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荧光光谱法研究核黄素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
胡亚敏
王兴明
费丹
董发勤
丁立生
|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6
|
|
2
|
亚甲基蓝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
费丹
王兴明
黎泓波
丁立生
胡亚敏
张欢
赵仕林
|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3
|
DNA纤维质子化及脱嘧啶的拉曼光谱研究 |
余多慰
朱景宁
柯惟中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4
|
甲基百里酚蓝-钐(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
王兴明
黎泓波
刘海萍
胡亚敏
丁立生
赵仕林
|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5
|
Ce(Ⅲ)-ALC络合物与鱼精子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与光谱研究 |
陆光汉
谭雨晴
文风丽
严聪
刘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6
|
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镧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作用 |
李小芳
冯小强
张宏伟
杨声
|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7
|
提高稻瘟病菌转化频率的研究 |
黄大年
王金霞
杨炜
倪云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8
|
丁二酰化壳寡糖稀土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光谱学研究 |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王霞
|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9
|
基于GSH-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变化研究hsDNA与盐酸洛美沙星-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 |
沈益忠
刘绍璞
殷鹏飞
何佑秋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0
|
以中性红为电化学探针考察根皮苷、根皮素与DNA的作用 |
杨昌英
汪鋆植
代忠旭
于兹赢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
2009 |
3
|
|
11
|
核黄素与鲱鱼精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付彩霞
张怀斌
李光
|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2
|
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3
|
乙酸对DNA空间结构微观损伤的Raman光谱特征 |
柯惟中
余多慰
顾柏平
庄振武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4
|
γ-环糊精-达旦黄包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理 |
费丹
王兴明
阮开敏
于婷婷
欧阳昌伟
赵学全
刘胜男
戴亚堂
董发勤
丁立生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5
|
酪氨酸-钐(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 |
赵娜
王兴明
张艳
胡亚敏
丁立生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6
|
光谱法研究钙黄绿素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
黎泓波
张晓宇
王兴明
游斌
王丹名
石荣铭
丁立生
董发勤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三聚氰胺与鯡鱼精DNA相互作用研究 |
沈昊宇
朱凡
施炜
陈真
潘青青
|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8
|
槲皮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
王弋
|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9
|
荧光光谱法研究紫草素与DNA的相互作用 |
刘雪雪
张长征
何妮
秦姗姗
毛红艳
|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0
|
色氨酸-镝(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 |
赵娜
王兴明
王单
徐妍
潘海专
丁立生
|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