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55
1
作者 陈杰 郭屹立 +4 位作者 卢训令 丁圣彦 苏思 郭静静 李乾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21-3030,共10页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人类扰动等)的综合。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河从入黄河口到河源地选取典型样地调查研究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人类扰动等)的综合。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河从入黄河口到河源地选取典型样地调查研究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河均稍呈"S"型曲线变化,不同群落类型中分布格局差别不大,各群落类型中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现出中游丘陵山地交界区最高,上游河源区次之,下游平原地区最低的趋势;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α多样性较一致,总体上呈现出中游丘陵山地区物种更替速率较快,平原区更替较慢;在流域内上游河源地属于自然植被区,人为干扰较轻,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物种替代主要受物种的竞争扩散能力和生境条件的制约;在下游平原农业区,人类活动强烈,区域内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物种组成简单,物种替代具有跳跃性的特征,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制约;在中游从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人类活动的扰动有一定的强度,导致该区域内自然分布种和伴人种混合生长,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较快的物种替代速率。总体上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强烈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草本植物 环境梯度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山西长治湿地草本植物优势种群和群落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素清 武冬梅 +1 位作者 王涛 上官铁梁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50,共8页
种群和群落空间格局分析是揭示群落结构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现代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治湿地位于长治市主城区西北3 km处,是山西省面积最大和保存最好的水库湿地。本研究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与双项轨迹方差法(TTLQV)相结... 种群和群落空间格局分析是揭示群落结构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现代植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治湿地位于长治市主城区西北3 km处,是山西省面积最大和保存最好的水库湿地。本研究应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与双项轨迹方差法(TTLQV)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治湿地草本植物优势种群和群落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治湿地草本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析中,这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成功地揭示群落的特征。同时群落格局与其优势种的格局关系密切,扁秆藨草+芦苇群系和小苜蓿+双穗雀稗群系的格局差异明显,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群落的格局规模减少,群落分布格局不仅受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还受环境因子制约,优势种群的小斑块规模一般为20~290 cm,大斑块规模则多为900~1 270 cm,格局规模随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而变化,并且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在格局形成和变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结果很好的揭示了长治湿地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湿地 草本植物群落 优势种群 空间格局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崔静 黄佳健 +2 位作者 陈云明 曹扬 王琳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
人工林林下物种的组成对整个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时空替代法,对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林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研... 人工林林下物种的组成对整个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时空替代法,对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林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随着柠条林的生长,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在不断地更替,植物种类以30a柠条林最为丰富,各生长年限柠条林下草本生活型均以多年生草本为主;2)柠条林下草本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的变化随柠条生长年限的增加变化一致,表现为在10~30a时多样性指标随柠条林龄增加而增加,30~40a时指标随柠条林龄增加开始下降,40~50a时指标又随柠条林龄增加有增加趋势。生态优势度Simpson(D)指数变化则刚好相反;3)随柠条林龄的增加,柠条林群落相似性系数增加,且相邻2a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系数。不同年份柠条林群落与撂荒地相比,相似性系数逐渐降低,与天然狼牙刺相比,30a柠条林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值达0.895 8,说明在30a时柠条林群落的稳定性较高。在柠条林生长至30a左右时,可适当对林分进行抚育砍伐,使柠条林群落的稳定性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与天然林大致保持一致的阶段,植物种类更替平稳,生态功能持续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柠条 草本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系数
下载PDF
生物结皮对荒漠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庄伟伟 张元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8-1344,共7页
通过人工去除生物结皮试验,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常见荒漠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根据人为去除生物结皮的试验结果,结合生物结皮对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以及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影响,综合分析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人工去除生物结皮试验,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常见荒漠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根据人为去除生物结皮的试验结果,结合生物结皮对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以及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影响,综合分析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条叶庭荠(Alyssum linifolium)、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荒漠庭荠(Alyssum desertorum)及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eum)的生物量总和占总生物量的90%以上,是该沙漠的优势草本植物。去除生物结皮后,草本植物的植被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显著提高;但是,植被盖度、密度和群落生物量却显著降低。说明生物结皮的存在改变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植被盖度和群落生物量提高,这对于防风固沙、稳定沙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草本植物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生物量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原文传递
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晓栋 杨波 +3 位作者 黄梅 余爽 余登利 白新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9-1569,共11页
该研究以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生境类型共选取10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保护区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草本植... 该研究以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生境类型共选取10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保护区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草本植物58科183属277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以菊科(Asteraceae)、唇形科(Lamiaceae)、禾本科(Poaceae)和荨麻科(Urticaceae)为优势科;以凤仙花属(Impatiens)、堇菜属(Viola)、蓼属(Persicaria)和冷水花属(Pilea)为优势属。(2)在分布区类型中,科的热带分布成分最多,这与保护区所处的中亚热带植被环境的特点相吻合,属的温带地理分布比重最大(61.69%),但温带分布属内含种数较少,均以单种属为主,相反热带分布属的种数较多,并且属级在区系性质的分析中和科级相比更为敏感和可靠;由科和属的性质递变来看,热带性与温带性成分相互渗透,有较明显的过渡特征,属级的地理分布反映出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分布的性质。(3)各样地中草本植物群落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样地草本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格局不完全一致,但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在样地7的草本植物群落中达到峰值;相异性系数和Cody指数变化格局较为一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样地8中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偏低,受人为干扰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德魁 马全林 +8 位作者 靳虎甲 刘有军 张锦春 袁宏波 丁峰 孙涛 魏怀东 郑庆钟 孙立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种类较少,调查结果仅有24种,隶属于8科,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藜科;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较小,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在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乌兰布和沙漠的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群落组成结构简单;优势种与次优势种的重要值之间的差距随群落内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减小;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小,草本植物物种的分布不均匀,普遍呈斑块化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群落特征 植物多样性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神农架地区典型草本群落中的昆虫访花行为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巍 王红侠 汪小凡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672,共7页
对神农架地区不同海拔高度(1,000–2,600m)的典型草本群落中的昆虫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监测和统计。在9个样地中共观察到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11科昆虫访花,访花者的类群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群落中有所不同,但明显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对神农架地区不同海拔高度(1,000–2,600m)的典型草本群落中的昆虫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监测和统计。在9个样地中共观察到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11科昆虫访花,访花者的类群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群落中有所不同,但明显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有关。对昆虫访花频率的监测发现,不同物种组成的草本群落中,所有昆虫访花的总频率和不同类群的昆虫访花频率都有差异,正在开花的物种较多的群落中通常能吸引相对较多的访花者。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群落背景中受访频率差异显著,如花被不甚显著的酸模(Rumex acetosa)在某些群落中未观察到访花者,在另一些群落中却有昆虫频繁访问。而花被显著的血见愁老鹳草(Geranium henryi)在各群落中都有频繁的昆虫访问。一些植物(如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虽然在不同群落中都有昆虫访问,但访花者类群却有较大差异。作者认为,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的花在吸引昆虫传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在研究特定植物的虫媒传粉时应重视该植物种群所处的群落背景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草本植物群落 昆虫访花者行为 访问频率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微地形条件下草本群落特征与土壤水分及养分关系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汝海丽 张海东 +2 位作者 焦峰 薛超玉 郭美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6-782,共7页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典型断面固定样地草本群落特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调查和测定,研究了微地形尺度典型断面草本群落特征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等生物学特征指标在不同坡向...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典型断面固定样地草本群落特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调查和测定,研究了微地形尺度典型断面草本群落特征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等生物学特征指标在不同坡向的大小顺序基本为:阴坡>阳坡和半阴半阳坡,在不同坡位的大小顺序基本为:坡下部>坡中、上部,这与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在阴坡含量较高并且在坡底富集的现象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养分指标与群落生物学特征之间有关系,相比较而言土壤含水量与群落各生物学特征指标相关性更好,说明土壤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坡位 草本群落 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
下载PDF
山西吕梁山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世雄 秦瑞敏 +2 位作者 杨晓艳 温静 徐满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60-1868,共9页
山地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吕梁山草本群落不同尺度物种多样性(α、β、γ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采用样方法在吕梁山从北向南... 山地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吕梁山草本群落不同尺度物种多样性(α、β、γ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采用样方法在吕梁山从北向南选取管涔山、关帝山、五鹿山,并对每个山地划分出高、中、低3个海拔梯度,对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先升后减的单峰变化格局,峰值出现在中海拔;β多样性中Cody指数在1900~2000 m间出现峰值,而BrayCurtis指数出现最小值,表明1900~2000 m海拔带是草本群落物种更新速率和组成变化较快的过渡地带;γ多样性随海拔升高也呈先升后减的单峰变化格局(R^2=0.406,P<0.01)。(2)海拔对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海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共同影响物种的α多样性,其中海拔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温度、湿度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吕梁山草本群落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多表现为"中间膨胀"变化格局,海拔变化是影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山 草本群落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黄土高原林下草地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敏 张潇月 +3 位作者 李晓丽 刘琦 孟万忠 徐满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009-6024,共16页
气候变暖在高海拔山地更为明显,山地植被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空间格局将成为山地研究新的热点。在黄土高原东部沿纬度梯度选择北段管涔山、中段关帝山和南段五鹿山,分别划分高、中、低3个海拔梯度,每一梯度用开顶式生长室设置对照(CK)、低... 气候变暖在高海拔山地更为明显,山地植被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空间格局将成为山地研究新的热点。在黄土高原东部沿纬度梯度选择北段管涔山、中段关帝山和南段五鹿山,分别划分高、中、低3个海拔梯度,每一梯度用开顶式生长室设置对照(CK)、低度增温(LW)、高度增温(HW)3种模拟增温样地,于增温1年后植被生长季调查山地林下草本群落的生长特征及水热因子,探究黄土高原林下草地对气候变暖的短期响应及其随纬度、海拔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在LW和HW处理下,(1)空气温度增加0.47℃和1.00℃,空气湿度增加1.37%和1.94%,其中空气温度增幅随海拔增加显著增大(P=0.012);(2)土壤水分减小0.32%和0.64%,土壤温度减小0.07℃和增加0.06℃,其中土壤温度增幅随纬度增加显著减小(P=0.003);(3)植物密度增加41.27株/m2和78.53株/m2,植物高度增加0.04 m和0.03 m,植物频度增加5.47%和3.47%,而植物盖度显著增加5.32%和0.88%(P=0.042);(4)植被与温度关系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增加31.49%和56.82%,与水分关系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增加38.67%和62.89%。因此,山地温度对增温响应更大,且空气温度具正向海拔依赖性,土壤温度具负向纬度依赖性;增温加强植被与水分的关系,促进植物对水的依赖性,进而显著影响植物盖度。然而,增温的短期效应易受到降雨条件的影响,使结果出现误差,故在类似的研究中建议加强试验的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梁山 草本群落 纬度 海拔 模拟增温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高原苜蓿草地撂荒过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郭茹茹 杨磊 +2 位作者 李宗善 卫伟 张钦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618-8626,共9页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土壤水分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是阐明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分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以半干旱黄土高原小流域苜蓿草地撂荒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2018年生长季苜蓿群落、苜...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土壤水分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是阐明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分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基础。以半干旱黄土高原小流域苜蓿草地撂荒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6—2018年生长季苜蓿群落、苜蓿+赖草群落、赖草群落和长芒草群落四种草地群落0—1.8 m土壤水分进行动态监测以及0—5 m深度土壤水分测定,分析不同演替阶段苜蓿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特征,探讨土壤水分对苜蓿草地撂荒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苜蓿草地撂荒演替过程中,土壤水分随群落恢复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降水的年际动态显著影响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水分响应;(2) 0—0.4 m土壤水分主要受降水影响,使得各草地群落在这一层次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1 m以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则主要受植被类型的影响,各草地群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 0—5 m深层土壤水分随群落的演替,1 m以下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增加,表明撂荒过程中使土壤水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研究结果揭示了苜蓿草地撂荒过程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撂荒演替 土壤水分 草地群落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金铭 符龙飞 +3 位作者 洪欣 王丽 王智 周守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3-520,共8页
麋鹿是栖息于湿地生境、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麋鹿等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探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保护麋鹿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 麋鹿是栖息于湿地生境、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的大型哺乳动物,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麋鹿等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区,探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保护麋鹿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区内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水分梯度基准线选取5个1 hm2典型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草本维管植物321种,隶属于72科216属,植物区系组成以小型科属为主。分布区类型多样,科级水平上有7个类型和2个变型,以世界分布占明显优势;属级水平上有13个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其次是温带分布。(2)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的季节动态变化明显,春季和秋季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分别为169和125种,不同季节相同样地内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3)春、秋两季草本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格局比较一致,表现为春季随水分梯度减少呈总体降低的趋势,而秋季随水分梯度减少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保护区 湿地生态系统 草本群落 区系特征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乌斯吐自然保护区草本群落分布格局及与土壤因子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海滨 金永焕 +2 位作者 张利 李雪华 朱哲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121,共5页
采用物种-环境排序法对科尔沁沙地乌斯吐自然保护区100m×100m尺度上的草本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及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样地有草本植物17科30属41种,物种聚类分析可将群落物种划分为优势种、亚优势... 采用物种-环境排序法对科尔沁沙地乌斯吐自然保护区100m×100m尺度上的草本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及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样地有草本植物17科30属41种,物种聚类分析可将群落物种划分为优势种、亚优势种和伴生种3类。物种的PCA分析表明,第一、二主分量排序图较好的反映出物种间关系,优势物种对群落分布起主导作用,伴生种的生态位差异性较大,与其他物种存在复杂的种间关系,其种群分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群落的稳定性。物种和土壤因子的CCA分析表明:群落空间格局变化72.0%可由物种和土壤因子共同解释,其中土壤变量的解释度68.0%;土壤养分和p H值与保护区草本群落物种的相关性较大,影响着群落的分布格局,群落物种可划分为4种分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态 草本群落 排序分析 空间分布格局 乌斯吐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陕北黄土区山杏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露露 朱清科 +2 位作者 赵彦敏 郑学良 李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5-231,共7页
根据陕西省吴起县不同立地类型25龄以上山杏人工纯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林下草本层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立地山杏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和阳向缓坡山杏纯林... 根据陕西省吴起县不同立地类型25龄以上山杏人工纯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林下草本层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立地山杏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和阳向缓坡山杏纯林下草本层由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演替到大披针苔草或铁杆蒿、大披针苔草群落,群落整体由旱生型向中生型转变,盖度和生物量增大,多样性略有降低,呈正向演替;且山杏—沙棘混交林下草本层上述指标均优于纯林。而在阳向缓坡山杏林下由星毛委陵菜、铁杆蒿群落演替到甘草、大披针苔草群落,群落整体向旱生型转变,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显著降低,呈逆行演替。建议在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及阳向缓坡配置山杏这类低耗水,生长慢乔木树种,其中与沙棘等乡土灌木树种混交的模式更优;在阳向陡坡以营造生长速度适中的灌木林或自然恢复草地植被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人工林 立地类型 林下草本层 群落特征 演替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少民 罗晓洁 +1 位作者 孟祥宇 孙荣 《人民珠江》 2018年第8期9-13,共5页
在河南省沿黄湿地、滩地选择10个典型样地,以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沿黄湿地植被多样性特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大,随高程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格局,样方间植物物种从1~27种;均匀度指数(E)一般在0.8上下浮动,... 在河南省沿黄湿地、滩地选择10个典型样地,以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开展沿黄湿地植被多样性特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大,随高程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格局,样方间植物物种从1~27种;均匀度指数(E)一般在0.8上下浮动,多样性指数H值介于1.44~2.36之间,均总体呈逐渐减小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0.7~0.9之间,差异不显著。沿河岸高地至河道的方向,各群落优势种从陆生的白茅等过渡到适应水生的柽柳,伴生种也由狗牙根等旱生植物过渡到芦苇等湿生植物。总之,河南沿黄河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区域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比较大,植物多样性显示出强烈的过渡效应、干扰效应,并充分体现出河南沿黄湿地生境的多样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湿地 草本植物 群落组成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草本群落、牧道特征对野果林放牧干扰强度的评价
16
作者 蒋南林 邱娟 +5 位作者 石荡 郭传超 吴明江 郑凤 凌孝波 刘立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60-3071,共12页
客观、综合评价野果林放牧强度对正确认识林牧矛盾,制定科学合理的放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野果林放牧对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影响上,然而野果林放牧活动本身的关注以及放牧强度的量化方法等方面尚不明确。基于... 客观、综合评价野果林放牧强度对正确认识林牧矛盾,制定科学合理的放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野果林放牧对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影响上,然而野果林放牧活动本身的关注以及放牧强度的量化方法等方面尚不明确。基于此以新疆野果林6个典型放牧区为试验地,分析对比各放牧区的草本群落组成结构、生长特征、物种多样性以及牧道特征,并筛选出评价放牧干扰强度的主导因子,对其放牧干扰强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草本群落特征方面,杏花沟物种数最多,且以禾本科种属植物为优势种;但莫乎儿沟草本密度比杏花沟高1.26%;各放牧区物种多样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放牧区相比,莫乎儿沟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92、0.84,而吾都布拉克沟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大;(2)牧道特征方面,伊勒格代沟的牧道密度显著大于匹里青沟,分别为19.23%、14.77%,而杏花沟的牧道宽度显著大于大西沟;在牧道分布格局上,除匹里青沟外,其他放牧区皆为均匀分布;(3)相关性分析表明草本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水平及牧道特征指标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对其12个指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草本群落盖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牧道密度与格局指数可作为评价放牧干扰强度的主导因子,依据牧压指数判定杏花沟与莫乎儿沟为轻、中度放牧干扰,大西沟、伊勒戈代沟、吾都布拉克沟与匹里青沟为重度或极度放牧干扰。当前新疆野果林整体受到放牧重度干扰,急需优化或者制定科学的放牧制度维护野果林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果林 草本群落 牧道特征 放牧评价 放牧干扰强度
下载PDF
黄土高原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特征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基春 王国强 +1 位作者 郭宁 焦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61-1867,共7页
以黄土高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至延安市富县的4种植被带,测定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结合研究区近2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规律,... 以黄土高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至延安市富县的4种植被带,测定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结合研究区近2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草原-荒漠带数值最小,森林带数值最大,且都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值都出现在森林-草原带。(2)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草原-荒漠带<森林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它们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的拐点都出现在森林-草原带;地下/地上生物量与年均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群落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降水变化
下载PDF
草原灌丛化过程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侯慧扬 周建伟 +6 位作者 刘慧娟 李元恒 常春 吴昊 熊王丹 刘雪骄 高韶勃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灌丛化现象加剧。草原灌丛化的本质是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从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其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方面梳理近... 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灌丛化现象加剧。草原灌丛化的本质是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强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本文从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其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方面梳理近年研究进展,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灌木-草本植物相互作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草原群落的影响,以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灌木-草本植物动态变化及灌丛化草原群落演替方向预测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灌丛化草原的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草本植物 相互作用 胁迫梯度假说 群落演替
下载PDF
场地土壤适宜性改良策略及其对草本植物群落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晶懋 刘晖 +1 位作者 宋菲菲 郭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86,共8页
城市建设使得场地中的土壤条件与自然环境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科学适宜的人工干预,城市场地土壤改良在场地可持续性设计方法中越来越重要.针对建成环境中的场地土壤类型,提出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下... 城市建设使得场地中的土壤条件与自然环境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科学适宜的人工干预,城市场地土壤改良在场地可持续性设计方法中越来越重要.针对建成环境中的场地土壤类型,提出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下的土壤改良设计方法,是城市建成环境场地设计中适宜性生态系统营建的重要途径.从土壤因子与植物景观营造的关系出发,指出基于土壤因子进行植物景观营造的必要性,并从植物与土壤的维护和跟踪监测两个方面,研究了场地可持续管理的方法;以西建大南门花园为例,基于土壤适宜性改良对草本植物群落进行设计与实验性研究,验证了不同的土壤改良设计方法对土壤的改善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门花园 土壤改良剂 覆盖物 草本植物群落
下载PDF
滦河河口地区植物区系分析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杰 王计平 +3 位作者 张华新 常卓 支晓蓉 闫珂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滦河河口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规律,探究其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滦河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生态学样地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样地进行植物调查,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进行群落分类,并对样地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均...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滦河河口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规律,探究其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滦河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生态学样地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样地进行植物调查,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进行群落分类,并对样地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1)滦河河口地区45个样方中共有31科52属67种植物,草本层植物占绝对优势,优势科、属、种为盐生植物;(2)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具有一定的隐域性和过渡性特征,缺乏形成区系特有成分的条件;(3)植物群落从海岸向内陆空间分布上存在耐盐、耐水湿植物向非耐盐、旱生植物演变的趋势;(4)单一群落样方物种组成简单,不同群落结构、不同空间位置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呈不规则变化趋势,无明显梯度变化规律;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平均数均出现在白茅群落。[结论]滦河河口三角洲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受土壤盐分影响的同时,亦深受人为干扰所造成的生境环境破碎的制约,其中农业灌溉、渔业养殖等生产、生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地区 草本植物 区系分析 植物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