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一种历史文化语义学视角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祥云
崔华勇
朱琳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21-26,共6页
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具有十分丰富的意涵,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视角来研究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对准确理解中英数字文化和正确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英文化
数字
翻译
历史文化语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翻译语”研究到翻译论的建构——柳父章的翻译研究方法论及其启示
2
作者
韩秋韵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年第6期114-125,共12页
"翻译语"与汉语语境中拿一个现成的汉语词来解释和翻译外语的"译词"不同,它是用创制的新词来解释性地翻译外语相应的词,并最终使其融入译入语系统中。柳父章是现代"翻译语"研究的第一人,他从历史文化语...
"翻译语"与汉语语境中拿一个现成的汉语词来解释和翻译外语的"译词"不同,它是用创制的新词来解释性地翻译外语相应的词,并最终使其融入译入语系统中。柳父章是现代"翻译语"研究的第一人,他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角度,从个别词语切入,通过考查"翻译语"的演变来梳理日本翻译思想的形成过程,并认为"翻译语"具有"宝匣效应",是健康语言的征候,而此前翻译界则普遍认为随意使用"翻译语"的现象是语言上的一种病态。柳父章还注意到"翻译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翻译文体"的语体和风格,而翻译文体的这些特性又直接推进了日语文体、风格的现代化。这些观点在翻译史及翻译理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方法论上启发和影响了我国的一批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父章
翻译语
宝匣效应
历史文化语义学
翻译文化
原文传递
智者光芒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积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101,共15页
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史研究的40年历程中,冯天瑜是无可争议的前列人物。他于文化史研究的复兴时期,因应社会变革和历史学发展的需要,探索文化史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文化史研究在新时期的纵深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上承民国时期的文化通史学...
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史研究的40年历程中,冯天瑜是无可争议的前列人物。他于文化史研究的复兴时期,因应社会变革和历史学发展的需要,探索文化史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文化史研究在新时期的纵深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上承民国时期的文化通史学脉,并拓新思路,将《中华文化史》打造成至今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他以持续40年的努力,推进文化生成史研究和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东访日本,发掘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资料,为研究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察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另一面相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渊薮;他开拓“历史文化语义学”视域,著成《新语探源》和《“封建”考论》,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义理、考据、词章、经济相与济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阔大的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与通博的气度,为中国当代文化史研究贡献了一流的文化史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天瑜
文化史
近代文化转型
文化生成
历史文化语义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一种历史文化语义学视角的解读
被引量:
2
1
作者
吴祥云
崔华勇
朱琳
机构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出处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6期21-26,共6页
文摘
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具有十分丰富的意涵,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视角来研究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对准确理解中英数字文化和正确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英文化
数字
翻译
历史文化语义学
Keywords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
es
numerical
words
transla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emantics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H315.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翻译语”研究到翻译论的建构——柳父章的翻译研究方法论及其启示
2
作者
韩秋韵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与战略研究院
出处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年第6期114-125,共12页
文摘
"翻译语"与汉语语境中拿一个现成的汉语词来解释和翻译外语的"译词"不同,它是用创制的新词来解释性地翻译外语相应的词,并最终使其融入译入语系统中。柳父章是现代"翻译语"研究的第一人,他从历史文化语义学的角度,从个别词语切入,通过考查"翻译语"的演变来梳理日本翻译思想的形成过程,并认为"翻译语"具有"宝匣效应",是健康语言的征候,而此前翻译界则普遍认为随意使用"翻译语"的现象是语言上的一种病态。柳父章还注意到"翻译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翻译文体"的语体和风格,而翻译文体的这些特性又直接推进了日语文体、风格的现代化。这些观点在翻译史及翻译理论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在方法论上启发和影响了我国的一批学者。
关键词
柳父章
翻译语
宝匣效应
历史文化语义学
翻译文化
Keywords
Akira
Yanabu
the
translated
expressions
treasure-box
effect
historical
-
cultural
semantics
cultur
e
in
translation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智者光芒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积明
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7-101,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21)。
文摘
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史研究的40年历程中,冯天瑜是无可争议的前列人物。他于文化史研究的复兴时期,因应社会变革和历史学发展的需要,探索文化史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文化史研究在新时期的纵深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上承民国时期的文化通史学脉,并拓新思路,将《中华文化史》打造成至今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他以持续40年的努力,推进文化生成史研究和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东访日本,发掘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资料,为研究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察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另一面相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渊薮;他开拓“历史文化语义学”视域,著成《新语探源》和《“封建”考论》,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义理、考据、词章、经济相与济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阔大的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与通博的气度,为中国当代文化史研究贡献了一流的文化史论著。
关键词
冯天瑜
文化史
近代文化转型
文化生成
历史文化语义学
Keywords
Feng
Tianyu
histor
y
of
cultur
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cultur
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historical
cultural
semantics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英文化中的数字及其翻译——一种历史文化语义学视角的解读
吴祥云
崔华勇
朱琳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翻译语”研究到翻译论的建构——柳父章的翻译研究方法论及其启示
韩秋韵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
0
原文传递
3
智者光芒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
周积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