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边境地区和境外诸国的阿卡人及其与哈尼族的历史文化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9,共6页
今天主要分布在云南边境地区和境外东南亚各国的阿卡人是历史上从哈尼族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支系。国外学者多喜欢用阿卡人这个称谓来称呼这些群体,一些国家还把他们列为与哈尼族并列的单一民族。而我国和另外一些国家则把他们看成是哈尼... 今天主要分布在云南边境地区和境外东南亚各国的阿卡人是历史上从哈尼族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支系。国外学者多喜欢用阿卡人这个称谓来称呼这些群体,一些国家还把他们列为与哈尼族并列的单一民族。而我国和另外一些国家则把他们看成是哈尼族的支系。那么,他们与哈尼族到底是同一个民族还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呢?作者认为,他们在文化习俗方面与哈尼族非常近似,如果要强调他们中的共同之处的话,把他们看成是同一个民族的两大支系也未尝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卡人 哈尼族 历史文化关系
原文传递
从“那”字地名和稻作习俗看壮族和泰族的历史文化关系--壮族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其旭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7-123,共7页
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是自古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的民族,壮语和泰语均称水田为"那"(na2),壮族和泰族聚居的乡村有许多带"那""纳"(水田)字地名,构词和含义基本相同;有相近同的稻作农业生产及加工食品词汇并自... 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是自古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的民族,壮语和泰语均称水田为"那"(na2),壮族和泰族聚居的乡村有许多带"那""纳"(水田)字地名,构词和含义基本相同;有相近同的稻作农业生产及加工食品词汇并自成体系;有类似的稻作生产传统仪俗和信俗观念。特定的地名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为揭开民族来源和历史文化的谜团提供重要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字地名 稻作习俗 历史文化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