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PDSC法监测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高温氧化安定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卞森 费逸伟 +3 位作者 姚婷 杨宏伟 姜会泽 郭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9,共5页
选用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航空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温氧化加速模拟装置,结合理化性能检测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重点考察了高温作用下油样性能及其氧化安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作用温度在180~250℃范围... 选用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航空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温氧化加速模拟装置,结合理化性能检测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重点考察了高温作用下油样性能及其氧化安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作用温度在180~250℃范围,油样的运动黏度.ν40由10.99 mm2/s下降到10.59 mm2/s,衰减值为0.40mm2/s,而当作用温度超过250℃后,油样的黏度和酸值都急剧下降,至300℃时黏度值为8.78mm2/s,衰减幅度达到20.62%;酸值由250℃时的1.16mg KOH/g增大至300℃时的12.44mg KOH/g;说明高温,尤其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热点温度是导致油品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PDSC获取实验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和氧化诱导期(OIT),IOT和OIT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了温度越高,油样的氧化安定性越差;同时,利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了油品氧化的反应活化能及动力参数,与IOT和OIT值评价油品氧化安定性的结果相符,表明从动力学角度评价油样的氧化安定性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 高温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氧化安定性 活化能
下载PDF
傅克烯在聚脲润滑脂中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考察
2
作者 张向英 周婷 +1 位作者 叶雅欣 乔琦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傅克烯具有极强的氧化安定性及热安定性,可以单独作为基础油使用,也可以作为高温抗氧剂使用。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对傅克烯在聚脲润滑脂(基础油为石蜡基油+PAO的半合成油)中的高温(210℃)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在210℃高温下,... 傅克烯具有极强的氧化安定性及热安定性,可以单独作为基础油使用,也可以作为高温抗氧剂使用。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对傅克烯在聚脲润滑脂(基础油为石蜡基油+PAO的半合成油)中的高温(210℃)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在210℃高温下,聚脲润滑脂的氧化诱导期为0 min(210℃以下已经被氧化),而添加了2.0%傅克烯的聚脲润滑脂的氧化诱导期为11.5 min,说明傅克烯可以明显提升聚脲润滑脂的高温氧化安定性,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傅克烯与烷基二苯胺,烷基萘胺及烷基对甲酚等抗氧剂在聚脲润滑脂中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协同效应,尤其与烷基二苯胺的复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高温氧化安定性 协同效应
下载PDF
绝缘油抗氧化剂的选择及其协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廖瑞金 郝建 +2 位作者 梁帅伟 朱孟兆 杨丽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1,共8页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矿物油与天然酯混合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通过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选取了适用于混合油的最佳抗氧化剂复配方式;对比了加入复合抗氧化剂后的矿物油与天然酯混合绝缘油与矿物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频率下的介电常数;首...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矿物油与天然酯混合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通过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选取了适用于混合油的最佳抗氧化剂复配方式;对比了加入复合抗氧化剂后的矿物油与天然酯混合绝缘油与矿物油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频率下的介电常数;首次通过分子模拟和红外光谱在分子层面分析了复合抗氧化剂。结果表明:适用于矿物油与天然酯混合绝缘油的最佳抗氧化剂组合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高纯度烷基化苯基-α-萘胺(L06),两种抗氧化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3%T501+0.3%L06(质量分数);在相同温度和频率下,加入复合抗氧化剂后的矿物油与天然酯混合绝缘油的介电常数大于矿物油;复合抗氧化剂T501+L06的分子模拟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化剂使混合油氧化安定性优于矿物油的原因是T501和L06之间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油 氧化安定性 介电常数 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分子模拟 红外光谱 协同抗氧化
下载PDF
压力对Zr_(46.75)Ti_(8.25)Cu_(7.5)Ni_(10)Be_(27.5)大块非晶合金玻璃转变和晶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秀英 陈莹 +3 位作者 张宁玉 赵丽萍 庞岩涛 王文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04-4008,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高温高压下Zr46.75Ti8.25Cu7.5Ni10Be27.5大块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结果发现压力降低了该大块非晶合金中的自由体积、热焓和晶化激活能.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高压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玻璃转变
原文传递
块状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强 吴能友 +3 位作者 李彦龙 刘昌岭 孙建业 孟庆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8,共8页
与冷泉相关的块状甲烷水合物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为了了解其分解动力学特征以便于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测试了块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将分解的吸热效应与分解速度相关联,分析不... 与冷泉相关的块状甲烷水合物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为了了解其分解动力学特征以便于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测试了块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将分解的吸热效应与分解速度相关联,分析不同环境下块状甲烷水合物分解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变化特征,然后,基于实验结果采用经典的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甲烷水合物分解活化能,进而评价分解表面积、温度、压力和矿化度等因素对甲烷水合物分解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压力升高,甲烷水合物分解活化能逐渐增大,在此次实验测试条件下其数值介于27.5~28.5 kJ/mol;②在去离子水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瞬时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分解早中期其累计分解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呈指数函数形式增长,后期则呈缓慢线性增长;③在孔隙水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瞬时速度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较之于去离子水溶液,孔隙水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瞬时速度峰值出现的时间较晚,孔隙水溶液矿化度对水合物分解速度的促进作用弱于温度的影响;④对影响去离子水溶液中块状甲烷水合物分解速度的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结果依次为分解表面积、温度、压力。结论认为,在储层改造的基础上,热激法是块状甲烷水合物开采的合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甲烷水合物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分解动力学 分解速度 分解活化能 储层改造 热激法 合理开采方式
下载PDF
高压协同中温杀菌对PA/PE包装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艳丽 唐亚丽 +1 位作者 赵伟 卢立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70,共6页
以蒸馏水、橄榄油、3%(体积分数)乙酸及15%(体积分数)乙醇为食品模拟物,研究超高压协同中温杀菌对PA/PE包装材料的影响,处理压强分别为200,300,400 MPa,加压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0,30,50℃,保压时间为15 min。通过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变化,... 以蒸馏水、橄榄油、3%(体积分数)乙酸及15%(体积分数)乙醇为食品模拟物,研究超高压协同中温杀菌对PA/PE包装材料的影响,处理压强分别为200,300,400 MPa,加压的初始温度分别为10,30,50℃,保压时间为15 min。通过电镜观察材料的结构变化,得到杀菌处理后材料的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并进行DSC热性能分析,进一步验证材料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30℃的初始温度下高压处理,能保证材料结构完整性,10℃时材料结构损伤最严重,出现气泡和白色条纹;包装蒸馏水的材料结构损伤最严重,包装橄榄油的材料几乎没有结构损伤。50℃时材料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下降较明显(P<0.05),30℃时材料阻隔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而且包装橄榄油的材料阻隔性能增强,经DSC分析,发现材料结晶度增加。30℃/400 MPa/15min的杀菌条件在保证杀菌效果显著的基础上,可以确保PA/PE包装材料不受到结构及性能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杀菌 包装材料 机械性能 阻隔性能 示差扫描量热法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牛半腱肌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力学特性影响(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海军 牛晓影 +1 位作者 唐翠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18,共5页
探讨超高压处理(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对牛半腱肌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力学特性影响。牛半腱肌肉经200~600MPa压力分别处理10min和20min,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力特性(起始、最高和最终热收缩温度)在超高压... 探讨超高压处理(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对牛半腱肌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力学特性影响。牛半腱肌肉经200~600MPa压力分别处理10min和20min,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力特性(起始、最高和最终热收缩温度)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牛半腱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的影响较肌束膜胶原蛋白显著,特别对于较高压力(500MPa及其以上)和较长保压时间(20min)的处理。当压力超过500MPa时,保压时间越长,肌内膜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的增加越大(主要表现为最高热收缩温度)。500~600MPa的压力处理是影响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的关键处理压力。高压诱导的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热力特性(热稳定性)的变化是高压处理过程中牛肉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热收缩温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半腱肌肉 肌束膜和肌内膜胶原蛋白 热收缩温度 超高压处理 差示扫描量热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在不同条件下的量热性质研究
8
作者 雷桥 潘家祯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2,共5页
采用高压DSC和常压DSC,研究在不同气体氛围(空气、N2、CO2)、不同压力(0MPa^4MPa)、不同温度(-60~500℃)作用下,超临界CO2萃取前后未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量热变化。结果表明:1)温度30~500℃范围内,灵芝孢子粉的热流密度在90~180℃、270~32... 采用高压DSC和常压DSC,研究在不同气体氛围(空气、N2、CO2)、不同压力(0MPa^4MPa)、不同温度(-60~500℃)作用下,超临界CO2萃取前后未破壁灵芝孢子粉的量热变化。结果表明:1)温度30~500℃范围内,灵芝孢子粉的热流密度在90~180℃、270~320℃和410~450℃三个区间产生较大变化;2)吸热或放热峰峰顶(谷)温度随压力呈线性变化,斜率分别为17.5℃/MPa、-10.26℃/MPa和4.47℃/MPa;3)在常压N2、空气中,其熔融焓较为接近,在N2中略大;在加压条件下,随着CO2气体压力的提高,熔融焓先升后降;4)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灵芝孢子粉的相变温度提高了30~40℃,峰形上移,热流密度增大;5)灵芝孢子粉的共晶点为:-20℃左右,共熔点为:-3℃左右;并且在-45℃附近出现二次放热相变,12℃附近出现二次吸热相变;水分含量降低,相变点基本不变,但结晶焓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超临界CO2萃取 量热性质
原文传递
PDSC热分析法在润滑油热氧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姜会泽 费逸伟 +1 位作者 姚婷 彭兴隆 《化工时刊》 CAS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介绍了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评定基础油和抗氧剂抗氧化性能的方法,总结了PDSC热分析法在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中的研究成果,表明PDSC热分析法是研究润滑油抗氧化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关键词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 润滑油 基础油 抗氧剂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