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sAg阴性献血者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秉宇 沈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检测献血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和HBV-DNA,探讨HBV-DNA检测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应用PCR实时定量荧光检测技术检测HBV-DNA。结果1698例HBsAg阴性献血员样本,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2.71%... 目的检测献血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和HBV-DNA,探讨HBV-DNA检测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应用PCR实时定量荧光检测技术检测HBV-DNA。结果1698例HBsAg阴性献血员样本,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2.71%,其中HBsAb(+)、HBcAb(+)模式组占5.71%,HBV-DNA阳性率为7.22%;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3.60%,HBV-DNA阳性率为8.20%;HBcAb(+)组占6.60%,HBV-DNA阳性率为4.46%;HBeAb(+)、HBcAb(+)模式组占2.77%,HBV-DNA阳性率为8.51%;HBsAb(+)模式组占38.48%,HBV-DNA阳性率为1.21%;全阴模式组占46.94%,HBV-DNA阳性率为2.26%。结论对于HBsAg阴性的献血者,HBV-DNA检测对于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应该探索更为经济、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输血安全 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 HbV-D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吕娇健 孙慧伶 +1 位作者 丁友法 张洪梅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8-339,354,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 )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关系。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 35 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DNA含量 ,与 HBV标志物作对比研究。结果血清HBe Ag阳性组 HBV DAN含量明显高于抗 - HBe...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 )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标志物关系。方法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 35 4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DNA含量 ,与 HBV标志物作对比研究。结果血清HBe Ag阳性组 HBV DAN含量明显高于抗 - HBe或抗 - HBc阳性组 ,而后两组 HBV DNA检出率仍较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且含量较低。结论定量 PCR法检测 HBV DNA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为临床了解病毒复制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DNA含量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宏 刘冰 肖婷婷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给予TDF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各42例。两组均持续治疗48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及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HBV-DNA、CD8+T淋巴细胞、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9(IL-9)、辅助性T细胞9(Th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药物耐受性均良好,出现血磷轻度下降3例,经对症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TDF治疗乙肝肝硬化,能有效改善HBV-M、HBV-DNA及淋巴细胞水平,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及机体炎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病毒标志物 淋巴细胞 肝纤维化指标
下载PDF
乙肝标志物定量测定试剂盒的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健聪 王红翠 +2 位作者 吴英松 董志宁 李志雄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1期47-55,共9页
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定量测定试剂盒的定量分析性能,并与Abbott的HBV-M试剂进行比对,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根据WS/T 420-2013的验证方法,对HBV-M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和线性(测量区间)进行验证... 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定量测定试剂盒的定量分析性能,并与Abbott的HBV-M试剂进行比对,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根据WS/T 420-2013的验证方法,对HBV-M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和线性(测量区间)进行验证,然后与Abbott的试剂同步测定临床样本,并对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按照WS/T 420-2013的方法进行验证,HBV-M定量检测试剂盒标示的精密度、正确度和线性(测量区间)是可靠的,与Abbott试剂的结果对比,两者的总符合率分别为HBs Ag 99.25%、抗HBs 98.63%、HBe Ag100%、抗HBe 98.77%及抗HBc 100%。HBs Ag和抗HBs项目的样本测值相关系数R2值分别为0.973和0.979,2种试剂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评估的HBV-M定量检测试剂盒,能满足临床定量检测的需求,且能达到进口试剂的性能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乙肝标志物 分析性能验证 定量测定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参比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勇 王锋 +4 位作者 马景臣 张文英 余陶 赵守军 毕胜利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参比系统。方法选择不适合临床使用的血浆155份为预备参比品,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乙肝五项检测试剂,重复检测每份预备参比品各2次。凡2次检测结果同为阳性或阴性者,入选参比系统...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参比系统。方法选择不适合临床使用的血浆155份为预备参比品,使用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微粒子酶免疫测定法乙肝五项检测试剂,重复检测每份预备参比品各2次。凡2次检测结果同为阳性或阴性者,入选参比系统;凡检测结果为一阴一阳者,剔除。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参比系统有153份血浆入选;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各有154份血浆入选;乙肝病毒e抗原因只有4份阳性血浆,不能构成参比系统。结论通过使用性能出众的试剂2次重复检测,确定足够数量的阳性和阴性参比品,可以构成参比系统。使用参比系统要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产生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 参比系统
原文传递
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出限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秦雯 胡大春 肖利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确立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俗称乙肝两对半)的检出限(LOD),以指导其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与应用。方法参... 目的确立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俗称乙肝两对半)的检出限(LOD),以指导其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与应用。方法参考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EP17-A文件提供的方案和相关文献,建立实验室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的空白限(LOB)及LOD。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LOB分别为0.042 5ng/mL、0.500 5mIU/mL、0.000PEIU/mL、0.997DRU/mL、0.091DRU/mL;LOD分别为0.163ng/mL、1.203 mIU/mL、0.401PEIU/mL、1.756DRU/mL、0.350DRU/mL。结论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均有较低的检出限,可较敏感地检出血清乙肝两对半中的各项抗原及抗体,早期指导临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方法
下载PDF
HBV 5项血清标志物自动审核模块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宏 单咏梅 +2 位作者 杨凡 李冬 万海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目的建立HBV 5项血清标志物(HBVM)自动审核规则,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与自动化分析仪的接口软件实现HBVM检测结果的自动审核。方法根据临床要求、HBVM指标的临床意义、检验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及结果的回顾性验证等要求,形成嵌入LIS... 目的建立HBV 5项血清标志物(HBVM)自动审核规则,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与自动化分析仪的接口软件实现HBVM检测结果的自动审核。方法根据临床要求、HBVM指标的临床意义、检验结果间的逻辑关系及结果的回顾性验证等要求,形成嵌入LIS的HBVM的结果自动筛查模块,比较使用前后的工作效率。结果 (1)共设定报警提示、HBsAg阳性提示、少见模式判断提示、历史审核提示4大类共13条审核规则。(2)对12 874份血清标本的测试结果自动筛查,自动筛查通过率为70.9%。(3)由一名资深技师对100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应用筛查模块前后,每份报告从标本上机到报告发送,平均耗时由2.1 h下降至1.4 h。结论 HBVM自动审核模块功能的应用,提示LIS可实现自动化检验项目结果的自动筛查,有效地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人为疏忽造成遗漏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 乙肝病毒标志物 自动筛查
下载PDF
300例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蔡木发 吴显劲 李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0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关系。方法收集300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根据HBV标志物不同表现模式进行分组。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者92例为第1组;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者125例为第2组;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关系。方法收集300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根据HBV标志物不同表现模式进行分组。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者92例为第1组;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者125例为第2组;HBsAg和HBeAg 2项阳性者16例为第3组;HBsAg和抗-HBe 2项阳性者30例为第4组;HBsAg和抗-HBc 2项阳性者37例为第5组。前S1抗原及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果第1-5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5%、38.4%、37.5%、46.7%、54.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7%、36.0%、56.3%、40.0%、62.1%。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前S1抗原检测相对灵敏度为82.5%,特异性为86.2%,总符合率为84.0%,其敏感度不如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D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作为HBV存在、复制及其传染性的标志物,前S1抗原、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联合检测,对提高HBV的检出率,防止误诊、漏诊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原 病毒标志物 HbV-DNA
下载PDF
HBV前S_2抗原、前S_2抗体与其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游景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1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2 抗原、抗体与HBVM、HBV DNA之间关系。方法 对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前S2 抗原、前S2 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结果 急性肝炎、...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2 抗原、抗体与HBVM、HBV DNA之间关系。方法 对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前S2 抗原、前S2 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前S2 抗原检出率分别为 8.33 %、71.96 %、77.0 7% ;前S2 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 75 %、9.34%、3 .7%。前S2 抗原在HBV DNA、HBeAg阳性病例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 (P <0 .0 0 1)。前S2 抗体阳性病例HBV DNA、HBeAg均为阴性。 结论 前S2 抗原的检出意味着病毒有复制或有传染性。前S2 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被清除 ,在慢性肝病中检出并不意味病情稳定 ,同时发现该抗体可以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及血清HBVM全部阴性的患者中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 前S2抗原 前S2抗体 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宗豪 高人焘 李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在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者367例,其中PreS1Ag阳性者188例(51.2%),H... 目的探讨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在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者367例,其中PreS1Ag阳性者188例(51.2%),HBeAg阳性者119例(32.4%),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HBVDNA载量(105~107copies/ml和>107copies/ml)组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60.2%,60.0%)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33.3%)和低载量(103~105copies/ml)组(41.9%,P<0.01);但在421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48.9%)低于HBVDNA(87.2%,P<0.01)。结论 PreS1Ag能够较HBeAg更好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但尚不能代替HBVDN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血清
下载PDF
北京昌平地区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载量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爽 孔卓 +3 位作者 徐东江 宗春杰 王薇 金国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11期1602-1605,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京昌平地区孕妇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为监控孕期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HBV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1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建档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五项和HBV-DNA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北京昌平地区孕妇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为监控孕期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HBV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1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建档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五项和HBV-DNA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91例孕妇中HBsAg阳性率为2.09%,5年间HBsAg阳性率逐年降低(P<0.05),HBsAg阳性率随年龄组别升高而增加(P<0.05)。328例HBsAg阳性孕妇HBV标志物(HBVM)模式有7种,其中模式Ⅰ(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Ⅱ(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共有300例,占7种组合模式的91.46%。328例HBsAg阳性孕妇中,87例HBV-DNA>500copies/ml,其中模式Ⅰ、Ⅱ共79例;7种HBVM模式中HBeAg阳性的孕妇HBV-DNA阳性率(72.97%)高于HBeAg阴性孕妇(20.27%)(P<0.01);HBeAg^(+)组患者的平均病毒载量高于HBeAg-组(P<0.01)。结论HBVM与HBV-DNA阳性率及高病毒载量密切相关,产前筛查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乙肝预防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孕妇HBVM检测结果中HBsAg^(+)HBeAg^(+)者HBV-DNA载量较高,是防控母婴垂直传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DNA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与HBV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宝 李世龙 +4 位作者 么作义 葛保民 杨海峰 田珊红 秦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2-984,共3页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DNA复制水平与HBV基因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4年4月就诊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和住院的467例CHB患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的...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特征、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和DNA复制水平与HBV基因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10月-2014年4月就诊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和住院的467例CHB患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HBV五项标志物和HBV-DNA载量,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7例CHB患者送检标本中有455例检出HBV基因型,共B、C、D 3种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64例、C基因型380例、D基因型1例,分别占14.38%、85.39%、0.23%;C基因型感染患者血清中HBeAg阳性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45,P<0.01);C基因型感染患者血清中抗-HBe阳性率低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1,P<0.01);在肝硬化患者中C基因型所占比例>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P<0.05)。结论唐山地区CHB患者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与C基因型相关度较高,感染C基因型的CHB患者临床预后明显较B基因型的感染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基因分型 毛细管电泳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铁军 曹远陆 乔春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6年第6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同步检测125份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结果125份血清标本中,47例HBsAg(+)、HBeAg(+)、抗-...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结果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同步检测125份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结果125份血清标本中,47例HBsAg(+)、HBeAg(+)、抗-HBc(+)患者血清HBV DNA检测阳性率为95.7%;35例HBsAg(+)、抗-HBe(+)、抗-HBc(+)患者血清中HBV DNA检测阳性率为65.7%,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检测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结论结论FQ-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临床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选择制定治疗方案的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青岛市某医院2016-2020年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流行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文清 潘旻升 +3 位作者 吕维红 谭善娟 张磊 陈峰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9-513,527,共6页
目的评价青岛市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流行率。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得2016-2020年青岛市某医院就诊的所有孕产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HBsAg阴性者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和乙... 目的评价青岛市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流行率。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得2016-2020年青岛市某医院就诊的所有孕产妇,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对HBsAg阴性者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对HBsAg阳性者检测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HBeAb),分析血清HBV标志物流行率。结果在46682名孕产妇中,HBsAg总阳性率为3.36%(1567名),其中≤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0岁分别为2.02%、2.99%、3.58%、4.37%、4.15%。在36809名HBsAg阴性者中,HBsAb阳性率为62.47%(22994名),各年龄组分别为56.30%、63.08%、64.83%、60.21%、50.98%;HBcAb阳性率为4.02%(1480名),各年龄组分别为1.72%、3.45%、4.31%、5.98%、4.76%。在1274名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32.81%(418名),各年龄组分别为49.06%、37.95%、31.61%、25.00%、12.82%;HBeAb阳性率为65.54%(835名),各年龄组分别为49.06%、60.34%、67.10%、73.39%、82.05%。在乙肝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前和后出生的40977名和5705孕产妇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3.55%(1456名)、1.95%(111名)(χ^(2)=39.89,P<0.001)。结论研究地区孕产妇HBV感染处于中低流行水平,新生儿HepB接种纳入免疫规划后显著减少了孕产期HBV感染;应推进成人HepB补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血清流行率 孕产妇
原文传递
HBV感染母亲的血清病毒状态对新生儿HBV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小艳 孙继云 蔡晧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母亲血清HBV标志物(HBVM)及HBV DNA对新生儿静脉血HBVM的影响,探讨新生儿血清HBV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本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根据其新生儿出生7个月后HBVM检测,分为HBV感染组和免疫成功组,对两组母亲及其新生儿的血清... 目的观察母亲血清HBV标志物(HBVM)及HBV DNA对新生儿静脉血HBVM的影响,探讨新生儿血清HBV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于本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根据其新生儿出生7个月后HBVM检测,分为HBV感染组和免疫成功组,对两组母亲及其新生儿的血清HBVM、HBV DNA及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V感染组和免疫成功组母亲HBeAg阳性率分别为97.1%和43.7%;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7.1%和16.2%。母亲血清HBV DNA水平越高,新生儿HBV感染率也越高(χ2=392.56,P<0.0001)。HBV感染组新生儿出生时血清HBsAg、HBeAg、抗-HBe和HBV 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成功组(P均<0.0001);尤其是HBV DNA,HBV感染组的新生儿出生时HBV DNA 100%为阳性,而410例免疫成功组新生儿仅1例出生时HBV DNA为阳性(3.67×103拷贝/ml)。在免疫成功组的新生儿中,HBsAg阳性率只有11.0%,HBeAg阳性率为34.9%,而免疫成功组和HBV感染组新生儿血清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8.8%和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17,P=0.663)。结论 HBV母婴阻断失败与母亲HBeAg阳性和HBV DNA水平有关。胎盘对HBV抗原及其抗体有选择的通透性,HBsAg不易透过胎盘,HBeAg可以部分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抗-HBc可以自由从母血中透过胎盘。新生儿出生时静脉血HBV DNA阳性和(或)HBsAg、HBeAg同时阳性可以预测新生儿的宫内感染和HBV免疫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母婴传播 新生儿 HbV标志物
原文传递
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与MELD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鲁旭 韩涛 +1 位作者 李莹 张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CLF患者62例(ACLF组)、CLF患者52例(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CHB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CLF患者62例(ACLF组)、CLF患者52例(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CHB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 Ag、HBe Ag、HBc Ab,并计算MELD评分。分析ACLF组、CLF组血清HBs Ag、HBe Ag、HBc Ab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LF组、CLF组血清HBs Ag水平降低,与CHB组相比,P均<0.05。ACLF组、CLF组HBe Ag阳性者血清HBs Ag水平低于CHB组(P均<0.01)。CLF组HBe Ag阴性患者血清HBs Ag水平低于CHB组(P<0.05)。CHB组内,HBe Ag阳性、HBe Ag阴性患者血清HBs Ag、HBc Ab水平相比,P均<0.05。ACLF组、CLF组MELD评分分别为(23.65±5.23)、(19.73±5.01)分,两组相比,P<0.01。ACLF组、CLF组血清HBs Ag、HBe Ag、HBc Ab水平与MELD评分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ACLF、CLF患者血清HBs Ag水平较CHB患者降低;ACLF、C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与HBV标志物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终末期肝病模型
下载PDF
替比夫定对HBV感染致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和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多新 蔡笃雄 +3 位作者 任少琳 刘煜 符青 黄丽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23-2426,共4页
目的探索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致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和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BV感染致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 目的探索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致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和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BV感染致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常规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等,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项目,包括HBsAg滴度log值、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HBcAb-IgM)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等;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肌酸激酶升高(CK)、头痛等进行统计,并计算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PLT为(191.64±24.56)×10~9/L,高于对照组患者(163.52±41.43)×10~9/L(P<0.05);试验组患者HBsAg滴度log值为(4.15±0.82)IU/mL、HBcAb-IgM滴度为(0.18±0.06)S/CO,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HBcAb滴度为(9.31±2.26)S/CO,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患者19.57%(P=0.024)。结论替比夫定可以降低HBV感染致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对病毒血清标志物影响较大,替比夫定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乙肝病毒感染 肝硬化代偿期 血小板计数 病毒标志物
原文传递
656例乙肝病毒检测与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廷芳 夏涌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标志物的水平与肝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连续监测法,白蛋白(ALB)用溴甲酚绿法,总胆红素(T-BIL)用矾酸氧化法,C反应蛋白(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乙肝五项(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标志物的水平与肝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用连续监测法,白蛋白(ALB)用溴甲酚绿法,总胆红素(T-BIL)用矾酸氧化法,C反应蛋白(CRP)用免疫散射比浊法,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乙肝病毒DNA(HBV-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不区分炎症活动期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损伤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均P>0.05);炎症活动期乙肝病毒标志物水平与肝损伤有一定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乙肝炎症活动期定量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DNA水平,对评价乙肝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标志物 肝损伤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三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晓蔓 梁德志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对三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s)的测定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找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VMs,同时按照各类成本的特征做实际测算。结果三法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 目的对三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s)的测定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找出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VMs,同时按照各类成本的特征做实际测算。结果三法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良好,其灵敏性依次为化学发光法,ELISA和金标法;单位成本以化学发光法最高,依次为ELISA、金标法,分别为744.17元、317.23和42.22元。批量成本则以 ELISA为最低。结论 ELISA灵敏性高,成本低,适用于普通病人筛查;金标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急诊病人快速检测;化学发光法因其价格昂贵,可用于HBVMs为临界值的病人的确证及某些特殊病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标志物 成本-效果分析 EUSA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化学发光
下载PDF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志阳 杨素冰 钟亮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23期3484-348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HBV—DNA定量和HBV—M模式对我院3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大三阳检出率(96.1%)最高,其次为小三阳检出率(77.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HBV—DNA定量和HBV—M模式对我院3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大三阳检出率(96.1%)最高,其次为小三阳检出率(77.9%),再次为HBsAgf+1HBcAhf+K63.9%)。大三阳的检出率与HBV—DNA的含量同其他HBV—M模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和HBV—M模式的联合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早期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DNA HbV—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