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编纂元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新方向?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60,共6页
在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文学创作的讨论中,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后现代主义实验性创作与历史及社会语境相联结的创作潮流。她认为,作为后现代... 在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文学创作的讨论中,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后现代主义实验性创作与历史及社会语境相联结的创作潮流。她认为,作为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新发展,历史编纂元小说反驳了伊格尔顿等人给后现代主义文学贴上的“缺乏深度”、“反历史”、“没有政治内容”等标签,但她将历史编纂元小说称作唯一一种圆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小说,是具有范例作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等观点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 历史小说 元小说
下载PDF
李劼人:重建女性神话——“大河小说”情爱叙事的的文本阐释 被引量:8
2
作者 胡玉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李人的情爱叙事具有理想的色彩和“神话”品格。他所重建的女性神话伸张了女性的特点和权利 ,偏离和危及了传统的性别陈述。创作主体在对女性的道德评判上始终保持着缄默 ,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宽容。
关键词 李JIE人 道德 情爱故事 历史小说
下载PDF
《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联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70,共7页
吴趼人、林纾的历史小说创作基本代表着清末民初历史小说的两种倾向 :前者沿袭传统历史通俗演义 ,后者则追求正史价值。曾朴《孽海花》的历史叙事 ,不直接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而是通过世态风俗描绘展示时代风云与历史进程 ,体... 吴趼人、林纾的历史小说创作基本代表着清末民初历史小说的两种倾向 :前者沿袭传统历史通俗演义 ,后者则追求正史价值。曾朴《孽海花》的历史叙事 ,不直接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而是通过世态风俗描绘展示时代风云与历史进程 ,体现出“风俗史”特征 ;男女主人公在精神特质上的“非英雄”与“非道德” ,有别于传统历史叙事 ,体现出曾朴对法国历史小说浪漫精神的接纳。《孽海花》意在挖掘中国文化传统钳制历史和人性发展根源的努力 ,使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正统”叙事话语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历史小说 现代性 法国文学
下载PDF
释义元语言视阈下“鬼”之文化模式稽考——基于英语、日语、汉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黄交军 李国英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5-42,共18页
“鬼”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个基本词汇,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中。本文从释义元语言的理论视阈,对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中“鬼”之演义进行比勘校雠,发现汉字“鬼”之字义嬗代、语符分合、思想交锋与文化辐射尽显民族的... “鬼”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个基本词汇,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中。本文从释义元语言的理论视阈,对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中“鬼”之演义进行比勘校雠,发现汉字“鬼”之字义嬗代、语符分合、思想交锋与文化辐射尽显民族的真髓神韵,“鬼子”一词的“奇幻漂流”圆满解答了湮没已久的历史隐秘。且借助文化模式(英国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和中国乐感文化)解释模型完美消除了语言悖论,进而推导出新论断:文化(或哲学)越具包容性、人文性,其词语义项越丰富,词语数量越少,反之亦然。“鬼”一词可谓重构中华先民具身体悟、认知世界的逻辑起点,乃人类语言文化基因库的一个重要编码,是通释所有人类语言思想的关键基元词之一。本研究为学界探索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汉语事实又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启示与实践性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义 释义元语言 文化模式 解释模型
下载PDF
“民族一国家”的认同与传统文化的再现——唐浩明历史小说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建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0-85,共6页
讨论唐浩明的晚清系列历史小说,离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语境。唐浩明从现实的民族国家的认同立场出发,以一种宏大的叙事风格追溯历史,揭示近代中国在西方“他者”的注视下民族国家意识一步步觉醒的历程,并准确复现了传统文化自... 讨论唐浩明的晚清系列历史小说,离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语境。唐浩明从现实的民族国家的认同立场出发,以一种宏大的叙事风格追溯历史,揭示近代中国在西方“他者”的注视下民族国家意识一步步觉醒的历程,并准确复现了传统文化自身内在的调和能力。同时小说也因视野的局限而留下了些许不足和遗憾,这也是当前许多晚清题材小说共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民族国家 认同 他者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历史迷惘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发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101,共6页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陷入了一种迷惘状态。对“革命历史小说”的逆反情绪 ,使史诗追求并没有根本性地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人物塑造形成了新的审美定式 ;历史循环论和相对主义对历史决定论和机械进步论的解构 ,最终走向了虚...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历史叙述陷入了一种迷惘状态。对“革命历史小说”的逆反情绪 ,使史诗追求并没有根本性地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人物塑造形成了新的审美定式 ;历史循环论和相对主义对历史决定论和机械进步论的解构 ,最终走向了虚无主义的深渊 ;工具化倾向使历史叙述在摆脱了图解政治的命运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历史小说 新历史小说 历史叙述 工具化
下载PDF
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简论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洪涛 谢丹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80,共5页
历史小说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它萌芽于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在19世纪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以人物与历史的关系为主线,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世界中,历史总是制约着人物的命运;维多利亚早期历... 历史小说是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它萌芽于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时期,在19世纪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以人物与历史的关系为主线,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世界中,历史总是制约着人物的命运;维多利亚早期历史小说中的人物试图摆脱历史羁绊,独立演绎自身命运;维多利亚中晚期的历史小说中,"历史"开始被人物支配,它渗入人物内心的探索历程,成为个人精神结构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 司各特 维多利亚时代文学
下载PDF
论詹姆斯·韦尔奇《愚弄鸦族》中的“文明等级论”逆写
8
作者 邱清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文明等级论”是指将各民族文明的共时性差异区分为不同的历时性发展等级,强调西方文明的主导地位,以建立西方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学说。美国印第安作家詹姆斯·韦尔奇在《愚弄鸦族》中从文学介入历史,通过语言杂糅、史诗英雄改写... “文明等级论”是指将各民族文明的共时性差异区分为不同的历时性发展等级,强调西方文明的主导地位,以建立西方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学说。美国印第安作家詹姆斯·韦尔奇在《愚弄鸦族》中从文学介入历史,通过语言杂糅、史诗英雄改写、混杂情节编织的书写策略,解构“文明等级论”在美国西进运动中的进步内涵。小说采取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重审印第安土地观、生态观、集体观的思想价值,呈现印第安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本质差异,否定“文明等级论”隐含的同一性思想,以此召唤多元文明平等互鉴、互融共生的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韦尔奇 《愚弄鸦族》 文明等级论 历史小说
原文传递
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中利己主义的多样性——以小说《罗生门》和《鼻》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章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32-634,共3页
芥川龙之介是近代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早期的历史小说多体现利己主义的主题,其中以《罗生门》和《鼻》最具代表性。两部小说虽然都着眼于对利己主义主题的挖掘,但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两种不同内涵的利己主义,即为生存的利己主义和旁... 芥川龙之介是近代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早期的历史小说多体现利己主义的主题,其中以《罗生门》和《鼻》最具代表性。两部小说虽然都着眼于对利己主义主题的挖掘,但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两种不同内涵的利己主义,即为生存的利己主义和旁观者的利己主义。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对利己主义本身的批判,而是以敏锐的洞察力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将利己主义作为一个工具,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并存,并进一步批判了认同这种利己主义的扭曲的社会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历史小说 《罗生门》 《鼻》 利己主义 人性 道德缺失
下载PDF
历史的接合与英雄形象的再造——评陈玉福长篇小说《西凉马超》
10
作者 刘竺岩 马鹏 《写作》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陈玉福的长篇小说《西凉马超》延续近代以来的中国通俗历史小说脉络并有所创新,与“五四”以降的现当代历史小说产生了交叉。作品基于甘肃河西走廊武威一带的地域文化,将马超与骊靬、“马踏飞燕”、雷台汉墓、“凉州大马”等要素串联起... 陈玉福的长篇小说《西凉马超》延续近代以来的中国通俗历史小说脉络并有所创新,与“五四”以降的现当代历史小说产生了交叉。作品基于甘肃河西走廊武威一带的地域文化,将马超与骊靬、“马踏飞燕”、雷台汉墓、“凉州大马”等要素串联起来,实现了历史的接合,在情节的展开与推进中形成了文学、历史与地域文化的统一体。在对英雄形象的再造方面,《西凉马超》践行着作家对西部文学精神的体认,即西部文学应当是英雄的文学,以此独特的观点参与到西部文学多元话语的建构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凉马超》 历史小说 接合 英雄形象 西部文学
下载PDF
试论《隋唐演义》对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亚茹 胡足凤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清代小说家褚人获创作的小说《隋唐演义》表明我国历史演义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者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主要在于拓展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视野,具体表现在:体裁的拓宽、主题的创新、... 清代小说家褚人获创作的小说《隋唐演义》表明我国历史演义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者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很大的创新,主要在于拓展了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视野,具体表现在:体裁的拓宽、主题的创新、人物塑造复杂化等。创作视野的极大拓宽使小说更为大众化,也启迪了后世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演义》 历史演义 小说创作 创新 贡献
下载PDF
数据分析视角下的茅盾文学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战玉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5,共12页
本文采取大数据统计、分析及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方法,以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同时,又针对获奖作品中的历史题材小说与乡土题材小说进行了专门分析。试图以此为基础,初步探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乃... 本文采取大数据统计、分析及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方法,以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同时,又针对获奖作品中的历史题材小说与乡土题材小说进行了专门分析。试图以此为基础,初步探求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乃至上述两类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长篇小说 数据分析 历史题材小说 乡土题材小说
原文传递
生活化的历史叙事——从凌力创作看近年来历史小说的生活化叙事倾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娇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9-64,共6页
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及《梦断关河》等历史小说,重视书写日常生活情景、家庭伦理亲情及个体情感欲望等,体现了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的生活化叙事倾向。它有利于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与历史氛围,丰富作品的审美特性,使作品具有深... 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及《梦断关河》等历史小说,重视书写日常生活情景、家庭伦理亲情及个体情感欲望等,体现了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的生活化叙事倾向。它有利于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与历史氛围,丰富作品的审美特性,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与人文内涵。同时,要求作家既要熟悉和掌握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又要对生活化叙事进行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力 历史小说 生活化叙事 文化意蕴 历史情韵
下载PDF
洞见与矛盾——《双城记》开白得失谈
14
作者 赵国新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6,共14页
《双城记》的开白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激情四溢的悖论和反讽,取得了极好的修辞效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一反作者同时代人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错误判断,这句开白戳穿了这个所谓美好旧时代的神话,揭示出这个时代的残酷现实,体现出作... 《双城记》的开白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激情四溢的悖论和反讽,取得了极好的修辞效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一反作者同时代人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错误判断,这句开白戳穿了这个所谓美好旧时代的神话,揭示出这个时代的残酷现实,体现出作者独到的历史洞见。然而,它在18世纪的英国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之间的类比却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它过度夸大了前者爆发革命的可能性,也与作者在下文中的种种描写出现了矛盾。换言之,这句开白将危机四伏的19世纪中期的英国等同于18世纪末的英国,有年代误植之虞,违背了历史小说创作中应当遵循的历史主义原则,从而削弱了本书的历史小说的性质,使之更像是一部历史寓言而非典型的历史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双城记》 历史小说 法国大革命
原文传递
“远行”与“回归”视野中的古代楼兰形象
15
作者 赵建萍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3年第5期35-44,共10页
《楼兰》是井上靖西域历史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它的主题历来受到关注。考察作者创作所参考的历史地理学文献可知,文中楼兰人被迫“远行”与数次试图“回归”的内容并非虚构。小说基于历史材料展开丰富想象,再现了楼兰在古代中西交通以... 《楼兰》是井上靖西域历史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它的主题历来受到关注。考察作者创作所参考的历史地理学文献可知,文中楼兰人被迫“远行”与数次试图“回归”的内容并非虚构。小说基于历史材料展开丰富想象,再现了楼兰在古代中西交通以及文明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历史变迁:曾经作为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贸易中转地,后来转为汉朝的军事基地、匈奴屯田所、古战场等,最终湮没于沙海“。远行”与“回归”的情节隐含着对于楼兰作为多元文明融汇地特质的认知,同时文中有明显的比较文明意识和西亚文明起源论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上靖 楼兰 历史小说 西域文明
原文传递
全球化思维——清末民初历史小说作品的新走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发了清末民初中国有识之士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不再沉醉于老大帝国的幻梦中,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用开放的、世界的眼光来考察中国历史。此时,小说的启蒙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小说被誉为"文学之最上乘&qu...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发了清末民初中国有识之士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不再沉醉于老大帝国的幻梦中,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用开放的、世界的眼光来考察中国历史。此时,小说的启蒙作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小说被誉为"文学之最上乘"。历史小说创作呈现全球化思维的新特点,小说家配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宣传、普及世界各国历史,创作、翻译了大量历史小说作品,包括介绍欧美等国历史的小说作品、反映世界其他殖民地国家悲惨历史的作品和一些世界通史题材的小说作品。他们以开放的姿态翻译、创作历史小说,历史小说作品带有进化论思想、世界史观等特点。同时,小说家通过"借外鉴中"、中西比较等方法解说历史现象,也促进了全球化思维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思维 清末民初 历史小说
下载PDF
冯梦龙的历史小说理论与创作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承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本文提出冯梦龙的《新列国志》不是根据余邵鱼的《列国志传》增补而成,而是冯梦龙的独立创作。冯梦龙创作《新列国志》带有总结历史经验的动机,小说结构有其独到之处。在创作中形成了他对历史小说的基本认识,要求历史小说创作要严守史实... 本文提出冯梦龙的《新列国志》不是根据余邵鱼的《列国志传》增补而成,而是冯梦龙的独立创作。冯梦龙创作《新列国志》带有总结历史经验的动机,小说结构有其独到之处。在创作中形成了他对历史小说的基本认识,要求历史小说创作要严守史实,对历史小说和故事小说应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新列国志》 历史小说 历史真实
下载PDF
再现人性的历史——谈凌力历史小说创作的一种美学追求
18
作者 佟文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64-67,共4页
凌力在历史小说的创作过程中 ,从对英雄的理想、悲剧英雄的意志行为及女性的爱情态度描写中再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性 ;在对“反面人物”等的塑造中则体现了真、善。
关键词 凌力 历史小说 人性 悲剧英雄 爱情 真、善、美
下载PDF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发展概观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向春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6-119,共4页
不同时期的历史小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需求。建国以来,随着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作家们的创作理念和历史观不断改变,中国当代各时期的历史小说的创作,出现了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文化历史小说以及... 不同时期的历史小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需求。建国以来,随着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作家们的创作理念和历史观不断改变,中国当代各时期的历史小说的创作,出现了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文化历史小说以及架空历史小说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在题材选择、创作方法和美学风貌上各有不同。通过对这几种历史小说形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出在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背景下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历史观 文化
下载PDF
传统的继承与再创作——从《鼻子》与《今昔物语》的比较看芥川的历史小说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传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90-92,共3页
芥川龙之介具有很强的对古典再创作能力和对传统的继承能力。芥川从日本的历史物语等古典文学作品中, 吸取营养, 进行艺术再创作, 将之加工成与原作迥然不同的文学精品, 传统对他而言不是存在, 而是再创作。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 <<鼻子>> <<今昔物语>> 历史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