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I理论在城市老街区改造中应用 |
田大方
卢百灵
焦守丽
|
《建筑管理现代化》
|
2005 |
4
|
|
2
|
前后北岸地区历史文化演进研究 |
谭瑛
杨俊宴
|
《建筑与文化》
|
2009 |
2
|
|
3
|
古村落传统特色分析与保护对策——以裕溪乡小槎村为例 |
刘方晟
方岚
蔡建国
陈楚文
|
《建筑与文化》
|
2017 |
2
|
|
4
|
以开封为例浅析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
李元奎
|
《建筑与环境》
|
2007 |
0 |
|
5
|
进一步开发花溪南部民族风情游的构想 |
罗大林
景诗鼎
|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0 |
|
6
|
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 |
李凡
朱竑
黄维
|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5
|
|
7
|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安徽屯溪老街实例研究 |
杨钊
陆林
王莉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63
|
|
8
|
基于空间句法的喀什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及其更新策略分析 |
郭湘闽
全水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44
|
|
9
|
历史文化古城的非利用价值评估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 |
许抄军
刘沛林
王良健
陈友龙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6
|
|
10
|
北京市市政综合管廊建设探讨 |
钟雷
马东玲
郭海斌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
2006 |
42
|
|
11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 |
李燕
司徒尚纪
|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8
|
|
12
|
记忆空间表达及其传承研究——以北京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
周尚意
成志芬
夏侯明健
|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13
|
基于IPA分析法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以扬州东关街为例 |
王亚辉
明庆忠
吴小伟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
2013 |
24
|
|
14
|
历史文化古城游憩利用价值评估——以凤凰古城为例 |
许抄军
罗能生
刘沛林
王良健
|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5
|
历史文化商业街经营者的地方感研究——基于黄山市屯溪老街案例 |
孔翔
王惠
侯铁铖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16
|
论历史文化名城与图书馆 |
王子舟
|
《新世纪图书馆》
|
2006 |
20
|
|
17
|
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 |
李荣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8
|
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特色的保护与再生——汉城城市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研究与实践的考察 |
张建华
林秉圭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19
|
当历史文创产品遇上AR:增强现实技术产品展示对消费者历史文创产品评价的影响 |
崔楠
陈全
徐岚
贺靖婷
徐华谨
|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8
|
|
20
|
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保护性衰败与建设性破坏困境之路 |
徐琴
|
《城市观察》
|
2011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