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胡索乙素对离体大鼠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毓 王建华 +1 位作者 劳绍贤 陈蔚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47,共4页
探讨延胡素乙素(dl—THP)对离体大鼠胃粘膜和胃壁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结果:dl—THP明显抑制胃粘膜基础胃酸分泌.但洗脱药物1.5~2h后其作用即显著减弱.对于组胺(His)诱导的胃粘膜及壁细胞泌酸、dl—THP均使His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并... 探讨延胡素乙素(dl—THP)对离体大鼠胃粘膜和胃壁细胞泌酸功能的影响.结果:dl—THP明显抑制胃粘膜基础胃酸分泌.但洗脱药物1.5~2h后其作用即显著减弱.对于组胺(His)诱导的胃粘膜及壁细胞泌酸、dl—THP均使His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并抑制最大泌酸反应;pD_z^1值分别是4.72和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索 胃酸分泌 胃粘膜 大鼠
下载PDF
吐温80及其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致豚鼠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伟伟 李贻奎 +3 位作者 张金艳 郝伟 何萍 李连达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价2种吐温80及其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的致敏性。方法采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各组受试药液以致敏,致敏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状态。末次致敏后第11天,各组豚鼠由足趾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的相应药液进... 目的评价2种吐温80及其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对豚鼠的致敏性。方法采用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法,豚鼠分别腹腔注射各组受试药液以致敏,致敏期间每日观察动物状态。末次致敏后第11天,各组豚鼠由足趾静脉注射2倍致敏剂量的相应药液进行激发,激发给药前15 min及激发后连续40 min观察豚鼠的反应,记录症状出现、消失时间,评价动物反应症状。激发停药后40 min取血,ELISA方法检测血浆IgE、组胺含量,并结合反应症状结果综合评价致敏性。结果各组豚鼠致敏期间无异常反应,激发后综合判定致敏性,卵白蛋白阳性对照组、0.5%吐温80(1)组可诱发豚鼠过敏反应阳性,其他各组均未诱发豚鼠出现典型的过敏反应。结论控制吐温80质量,并将浓度限定在0.25%及以下,可在保证药物增溶效果的同时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在进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时,以豚鼠反应症状为主要指标,血浆IgE、组胺升高为辅助指标综合判定致敏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试验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温80 鱼腥草注射液 过敏试验 豚鼠 IGE 组胺
原文传递
通心络干预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婷 李绍旦 +4 位作者 李涵 张俊修 高路 刘毅 杨明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3期2973-2976,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干预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通过可逆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通心络干预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通过可逆性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缺血1 h,再灌注2 h;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通心络组大鼠予通心络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标本类胰蛋白酶(TPS)、c-Fos和组胺(Histamine);Elisa法检测血清TPS和c-Fos及TUNEL凋亡指数等指标。结果通心络组大鼠的心肌凋亡指数和TPS、c-Fos、组胺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降低血清TPS和c-Fos及组胺表达水平,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保护受损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通心络 肥大细胞脱颗粒 炎症反应 类胰蛋白酶 c-Fos 组胺
下载PDF
4,4’-双(二甲氨基)-二苯甲烷对豚鼠心乳头状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德强 赵德化 盛宝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9-52,共4页
BDDM对豚鼠心乳头状肌有剂量依赖性负性变力作用;可延长FBP;降低自律性。BDDM和Ver可使CaCl_2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pD_2’值为4.03和5.46;BDDM也使Iso,His的量效曲线非平行右移,pD_2’值分别是4.12和5.38。
关键词 BDDM 乳关状肌 心律失常 豚鼠
下载PDF
咪唑斯汀、依巴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的实验性抗组胺强度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旭 朱大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皿治林)与依巴斯汀(开思亭)、地氯雷他定(芙必叮)的抗组胺强度与时效之间的关系。方法:36名志愿者分为3组,皿治林组12例、开思亭组12例和芙必叮组12例。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的12d中,以及停药1周后皮内注射组胺100μg,诱... 目的:比较咪唑斯汀(皿治林)与依巴斯汀(开思亭)、地氯雷他定(芙必叮)的抗组胺强度与时效之间的关系。方法:36名志愿者分为3组,皿治林组12例、开思亭组12例和芙必叮组12例。在服药前和服药后的12d中,以及停药1周后皮内注射组胺100μg,诱导观察局部风团、红晕的反应强度。结果:皿治林组服药后12d内组胺诱导局部风团和红晕面积的反应强度在各时间点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或0.05)。结论:皿治林的起效速度、抗组胺作用强度均优于和芙必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斯汀 依巴斯汀 地氯雷他定 组胺皮肤试验 反应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