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潘晓讨论”看当代中国大陆虚无主义的历史与观念成因 |
贺照田
|
《开放时代》
CSSCI
|
2010 |
45
|
|
2
|
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 |
俞吾金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3
|
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中的历史目的论批判 |
王南湜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4
|
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系 |
俞吾金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2007 |
5
|
|
5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辨析 |
陈鹏
|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6
|
解释学与解释、解释学与哲学是什么关系——就“何谓诠释学”中的两个问题请教洪汉鼎研究员 |
王金福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7
|
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社会历史观 |
王治涛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8
|
《神圣家族》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
任帅军
杨寄荣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5
|
|
9
|
人性研讨中必须坚持唯物史观 |
沧南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0
|
明人笔记的释史价值 |
侯虎虎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1
|
简论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与“技术决定论”之区别 |
李立生
吴冬梅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2
|
论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理论的新贡献 |
吴元梁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从“愈合的股骨”阐释看两种人学观与历史观之分野 |
刘芳
赵绥生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4
|
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认识基础、理论本质及其批判 |
汪亭友
吴深林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
2021 |
1
|
|
15
|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综述 |
杜金金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16
|
马克思破译人学“斯芬克司之谜”的历程与方法 |
陈曙光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7
|
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心主义?——关于分析改革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的分歧 |
周新城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2003 |
0 |
|
18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内在统一性 |
陈有勇
杨上海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2011 |
0 |
|
19
|
从来如此,就一定对吗?——走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使用误区 |
邢广桥
经纶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1 |
0 |
|
20
|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
李岚
|
《贵州省党校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