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声波在电站锅炉中传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姜根山 许伟龙 +1 位作者 孔倩 安连锁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83-689,共7页
对位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强声波在电站锅炉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简单波假设理论,对声压级达到160dB的强声波传播过程中畸变和谐波生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不同频率下声波的冲击波形成距离;计算得到炉内黏热流体介质中... 对位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强声波在电站锅炉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简单波假设理论,对声压级达到160dB的强声波传播过程中畸变和谐波生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不同频率下声波的冲击波形成距离;计算得到炉内黏热流体介质中伯格斯方程的严格解,研究了发生非线性效应与耗散效应下强声波的传播特性;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弛豫流体介质中强声波传播的非线性波动方程,讨论了弛豫介质中声波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冲击波形成距离与声波频率成反比,随着声波频率的增大,非线性效应减弱,耗散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声波 冲击波 电站锅炉 炉膛 传播特性
下载PDF
舰船电子设备高强度冲击试验和抗冲击设计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秀英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40-43,共4页
介绍了舰船冲击试验的发展状况和舰船电子设备高强度冲击试验方法,针对舰船电子设备在作战中遭受到来自水下武器爆炸所产生的非接触爆炸而引起的高强度冲击的特点,对舰船电子设备抗冲击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舰船 电子设备 高强度冲击 冲击试验
下载PDF
高烈度区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玥 薛磊 兰方言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一3跨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高烈度区采用普通盆式支座桥梁的地震响应及铅芯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进行研究。采用不同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分别研究了高烈度区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特性,以及高烈度区... 以一3跨连续梁桥为背景,对高烈度区采用普通盆式支座桥梁的地震响应及铅芯橡胶支座的隔震效果进行研究。采用不同地震加速度峰值的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分别研究了高烈度区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特性,以及高烈度区盆式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桥梁地震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高烈度区桥梁会产生更大的地震响应,主梁、桥墩和支座的地震响应明显增加;使用铅芯橡胶支座能够较好地达到减震目的,除支座位移和主梁位移外,桥墩响应和支座剪力均明显减小。在高烈度区,铅芯橡胶支座依然可以发挥减震作用,其减震效果甚至会优于在低烈度区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高烈度区 时程分析法 地震响应 减震
下载PDF
某高烈度Ⅳ类场地重点设防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4
作者 甘庆锋 郭达文 赖灿坤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6期65-68,共4页
以某位于高烈度区及Ⅳ类场地的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筑为研究背景,对其采用设置应力释放孔、减震阻尼器和两阶段的设计思路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孔,能很大程度的削弱管桩沉桩过程中得挤土效应;通过增设了阻尼器... 以某位于高烈度区及Ⅳ类场地的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筑为研究背景,对其采用设置应力释放孔、减震阻尼器和两阶段的设计思路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设置应力释放孔,能很大程度的削弱管桩沉桩过程中得挤土效应;通过增设了阻尼器进行消能减震设计,能有效降低结构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在高烈度区、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的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两阶段的设计思路进行抗震性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 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 Ⅳ类场地 减震 性能设计
下载PDF
高烈度地区110 kV钢框架配电楼减震设计及分析
5
作者 杨晗琦 邹同球 +1 位作者 邓鹏麒 彭真 《电力勘测设计》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近年来,根据国网公司变电站模块化建设要求,半户内、户内变电站的配电楼常采用钢框架结构,其楼屋面由于电气设备的布置要求一般为错层布置,本工程(原型为益阳南220 kV半户内变电站)采用220-A3-4方案,较低处屋面层在2~7轴交A~B轴间为大... 近年来,根据国网公司变电站模块化建设要求,半户内、户内变电站的配电楼常采用钢框架结构,其楼屋面由于电气设备的布置要求一般为错层布置,本工程(原型为益阳南220 kV半户内变电站)采用220-A3-4方案,较低处屋面层在2~7轴交A~B轴间为大开洞结构(抗扭能力不强),同时屋顶构架的进出线荷载在配电楼的X轴(字母轴)上分布不均衡,故地震作用下配电楼的X轴水平层间位移比难以满足规范限值。本文对高烈度地区的110 kV配电楼按其结构特点布置粘滞阻尼器进行减震设计,通过为粘滞阻尼器设定合适的性能参数,在满足规范条文的前提下,配电楼结构可按降低一度(地震烈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相比原设计既减小了层间位移比又减小了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有利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最终减震设计方案节约了50 t钢材和30.7 m^(3)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地区 减震设计 最大层间位移 粘滞阻尼器 钢框架
下载PDF
高烈度地区黏滞阻尼器在框剪结构体系中的减震设计与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文 《工程建设》 2019年第8期27-32,共6页
黏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耗能装置,其特点是能在不增加结构刚度的情况下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在不增加结构总体输入能量的情况下减轻主体结构所受的地震力,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在8度及以上的高烈度区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 黏滞阻尼器是一种速度相关型耗能装置,其特点是能在不增加结构刚度的情况下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在不增加结构总体输入能量的情况下减轻主体结构所受的地震力,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在8度及以上的高烈度区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教学楼、医院等重点设防类的建筑,采用黏滞阻尼器进行减震设计是解决此类情况的一种很好的结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设置黏滞阻尼器,提高附加阻尼比,很好地解决了工程抗震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并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震安全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地区 黏滞阻尼器 框剪结构体系 减震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高烈度断层破碎区公路隧道抗震措施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行 张锐 居恒 《北方交通》 2020年第1期85-89,94,共6页
以功山至东川高速公路工程响水河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地震动力仿真运算,研究高烈度断层破碎区不同的减震材料、减震层厚度及设置方式、变形缝的设置间距、断层破碎区设防长度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隧道抗震措施 高烈度 断层破碎区 减震层 变形缝 设防长度
下载PDF
基于高强度环境下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8
作者 李世伟 柴淑清 《电光系统》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高强度环境下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设计从设备集成、工艺、灌封、胶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通过各种防护措施的综合应用,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经过试验证明,该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电子监控系统的防护能力,使之在... 提出一种基于高强度环境下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该设计从设备集成、工艺、灌封、胶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通过各种防护措施的综合应用,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经过试验证明,该设计方法能有效提高电子监控系统的防护能力,使之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依然正常工作,为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冲击 特种监控系统 灌封
下载PDF
高烈度活断层地区隧道结构抗震的综合措施 被引量:29
9
作者 朱正国 余剑涛 +3 位作者 隋传毅 王道远 朱永全 孙明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2,共8页
以地处高烈度活断层地区的敦煌—格尔木铁路阔克萨隧道为背景工程,采用地震动力仿真模拟方法,探讨采用注浆加固圈、减震层和超挖法等不同措施时隧道结构的抗震机理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注浆加固,以及全环间隔注浆、全环接触注浆... 以地处高烈度活断层地区的敦煌—格尔木铁路阔克萨隧道为背景工程,采用地震动力仿真模拟方法,探讨采用注浆加固圈、减震层和超挖法等不同措施时隧道结构的抗震机理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注浆加固,以及全环间隔注浆、全环接触注浆和局部注浆3种注浆加固方式时,隧道结构的位移以及二次衬砌的振动加速度均基本相同,但最大应力的降低较明显,其中采用全环间隔注浆方式时,隧道二次衬砌最大应力的降低幅度最大;设置减震层后,隧道衬砌的拉应力大幅度减小,但对衬砌的位移和振动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小;采用超挖法施工时,施作1层衬砌就能满足抗震的要求,但应预留施作2层衬砌的空间;适合于高烈度活断层地区隧道结构抗震的综合措施为采用全环间隔注浆加固方式,其夹层围岩间隔距离为1m、加固圈厚度为3m;横向减震层厚度为150mm,纵向衬砌节段长度为8m;选用超挖法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烈度地震区 活断层地区 抗震措施 注浆加固 减震层 超挖法
下载PDF
实验参数对激光冲击强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世伟 郭大浩 +4 位作者 王声波 段志勇 吴鸿兴 戴宇生 夏小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37-940,共4页
测量了冲击波的压电波形、压力波形和工件上所形成的凹坑深度 ,并讨论了约束层及涂层对冲击波的影响 .
关键词 强激光脉冲 激光冲击强化 等离子体 实验参数
原文传递
高烈度地震区双线公路隧道减震措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凌燕婷 高波 《隧道建设》 2008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前地下结构采用的减震措施主要有2种,即注浆加固和设置减震层。结合雅泸高速公路某隧道,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运用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同一地震作用下注浆加固及设置减震层这2种减震措施的地震反应,分析注浆加固范围变化对隧道地... 目前地下结构采用的减震措施主要有2种,即注浆加固和设置减震层。结合雅泸高速公路某隧道,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运用时程分析方法研究同一地震作用下注浆加固及设置减震层这2种减震措施的地震反应,分析注浆加固范围变化对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得出这2种措施均可以减小隧道的地震响应,有利于减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地震区 公路隧道 黏性边界 减震措施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刚柔相济抗减震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光耀 纪磊 +1 位作者 王明年 朱长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2-97,115,共7页
为研究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刚柔相济抗减震技术,依托白云顶隧道进口段,开展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纵向应变、接触应力及结构内力。试验结果表明:仅采取结构加强措施,隧道洞口段全... 为研究高烈度地震区隧道洞口段刚柔相济抗减震技术,依托白云顶隧道进口段,开展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主要研究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纵向应变、接触应力及结构内力。试验结果表明:仅采取结构加强措施,隧道洞口段全段结构安全系数最小值增长百分比在30%~65%;仅施设减震缝,隧道洞口段全段结构安全系数最小值增长百分比在40%~55%,减震缝在消减强制位移方面有明显作用,减震效果明显;采取刚柔相济抗减震措施,隧道洞口段全段结构安全系数最小值增长百分比在85%~145%,其在抵抗地震震动、消减强制位移方面作用显著,减震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区交通隧道抗震性能的提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高烈度地震区 洞口段 刚柔相济 抗减震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HSP70、PTN、PIVKA-Ⅱ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复发的预测效能
13
作者 刘红涛 王冬冬 陈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效生长因子(PTN)、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复发的影响和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PHC 120例,均行HIFU治疗,...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多效生长因子(PTN)、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水平变化及对早期复发的影响和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PHC 120例,均行HIFU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26例)与未复发组(9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血清HSP70、PTN、PIVKA-Ⅱ水平及变化值(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分析ΔHSP70、ΔPTN、ΔPIVKA-Ⅱ与HIFU治疗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并评价预测效能。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HSP70、PTN、PIVKA-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复发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HSP70、PTN、PIVKA-Ⅱ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1)。复发组血清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低于未复发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HSP70、PTN、PIVKA-Ⅱ与肿瘤直径、CNLC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肿瘤直径、CNLC分期、分化程度因素前后血清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均与PHC患者HIFU治疗后早期复发独立相关(P<0.01);血清ΔHSP70、ΔPTN、ΔPIVKA-Ⅱ值联合预测PHC患者HIFU治疗后早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16(95%CI:0.851,0.958),敏感度为0.923,特异度为0.872,优于三者单独预测。结论PHC患者HIFU治疗前后HSP70、PTN、PIVKA-Ⅱ水平变化值与早期复发独立相关,且联合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热休克蛋白70 多效生长因子 异常凝血酶原Ⅱ 早期复发 相关性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基于某高烈度场地的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14
作者 梅浩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7期19-21,共3页
为有效提升高烈度场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研究依托某高烈度区Ⅳ类场地综合楼项目实例,提出了设置应力释放孔、阻尼器及实施两阶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具体计算对方案抗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设置应力释放孔能显著... 为有效提升高烈度场地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研究依托某高烈度区Ⅳ类场地综合楼项目实例,提出了设置应力释放孔、阻尼器及实施两阶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具体计算对方案抗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设置应力释放孔能显著降低管桩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挤压作用;(2)设置阻尼器可减弱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3)对于高烈度及Ⅳ类场地区域设防等级要求较高的建筑结构,可采取两阶段设计形式实施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场区 Ⅳ类场地 减震设计
下载PDF
高压氧可消除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
15
作者 裴云祥 吴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79-2988,共10页
背景:高压氧作为新兴的疲劳消除手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疲劳消除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影响,并从血液生化指... 背景:高压氧作为新兴的疲劳消除手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疲劳消除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影响,并从血液生化指标和代谢组学方面进行相应机制研究。方法:在首都体育学院招募20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高压氧组(n=10),均进行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为期2周,共12次,具体训练方案为先以50%HR_(max)的强度热身10 min,再以90%-95%HR_(max)强度蹬车4 min,重复5组,组间休息2.5 min,最后再进行50%HR_(max)强度蹬车30 min。对照组受试者训练后自然恢复,高压氧组受试者训练后进行高压氧恢复,每次干预60 min,压力为131.722 kPa。在试验前、试验中期、试验后1 d和试验后3 d采集血液分析生化指标及代谢组学指标,并进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其中氧化应激指标与疲劳监控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运动性疲劳指标变化:与训练前相比,对照组训练后血尿酸、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而高压氧组在高压氧干预后血尿酸、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变化不大;组间相比,对照组试验后1 d血尿酸、肌酸激酶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高压氧组;②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与训练前相比,对照组训练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升高,而高压氧组在高压氧干预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水平降低;③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丙二醛与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呈正相关;④代谢组学指标变化:显著变化的代谢通路是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代谢,富集通路上差异代谢物质有花生四烯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 运动性疲劳 氧化应激 代谢组学
补充碳酸氢钠对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生理应激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朋琦 彭庆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2,共6页
目的:观察运动前碱中毒(补充碳酸氢钠[NaHCO_3])对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时生理应激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以随即和双盲的方式分别摄入NaHCO_3和安慰剂(Placebo)后进行一次高强度间歇训练,记录运动时的做功... 目的:观察运动前碱中毒(补充碳酸氢钠[NaHCO_3])对男子篮球运动员高强度间歇训练时生理应激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5名男子篮球运动员以随即和双盲的方式分别摄入NaHCO_3和安慰剂(Placebo)后进行一次高强度间歇训练,记录运动时的做功量和力竭时间。分别于摄入前、摄入后60 min(即训练前)、训练后即刻以及训练后10min取动脉血测定酸碱平衡参数;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90 min和180 min取静脉血测定血浆应激标志物含量以及单核细胞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量。结果:补充Placebo和补充NaHCO_3平均做功量和平均力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摄入前比较,摄入后60 min,补充NaHCO_3时pH值、HCO_3和碱过量增加(P<0.05),而[H+]下降(P<0.05);与训练前(即摄入后60 min)比较,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10 min,补充Placebo和补充NaHCO_3时pH值、HCO_3和碱过量均降低(P<0.05),而[H+]升高(P<0.05);训练后即刻和训练后10 min与补充Placebo比较,补充NaHCO_3时pH值、HCO_3和碱过量升高(P<0.05),[H+]降低(P<0.05)。与训练前比较,补充Placebo血浆TBARS和单核细胞HSP72表达量在训练后各时间点均显著性升高(P<0.05),补充NaHCO_3在训练后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AB和GSSG/TGSH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补充Placebo比较,补充NaHCO_3时血浆皮质醇在训练前后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训练可显著上调单核细胞HSP72表达;补充NaHCO_3对运动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可下调HSP72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并不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介导的,而与维持酸碱平衡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高强度间歇训练 运动能力 应激 热休克蛋白72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红涛 王冬冬 陈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45-49,共5页
目的 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收治100例中晚期PHC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 目的 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收治100例中晚期PHC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HIFU消融联合TACE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趋化因子9(CXCL9)、糖类抗原199(CA199)、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癌基因[清道夫受体A5(SCARA5)、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16)]蛋白水平、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肝区疼痛数字等级量表(NRS)评分、生存质量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血清CXCL9、CA199、HSP90水平以及NRS评分、K~(trans)、V_e、K_(ep)较对照组低,血清SCARA5、P16蛋白水平以及KP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消融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HC疗效确切,能抑制肿瘤进展,上调抑癌基因表达,减轻患者疼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糖类抗原199 热休克蛋白90 清道夫受体A5 疼痛
下载PDF
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光耀 麻建飞 肖剑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13-120,共8页
为提高位于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铁路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对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不同位置施设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减震层施设于围岩与初支之间的横竖向位移减震... 为提高位于地震高烈度区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铁路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对隧道软硬围岩交接段不同位置施设减震层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减震层施设于围岩与初支之间的横竖向位移减震效果为25.16%和6.82%,最大、小主应力减震效果为60.46%、54.65%,最大剪应力减震效果为66.97%,最小安全系数减震效果为45.90%~58.71%;(2)减震层施设于初支和二衬之间横竖向位移减震效果为0.79%和0.62%,最大、小主应力减震效果为68.14%、12.71%,最大剪应力减震效果为35.84%,最小安全系数减震效果为29.51%~51.66%。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抗震设防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地震区 隧道工程 软硬围岩交接段 减震层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不同厚度减震层减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光耀 石文昊 +1 位作者 王明胜 邱枫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135,共6页
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抗震性能,基于达万高速天坪寨隧道F1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跨断层隧道施设不同减震层厚度减震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坪寨隧道F1断层段施设减震层厚度为150 mm时,减震效果最优,... 为进一步提高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抗震性能,基于达万高速天坪寨隧道F1断层段,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跨断层隧道施设不同减震层厚度减震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坪寨隧道F1断层段施设减震层厚度为150 mm时,减震效果最优,其次为200,100,50 mm;当施设150 mm减震层时,横向与竖向位移分别减小5.88%与8.50%,最大主应力减小36.02%,最小主应力减小12.21%,最大剪应力减小51.61%,最小安全系数提高52.45%~65.32%。研究结果可为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高烈度地震区 断层破碎带 减震层 减震效果
下载PDF
分离式减隔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半中承式系杆拱桥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峰 柳建设 刘鹏 《西北水电》 2011年第4期47-51,共5页
介绍了某半中承式刚性系杆拱桥抗震方案并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减隔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高烈度区该类桥梁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况,并针对大吨位竖向荷载情况运用了分离式减隔震技术,可供类似桥梁设计与分析时参考。
关键词 高烈度区 半中承式系杆拱桥 抗震 分离式减隔震技术 隔震支座 黏滞阻尼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