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与构建研究--基于安阳殷墟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3
1
作者 罗颖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107,126,共6页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 遗产地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程。随着河南世界文化遗产数目的增多,遗产地的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游客进行深度的文化解读提供了帮助。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安阳殷墟文化遗产景区解说系统现状,并结合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型所关注的六大要素,提出未来安阳殷墟景区应进行科学系统的理念规划和形象设计、解说系统空间布局规划和分级解说服务系统规划,并注重对游客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地 解说系统 规划 安阳殷墟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工业遗产的功能置换和意义诠释——广州红专厂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范晓君 徐红罡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8,共7页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广州红专厂的空间功能置换和游客感知,空间功能的置换具体表现为物质载体工业建筑和机器设备的外观改造及用途变化,而游客感知则通过分析游客对工业遗产空间的感知情况,探讨空间置换后产生和传达出的意义。通过比...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广州红专厂的空间功能置换和游客感知,空间功能的置换具体表现为物质载体工业建筑和机器设备的外观改造及用途变化,而游客感知则通过分析游客对工业遗产空间的感知情况,探讨空间置换后产生和传达出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些意义与工业遗产价值的关系,可以更好的理解工业遗产空间的消费主义改造方式,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创意产业空间所体现的当今社会对工业遗产的态度。研究发现,游客将红专厂理解为一个文化艺术和休闲消费的场所,而不是工业文明的记忆空间。红专厂工业空间的创意产业园式改造,传递出的已经不是工业文化的内涵,而是新的消费意义,实际上是工业文化向消费文化转变的过程。这种再利用方式与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遗产保护是有所偏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诠释 创意产业园 再利用
原文传递
文化资本化视角下“非遗”的表述与重构--以丽江纳西刺绣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九霞 许泳霞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7,共7页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作为"遗产",被政府、文化持有者、外来者等不同主体表述和开发利用。在文化资本化的大潮中,遗产已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的中介。由于不同主体之间的激烈争夺,地方性遗产的归属与表述并不比世界遗...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作为"遗产",被政府、文化持有者、外来者等不同主体表述和开发利用。在文化资本化的大潮中,遗产已成为经济、社会和政治利益的中介。由于不同主体之间的激烈争夺,地方性遗产的归属与表述并不比世界遗产明确。外来经营者迎合了地方政府对地方文化表征塑造的需求,因而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成为纳西刺绣的"代言人"。文化持有者本应具有更强的合法性,却由于客观能力的不足,在遗产的归属与表述中处于弱势。在遗产工业大行其道的当下,遗产的开发利用更应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化 遗产表述 话语权 文化持有者 纳西刺绣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叙事建构的建筑历史遗产活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俊桥 田钦佩 《新建筑》 2020年第5期83-88,共6页
针对当前建筑遗产保护存在重本体修复保护、轻文化内涵展示的现象,提出遗产保护必须向强调完整性、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整体开放式保护方向转变。研究引介文学叙事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与建筑遗产叙事性阐释类比分析,提出从线索挖掘、主题立... 针对当前建筑遗产保护存在重本体修复保护、轻文化内涵展示的现象,提出遗产保护必须向强调完整性、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整体开放式保护方向转变。研究引介文学叙事相关理论与方法,并与建筑遗产叙事性阐释类比分析,提出从线索挖掘、主题立意、空间表达3个层面探讨建筑遗产叙事性活化保护的建构方法。最后选取重庆鹅岭至大田湾一带建筑遗产为实践案例,对叙事性保护方法进行验证与讨论,以期为建筑遗产活化保护提供新的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建筑遗产 叙事性阐释 遗产活化保护
下载PDF
论运河遗产文化价值的叙事性阐释——以北京通州运河文化遗产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红岭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运河遗产作为一种"纪念之地"和特殊的遗产形态,其文化价值被公众广泛认知并持续传承下去,需要有效的阐释系统。叙事性阐释为运河遗产文化价值的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既可以提升运河遗产的可读性及运河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的... 运河遗产作为一种"纪念之地"和特殊的遗产形态,其文化价值被公众广泛认知并持续传承下去,需要有效的阐释系统。叙事性阐释为运河遗产文化价值的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既可以提升运河遗产的可读性及运河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关联,也有助于激发公众的记忆、想象和兴趣,增进公众对运河遗产的认知度和珍爱之情。叙事性阐释的基本策略体现在四个方面:运用"主题化阐释"手段构建运河遗产阐释体系;挖掘和发挥与运河遗产相关的文学作品(含纪实性的口述史、回忆录)等叙事性阐释资源的作用;定期举办相关的节庆仪式、艺术节、民俗庙会等特色文化活动;有叙事元素的场景设计、公共艺术的成功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遗产 文化价值 遗产阐释 叙事性阐释
下载PDF
意义建构:博物馆最佳传播实践的探索 被引量:16
6
作者 David Masters 许捷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9-114,共6页
过去几十年的博物馆研究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实践探索了博物馆传播的关键原则。博物馆展览建设有策划、设计、施工三个阶段。阐释策划阶段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目标观众是谁,主题是什么,展览的背景情况是什么。阐释设计阶段就要了... 过去几十年的博物馆研究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实践探索了博物馆传播的关键原则。博物馆展览建设有策划、设计、施工三个阶段。阐释策划阶段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目标观众是谁,主题是什么,展览的背景情况是什么。阐释设计阶段就要了解展览内容,进行分众传播,具有可达性和真实性,而最核心原则是激发、关联和揭示。施工是实现一个高质量博物馆展览的最后阶段。这些阐释策划、阐释设计、内容创意和展览实施中的规范和标准是博物馆创建世界级展览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和观众沟通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文化遗产阐释 展览设计 观众观众研究
原文传递
国外文化遗产阐释规划中主题阐释方法的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14
7
作者 韩真元 蔡超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3期9-13,共5页
在国外文化遗产阐释规划中,主题阐释方法是剖析遗产价值、确定遗产阐释内容的重要工具,为接下去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基础。从"阐释"概念入手,试图通过3个不同类型遗产阐释规划案例的分析,探讨主题阐释方法的作用和构建主题框架... 在国外文化遗产阐释规划中,主题阐释方法是剖析遗产价值、确定遗产阐释内容的重要工具,为接下去的规划设计奠定了基础。从"阐释"概念入手,试图通过3个不同类型遗产阐释规划案例的分析,探讨主题阐释方法的作用和构建主题框架的必要性,进而讨论其对我国文化遗产展示规划和设计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阐释 展示 阐释规划 主题阐释 主题框架
下载PDF
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国际理念和规范——从“适用于考古发掘”到“遗产地诠释与展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燕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6,共4页
诠释与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欣赏,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手段。从《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到《文化遗产地诠释与展示宪章》等国际文件都传达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国... 诠释与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欣赏,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手段。从《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到《文化遗产地诠释与展示宪章》等国际文件都传达了文化遗产诠释与展示的国际理念。引入这些国际理念,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并用于中国的实践将会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 诠释 展示 理念
原文传递
美国洛厄尔工业遗产价值共享机制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琪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128,共8页
文章分析了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洛厄尔保护实践案例,归纳了基于价值共享理念的遗产实践多边合作框架,梳理了以整体化的要素识别、多维化的价值阐释和互动化的保护利用,达成弥合多元社会,实现地区认同,经济社会复兴的实... 文章分析了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相结合的洛厄尔保护实践案例,归纳了基于价值共享理念的遗产实践多边合作框架,梳理了以整体化的要素识别、多维化的价值阐释和互动化的保护利用,达成弥合多元社会,实现地区认同,经济社会复兴的实践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价值共享 本体识别 价值阐释 保护实践
原文传递
让工业遗产“活起来”的关键环节——工业遗产释读的要点解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旃 《建筑遗产》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对文化遗产的释读是使其"活起来"的关键环节,工业遗产自不例外。文章从工业遗产几大基本价值切入讨论,并特别分析了工业遗产的主体部分因其近现代背景而使其社会价值认定可能面临的争议,另外也讨论了工业遗产释读的其他相关... 对文化遗产的释读是使其"活起来"的关键环节,工业遗产自不例外。文章从工业遗产几大基本价值切入讨论,并特别分析了工业遗产的主体部分因其近现代背景而使其社会价值认定可能面临的争议,另外也讨论了工业遗产释读的其他相关问题及其在中国应秉持的基本思路。文章最后从文化遗产在当代的整体定位以及工业遗产在其中的作用角度总结了工业遗产释读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释读 社会价值 系列遗产
下载PDF
文旅融合下的泰山文化遗产景区自导式解说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绍芃 于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2-345,共4页
本文以泰山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为例,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构建自导式解说媒介体系,主要包括视听多媒体、互联网、展览、出版物等内容,对泰山景区解说系统进行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泰山文化遗产旅游观光体验要求。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化遗产 自导式 解说系统
下载PDF
碎片与耦合--对大都市文化遗产游步道建设及历史环境整合的探索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羽佳 郭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借用"碎片与耦合"的概念并将其引入至遗产保护领域中,研究遗产游步道对散布的碎片化历史遗存的串联,及对文化遗产展示与保护的作用;并以香港史迹径建设经验为借鉴,从线路组织、空间节点与解说系统三个方面对重庆山城步道与历... 借用"碎片与耦合"的概念并将其引入至遗产保护领域中,研究遗产游步道对散布的碎片化历史遗存的串联,及对文化遗产展示与保护的作用;并以香港史迹径建设经验为借鉴,从线路组织、空间节点与解说系统三个方面对重庆山城步道与历史街区和整合进行了剖析与探索,以期对今后大都市区遗产游步道的研究与设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游步道 历史街区 遗产展示
下载PDF
公众对文化遗产传播文本的感知与建构——基于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樊友猛 王树霞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30,共10页
借助新闻媒体进行文化遗产传播是推进公众考古的重要方式,但公众接收和理解传播信息的机制尚不清晰。以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为案例,通过语用、语义和编码分析发现:受众对考古报道的回应受报道本身的影响,同时表现出很强的自主选择性... 借助新闻媒体进行文化遗产传播是推进公众考古的重要方式,但公众接收和理解传播信息的机制尚不清晰。以三星堆考古报道读者评论为案例,通过语用、语义和编码分析发现:受众对考古报道的回应受报道本身的影响,同时表现出很强的自主选择性和思维发散性;受众积极投入到对三星堆文化的阐释之中,通过追问谜团、消解权威、自主求证、寻找关联和娱乐解构等方式,在三星堆的文化表征、文明起源、遗产保护利用以及其他关联主题上进行新的意义再生产。基于受众的能动性,研究构建网络型文化遗产传播模型,提出传播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之间的张力关系。研究有望提升学界对文化遗产传播的理论认识,并为传播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传播 三星堆 考古报道 公众考古 遗产阐释
原文传递
叙事视域下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阐释路径(下) 被引量:7
14
作者 秦红岭 《华中建筑》 2018年第4期1-3,共3页
建筑遗产的价值被公众广泛理解并得以持续传承,需要依赖有效的阐释,阐释已成为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叙事视角的引入为建筑遗产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不仅可以拓展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表征空间,提升建筑遗产的可读性,也有助... 建筑遗产的价值被公众广泛理解并得以持续传承,需要依赖有效的阐释,阐释已成为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叙事视角的引入为建筑遗产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不仅可以拓展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表征空间,提升建筑遗产的可读性,也有助于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提升公众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度,承担起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精神传递使命。提出并探讨了"叙事性阐释"的概念、特征及策略,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传递遗产价值的方式。"叙事性事件"是一种基于遗产场所感营造的利用性阐释策略,能够为建筑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建筑遗产 遗产保护 阐释 叙事性阐释
下载PDF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遗产阐释体系建构与多元认知研究——以苏州园林为例
15
作者 周详 刘雅旭 +1 位作者 谢伊鸣 常婧超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7,共11页
【目的】将景观人类学置于“三位一体”架构下,通过打造联通多元主体的遗产阐释体系,衔接“自上而下”的权威话语体系与“自下而上”的大众话语体系。【方法】将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选作研究对象,以景观人类学视角切入,从外部群体的客... 【目的】将景观人类学置于“三位一体”架构下,通过打造联通多元主体的遗产阐释体系,衔接“自上而下”的权威话语体系与“自下而上”的大众话语体系。【方法】将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选作研究对象,以景观人类学视角切入,从外部群体的客位“空间生产”与地方社会的主位“场所建构”两个维度,探讨基于“超位-高位-本位”3种价值立场的遗产话语阐释方式。其中,超位-高位分析利用官方文本挖掘来构建权威话语体系下的遗产价值评估框架;本位分析则从游客和居民视角出发,利用数字足迹和半结构访谈挖掘苏州园林“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所表征的主体自我建构过程。【结果】苏州园林的遗产阐释体系不仅呈现出一种内在关联的“三位一体”构架,还通过整合遗产阐释的内外视角链接了遗产话语中的宏大叙事与地方表达,折射出不同文化主体对世界遗产的生产和塑造。【结论】景观人类学视角下基于多元认知建构的遗产阐释体系,不仅完善了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立体形象,对于遗产保护的公众化与社会化转型亦有特殊意义与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景观人类学 遗产话语 遗产阐释 价值评估 景观认知
下载PDF
叙事视域下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阐释路径(上)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红岭 《华中建筑》 2018年第3期19-22,共4页
建筑遗产的价值被公众广泛理解并得以持续传承,需要依赖有效的阐释,阐释已成为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叙事视角的引入为建筑遗产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不仅可以拓展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表征空间,提升建筑遗产的可读性,也有助... 建筑遗产的价值被公众广泛理解并得以持续传承,需要依赖有效的阐释,阐释已成为当代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叙事视角的引入为建筑遗产阐释开辟了新的路径。它不仅可以拓展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表征空间,提升建筑遗产的可读性,也有助于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提升公众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度,承担起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精神传递使命。提出并探讨了"叙事性阐释"的概念、特征及策略,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传递遗产价值的方式。"叙事性事件"是一种基于遗产场所感营造的利用性阐释策略,能够为建筑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建筑遗产 遗产保护 阐释 叙事性阐释
下载PDF
乡村遗产阐释的历史文化主题框架建构与应用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晓梅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8,共13页
遗产阐释是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教育资源的科学手段,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针对我国乡村遗产阐释对象零乱、地方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主体表达缺位等问题,乡村遗产阐释要坚持面向公众教育的原则,以乡村... 遗产阐释是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教育资源的科学手段,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针对我国乡村遗产阐释对象零乱、地方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主体表达缺位等问题,乡村遗产阐释要坚持面向公众教育的原则,以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社会意义为经,以乡村系统及其时空维度为纬,建构聚焦于乡村遗产历史文化的主题阐释框架。如浙江少妃、广西金江河、江苏石臼湖三个乡村遗产的主题阐释框架,分别以动态的社会网络、多样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生计模式为主题,有助于文化遗产实践由专业化保护向公众化教育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遗产 遗产阐释 历史文化内涵 主题阐释框架 复合型活态遗产 少妃 金江河 石臼湖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遗产诠释与重游意愿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镜 蔡佳佳 原燕妮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0-1271,共12页
为探究世界遗产丝绸之路沿线遗址点遗产诠释与重游意愿的影响关系,研究将遗产诠释分为现场遗产解说与非现场遗产传播两部分,并以旅游体验为中介变量,游客特征为调节变量,构建"遗产诠释-旅游体验-重游意愿"的结构关系模型。研... 为探究世界遗产丝绸之路沿线遗址点遗产诠释与重游意愿的影响关系,研究将遗产诠释分为现场遗产解说与非现场遗产传播两部分,并以旅游体验为中介变量,游客特征为调节变量,构建"遗产诠释-旅游体验-重游意愿"的结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1)非现场遗产传播正向影响现场遗产解说;(2)遗产诠释需要通过深刻的旅游体验才能更好地影响重游意愿;(3)遗产诠释与重游意愿的影响关系部分受游客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调节,其中非现场遗产传播更能在高文化程度的游客中发挥其对重游意愿的影响作用,同时更能在男性游客中发挥其对旅游体验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诠释 重游意愿 旅游体验 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