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浸泡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艳 常俊然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5-26,共2页
综述了国内外玉米浸泡工艺的最新进展,指出连续浸泡、高压浸泡和酶法浸泡是几种能够缩短玉米浸泡时间的方法,其中高压浸泡和酶法浸泡是很有前途的玉米生产工艺。
关键词 玉米 浸泡 连续浸泡 高压浸泡 酶法浸泡 湿法加工
下载PDF
玉米淀粉湿法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邱红星 张大力 +2 位作者 修琳 郑明珠 刘景圣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玉米淀粉工业中,湿法玉米淀粉生产工艺凭借其淀粉得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等优势占主体地位。此法通常采用0.2%~0.3%的亚硫酸作为浸泡液,生产过程耗时长,腐蚀设备,且对环境有污染。因此,新的浸泡工艺应运而生,如酶法、两步浸泡法、微生物... 玉米淀粉工业中,湿法玉米淀粉生产工艺凭借其淀粉得率高、生产工艺简单等优势占主体地位。此法通常采用0.2%~0.3%的亚硫酸作为浸泡液,生产过程耗时长,腐蚀设备,且对环境有污染。因此,新的浸泡工艺应运而生,如酶法、两步浸泡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高压法等。这些方法都显著地避免了传统亚硫酸浸泡工艺的缺点,对未来玉米淀粉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浸泡 酶法浸泡 高压浸泡 微生物发酵
原文传递
饱和黏土高压压缩特性的微观机制——研究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7
3
作者 况联飞 周国庆 +2 位作者 Conrad Boley 邹亚洲 商翔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238,共6页
通过归纳分析发现,适用于描述常压条件下黏土压缩特性的扩散双电层理论和不平行板模型均不能对高压条件饱和黏土的双线性压缩特性进行解释。将黏土的孔隙划分为团聚体间、颗粒间及颗粒板内三层面可很好地对饱和黏土的高压压缩过程进行... 通过归纳分析发现,适用于描述常压条件下黏土压缩特性的扩散双电层理论和不平行板模型均不能对高压条件饱和黏土的双线性压缩特性进行解释。将黏土的孔隙划分为团聚体间、颗粒间及颗粒板内三层面可很好地对饱和黏土的高压压缩过程进行定性描述:高压条件下,除团聚体间及板间扩散双电层两部分的自由水分子的排出外,晶层间规则排列的结合水分子也将被逐层挤出。而该小间距条件下,基于扩散双电层机制的理论解释已不再适用,且由于水分子与晶层间的特殊结合,其他Non-DLVO作用力的出现亦必须重新加以考虑。基于此,提出了从理论上利用格子密度泛函理论描述黏土矿物界面外水分子的特殊结合形态,并嵌入该格子模型于分子动力模型中,从分子尺度研究高压条件下水-界面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最终建立基于分子层面黏土高压压缩本构关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高压 压缩 水化斥力 格子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动力模拟
下载PDF
高钛铝土矿高压水化条件下Al_2O_3溶出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李涛 金会心 +1 位作者 肖冲 刘虹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5,共5页
采用高压水化法处理高钛型铝土矿,从动力学角度来分析溶出过程。经过对试验结果计算、拟合作图,得出铝矿物溶出表观活化能为23.431kJ/mol,溶出过程控速环节为内扩散,表观速率常数k_g=0.6381exp(-23421/RT)。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过... 采用高压水化法处理高钛型铝土矿,从动力学角度来分析溶出过程。经过对试验结果计算、拟合作图,得出铝矿物溶出表观活化能为23.431kJ/mol,溶出过程控速环节为内扩散,表观速率常数k_g=0.6381exp(-23421/RT)。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过程中铝矿物的溶出动力学方程为:1-2/3X-(1-X)^(2/3)=0.638 1 C_(NaOH)^(3.285 87)r^(0.585 31) e^(-23 421/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铝土矿 高压水化法 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高钛铝土矿的高压水化法溶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晓倩 金会心 +2 位作者 魏国令 肖冲 吴宝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9,共5页
分别采用高压水化法和拜耳法对某高钛铝土矿进行溶出,对比两种方法对Al_2O_3及TiO2溶出率的影响。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溶出时间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水化法... 分别采用高压水化法和拜耳法对某高钛铝土矿进行溶出,对比两种方法对Al_2O_3及TiO2溶出率的影响。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苛性碱浓度、溶出时间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水化法更有利于提高Al_2O_3溶出率、降低TiO2溶出率,溶出效果优于拜耳法;高压水化法的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290℃、苛性碱浓度360g/L、溶出时间60min、石灰添加量8%,此条件下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可达90.832%,TiO2的溶出率仅为4.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化法 高钛铝土矿 溶出条件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纤维素水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飞 韩东辉 +3 位作者 魏晓奕 汪一红 李积华 李特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2期49-50,59,共3页
天然纤维素作为一种绿色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粒径尺寸对水化性质有重要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甘蔗渣纤维素,使甘蔗渣纤维素分子链破裂且分子链之间发生重组,考察了不同条件下DHPM技术对其膨胀力、结合水力... 天然纤维素作为一种绿色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粒径尺寸对水化性质有重要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DHPM)处理甘蔗渣纤维素,使甘蔗渣纤维素分子链破裂且分子链之间发生重组,考察了不同条件下DHPM技术对其膨胀力、结合水力和持水力的影响机理。随着DHPM处理压力和次数的增加,纤维素的膨胀力、结合水力、持水力均出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纤维素粒度逐渐变小,纤维素分子间的网状结构遭到破坏,从何导致其膨胀力、结合水力和持水力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DHPM) 纤维素 水化性质
下载PDF
大别山双河长英质片麻岩在1.0~4.5GPa下的结晶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春 杨农 曲玮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在750~1200℃、1.0~4.5GPa条件下对取自于大别山双河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在750℃时,随压力增加矿物生成顺序为:角闪石在1.75GPa时出现,2.5GPa时消失;黑云母在1.75GPa时通过... 在750~1200℃、1.0~4.5GPa条件下对取自于大别山双河的长英质片麻岩进行了重结晶实验。在750℃时,随压力增加矿物生成顺序为:角闪石在1.75GPa时出现,2.5GPa时消失;黑云母在1.75GPa时通过水化反应生成多硅白云母;绿帘石可以稳定到>3.5GPa,在4GPa时转变成硬柱石;石榴石和绿辉石在1.5GPa时开始出现,而斜长石在1.75GPa时消失;石英在3GPa时转变为柯石英。这表明角闪岩相与榴辉岩相的转变发生在1.5~1.75GPa,并且,榴辉岩相可进一步划分出角闪榴辉岩相、柯石英榴辉岩相和硬柱石榴辉岩相等,它们分别指示不同的压力区间。多硅白云母是长英质岩石在高压-超高压条件下的主要共生矿物,其水化反应特性及结构水的保存致使陆壳在深俯冲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脱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实验 长英质片麻岩 结晶实验 地质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