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造礁石珊瑚资源初步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钟解 陈石泉 +3 位作者 陈敏 李元超 王茜 王道儒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0,共7页
采用断面法调查于2007年4月至10月对海南岛周边区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周边调查区域造礁石珊瑚有13科95种,优势种为丛生盔形珊瑚、多孔鹿角珊瑚、标准蜂巢珊瑚、五边角蜂巢珊瑚、秘密角蜂巢珊瑚、精巧扁脑珊瑚、梳状... 采用断面法调查于2007年4月至10月对海南岛周边区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岛周边调查区域造礁石珊瑚有13科95种,优势种为丛生盔形珊瑚、多孔鹿角珊瑚、标准蜂巢珊瑚、五边角蜂巢珊瑚、秘密角蜂巢珊瑚、精巧扁脑珊瑚、梳状菊花珊瑚、澄黄滨珊瑚、二异角孔珊瑚、十字牡丹珊瑚等。海南岛周边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为32.74%,其中东部29.84%、南部44.43%、西部17.38%;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为3%,其中东部2.29%、南部4.81%、西部1.06%。海南岛造礁石珊瑚补充量为0.44ind/m2,其中东部为0.56ind/m2、南部为0.52ind/m2、西部为0.24ind/m2,总体上,海南岛周边近岸造礁石珊瑚分布状况为南部种类及覆盖度最多,东部次之,西部较少。从地理位置及造礁石珊瑚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海南岛造礁石珊瑚分布呈现由南往北随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趋势,分析认为,这主要与珊瑚浮浪幼虫占领新的生境有关。随着近几年过度捕捞、海水养殖、旅游观光等持续进行,海南岛近岸部分区域的造礁石珊瑚呈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造礁石珊瑚 分布 调查
原文传递
鹿回头造礁石珊瑚群落多样性的现状及动态 被引量:20
2
作者 于登攀 邹仁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9-564,共6页
通过对鹿回头岸礁(109°28'E,18°13'N)造礁石珊瑚群落进行系统取样调查,分析了现有群落整体的成分组成、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及其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化;根据现有群落实际是处于不同演替时期地段的复合体的... 通过对鹿回头岸礁(109°28'E,18°13'N)造礁石珊瑚群落进行系统取样调查,分析了现有群落整体的成分组成、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及其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化;根据现有群落实际是处于不同演替时期地段的复合体的特点,把处于相同演替时期地段的综合特征作为分析群落整体在相应时期多样性特征的依据,探讨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动态。研究发现:①中等水深(2.5~5.0m)地段的物种多样性平均值高于其他地段,环境条件适于大多数种类的生长。是该岸礁造礁石珊瑚分布的主要地段;②群落目前的类群组成中澄黄滨珊瑚Poriteslutea为优势种;滨珊瑚属Porites、菊花珊瑚属Goniastrea和鹿角珊瑚属、Acropora为优势属,蜂巢珊瑚科Faviidae、滨珊瑚科Poritidae和鹿角珊瑚科Acroporidae为优势科;③鹿回头造礁石珊瑚群落的发展过程中,物种多样性表现出如下的变化格局:群落总种数在0~10a之间缓慢增长,10~40a之间迅速增长,40~60a增速下降,60a以后逐渐稳定;多样性指数(如Shannon-Wiener指数)和相应的均匀度指数在0~20a均呈迅速增高趋势,在40a以后呈逐渐减缓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回头岸礁 造礁石珊瑚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福建东山造礁石珊瑚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峰 陈明茹 杨圣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371,共8页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30hm2,核心区面积约1498hm2,已记录到的珊瑚虫纲动物共3目13科32种,其中石珊瑚目6科10种,有7种造礁石珊瑚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30hm2,核心区面积约1498hm2,已记录到的珊瑚虫纲动物共3目13科32种,其中石珊瑚目6科10种,有7种造礁石珊瑚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该海域是中国大陆近岸亚热带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自然分布的北缘。本文讨论东山造礁石珊瑚的资源现状、生物地理分布和生态学意义及其正遭受的不合理开发活动、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并提出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造礁石珊瑚的保护与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东山 现状与保护
原文传递
海南岛东北部沿岸造礁石珊瑚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蔡泽富 陈石泉 +4 位作者 吴钟解 童玉和 黄洁英 张光星 李向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6,共9页
采用截线样条法(Line intercept transect)于2006—2013年在海南岛东北部沿岸3个区域调查造礁石珊瑚。共调查到13科32属75种,种类数量总体上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其中4种主要形态类群的种类数量在从南往北均为减少,幅度减少顺序为:... 采用截线样条法(Line intercept transect)于2006—2013年在海南岛东北部沿岸3个区域调查造礁石珊瑚。共调查到13科32属75种,种类数量总体上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其中4种主要形态类群的种类数量在从南往北均为减少,幅度减少顺序为:叶片状>分枝状>皮壳状>团块状。造礁石珊瑚形态类群的分布具有地域差异,分布在纬度高的铜鼓岭、长圮港调查区域的类群以抗逆性较强的团块状和皮壳状珊瑚为主。2006—2010年,海南岛东北部沿岸调查区域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总体变化趋势是下降的,长圮港下降幅度最高;2010—2013年,3个调查区域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的空间分布从北往南变化趋势分别为:小幅度增长、波动、小幅度降低。该现象可能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在前期受到较大的人为扰动影响而被迅速破坏,在后期由于自我调节抵御外界干扰而产生小幅度变化的结果。由于在长圮港调查区域受到河流冲刷与渔业活动等外界干扰最大,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程度最严重,影响了造礁石珊瑚空间水平分布的异质性,外界干扰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演替中具有空间分带增强的特征。2006—2013年在铜鼓岭与龙湾调查区域的造礁石珊瑚生态系统呈波动与恢复状态,而长圮港调查区域的处于退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造礁石珊瑚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水体浑浊度对不同造礁石珊瑚种类共生虫黄藻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帅 谭烨辉 +2 位作者 周林滨 连喜平 黄良民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8-354,共7页
以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鼻形鹿角珊瑚(Acropora nasuta)、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灭活大肠杆菌液模拟不同梯度的水... 以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鼻形鹿角珊瑚(Acropora nasuta)、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灭活大肠杆菌液模拟不同梯度的水体浑浊度,研究了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水体浑浊度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效率和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且抑制作用随浑浊度的增加而加强;不同种类的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的耐受能力不同,块状的丛生盔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的耐受能力较强,枝状的多孔鹿角珊瑚、鼻形鹿角珊瑚和鹿角杯形珊瑚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浑浊度 造礁石珊瑚 Fv/Fm值 共生虫黄藻密度
原文传递
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造礁石珊瑚退化原因分析与维护技术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齐祥明 周畅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1期48-58,共11页
珊瑚对环境要求较高,温度、盐度、pH、重金属、悬浮泥沙、紫外线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珊瑚的退化。又因为造礁石珊瑚是现代珊瑚礁的框架,本研究首先基于造礁石珊瑚的生存状况及其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其退化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 珊瑚对环境要求较高,温度、盐度、pH、重金属、悬浮泥沙、紫外线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珊瑚的退化。又因为造礁石珊瑚是现代珊瑚礁的框架,本研究首先基于造礁石珊瑚的生存状况及其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其退化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而从珊瑚礁生物增殖放流、人工养殖移植技术、相关功能基因研究、科学有效的监测管理等多个角度,综述了造礁石珊瑚及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及相关研究和管理措施的进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生态系统 造礁石珊瑚 珊瑚礁退化 珊瑚礁修复
下载PDF
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晓伟 肖宝华 +3 位作者 廖宝林 杨小东 谢子强 谢勇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在深圳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区海底搭建海区断枝培育系统,并在系统上培育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turgescens)、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 【目的】研究探讨造礁石珊瑚自然海区断枝培育技术的条件和方法。【方法】在深圳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区海底搭建海区断枝培育系统,并在系统上培育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turgescens)、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十字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和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等5种造礁石珊瑚的断枝(每种珊瑚100株),开展为期12个月的实验。【结果】5种珊瑚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大澳湾海域的断枝培育系统上培育12个月后,5种造礁石珊瑚断枝存活率分别为96%、93%、95%、85%和83%。珊瑚断枝生长指标测量结果显示,5种珊瑚中霜鹿角珊瑚生长速度最快,其断枝横向增长长度平均可达46.2mm;其次是膨胀蔷薇珊瑚,其断枝横向伸长长度平均可达38.2 mm;而澄黄滨珊瑚生长速度最慢,横向伸长长度都在24mm以下。【结论】在合适海区,使用海区石珊瑚断枝培育系统进行造礁石珊瑚培育,可改善其存活率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石珊瑚断枝 断枝培育
下载PDF
Community Structure Dynamics of the Hermatypic Corals on Luhuitou Fringing Reef,Hainan,China.I.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被引量:1
8
作者 YU DENGPAN ZOU RENLIN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301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B10期6-14,共9页
The existing hermatypic coral community is composed of localities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ages.Data sets were selected from original sampling data to deduce the traject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is and subseque... The existing hermatypic coral community is composed of localities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ages.Data sets were selected from original sampling data to deduce the trajector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is and subsequent papers.Pattern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distribution during community succession in the scope of different habitats we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succession on community structure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ach coral assemblage in different habitat has its own distinguishing temporal pattern of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珊瑚 岸礁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海南
下载PDF
海南西瑁洲岛周边海域造礁石珊瑚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钟解 张光星 +4 位作者 陈石泉 李元超 蔡泽富 王道儒 李向民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采用截线样条法(line intercept transect)于2011年3月对海南省西瑁洲岛周边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调查,同时采集水样及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并结合2006-2011年海南西瑁洲岛南部造礁石珊瑚监测数据,探讨西瑁洲岛周边海域造礁石珊瑚的空间... 采用截线样条法(line intercept transect)于2011年3月对海南省西瑁洲岛周边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调查,同时采集水样及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并结合2006-2011年海南西瑁洲岛南部造礁石珊瑚监测数据,探讨西瑁洲岛周边海域造礁石珊瑚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显示,2011年西瑁洲岛周边区域造礁石珊瑚有13科43种,优势种为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活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范围为0.80%-34.83%;死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范围为0-12.50%,造礁石珊瑚平均补充量范围为0.03-0.90ind./m2,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与珊瑚补充量在浮泸仔周边海域相对较高,在堆头附近海域最低;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高值区在角头顶及牛鼻岭周边海域,其他地方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差别较小.受人为活动影响,西瑁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水环境和生物残毒处于健康状态,栖息地与生物指标处于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造礁石珊瑚 空间分布 健康评价 西瑁洲岛 海南海域
下载PDF
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原因分析 被引量:50
10
作者 吴钟解 王道儒 +3 位作者 涂志刚 李元超 陈家日 张光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146,共7页
2005—2009年对西沙生态监控区5个站位(永兴岛、石岛、西沙洲、赵述岛和北岛)造礁石珊瑚种类、覆盖度、补充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呈现逐年退化趋势,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2005年的65%下... 2005—2009年对西沙生态监控区5个站位(永兴岛、石岛、西沙洲、赵述岛和北岛)造礁石珊瑚种类、覆盖度、补充量及其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呈现逐年退化趋势,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2005年的65%下降到2009年的7.93%,而死珊瑚覆盖率变化则相反,从2005年的4.70%增加到2009年的72.90%。新生珊瑚的补充量也越来越小,2005年为1.21个/m3,而2009年仅为0.07个/m3。进一步分析表明,引起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的原因很多,如生物侵蚀、水温升高、海水酸化和过度捕捞等,而长棘海星大面积暴发是导致西沙生态监控区造礁石珊瑚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 生态监控区 造礁石珊瑚 退化
下载PDF
造礁石珊瑚记录现代海洋生态环境信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符曲 黄晖 +1 位作者 练健生 邱大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7-375,共9页
造礁石珊瑚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已被广泛用作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过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地质年代环境信息的记录,随着样品分析测试精度的提高,用造礁石珊瑚骨骼研究现代热带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增多,尤其对于影响海洋生态... 造礁石珊瑚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已被广泛用作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过去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地质年代环境信息的记录,随着样品分析测试精度的提高,用造礁石珊瑚骨骼研究现代热带的生态环境也逐渐增多,尤其对于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事件信息的记录。许多研究都证明了造礁石珊瑚骨骼中各种示踪剂在监测过去环境变化方面的有效性,对目前和将来的生态监控以及环境研究都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珊瑚基础生理学的机制尚未完全探明,进一步了解珊瑚微观结构层次的生理机制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所在。我国学者已开展了南海西沙、南沙、台湾岛、海南岛、徐闻和涠洲岛等地区的造礁石珊瑚骨骼多种指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生态环境信息 指标 海水表面温度(SST) 环境污染事件
下载PDF
海南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动态 Ⅱ.物种多样性(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登攀 邹仁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7-207,共1页
根据石珊瑚物种的总数、石珊瑚覆盖的百分率、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对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类型所处在演替阶段的时间状态和生境的空间状态进行分析。在中等和深水区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变异,随演替的发展而有所下降;浅水区不随... 根据石珊瑚物种的总数、石珊瑚覆盖的百分率、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对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类型所处在演替阶段的时间状态和生境的空间状态进行分析。在中等和深水区物种多样性的时间变异,随演替的发展而有所下降;浅水区不随演替而变化。在不同生境区珊瑚生长的聚群上,与时间的发展无关;每个演替时期,物种多样性的类型与生境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造礁石珊瑚 海南 岸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