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截面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可视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志刚 方梦祥 +2 位作者 骆仲泱 王勤辉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4-30,共7页
将高速摄影和颗粒图像测速(PIV)技术结合,以空气作为流化介质,0.1~0.65mm透明玻璃珠为床料,对不同截面风速下矩形截面流化床内过渡区和稀相区的颗粒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过渡区截面突变造成颗粒的运动流场发生偏转,颗粒横... 将高速摄影和颗粒图像测速(PIV)技术结合,以空气作为流化介质,0.1~0.65mm透明玻璃珠为床料,对不同截面风速下矩形截面流化床内过渡区和稀相区的颗粒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过渡区截面突变造成颗粒的运动流场发生偏转,颗粒横向运动明显增强;稀相区的出口效应和矩形截面的角落效应对截面上的颗粒速度分布有重要影响。越靠近出口颗粒的横向运动越剧烈。出口效应对颗粒横向速度分量的影响要大于对轴向速度分量的影响,横向速度分量是影响稀相区颗粒宏观运动规律的主要因素。截面风速增大,使得测试区域的颗粒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加剧。为减小锅炉磨损,对截面突变区域要使用圆滑过渡,减少不规则区域的存在:选择合理的出口结构和截面风速,同时要考虑角落防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 颗粒图像测速 矩形流化床 两相流
下载PDF
木质复合材料铣削过程中切屑流的形成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晓磊 刘会楠 曹平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8,共5页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及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采集木质复合材料铣削过程中切屑流的瞬态图像,并对瞬态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ProAnalyst运动分析软件,分析切屑流形成机制、流场速度及扩散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屑流形成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及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采集木质复合材料铣削过程中切屑流的瞬态图像,并对瞬态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ProAnalyst运动分析软件,分析切屑流形成机制、流场速度及扩散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切屑流形成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切削层材料离开工件形成切屑开始到与齿槽接触;第2个阶段为切屑离开齿槽之后向外飞射,最后扩散在大气中。切屑流流场速度变化也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切屑流从形成时,具备一定流场速度后,开始趋于减小;第2个阶段为切屑流流场速度突然达到峰值,然后速度随之趋于减小。木质复合材料高速铣削时,随着刀齿切入工件,铣刀转速会趋于降低;而随着刀齿离开工件瞬间,刀齿线速度迅速恢复到额定速度并保持稳定。在切屑流流场内部的不同位置,切屑颗粒的速度存在差异。在同一时刻,切屑流中部的切屑颗粒速度最大,靠近刀齿部分速度次之,远离刀齿部分速度最小。随着铣刀转速的增加,切屑流的扩散角减小,在不同的木质复合材料铣削加工中,纤维板铣削过程中的扩散角最大,变化范围为53.3°~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复合材料 切屑流 速度 扩散角 高速摄像技术
下载PDF
高速摄像技术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慕阳 陈松 +6 位作者 谢明 郭俊梅 马俊 吴建昆 任县利 胡洁琼 王塞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75-180,共6页
高速摄像技术是一项高科技测量技术,其应用已从电影、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延伸到材料科学及相关科学领域。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发展,系统地分析和概述了高速摄像技术在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该技术... 高速摄像技术是一项高科技测量技术,其应用已从电影、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延伸到材料科学及相关科学领域。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发展,系统地分析和概述了高速摄像技术在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在焊接或电接触研究中的应用,典型的高速摄像实验光路设计以及本组在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研究中部分研究结果,最后探讨了高速摄像技术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像技术 材料科学 应用 焊接电弧 光路设计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循环流化床团聚物体积分数及其容积份额 被引量:3
4
作者 殷上轶 钟文琪 +2 位作者 卢平 宋涛 陈宇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6-512,共7页
为了获得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聚行为特性,利用高速摄像技术,以玻璃珠为床料,在提升管截面为100 mm×25 mm、高为3.2 m的矩形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获得不同操作条件下提升管内气固两相运动的连续图像.采用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方法对... 为了获得循环流化床内颗粒团聚行为特性,利用高速摄像技术,以玻璃珠为床料,在提升管截面为100 mm×25 mm、高为3.2 m的矩形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获得不同操作条件下提升管内气固两相运动的连续图像.采用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方法对图像进行多阈值分割,实现对提升管内团聚物及其内部结构的自动识别,并进一步获得时均颗粒体积分数、团聚物体积分数、团聚核心体积分数、团聚物容积份额和团聚核心容积份额等特征参数及其与操作条件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团聚物内部存在体积分数梯度;当颗粒体积分数较大时,团聚物内部会形成一个致密的团聚核心,此时团聚物由团聚核心及其周围的团聚云两部分组成;当颗粒体积分数较小时,团聚物内部核心消失,团聚物内部体积分数梯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颗粒团聚 高速摄像 多阈值 图像分割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中团聚物的结构及发展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航 卢仕兵 +3 位作者 胡军军 殷上轶 宋涛 卢平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0年第3期15-21,共7页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颗粒团聚的形成与解体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捕获了Geldart B类颗粒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团聚物的形成、长大和解体的动态演化过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不同操作条件下团聚物的形状、尺寸及其从形成到解体...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颗粒团聚的形成与解体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捕获了Geldart B类颗粒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团聚物的形成、长大和解体的动态演化过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不同操作条件下团聚物的形状、尺寸及其从形成到解体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在循环流化床复杂气流的作用下,不同空间位置上团聚物的形成情况不同,边壁区较中心区多,底部密相区较上部稀相区多;床内团聚物形态各异,大致可分为U形、倒U形、中心带状、贴壁条状、彗星形、致密球形、双核形等,其中彗星形、致密球形、双核形团聚物在运动过程中会相互转变;在提升管中心区多为向上运动的倒U形和彗星形团聚物,而在提升管边壁区多为向下运动的U形和贴壁条状团聚物,且团聚物存在横向迁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颗粒团聚物 高速摄像技术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微型土槽试验台的研制
6
作者 潘世强 操子夫 +2 位作者 贾云艳 赵婉宁 杨雨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年第4期39-43,共5页
设计一种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微型土槽试验台,侧面采用透明玻璃,土壤使用化肥进行分层处理,高速摄像机通过玻璃可以采集到测试机具和土壤的运动情况,很好地解决传统土槽无法对测试机具和土壤工作部件运动情况进行图像记录的缺陷,对于研... 设计一种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微型土槽试验台,侧面采用透明玻璃,土壤使用化肥进行分层处理,高速摄像机通过玻璃可以采集到测试机具和土壤的运动情况,很好地解决传统土槽无法对测试机具和土壤工作部件运动情况进行图像记录的缺陷,对于研究工作部件的工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槽 玻璃 高速摄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