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骉飞 李惠武 +6 位作者 庞作良 李卉 田勍 陈艳 郭文佳 李秀梅 王洪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3635-3639,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因EphA2与hMLH1、hMSH2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维吾尔族和30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与食管远隔无癌组织中EphA2与hMLH1、hMSH2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因EphA2与hMLH1、hMSH2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30例维吾尔族和30例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与食管远隔无癌组织中EphA2与hMLH1、hMSH2 mRNA的表达.结果:EphA2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1,P=0.005),EphA2的差异表达率为56.7%(癌组织大于远隔无癌组织),EphA2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民族有关(P<0.05);hMLH1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3.3%)低于远隔无癌组织(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0,P=0.003),hMLH1的差异表达率为75.0%(远隔无癌组织大于癌组织),hMSH2在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1,P=0.609),hMSH2的差异表达率为81.7%(远隔无癌组织大于癌组织),hMLH1和hMSH2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EphA2的表达与hMLH1、hMSH2两者之间成负相关.结论:基因EphA2、hMLH1、hMSH2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共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高发人群普查和筛查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错配修复基因 EPHA2 HMLH1 hmsh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