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朱丹溪相火论与卦爻象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姚盛元 张其成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910-913,共4页
援易入医是金元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易学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朱丹溪是金元医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极具易学内涵。相火论作为朱丹溪的代表性理论,与卦爻象关联密切、高度契合。相火论与卦爻象之间的联系包括君火对应离卦,相火对应... 援易入医是金元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易学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朱丹溪是金元医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极具易学内涵。相火论作为朱丹溪的代表性理论,与卦爻象关联密切、高度契合。相火论与卦爻象之间的联系包括君火对应离卦,相火对应阳爻;君火与相火的关系体现在“形气相生”与“守位秉命”上;“龙雷火”的概念源于震卦。丹溪以“象”言理,以卦爻象为基础构建模型,“相火”与“阳爻”的关系虽未明说,却暗藏字间,反应了象数思维“重动态功能,轻实体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火论 卦爻象 君火 阳爻 朱丹溪 易学 《周易》 象数思维 “龙雷火”
下载PDF
易卦的构成和排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光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研究六十四卦的构成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卦序排列问题。给出六十四卦的四种构成方式:阴阳两爻的六次重叠,八卦的二次重叠,四象的三次重叠以及两爻四象和八卦的混合重叠,其中第四种是新的构成方式。不同的构成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卦序排列... 研究六十四卦的构成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卦序排列问题。给出六十四卦的四种构成方式:阴阳两爻的六次重叠,八卦的二次重叠,四象的三次重叠以及两爻四象和八卦的混合重叠,其中第四种是新的构成方式。不同的构成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卦序排列,前两种排列能够说明伏羲先天卦序和帛书卦序。前三种卦序与三种数的进位制(二进位制、四进位制和八进位制)相协调一致,而且第三种卦序排列与六十四个遗传密码子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卦 卦的构成 卦序 进位制
下载PDF
伏羲画卦的神话学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剑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与《易·系辞》宇宙生成模式的对照考察,认为,伏羲导源于“混沌”、“元气”,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伏羲即是“太极”。伏羲创世神话是原始哲学关于宇宙生成论的原型。《易》关于“太极”、“阴阳”、“... 通过对伏羲创世神话与《易·系辞》宇宙生成模式的对照考察,认为,伏羲导源于“混沌”、“元气”,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观念,伏羲即是“太极”。伏羲创世神话是原始哲学关于宇宙生成论的原型。《易》关于“太极”、“阴阳”、“四象”、“八卦”的概念和对宇宙生成的概括认识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把神活中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 创世神话 伏羲画卦 易卦
下载PDF
程颐咸卦阐释中的感应论简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广友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感应是物事人心变化的原因、发展的环节,亦是其存在的状态和交往的方式。本文从“感之动”“感以正”和“感而通”三方面分析程颐咸卦阐释中的感应论,涉及其在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等方面的内涵。“感之动”是天地化生万物、圣人感化... 感应是物事人心变化的原因、发展的环节,亦是其存在的状态和交往的方式。本文从“感之动”“感以正”和“感而通”三方面分析程颐咸卦阐释中的感应论,涉及其在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等方面的内涵。“感之动”是天地化生万物、圣人感化人心得以可能的条件,亦是吉凶祸福之源;“感以正”是具有价值指向和现实关怀的感应原则,感者须识其时势、高尚其志、克制偏私狭浅并以诚相感;“感而通”是“感以正”之结果,亦是其目标,包括理一分殊、虚中无我和穷神知化三方面,涉及感通之道的发生原理、工夫进路与通之境界。“感”与“应”在本体论层面是一过程体之两面,程颐侧重论述“感”的三个理论面向,意在强调感者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应慎其言行以成就物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 咸卦 程颐
原文传递
从六十四卦排列探索轻子夸克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光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07-312,共6页
从易卦符号体系出发研究轻子夸克.首先,给出六十四卦的一种构成和排列方式;其次,将易卦符号与粒子基本性质相联系,并由易卦排列得到轻子夸克排列;第三,从轻子夸克排列探讨它们的结构,并与两种亚夸克模型比较;第四,提出存在第四代轻子夸... 从易卦符号体系出发研究轻子夸克.首先,给出六十四卦的一种构成和排列方式;其次,将易卦符号与粒子基本性质相联系,并由易卦排列得到轻子夸克排列;第三,从轻子夸克排列探讨它们的结构,并与两种亚夸克模型比较;第四,提出存在第四代轻子夸克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子 夸克 亚夸克模型 易卦 卦的排列
下载PDF
伏羲画卦与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关系探源 被引量:2
6
作者 连振波 李富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中国古代易学思想和体系的演进与中国整个社会的演进是同步的。从伏羲画卦开始,它大致经历了上古《三易》和《周易》两个阶段,而上古易卦的演进,正是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初步形成和完备的关键时期,上古易学思想对婚姻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尤为... 中国古代易学思想和体系的演进与中国整个社会的演进是同步的。从伏羲画卦开始,它大致经历了上古《三易》和《周易》两个阶段,而上古易卦的演进,正是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初步形成和完备的关键时期,上古易学思想对婚姻的制约与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根据上古《三坟易》和古代神话传说,该文认为上古易卦思想的演进,对我国古代先民由"氏族对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转变起到了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画卦 对偶婚制 《易经》
下载PDF
以卦入诗:论邵雍诗歌对偶修辞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瑾 郭鹏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02,共8页
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集《伊川击壤集》中存有大量以易卦入诗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邵雍易学观念、"观物"思想和"安乐"情怀,还体现了易卦间的对应关系对其诗歌对偶修辞艺术上的影响。卦、爻、象之间变化联系的规... 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集《伊川击壤集》中存有大量以易卦入诗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邵雍易学观念、"观物"思想和"安乐"情怀,还体现了易卦间的对应关系对其诗歌对偶修辞艺术上的影响。卦、爻、象之间变化联系的规则及其先天图式的思考方式,构建了邵诗独特而丰富的对偶修辞手法。这也是"寄意于诗而非刻意于诗"的"邵康节体"的一个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康节体” 易卦 对偶 易学
原文传递
清华简《筮法》的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新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6,共12页
继天星观简等战国楚简之后,清华简《筮法》系统确证了数字卦的真正存在。其成组骈列的数字卦,显示了卦的并列共在,而非卦变关系。天星观等楚简成组数字卦间的关系,或许亦如此。《筮法》定爻的数字为四、五、六、一(七)、八、九。地支图... 继天星观简等战国楚简之后,清华简《筮法》系统确证了数字卦的真正存在。其成组骈列的数字卦,显示了卦的并列共在,而非卦变关系。天星观等楚简成组数字卦间的关系,或许亦如此。《筮法》定爻的数字为四、五、六、一(七)、八、九。地支图式下所涵摄的生气杀气对待消长、春阳秋阴显用流转、四时隐显转化的内涵,当是其定爻成卦的深层义理根据。《筮法》笼罩在浓郁的数字信仰氛围中,这也可能是数字卦筮占的共性所在。其对八、五、九、四四个数字的独特信仰与高度重视,影响深远。其"人体应八卦场域图",开示了天人的贯通、感通。《筮法》可归于初级"《易》家候阴阳灾变书"之列,孟喜、京房当直接或间接地受过其流风之影响。这一文献当是战国时人总结数字卦筮占方法并开示具体典型案例的著述,为三《易》之外的术数类卜筮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筮法》 数字卦 数字信仰 天人贯通与感通 汉代易学
下载PDF
帛书《昭力》易学观初探
9
作者 刘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3,共5页
帛书《易传》中的《昭力》篇虽然字效较少,但其结构完备,内涵清晰,属于帛书《易传》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篇释文。然而由于其篇末的字数标记,许多学者认为《昭力》与《缪和》属于一篇文章。亦有的学者认为《昭力》中论及“卿大夫”与“国... 帛书《易传》中的《昭力》篇虽然字效较少,但其结构完备,内涵清晰,属于帛书《易传》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篇释文。然而由于其篇末的字数标记,许多学者认为《昭力》与《缪和》属于一篇文章。亦有的学者认为《昭力》中论及“卿大夫”与“国君”,乃以《易》论政,属于政治论的范畴,不属于解《易》范畴。笔者通过研究《昭力》对卦爻辞的解读,认为《昭力》恰恰是一篇独立成章的解《易》文章,而且其所体现的是与帛书《易传》其他篇章不尽相同的解《易》理念,其“六经注我”的解释学理念也是我国典籍中出现较早的。《昭力》篇的研读对于我们认识孔子的政治论点与易学观念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力》 政治 德行 卦爻辞 孔子 易学观
下载PDF
邵雍先天易“天地自然之数”一解——对冯友兰先生《邵雍的“先天学”》的两点补充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敬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2-96,共5页
作者通过对冯友兰先生《邵雍的“先天学”》的两点补充 ,认为 ,邵雍“先天易”图的六十四卦卦序按二进制六位数的大小依次排列而来 ,此即是宋代道学家所谓的“天地自然之数”。作者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先天卦序与阴阳生息的卦气思想之间 。
关键词 先天六十四卦卦序 卦气 冯友兰
下载PDF
李贽“文王之卦”解
11
作者 王宝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4,共7页
李贽《九正易因》着力于阐发文王、孔子"神圣心事",其"文王之卦"说继承发展了传统"三陈九卦"说,以《明夷》、《困》等十六卦为具体内容,深入阐发文王忧患之事、处困之道、尚贤养贤之道、风化天下等内容。... 李贽《九正易因》着力于阐发文王、孔子"神圣心事",其"文王之卦"说继承发展了传统"三陈九卦"说,以《明夷》、《困》等十六卦为具体内容,深入阐发文王忧患之事、处困之道、尚贤养贤之道、风化天下等内容。"文王之卦"是李贽《易》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九正易因》独特的《易》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文王之卦 《九正易因》
下载PDF
《周易》古经剥颐二卦解读
12
作者 李尚信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3,共6页
《周易》古经的剥卦,一般都以阴剥阳来理解,未触及其更为复杂的观念,所以很少有人能解读出其真义。剥卦是以床等为喻来讲国家政权的兴衰。初爻是说,统治者如果肆意盘剥百姓,就会反过来危及自身;二爻是说,最高统治者也要顾及各级官员的利... 《周易》古经的剥卦,一般都以阴剥阳来理解,未触及其更为复杂的观念,所以很少有人能解读出其真义。剥卦是以床等为喻来讲国家政权的兴衰。初爻是说,统治者如果肆意盘剥百姓,就会反过来危及自身;二爻是说,最高统治者也要顾及各级官员的利益,否则同样会危及自己;三爻是说,统治者需要经常反腐,不断清除朋党;四爻是说,最高统治者不顾及百姓和各级官员利益,就会祸及己身;五爻是告诫最高统治者,要像宠幸宫女那样对待百姓和各级官员;上爻是说,要想保有国家政权,就要任用君子,远离小人;卦辞是说,国家政权被颠覆,不利于君子有所作为。颐卦则是讲颐养之道。由于学者们对颐养的原则缺乏了解,且颐卦中有几个疑难语词,自古以来对颐卦的各种解读均未有根本性突破。卦辞讲颐养一要守正,二要自养;初爻讲养德、养智;二爻讲先要自养才能养他;三爻讲以下养上乃凶之道;四爻讲以上养下乃养他之正道;五爻讲虽居高位,但能力不足,应谨慎行动,不宜冒险;上爻讲颐养之大成,利于力挽狂澜、逢凶化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古经 剥卦 民本 颐卦 自养 养他 养德养智 以上养下
原文传递
易象视域下的俞琰易学思想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建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1,共8页
俞琰易象学的核心是汉易的象数学和宋易程朱的义理学,其内容包含卦象、卦体和爻象,因为他注经的原则是象数义理并重,由天道的易象推及人道的义理,如此借《易》来上贯天道,下通人事,故易象是其关键之关键,它是贯通天道和人道的中间符号,... 俞琰易象学的核心是汉易的象数学和宋易程朱的义理学,其内容包含卦象、卦体和爻象,因为他注经的原则是象数义理并重,由天道的易象推及人道的义理,如此借《易》来上贯天道,下通人事,故易象是其关键之关键,它是贯通天道和人道的中间符号,即通过卦象来比拟自然万象,通过卦体如对体、覆体等来推断万象的关系,而爻象的主爻可统摄卦义,"乘承比应"可揭示卦义深层的内涵。圣人就是将卦象类比于自然的万象,如此一来,无形的天地规律也可借易象学来阐明,这样就可推衍出人道的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琰 卦象 卦体 爻象 主爻 易学
下载PDF
意象的世界:《黄庭经》的医易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亚飞 张其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71-3075,共5页
意象是《黄庭经》医易思想的主要表现。该经借用意象的隐喻、类比、象征诠释身体的称谓、结构、藏象与功能,具体以气化论为基础,以卦象、爻位、五行、五方、象数作为具体类象,展现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气息升降的规律、炼气养神的方法。... 意象是《黄庭经》医易思想的主要表现。该经借用意象的隐喻、类比、象征诠释身体的称谓、结构、藏象与功能,具体以气化论为基础,以卦象、爻位、五行、五方、象数作为具体类象,展现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气息升降的规律、炼气养神的方法。意象丰富而灵动的表达与逻辑建构,使《黄庭经》以“黄庭”中空中位之象意指中道,借助于感性直观到的物象与理性直观到的易象,明晰藏象的内涵及其与易象的关系。泰卦象征的阴阳交和,也是藏象与易象关系的具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经 意象 医易思想 藏象 中道 泰卦 易象
原文传递
西周迁洛与《益》卦爻辞解读
15
作者 吴保春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共5页
《周易》古经《益》卦爻辞,与西周王朝迁建新都洛邑这一历史事件,存在非常紧密联系。笔者试图将该卦六爻爻辞,与西周迁都具体历史过程,即西周君臣卜洛、周公被派建洛、西周重臣被派守洛结合起来进行比照研究,透析两者内在关联。
关键词 周易 《益》卦 爻辞 迁洛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拯涣”之道——《周易程氏传》“涣”卦思想的现代阐微
16
作者 张文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的名著《周易程氏传》对《周易》进行义理的阐释和解说,是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有许多地方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并以之来解决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程颐对于"涣"卦中所蕴含着"涣散"和&qu... 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的名著《周易程氏传》对《周易》进行义理的阐释和解说,是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有许多地方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并以之来解决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如程颐对于"涣"卦中所蕴含着"涣散"和"拯涣"哲理的阐释,洽能为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涣卦 程颐 周易程氏传 金融危机
下载PDF
《周易》“节”卦思想阐微——以《周易程氏传》为例
17
作者 郭立珍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5,共5页
《周易程氏传》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在对传统易学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义理对《周易》进行的注释和解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如对于“节”卦,他认为体现出了“尚中”的哲学思想、“节以制度”的政治思想、“养正于蒙”的教... 《周易程氏传》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在对传统易学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义理对《周易》进行的注释和解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如对于“节”卦,他认为体现出了“尚中”的哲学思想、“节以制度”的政治思想、“养正于蒙”的教育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卦 节贵适中 程颐 周易程氏传
下载PDF
霸姬簋铭文所见西周宗法与家族伦理
18
作者 冯时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77-83,共7页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2002号霸仲墓出土霸姬簋,器主霸姬为霸仲之母。簋铭记述了作为霸氏小宗的霸仲曶立为宗君之事,而小宗立君不仅必须经霸氏宗族举荐,还需征得婚姻之国的同意,更要上呈天子核准,由史官别造异典,亲为传达,制度严...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国墓地2002号霸仲墓出土霸姬簋,器主霸姬为霸仲之母。簋铭记述了作为霸氏小宗的霸仲曶立为宗君之事,而小宗立君不仅必须经霸氏宗族举荐,还需征得婚姻之国的同意,更要上呈天子核准,由史官别造异典,亲为传达,制度严格。立君的条件则是“弗能违有家”或“不能违有家”,即不能违背宗法与家族伦理。铭文与《易·家人》所反映的制度与观念一致,对于西周制度,特别是宗法制度和家族伦理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姬簋 霸仲曶 宗法 违有家 《易·家人》
下载PDF
《周易》古经咸卦本义正解——兼论诸家得失并及艮解二卦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尚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2,共8页
以往对咸卦的解读多不能切近其本义。事实上,咸卦的主题是讲交往处事的道理或原则。关于卦辞,传统解读多基于男女相感来理解,其实卦辞着重强调的是屈身虚己、礼贤下士。关于初爻,诸家均未着眼于足拇趾与其他足趾的不同去体会“拇”的本... 以往对咸卦的解读多不能切近其本义。事实上,咸卦的主题是讲交往处事的道理或原则。关于卦辞,传统解读多基于男女相感来理解,其实卦辞着重强调的是屈身虚己、礼贤下士。关于初爻,诸家均未着眼于足拇趾与其他足趾的不同去体会“拇”的本质特征。依此角度理解,初爻讲的是要重视与外界的交往。解卦九四亦取“拇”象,且与“朋”象相合,比喻能力再强者遇到险难时往往也需要他人的配合支持。关于二爻,诸家多以腓体躁动取象,认为二爻“感物以躁”乃“凶之道”,实则二爻取象腿肚抽筋,喻勿与坏人、恶人相交。艮卦六二亦与腿肚抽筋有关,喻本当止而不得止之,是以有憾。关于三爻,诸家多以股随足或随身而动,不能自处,喻人无主见而听任摆布,基本得其正解。艮卦九三不取股象而取腰限之象,体现了取象的唯变所适之理,喻本不当止而强止之,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关于四爻,诸家皆以九四为有心之感而未及无心之感,其实四爻讲的是交往处事要心思端正、以心交心。关于五爻,诸家皆未抓住脢的本质特征。该爻实则是讲交往处事要有奉献精神,甘于做配角。关于上爻,诸家解读大致能得其正解,讲的是交往处事不能夸夸其谈,务必言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卦 交往处事 王弼 程颐 朱熹 黄寿祺 艮卦 解卦
原文传递
卦变问题略谈——以程颐解说为中心
20
作者 向世陵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3,共9页
卦变问题自《彖传》发端,汉以后推演成说,并成为汉易的一个代表性理论。随后的经典注疏,对汉易以卦爻上下升降为特色的卦变说有所发展,其中不乏新解。程颐不认同汉易的卦变,而是承接王弼阐发义理的思路,提出了一切变化源于乾坤的卦变说... 卦变问题自《彖传》发端,汉以后推演成说,并成为汉易的一个代表性理论。随后的经典注疏,对汉易以卦爻上下升降为特色的卦变说有所发展,其中不乏新解。程颐不认同汉易的卦变,而是承接王弼阐发义理的思路,提出了一切变化源于乾坤的卦变说,突出了“天下无不二”的对待原则的普遍意义。朱熹从重卦方式入手批评程颐的卦变说,但朱熹的辩驳与程颐卦变不在同一轨道上。后来顾炎武总结卦变,认为程颐之说较为妥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彖传》 卦变 汉易 乾坤 成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