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历史时间的空间化及其与隐喻、叙事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慧本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121,共11页
历史学研究的是有关过去的知识,这意味着探究历史学中时间的本质是极为重要的。一般历史学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往往习惯以空间化的思维来表现时间。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体现在历史研究对象的空间性、对时间的空间性指称、时间的可分割... 历史学研究的是有关过去的知识,这意味着探究历史学中时间的本质是极为重要的。一般历史学家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往往习惯以空间化的思维来表现时间。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体现在历史研究对象的空间性、对时间的空间性指称、时间的可分割性等层面。柯林武德则将时间设想为永远变化着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作为观念存在于现在之中,从而保证了历史时间的历史性,确立了历史学中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互动关系。柯林武德的历史时间观也没有彻底否定空间化的时间。通过分析这种言说时间的"惯性思维",历史时间与隐喻的关系得以展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布罗代尔通过设置整体的情节串联起地中海叙事中的三重时间,从而统一结构、局势和事件,充分展现了隐喻和叙事在表现历史时间经验方面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历史时间总是表现为人类思维中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变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间 空间化 隐喻 叙事 布罗代尔
原文传递
文本杂糅背后的历史隐喻——论麦凯恩《舞者》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9
2
作者 杨金才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1,共9页
麦凯恩的《舞者》以当代伟大舞蹈家纽瑞耶夫的故事为蓝本,在突破小说和传记的界线中写就"虚构的传记",就历史话语的真实性等问题展开探讨。作品通过副文本对正文本的呼应和对话,揭示历史的虚构性;通过不同人物的多视角讲述,... 麦凯恩的《舞者》以当代伟大舞蹈家纽瑞耶夫的故事为蓝本,在突破小说和传记的界线中写就"虚构的传记",就历史话语的真实性等问题展开探讨。作品通过副文本对正文本的呼应和对话,揭示历史的虚构性;通过不同人物的多视角讲述,实现小写历史对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解构,凸显历史的多元性;通过对包括日记、书信、杂志等多种文本形式的运用,体现历史的开放性。多重历史叙事策略的运用体现了麦凯恩所倡导的"讲故事的民主",及其后现代主义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凯恩《舞者》叙事 历史隐喻
原文传递
从历史解释到历史叙事——评《历史哲学译丛》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曙光 董立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4,共10页
过去,我们曾一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对立起来,疏于对西方历史哲学经典著作的译介和研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近十几年来,这一情况己经有所改观。韩震先生主持翻译的“历史哲学译丛”既是这一变... 过去,我们曾一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历史哲学对立起来,疏于对西方历史哲学经典著作的译介和研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近十几年来,这一情况己经有所改观。韩震先生主持翻译的“历史哲学译丛”既是这一变化的一个可喜成果,也将进一步推动这一变化。该译丛涉及历史经验、历史解释、历史叙事、历史隐喻和历史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有关西方历史哲学发展最新动态的简化的全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经验 历史解释 历史叙事 历史隐喻
下载PDF
《史记》隐喻学术思想管窥
4
作者 褚瑞莉 孙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24-31,93,共9页
为了拓宽《史记》研究的深度和宽度,进而助力其传播与传承。文章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在历时探究隐喻是词之对比、思想之互动以及认知之手段的基础上,厘定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映射理论为依据,宏观上从浪漫之理想、悲剧之同情以及... 为了拓宽《史记》研究的深度和宽度,进而助力其传播与传承。文章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在历时探究隐喻是词之对比、思想之互动以及认知之手段的基础上,厘定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映射理论为依据,宏观上从浪漫之理想、悲剧之同情以及讽刺之批判等三个隐喻层面;微观上,从方位、实体、结构等基本隐喻;以及组合、聚合、复杂复合等扩展隐喻多个视角、多个层面管窥《史记》隐喻机制。发现:其一,司马迁虽然没有提出任何隐喻理论,但其《史记》叙事风格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思想。其二,隐喻贯穿于《史记》叙事的浪漫、悲剧和讽刺三大情节类型,分别隐喻着司马迁的理想、同情和批判之精神。其三,《史记》不仅善于运用当代学者提出的方位、实体、结构等基本隐喻,还能创造性地熟练使用组合、聚合、复杂复合等扩展隐喻。由此可见,司马迁不仅是史学、文学巨匠,还是一代隐喻宗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隐喻 司马迁
下载PDF
生命意识、历史叙事与人类困境——墨白《梦游症患者》中的诗性隐喻
5
作者 袁昊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梦游症患者》作为墨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呈现出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先锋性,其中对于历史和生命的冷静思考,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细腻剖析,形成了其小说情感强烈却又冷静克制的诗意笔调。在这部充满隐喻的作品中,作者借用色彩和温度将人物... 《梦游症患者》作为墨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呈现出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先锋性,其中对于历史和生命的冷静思考,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细腻剖析,形成了其小说情感强烈却又冷静克制的诗意笔调。在这部充满隐喻的作品中,作者借用色彩和温度将人物对于生命的感受推向高峰,在乡村的不断变化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并借用“梦游症患者”的视角和口述,表达出对于生命、人性和底层困境的思考,为现代小说的历史叙事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游症患者》 先锋小说 历史叙事 生存困境 诗性隐喻
下载PDF
“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罗斯金“隐喻的”历史批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书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3,161-162,共7页
罗斯金对"如画"美学观念的理解和肯定实际上是从关于视觉的思想史角度做出的,这就和"如画的"形式中内在蕴含的审美体验和历史意识关联并进。在罗斯金的批评理论中,"如画的"主要从审美关怀和内在情感的同... 罗斯金对"如画"美学观念的理解和肯定实际上是从关于视觉的思想史角度做出的,这就和"如画的"形式中内在蕴含的审美体验和历史意识关联并进。在罗斯金的批评理论中,"如画的"主要从审美关怀和内在情感的同情性力量两个层面展开,具体表现为"表面如画的"与审美关怀,"真正如画的"与人性关怀。以此,罗斯金推进了"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的蕴涵,以及与历史批评的隐喻式理解之间的关联论证。罗斯金对"如画的"这种视觉经验和心理联想结合的历史性尝试,实质上是对审美表现与历史理解之间内在相关性的探寻。作为一种隐喻的历史批评,该探寻向我们开放了持续深入的认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金 “如画的” 历史意识 隐喻
下载PDF
《尘归尘》中的大屠杀历史记忆隐喻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迪 陈红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品特1996年的收笔大作《尘归尘》蕴含着深刻的大屠杀历史记忆隐喻。通过对大屠杀受害者犹太民族、大屠杀种族灭绝暴行、大屠杀目击者传记互文下的历史记忆以及大屠杀历史修正主义的诸多隐喻,《尘归尘》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历史、... 品特1996年的收笔大作《尘归尘》蕴含着深刻的大屠杀历史记忆隐喻。通过对大屠杀受害者犹太民族、大屠杀种族灭绝暴行、大屠杀目击者传记互文下的历史记忆以及大屠杀历史修正主义的诸多隐喻,《尘归尘》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历史、回忆与话语交叉渗透、众声喧哗的大屠杀历史记忆现状。《尘归尘》不仅影射了大屠杀这一人类种族历史上的残酷浩劫,更通过呈现话语游戏、话语权力与循环重复的意象等艺术手法呈现了后大屠杀时代历史记忆的模糊性、话语性和创伤性,展现了品特戏剧在艺术与真实两维度之间精湛的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德·品特 《尘归尘》 大屠杀 历史记忆 隐喻
下载PDF
论《史记》的音乐隐喻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炳社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9-25,共7页
《史记》是一部具有很高隐喻价值的著作。艺术隐喻就是采用替代、暗示、借用、讽喻等方式而使客体非直接表现化,也就是以非直接表达的方式,从而使对象意象化的过程。所以,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看,《史记》是被意象化了的,是一种隐喻的存... 《史记》是一部具有很高隐喻价值的著作。艺术隐喻就是采用替代、暗示、借用、讽喻等方式而使客体非直接表现化,也就是以非直接表达的方式,从而使对象意象化的过程。所以,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看,《史记》是被意象化了的,是一种隐喻的存在。因此,《史记》中关于音乐的记述具有隐喻价值。其主要表现于:可以观风俗、知民情,可以传达社会声音,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摇荡人情感、启发人心智、感化人灵魂,可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可以以音观世,其声调、乐器、演员的具体动作、人们的喜好等也具有隐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音乐隐喻 价值
下载PDF
村落空间与历史记忆——三门塘人的家族故事与船形隐喻 被引量:3
9
作者 钱晶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2期24-30,共7页
将既抽象又具体的"空间"概念落实到日常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学切入历史记忆论题的基本路径。根据收集到的族谱、碑刻和访谈资料大致勾勒出三门塘几大家族的一个变迁过程,呈现三门塘人如何透过船形的空间意象来看待村落家族居... 将既抽象又具体的"空间"概念落实到日常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学切入历史记忆论题的基本路径。根据收集到的族谱、碑刻和访谈资料大致勾勒出三门塘几大家族的一个变迁过程,呈现三门塘人如何透过船形的空间意象来看待村落家族居住空间对其兴衰的影响,如何将船形视为家族权势强弱变化的一个隐喻,并将家族故事与空间想像相结合,建构出可供他们叙述的村落历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历史记忆 三门塘 船形隐喻
下载PDF
女性 母性 人性——莫言长篇小说《蛙》中“姑姑”的性属隐喻 被引量:3
10
作者 盖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7,共5页
莫言长篇小说《蛙》以"姑姑"为叙事中心,塑造了一位在特定历史境域中复杂、扭曲、苦涩、挣扎着,且带有政治品质及男性化特色的女性形象。小说对其由多难境域到心灵及精神性转机的体验,直击人们的灵魂深处的痛楚,不仅符号性地... 莫言长篇小说《蛙》以"姑姑"为叙事中心,塑造了一位在特定历史境域中复杂、扭曲、苦涩、挣扎着,且带有政治品质及男性化特色的女性形象。小说对其由多难境域到心灵及精神性转机的体验,直击人们的灵魂深处的痛楚,不仅符号性地包蕴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且内蕴深沉的理性反思。"姑姑"曾经失却女性本有的品性,但她最终以躯体中流淌着的母性血脉而使人性之善得以回归,其中隐含着回溯历史,审视文化,而以深沉的反思及自我救赎,借力自身的行动而达心灵和精神归位,以重建女性、母性及人性的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 “姑姑” 女性叙事 历史意蕴 性属隐喻
下载PDF
女性生存状况的历史性反思——拜厄特小说《玫瑰色茶杯》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争 高兴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拜厄特小说《玫瑰色茶杯》通过女主人公穿越历史时间的心理活动,审视了母女之间的"代沟"现象,深刻反思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命运;并且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女性打破传统生活的羁绊、寻求新的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运... 拜厄特小说《玫瑰色茶杯》通过女主人公穿越历史时间的心理活动,审视了母女之间的"代沟"现象,深刻反思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命运;并且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女性打破传统生活的羁绊、寻求新的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阐释《玫瑰色茶杯》一文,并且以此为例证来探讨拜厄特短篇小说的思想价值和创作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色茶杯》 女性 代沟 生存状况 历史反思 象征和隐喻
下载PDF
小篆在当代的隐喻功能
12
作者 赵建雷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第3期41-46,共6页
小篆在当代不仅作为一类书体与书法艺术形式存在,而且在隐性层面还具备其他视觉涵义。在现代隐喻理论的参照下,通过分析小篆与其他抽象概念的本体关联和喻体的概念转换,可发现小篆具备历史隐喻、文化隐喻、精英隐喻和权力隐喻的功能,这... 小篆在当代不仅作为一类书体与书法艺术形式存在,而且在隐性层面还具备其他视觉涵义。在现代隐喻理论的参照下,通过分析小篆与其他抽象概念的本体关联和喻体的概念转换,可发现小篆具备历史隐喻、文化隐喻、精英隐喻和权力隐喻的功能,这对于认识小篆在当代的隐性价值,拓展其审美向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验证了"隐喻"在思辨的深刻度和清晰度方面,能够深化人们艺术体验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篆 历史隐喻 文化隐喻 精英隐喻 权力隐喻
下载PDF
明清小说里“红颜祸水”形象的历史隐喻——以《封神演义》《醒世姻缘传》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逸鸣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7-102,共6页
在中国"红颜祸水"论古已有之,但是直到宋元以后话本小说兴起,尤其是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进入高峰期,妲己、薛素姐等一系列"红颜祸水"的形象才被惟妙惟肖地勾画在文本里、演绎在戏剧中。这篇论文以《封神演义》《醒世... 在中国"红颜祸水"论古已有之,但是直到宋元以后话本小说兴起,尤其是明清时期小说发展进入高峰期,妲己、薛素姐等一系列"红颜祸水"的形象才被惟妙惟肖地勾画在文本里、演绎在戏剧中。这篇论文以《封神演义》《醒世姻缘传》为例,分析其中"红颜祸水"形象的历史隐喻,指出:宋朝以后,随着父权制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女性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并冲击着原有的家庭和社会的伦理秩序;上至统治阶层,下到平民百姓都对于女性"叛逆"力量产生深切的恐慌心态。面对女性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萌芽带来的挑战,儒家文化利用小说大力塑造"红颜祸水"的舆论,借助大众化、民主化的文化消费,进一步实现其世俗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红颜祸水” 历史隐喻
下载PDF
巴特勒小说《家族》中的历史书写和政治隐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7-80,共4页
《家族》一书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奥克塔维亚·巴特勒所著,通过穿越过去、重现历史、与现实对比的描述方式向读者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罪恶的奴隶制度,并且引发美国现代社会对种族关系和两性关系的深思。巴特勒用新奴隶叙事的方式重新再现... 《家族》一书由美国科幻小说家奥克塔维亚·巴特勒所著,通过穿越过去、重现历史、与现实对比的描述方式向读者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罪恶的奴隶制度,并且引发美国现代社会对种族关系和两性关系的深思。巴特勒用新奴隶叙事的方式重新再现历史,并且用穿越过去的形式表达当时惨遭奴隶的黑人们不可言说的伤痛。作品表达了美国历史由黑人和白人交织而成,二者缺一不可,引发国人思考自由真正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克塔维亚·巴特勒 《家族》 历史书写 政治隐喻
下载PDF
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犹滴传》的叙事结构与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立新 屈闻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06,共12页
希伯来《次经》中的《犹滴传》在犹太民族"第二圣殿时期"产生的诸多作品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文本叙述中的人物、地域及事件孤立起来看显示着历史的真实性,但以希伯来民族史相对照,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文本的历史时空却并... 希伯来《次经》中的《犹滴传》在犹太民族"第二圣殿时期"产生的诸多作品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文本叙述中的人物、地域及事件孤立起来看显示着历史的真实性,但以希伯来民族史相对照,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文本的历史时空却并不真实。作者拣选历史元素精心构造出的叙述背景并非出自历史认知方面的谬误,亦非刻意告知读者《犹滴传》只是虚构而成的普通故事。结合作品著述时犹太民族面对的希腊化时代语境,就可看出作者乃是将历史元素有意错置重构,给读者搭建一座文学叙述意义上的"真实"历史舞台,隐喻当下发生之事。对《犹滴传》叙述特质的分析,不但有助于我们解读"第二圣殿时期"希伯来文学在希腊化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意义,也为我们认识从希伯来文化到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嬗变提供了某种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滴传》 历史真实 文学虚构 希腊化时代 隐喻与诠释
原文传递
木叶山传说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乌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0-30,共11页
契丹是由东部鲜卑族群分化而出的民族,其先人奇首可汗与控制潢河流域的霫民族曾以联姻方式结成联盟,对契丹民族发展壮大产生了重要影响。木叶山是该历史事件的见证地,因而成为契丹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辽代木叶山祭祀是血缘文化和地... 契丹是由东部鲜卑族群分化而出的民族,其先人奇首可汗与控制潢河流域的霫民族曾以联姻方式结成联盟,对契丹民族发展壮大产生了重要影响。木叶山是该历史事件的见证地,因而成为契丹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辽代木叶山祭祀是血缘文化和地缘文化的复合体,体现了契丹文化的转型轨迹。综合分析历史文献对永州、木叶山、冬捺钵(含春秋捺钵)自然环境和相互之间区位空间关系的描述,以及辽历朝皇帝出行活动的记录,史书中的所谓“二水合流”只是泛指的空间,并非精确的地理概念,永州城、木叶山并不在潢水(西拉木伦河)、土河(老哈河)汇流处,辽木叶山应位于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北部或西北方向50千米左右的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叶山传说 历史隐喻 木叶山祭祀 木叶山地望
下载PDF
历史具有“本义”——驳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
17
作者 何顺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4,共15页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史意义的“生成系统”即史家赋予历史以“意义”的论述,完全置于“与解释问题有关的历史书写”框架中展开,还提出了一种专门的“历史诗学”作为其理论支撑。“历史诗学”的核心虽然叫“转义理论”,但“转义行为”最终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这就暴露了其历史诠释学乃至整个“历史诗学”的先验唯心论倾向。因为根据F.R.安克施密特的专门研究,“先验论哲学内在地是隐喻的,而隐喻内在地是先验的”,二者在性质上原本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史学 历史诠释学 海登·怀特 《元史学》 “历史诗学” 先验论 隐喻 安克施密特
下载PDF
论清代的宫词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辉斌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清代宫词类乐府高度繁荣发达。清代的宫词创作主要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参与创作的诗人多,一是大型联章体多。约6000首的清代宫词主要由"历代宫词"与"本朝宫词"两大类构成。"历代宫词"的史鉴特质是以古鉴... 清代宫词类乐府高度繁荣发达。清代的宫词创作主要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参与创作的诗人多,一是大型联章体多。约6000首的清代宫词主要由"历代宫词"与"本朝宫词"两大类构成。"历代宫词"的史鉴特质是以古鉴今,讽谕意旨则为"本朝宫词"的重点所在,二者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词 联章百首 史鉴特质 讽谕意旨
下载PDF
会说话的身体: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身体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文婧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69,共4页
身体意象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本具有恒常的伴随性,为叙事提供动力性支持。凭借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杜拉斯实践了身体意象在叙事进程中从物质要素向结构核心的还原。在审视身体叙事的阐释学意义时不难发现,作家的身体书写不仅暗合... 身体意象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本具有恒常的伴随性,为叙事提供动力性支持。凭借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杜拉斯实践了身体意象在叙事进程中从物质要素向结构核心的还原。在审视身体叙事的阐释学意义时不难发现,作家的身体书写不仅暗合"阴性书写"理论,成功构建了女性的主体性地位,使女性得以走出"他者"的阴影,同时也释放了历史话语的哀悼声音,是书写社会历史隐喻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拉斯 身体叙事 女性主体性 历史隐喻
下载PDF
略论《史记》中的比喻修辞
20
作者 石天飞 《创新》 2008年第6期88-90,共3页
《史记》大量运用的比喻修辞,其结构呈现多样化。比喻修辞的运用,或分析形势,推动事件的发展;或说明道理,阐述自己的主张;或刻划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烘托气氛,使事件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绘更生动传神,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褒贬爱憎。
关键词 《史记》 比喻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