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绩效空间分布研究——基于自然断点法的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武增海 李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82-88,共7页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创造就业、人才培养、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扩大出口、企业家精神形成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全国56个高新技...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创造就业、人才培养、吸收外资、引进技术、技术扩散、产业集群、扩大出口、企业家精神形成和制度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全国5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发现: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效率(crste)均值为0.768、纯技术效率(vrste)均值为0.838、规模效率(scale)均值为0.920;采用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分级结果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绩效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综合绩效 包络分析 自然断点法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甄选体系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解佳龙 胡树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79,共13页
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从载体支撑、自主创新、积聚辐射和外向拓展四个维度,通过示范能力关联要素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维CIAE"甄选指标体系,并在考虑区域空间距离和发展水... 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从载体支撑、自主创新、积聚辐射和外向拓展四个维度,通过示范能力关联要素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维CIAE"甄选指标体系,并在考虑区域空间距离和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偏差模糊矩阵和WT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以2007-2011年指标均值为依据测算了56个国家高新区的示范能力强弱,从四大板块和依托城市两个层面分别划定优选范围,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确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佳创建数量为7个,选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和大连组成优选域,并结合甄选结果特征提出了强化示范效应的政策建议;"四维CIAE"甄选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新区示范能力诊断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新区 “四维CIAE”甄选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 WT指数
下载PDF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代利娟 张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共5页
在分析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从信用贷款、资本市场、组织体系、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完善... 在分析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的成功经验,从信用贷款、资本市场、组织体系、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其科技金融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创新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融资体系 高新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力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1年第6期7-12,共6页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发展理念要求,本文主要聚焦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绿色发展路径探讨。首先,概述了近2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定位演变特征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其次,深入分析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碳达...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发展理念要求,本文主要聚焦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绿色发展路径探讨。首先,概述了近2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定位演变特征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其次,深入分析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与挑战,包括园区空间范围的明确界定,减污降碳协同面临的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多系统融合等复合型技术难题,园区对“双碳”目标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充分不到位,以及管理机制仍存在不明确等方面。进而,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关系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管理部门和园区视角,提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8项重点任务,以期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国家高新区 绿色发展 工业园区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与高新区发展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伯棠 李强 +1 位作者 张彩波 朱美光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本文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对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加以改进,按照评价数据的离散程度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优属度矢量模型得出部分国家高新区2003年的发展水平。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法、专家经验评估法... 本文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对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加以改进,按照评价数据的离散程度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优属度矢量模型得出部分国家高新区2003年的发展水平。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法、专家经验评估法等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各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因而有必要根据发展现状对我国高新区进行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熵权 发展评价
下载PDF
基于熵理论的高新区发展不均衡度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伯棠 李强 +1 位作者 朱美光 张彩波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2-346,共5页
本文从熵理论出发,把我国高新区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在高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定量评价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评价结果显示,在最初几年,我国各高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较大改善,但从1998年开始,不平衡度又逐渐增加... 本文从熵理论出发,把我国高新区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在高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定量评价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评价结果显示,在最初几年,我国各高新区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较大改善,但从1998年开始,不平衡度又逐渐增加。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国外经验,就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不均衡指数 发展评价
下载PDF
广东与沿海若干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平凡 刘城 严若谷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共7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DEA数据包络法,对广东与苏、浙、鲁三省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广东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其他三省,沿海四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均有待提高;广东必须通过科技资...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DEA数据包络法,对广东与苏、浙、鲁三省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广东创新型产业集群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其他三省,沿海四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率均有待提高;广东必须通过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网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等来增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 高新区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我国开发区体制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俊华 杨新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针对我国开发区现行体制的运行效果,提出了开发区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开发体制、投融资体制、城乡协 调体制、财税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等6大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的 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体制改革
下载PDF
几种典型高新区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广东省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曾铁城 胡品平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1,共4页
根据授权的程度不同,高新区管理体制可以分为基本没有授权、部分授权、完全授权、区政合一这四种模式。以广东佛山、珠海、肇庆和广州的高新区作为例子,对四种管理体制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优劣势,同时指出各高新区... 根据授权的程度不同,高新区管理体制可以分为基本没有授权、部分授权、完全授权、区政合一这四种模式。以广东佛山、珠海、肇庆和广州的高新区作为例子,对四种管理体制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模式的主要特点和优劣势,同时指出各高新区在选择管理模式时要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产业特征、区域空间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针对广东省高新区整体发展阶段和水平,提出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管理体制模式 广东省
下载PDF
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栋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高科技园区中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的集聚,而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由于形成机制的先天缺陷、忽略技术环境的构筑、产业群产业雷同等,我国的高新区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建议制定引导和鼓励产业集群的政策,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 高科技园区中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促进产业的集聚,而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由于形成机制的先天缺陷、忽略技术环境的构筑、产业群产业雷同等,我国的高新区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建议制定引导和鼓励产业集群的政策,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培养区域创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技术创新 产业集群
下载PDF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与开发活动效率评价研究——基于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DEA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增海 李忠民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81-85,共5页
文章运用产出型DEA模型对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crste)的平均值是0.45。厦门、济南、惠州、重庆和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的技术效率(crste)均为1,说明这五... 文章运用产出型DEA模型对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crste)的平均值是0.45。厦门、济南、惠州、重庆和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的技术效率(crste)均为1,说明这五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是最高的;株洲、哈尔滨、长沙和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的效率值分别为是0.097、0.059、0.056和0.055,说明这四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效率是较差的。尽管由于行业、地域和人员等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分析结果还是能从现有不完全数据得出高新区企业R&D活动与科技活动技术效率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开发区 研究开发 数据包络
下载PDF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理论内涵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伟国 陈艺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72,共5页
我国高新区发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从阶段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理论内涵,并根据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高新区"四位一体"定位,设计了衡量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四位一体&q... 我国高新区发展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从阶段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理论内涵,并根据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高新区"四位一体"定位,设计了衡量高新区"二次创业"能力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二次创业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基于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平台构建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春阳 刘璠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4-216,共3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区越来越关注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高新区构建自主创新平台,对于提高园区经济发展和园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类型与特征的分析,从整体功能和具体功能角度分析了其构建...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区越来越关注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高新区构建自主创新平台,对于提高园区经济发展和园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类型与特征的分析,从整体功能和具体功能角度分析了其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平台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平台 高新区 构建路径
下载PDF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青 张凯雷 《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对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存在跨管理空间的责权利冲突的问题。深入剖析认为根本原因是"越界管理难协调、多重博弈难均衡"。从强化... 通过对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存在跨管理空间的责权利冲突的问题。深入剖析认为根本原因是"越界管理难协调、多重博弈难均衡"。从强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创新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高新区"一区多园"的行政管辖权与经济发展权、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新区"一区多园"政府治理结构、做大和分好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利益蛋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区 -区多园 冲突管理 多重博弈 顶层设计 治理结构
下载PDF
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艳红 《科技与管理》 CSSCI 2009年第4期8-10,共3页
以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为例,对该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创新主体建设,发展模块化产业集群,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泰安高新区 模块化产业集群
下载PDF
基于SVM的内蒙古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洪礼 张瑞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6,共3页
随着各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如何衡量其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建立了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的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随机化层次分析法权重设计样本,以人工智能算法(SVM)中的支持向量机法,计算了内蒙古各... 随着各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如何衡量其创新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建立了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的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随机化层次分析法权重设计样本,以人工智能算法(SVM)中的支持向量机法,计算了内蒙古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指数,并得到按创新能力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排名。结果表明内蒙古的国家级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最强,它比最差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新能力高近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创新能力 层次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高新技术开发区竞争力的模糊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岩 鞠芳辉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本文首先基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本特征 ,建立了一套高新技术开发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分析和评价高新技术开发区竞争力 。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竞争力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凡 罗洎 陈一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0-45,共6页
从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关联性的研究现状入手,首先从吸引知识、人才、技术、产业的聚集,改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环境以及提供制度保障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作用;然后,从区域创新系统拥有的... 从区域创新系统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关联性的研究现状入手,首先从吸引知识、人才、技术、产业的聚集,改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环境以及提供制度保障的角度深入剖析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作用;然后,从区域创新系统拥有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区位选择、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信息交流、知识的获取和转移、产业生产链结构的优化以及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区域创新系统作用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机理。进一步,本文对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创新系统在地域上、结构上、功能上、目标上的互动关联性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并提出了在政策上以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相结合,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基础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并打造区域经济品牌从而促进两者间互动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高新技术开发区 互动发展 产业创新
下载PDF
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彩波 韩伯棠 +1 位作者 李强 朱美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0-43,54,共5页
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对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加以改进,按照评价数据的离散程度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优属度矢量模型得出部分国家高新区2003年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值。与定性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评价... 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对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加以改进,按照评价数据的离散程度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优属度矢量模型得出部分国家高新区2003年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值。与定性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各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呈增大的趋势。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文章结合国外经验,就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高新区 发展
下载PDF
“硅谷奇迹”:探源与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友宝 焦见光 +1 位作者 刘建国 李元增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4-68,共5页
“硅谷奇迹”源于硅谷竞争开放的环境氛围 ,硅谷人献身职业的敬业精神 ,园区自主发展的机制和“鼓励冒险、激励创新、允许失败”的硅谷文化。“硅谷奇迹”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发展高科技园区 ,必须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源头 ;倡导自由... “硅谷奇迹”源于硅谷竞争开放的环境氛围 ,硅谷人献身职业的敬业精神 ,园区自主发展的机制和“鼓励冒险、激励创新、允许失败”的硅谷文化。“硅谷奇迹”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发展高科技园区 ,必须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技术源头 ;倡导自由竞争、相互协作 ;通过充分报酬 ,激励创新、冒险 ;凭借完善的支撑服务和强大的金融支持 ,这些都是高技术园区成功缺一不可的先决条件。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包括经济的、法律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谷 高科技园区 敬业精神 金融支持 风险投资机制 知识流动 中国 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