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74
1
作者 安韶山 李国辉 陈利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225-5234,共10页
选择宁南山区9种典型植物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方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种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除冰草外... 选择宁南山区9种典型植物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方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种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除冰草外,其他各种植物的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活性AWCD、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均比非根际土壤的高;9种典型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碳源利用类型是羧酸类和氨基酸类,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碳源利用类型是羧酸类、胺类、氨基酸类;微生物活性、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微生物均匀度指数两两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化学性质各指标之间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植物 根际土壤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宁南山区
下载PDF
宁夏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立国 李生宝 +7 位作者 蒋齐 张源润 蔡进军 王月玲 季波 潘占兵 许浩 马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4-189,共6页
气候变化加剧了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严峻性,通过农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0-20cm、20-100cm和20-180cm土壤贮水量的分析,研究得出:(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相似,与降雨具有极大的相关性,都是在土壤解冻后下降,然... 气候变化加剧了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严峻性,通过农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0-20cm、20-100cm和20-180cm土壤贮水量的分析,研究得出:(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贮水量变化趋势相似,与降雨具有极大的相关性,都是在土壤解冻后下降,然后随着雨季的到来逐步升高,或者升高后在降低的趋势,主要以"V"型为主进行波动。(2)0-20cm土层中少量土地扰动能够保持较多的土壤贮水量,人工翻地对土壤水分损失较大,秋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区域气候变化规律适应性较强;(3)整地造林等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部的小环境,利于土壤水分的蓄积,从而利于造林,沙棘纯林不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4)水平沟隔坡苜蓿地土壤贮水量和水平沟隔坡天然草地土壤贮水量比自然坡面(陡坡)高;(5)区域降雨量能够补偿180cm土壤层次的土壤水分的消耗,依据降雨变化规律,采取各种保水控水节水措施,可以提高区域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壤贮水量 土壤水分 宁南山区 土地利用类型
原文传递
宁南山区土壤质量对人工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金晶炜 苏纪帅 +4 位作者 白于 井赵斌 井光花 程光庆 程积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83-289,共7页
为了评价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该文以宁南山区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0~10和>10~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 为了评价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该文以宁南山区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选取0~10和>10~20 cm土层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和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10、15、20 a紫花苜蓿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 a柠条林地均提高土壤质量,其中30 a柠条林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开展,在宁南山区,种植紫花苜蓿、建植柠条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研究结果为宁南山区植被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 聚类分析 宁南山区 人工植被恢复模式 灰色关联模型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宁南黄土丘陵区设施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锐 孙权 +1 位作者 李建设 张源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1-175,共5页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典型区宁夏固原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设施辣椒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计算不同灌溉方式灌水总量,并测定不同处理下辣椒生长发育指标及产量...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典型区宁夏固原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在满足设施辣椒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计算不同灌溉方式灌水总量,并测定不同处理下辣椒生长发育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株高、茎粗、产量差异明显。毛管滴灌下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最大,膜下沟灌株高最矮,茎粗最粗;膜下沟灌产量最高,相对传统沟灌节水50.3%,其次为滴头滴灌,毛管滴灌产量最低;采用毛管滴灌和滴头滴灌技术,比传统沟灌分别节水71.2%和65.8%,节水效果极显著;膜下沟灌和膜上沟灌较传统沟灌节水50%左右,节约成本达850.5-1 227元/hm2。宁南黄土丘陵区日光温室栽培辣椒从高产角度看比较适合采用膜下沟灌,从节水高效模式来看比较适合采用滴头滴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设施辣椒 宁南丘陵
下载PDF
宁南山区不同植被退耕林地及其坡位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以骆驼林流域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陶吉杨 谭军利 +2 位作者 魏童 郑飞龙 张维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216-222,共7页
为研究宁南山区退耕还林区不同坡位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利用定点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沙棘和人工油松两个典型坡面的上、中、下3个坡位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沿深度方向变化和季节动态情况。结果... 为研究宁南山区退耕还林区不同坡位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利用定点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沙棘和人工油松两个典型坡面的上、中、下3个坡位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分析其沿深度方向变化和季节动态情况。结果表明:天然沙棘和人工油松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坡位与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的坡位一致,分别为中坡位和下坡位;坡位对天然沙棘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层在20 cm以下,对人工油松的影响层在40 cm以下;土壤含水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大,天然沙棘土壤含水率对于降雨量的响应较人工油松更敏感;相同降雨条件下天然沙棘土壤含水率增幅大于人工油松;在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上,沿深度方向天然沙棘各坡位土壤含水率在20 cm以下土层出现差异,人工油松在40 cm以下土层出现差异,当月降雨超过200 mm时,天然沙棘各坡位间土壤含水率的差异性减小,人工油松各坡位的差异性增大,这说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含水率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时空分布 退耕林地 坡位 植被类型 宁南山区
下载PDF
宁南山区利用柠条枝栽培香菇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俊 李鸣雷 +2 位作者 赵世伟 沈彤 苏彦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7-381,共5页
为了探究宁南山区柠条枝作为香菇代料栽培基质的可行性,以78%苹果木为对照,柠条枝39%、苹果木39%进行柠条枝代料栽培香菇的初步探究,对于不同处理的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以及营养成分状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39%的柠条... 为了探究宁南山区柠条枝作为香菇代料栽培基质的可行性,以78%苹果木为对照,柠条枝39%、苹果木39%进行柠条枝代料栽培香菇的初步探究,对于不同处理的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以及营养成分状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39%的柠条枝后菌丝生长速率降低0.88 mm/d,转色天数延长12 d,生育期延长35 d,基本实现全年生产;单棒产量与生物学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所选柠条枝配方对于香菇子实体发育无显著影响;营养成分中,干物质、粗纤维、必需氨基酸以及部分矿物质元素含量降低,其中粗纤维含量与陕西传统栽培基质所产香菇不存在显著差异,脂肪、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其他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该研究表明,宁南山区可进行香菇反季节栽培,柠条作为香菇产业的替代性资源具有可行性。由于香菇部分养分含量降低,适宜添加比例还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柠条枝 香菇 栽培
下载PDF
宁南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世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8期10-11,18,共3页
为筛选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高产优质品种,在宁南山区开展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宁薯4号提前5~11 d,出苗整齐,主要病害发生较轻,生理病害未发现;与对照宁薯4号相比,参试品种产量均有提高,以... 为筛选粮菜兼用型作物马铃薯高产优质品种,在宁南山区开展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宁薯4号提前5~11 d,出苗整齐,主要病害发生较轻,生理病害未发现;与对照宁薯4号相比,参试品种产量均有提高,以庄薯3号产量表现最好,其次为青薯6号,之后依次为天薯11号位和青薯9号。在彭阳县茹河川区川旱地种植马铃薯,应选择高产品种庄薯3号与青薯6号,因地制宜搭配种植天薯11号、青薯9号、宁薯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比较 丰产性 抗逆性 宁南山区
下载PDF
宁南宽谷丘陵区土壤矿质元素与氧化铁的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曼 安韶山 +1 位作者 常庆瑞 李壁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以宁夏固原县上黄村和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室内分析,研究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剖面分布状况及其氧化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土体中矿质元素的含量顺序依次为SiO2>Al2O3>CaO>Fe2O3>K2O≈MgO>TiO2... 以宁夏固原县上黄村和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室内分析,研究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剖面分布状况及其氧化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土体中矿质元素的含量顺序依次为SiO2>Al2O3>CaO>Fe2O3>K2O≈MgO>TiO2>MnO2。其中硅、铝、铁的在剖面上分布较均匀,钙、镁、钾变异较大,空间分布不均;钛、锰空间变化较小,说明供试土壤处于物理风化阶段,土壤的化学风化程度较弱。氧化铁全量含量变化不大,其剖面各层的游离铁、活性铁和络合铁含量均不高,且空间变化幅度小,表明供试土壤的铁的淋溶状况不明显,土壤风化发育不好,释放出的氧化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宽谷丘陵区 土壤矿质全量 氧化铁特征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羊肚菌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沈彤 杜军 +3 位作者 李鸣雷 赵世伟 马俊 秦文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羊肚菌子实体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宁南山区羊肚菌实用栽培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生土和表土为对照组,以生土+羊粪(比例3∶1)、生土+香菇菌糠(比例3∶1)为试验组栽培羊肚菌,对其子实体产量、农...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羊肚菌子实体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宁南山区羊肚菌实用栽培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生土和表土为对照组,以生土+羊粪(比例3∶1)、生土+香菇菌糠(比例3∶1)为试验组栽培羊肚菌,对其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香菇菌糠处理组出菇密度最大且产量最高(2500 kg/hm^(2)),同时在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和单菇重量上均有显著优势。香菇菌糠处理组子实体水分(18.56 g/100 g)和粗纤维含量(35.65 g/100 g)最高,粗多糖、粗脂肪含量较低,必需氨基酸含量(3.46%)和呈味氨基酸含量(2.76%)最高。[结论]在栽培基质中添加香菇菌糠栽培羊肚菌有利于提高羊肚菌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山区 羊肚菌 栽培基质 产量 氨基酸
下载PDF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世伟 刘耀宏 +1 位作者 李壁成 安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8,共4页
计算了宁南半干旱山区上黄示范区的雨水就地利用和径流资源量雨水就地入渗集蓄量95.23×104m3,占雨水资源理论潜力29.65%。雨水径流资源量为15.85×104m3,占雨水资源理论潜力的5.85%,而目前示范区对降雨径流的集蓄能力仅为径流... 计算了宁南半干旱山区上黄示范区的雨水就地利用和径流资源量雨水就地入渗集蓄量95.23×104m3,占雨水资源理论潜力29.65%。雨水径流资源量为15.85×104m3,占雨水资源理论潜力的5.85%,而目前示范区对降雨径流的集蓄能力仅为径流资源总量的17.35%,开发潜力较大。开展了多年的雨水资源就地利用和异地利用技术系统研究,总结出了适宜本地区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南半干旱山区 雨水资源 高效利用技术
下载PDF
宁南黄土丘陵区新型集流造林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月玲 蔡进军 +2 位作者 张源润 李生宝 蒋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探索在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模式,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原理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流域坡地集雨蓄水工程整地造林技术—“88542”集流水平... 为了探索在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基础上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模式,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遵循坡地水量平衡原理和雨水叠加利用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小流域坡地集雨蓄水工程整地造林技术—“88542”集流水平沟。研究这类工程的内涵、集流潜力及其断面参数。并对工程集蓄的径流通过典型工程应用,分析研究了集流水平沟对土壤水分的恢复调控和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适宜修建“88542”集流水平沟,在0~100cm土层,与自然坡面相比土壤平均含水量提高5.26%;粉砂粒和粘粒含量提高0.67%和1.53%;有机质提高80%;容重降低11.59%;土壤饱和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透气度分别增加了0.63%、2.03%、1.92%、2.71%、5.29%,而且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水平沟 雨水集蓄利用 小流域生态治理 宁南半干旱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食物能量安全的马铃薯主粮化实证研究--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建平 陈婧 上官周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5-200,共6页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基于食物能量安全标准,以宁夏南部山区6区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海原县)为例,研究马铃薯主粮化对粮食安全和其他大宗作物的影响。结...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基于食物能量安全标准,以宁夏南部山区6区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海原县)为例,研究马铃薯主粮化对粮食安全和其他大宗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北旱作一年一熟制区马铃薯单产(鲜重)>玉米>小麦>豆类,隆德县和泾源县马铃薯单产分别达到18.16 t/hm2和18.01 t/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有单产水平下,单位面积马铃薯生产虚拟水小于玉米、小麦和豆类;单位耕地面积马铃薯生产食物能量显著高于小麦和豆类,而低于玉米;马铃薯可实现增产潜力以彭阳县和海原县较大,分别为10.22 t/hm2和12.27 t/hm2,大于玉米和小麦可实现增产潜力;当一个地区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小麦的3.8倍、玉米的4.1倍、豆类的4.7倍时,单位面积马铃薯生产食物能量才能超过小麦、玉米和大豆。因此,黄土高原旱区发展马铃薯主粮化需谨慎,不同农业区域应根据农业结构、粮食单产及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的具体情况,确定马铃薯的主粮位置,以免造成耕地生产食物能量总量下降,威胁到区域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主粮化 食物能量 可实现增产潜力 宁夏南部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