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伟 陈根生 +3 位作者 陈洪波 姚红响 曾群 汪望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 评价和分析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34例 ,瘤体大小为 2 .5cm× 2 .0cm~ 9.0cm× 12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 ,灌注平阳霉素碘... 目的 评价和分析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34例 ,瘤体大小为 2 .5cm× 2 .0cm~ 9.0cm× 12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 ,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 6~ 18个月。结果 肝动脉栓塞后肝血管瘤瘤体内碘油沉积良好 ,32例 (94 .1% )血管瘤瘤体有不同程度缩小 ,1例发生肝坏死及肝内胆管毁损性并发症 ,5例发生胆囊炎 ,并发症发生率为 17.6 % (6 34)。结论 肝动脉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并不是一种”无损伤”的治疗方法 ,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动脉栓塞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胜利 王宗盛 +1 位作者 张根山 张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并发症预防 介入治疗 hemangioma 肝脏良性肿瘤 肝动脉插管栓塞术 明胶海绵颗粒 超选择性插管 liver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22
3
作者 贾翠宇 赵大伟 王欣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并与组织学对照,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包括巨大血管瘤(21例),...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并与组织学对照,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包括巨大血管瘤(21例),离心性强化血管瘤(3例),含有多发液平面的血管瘤(1例),带蒂的血管瘤(2例),肝血管瘤病(3例)。结论不典型肝脏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结构,了解其影像表现对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和提高肝内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肝脏血管瘤 不典型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硬化性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被引量:17
4
作者 孔鹏 鹿化伟 +6 位作者 王家平 闫东 李迎春 孙敏 谭晶 童玉云 滕云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肝动脉硬化栓塞术(TAE)治疗的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对15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硬化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肝动脉硬化栓塞术(TAE)治疗的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优缺点。方法对15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硬化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3、6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化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平均(8.47±2.27)cm,术后3、6个月血管瘤直径分别平均(5.75±1.40)cm和(3.51±0.82)cm(P<0.05)。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其硬化性栓塞与药理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栓塞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曾庆乐 陈勇 +2 位作者 赵剑波 张克伟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内栓塞治疗(PLE-IASE)肝海绵状血管瘤(SCHL)的影响因素。方法89例诊断明确的SCHL患者,瘤体直径为(8.3±3.8)cm。临床症状上仅有焦虑症状者53例,右上腹疼痛35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1例。PLE-IASE治疗前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动脉造影分型,分型确定后配制PLE经供血动脉注射。其中平阳霉素(PYM)用量为(9.8±4.4)mg,碘油(lipiodol,LP)用量为(5.9±2.9)ml。治疗结束后根据复查点片确定其碘油沉积状态。随访6~72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症状缓解率和瘤体缩小率。以瘤体缩小率为应变量,术前肿瘤直径、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LP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9例患者动脉造影分型富血型51例,乏血型26例,动静脉分流(AVS)型12例。治疗后碘油沉积状态良好64例,不良25例。随访结束时53例焦虑患者症状缓解,35例右上腹疼痛者33例缓解,2例术后仍有间歇性疼痛。1例Kasabach-Merrit综合征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随访症状缓解率98.7%。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结论PLE-IASE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动脉造影分型、PYM用量及碘油沉积状态对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影响,而术前肿瘤直径及LP用量对瘤体缩小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超液化碘油 栓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208例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训强 孙敏 +2 位作者 王家平 滕毅山 孔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超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经动脉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混悬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08例患者,分析疗效.结果 208例患者随访3~12月,...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超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经动脉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混悬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08例患者,分析疗效.结果 208例患者随访3~12月,除6例瘤体大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肝血管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达97.1%,其中有108例缩小≥50%.结论经皮肝动脉超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安全、微创等优点,可作为肝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不理想的小部分患者可行根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下载PDF
肝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罗雁 陆伟 金玉坤 《医学综述》 2006年第7期416-418,共3页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因为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有赖于B超、CT、MRI、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大都不需治疗,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生长迅速、肿瘤>4cm或不能排除肝...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未明了。因为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诊断有赖于B超、CT、MRI、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大都不需治疗,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生长迅速、肿瘤>4cm或不能排除肝癌者,应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诊断 治疗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致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清雯 陈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5月,对3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进行了34例次微波消融治疗。术后观察与微波消融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共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6.7%),其中急... 目的观察和分析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5月,对3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进行了34例次微波消融治疗。术后观察与微波消融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及其预后。结果共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6.7%),其中急性溶血致急性肾衰竭1例,腹壁脓肿1例。术后出现发热18例(60%),短暂性血红蛋白尿4例(13.3%),恶心、呕吐5例(16.7%),术区明显疼痛8例(26.7%),右侧胸腔积液4例(13.3%),肝功能损害24例(80%),白细胞升高11例(36.7%)。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虽然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但对于瘤体范围大或部位复杂者,仍存在有较大的风险。其中有一些并发症是可以及早发现并获得积极救治,避免及减少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微波 并发症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微结构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晓力 李国威 +3 位作者 扬少毅 刘清峰 王志亮 李宗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2期3107-3110,共4页
目的:从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超微结构探讨CHL组织起源,以及组织结构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对8例CHL切除标本进行电镜观察.1例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7例用弹力纤维特异染色的丹宁酸块染后,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经LKB-V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H-6... 目的:从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超微结构探讨CHL组织起源,以及组织结构与临床特征关系.方法:对8例CHL切除标本进行电镜观察.1例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7例用弹力纤维特异染色的丹宁酸块染后,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经LKB-V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H-600,JEOL-100SX和扫描电镜KYKY-2000进行观察.结果:血窦腔由单层内皮细胞覆盖,血窦腔蜿蜒迂回,呈迷宫状结构组成.正常内皮细胞为扁平状,细胞器减少,有吞饮小泡和微丝,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和桥粒连接.内皮细胞下有弹力纤维,中膜层可见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外膜层有丰富胶原纤维.此与微动脉结构相似.CHL内皮细胞多肿胀,核仁边移,突向血窦腔成柱状.随程度加重,粗面内质网囊泡样改变,直至内皮细胞由内膜层脱落,坏死.间质中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分割弹力纤维,并可由内皮细胞缺损处填充于血窦腔内,发生纤维化.瘤体中无正常肝细胞和肝窦结构.由于瘤内无肝小叶,所以瘤体无双重供血组织结构,CHL由动脉供血.蜿蜒迂回、迷宫样血窦腔,可以解释影像学特征(肝血管造影、CT增强).内皮细胞退行性变化和间质中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导致CHL纤维化,并自行萎缩.结论:CHL血窦腔结构类似微动脉,起源于肝脏微动脉血管畸形病变.CHL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也不易自发破裂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超微结构 血供 破裂 纤维化
下载PDF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屹 张安忠 杨崇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64-866,共3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对23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血供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并出现瘤体缩小、碘化油聚积征象。术前血管瘤直径为(8.1±2.2)cm,术后6个月血管瘤直径为(5.4±1.3)cm,术后12个月血管瘤直径为(3.4±1.2)cm。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射频微创治疗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彦 周立艳 +5 位作者 许永杰 王平 董满库 吉敏 李晓鸥 刘子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475-147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 (PRFA)微创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F -2 0 0 0射频仪和 10电极LeVeen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12例 15个病灶 ( 2 5cm~ 9 5cm) ,大于 3cm者予分层多点...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 (PRFA)微创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F -2 0 0 0射频仪和 10电极LeVeen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12例 15个病灶 ( 2 5cm~ 9 5cm) ,大于 3cm者予分层多点叠合消融。结果  12例病人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治疗 ,包括 1例 4个病灶者。无并发症。随访期 16~ 41月 ,平均 2 8月 ,CT复查肿瘤均无强化染色 ,血管瘤直径平均缩小 68%( 4 1%~ 79%)。结论 PRFA具有微创、有效、简捷、安全、实用等特点 ,有望成为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微创治疗 病灶 并发症 射频仪 肿瘤 CT复查 结论 实用 特点
原文传递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跃峰 张强 王红岩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3至2016-12医院收治且随访资料完全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2例,均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4 d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3至2016-12医院收治且随访资料完全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2例,均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4 d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y-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 d,TBIL为(16.33±6.66)μmol/L,DBIL为(3.63±2.08)μmol/L,ALT为(80.09±82.63)U/L,AST值为(40.31±19.46)U/L,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再次复查肝功能指标,ALT为(16.14±6.38)U/L,AST为(17.97±4.54)U/L,TBIL为(12.17±4.68)μmol/L,DBIL为(2.13±1.09)μ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GT、ALP、IBIL等指标治疗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在短时间内会引起肝功能相关指标增高,一般在14 d内即可恢复正常,无严重胆道毁损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栓塞 胆红素 转氨酶
下载PDF
碘油乳剂经动脉栓塞治疗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锦铭 汪志良 +4 位作者 刘蓉 曹军 闫丽萍 杨世权 杨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7-44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碘油乳剂经动脉内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栓塞成功,14例患者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后14例取得最佳疗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平均缩小50%,... 目的:探讨碘油乳剂经动脉内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栓塞成功,14例患者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后14例取得最佳疗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平均缩小50%,且未见胆囊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磺油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简便、并发症少且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 碘油乳剂 动脉栓塞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血红蛋白尿发生及其处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秋曦 贾健锋 黄锐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HCHs)患者的疗效,并探讨术后血红蛋白尿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2012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HCHs患者54例,病灶数80个。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采用联苯胺试验检测血红蛋白尿...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HCHs)患者的疗效,并探讨术后血红蛋白尿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2012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HCHs患者54例,病灶数80个。采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采用联苯胺试验检测血红蛋白尿。术后随访6~12 m。结果在54例HCHs患者的80个病灶中,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后,78个肿瘤完全被消除,2例被大部分消融;术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和CT检查随访,所有患者血管瘤均缩小,其中瘤体完全消失者41例(75.9%),瘤体缩小超50%者8例(14.8%),瘤体缩小大于25%但小于50%,但未见肿瘤复发者4例(7.4%),瘤体缩小小于25%,但是未见肿瘤复发者1例(1.9%);术中未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术后3~4 h有8例(14.8%)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尿,经水化和碱化尿液处理2 d后,尿色恢复正常;2例(3.7%)出现腹水,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消退;5例(9.3%)出现右上腹轻微的疼痛,未经干预自行缓解;7例(12.3%)出现恶心呕吐,经止吐处理后缓解。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是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的治疗HCHs患者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对少数发生的血红蛋白尿,经对症处理,预后良好,但应总结其发生的原因,予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经皮微波消融术 血红蛋白尿 处理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龙彪 阮平朝 崔元生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1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具体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5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5...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具体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5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常规组使用血管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高于常规组,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肝区常态下疼痛评分、术后1周肝区压迫状态下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结论 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实施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方法,患者并发症更少,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好,疼痛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肝海绵状血管瘤 介入治疗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哲 吴晓贝 +1 位作者 李姗姗 李开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L患者45例,共计67个病灶。总结不典型CHL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特点;分析超声造影对不典型CHL的诊断准确率;并与CT/MR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L患者45例,共计67个病灶。总结不典型CHL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特点;分析超声造影对不典型CHL的诊断准确率;并与CT/MR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7个病灶的超声造影模式分为8型,分别为Ⅰ型36个,Ⅱ型16个,Ⅲ型3个,Ⅳ型2个,Ⅴ型5个,Ⅵ型3个,Ⅶ型1个,Ⅷ型1个。>3cm与≤3cm病灶造影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3cm不典型CHL病灶诊断准确率较≤3cm不典型CHL病灶高(86.8%vs.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和超声造影联合诊断对不典型CHL病灶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使用超声造影或CT/MR(I 90.7%vs.70.4%,90.7%vs.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典型CHL超声造影模式复杂,特别是≤3cm的病灶,需联合CT/MRI检查提高对不典型CHL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增强模式 肝海绵状血管瘤 不典型
下载PDF
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肝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相关参数
17
作者 郭聪敏 舒红 马园园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0期2256-225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肝癌(HCC)、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相关参数。方法选取143例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样病灶患者,将82例肝硬化背景下HCC患者纳入HCC组,61例肝硬化背景下HCH患者纳入HCH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造影表...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肝癌(HCC)、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相关参数。方法选取143例肝硬化合并肝内结节样病灶患者,将82例肝硬化背景下HCC患者纳入HCC组,61例肝硬化背景下HCH患者纳入HCH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特征和超声造影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超声造影各参数对肝硬化背景下HCC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造影下,HCC组以快进快退、均匀增强为主,部分可见快进慢退和不均匀增强;HCH组以延迟期对比剂无或轻度退出、门脉期向心性填充、动脉期病变周围呈结节样环状强化为主。两组患者病灶边界、内部回声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组病灶边界以模糊为主,内部回声以低回声、混合回声多见,而HCH组病灶边界以清晰为主,内部回声以高回声多见。HCC组患者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均明显短于HCH组,峰值强度(IMAX)明显高于HC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动态血管模式(DVP)曲线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组患者DVP曲线特征以正负双向波为主,HCH组以正向波和负向波为主。ROC曲线显示,各参数单独诊断时以TTP诊断肝硬化背景下HCC的AUC最大,为0.817(95%CI:0.735~0.899),其次为IMAX、MTT,三者联合诊断肝硬化背景下HCC的AUC为0.833(95%CI:0.756~0.909),高于各参数单独诊断。结论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硬化背景下HCC、HCH,超声造影特征及相关参数可有效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下HCC、HCH,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2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越峡 张勇 +1 位作者 曾维政 陈易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与病理特点,分析血管瘤直径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实施肝穿刺提供判断依据。方法对我院肝穿刺确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分析其穿刺前超声、CT等影像学特点,采用ROC曲线判断血管瘤直径大小对影像学诊断价值... 目的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与病理特点,分析血管瘤直径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实施肝穿刺提供判断依据。方法对我院肝穿刺确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分析其穿刺前超声、CT等影像学特点,采用ROC曲线判断血管瘤直径大小对影像学诊断价值,提取直径最佳诊断点。结果 2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中,5例合并慢性HBV感染,11例合并恶性肿瘤。典型增强CT影像呈"快进慢出"特征;患者年龄、性别及是否合并肿瘤与增强CT确诊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血管瘤直径大小对影像学结果具有一定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8(P<0.01),最佳截断点为3.2 cm。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不一,其直径是影响影像学表达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直径较小,不明原因肝占位性病变,应行肝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穿刺 影像学 病理学
下载PDF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3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柴福录 范瑞芳 +3 位作者 李荣梓 李红梅 柴凡 史建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39例共64个瘤体全麻气管插管后,腹腔镜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0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无残留病灶,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射频消... 目的:探讨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39例共64个瘤体全麻气管插管后,腹腔镜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0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无残留病灶,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安全可行,治疗彻底,是一项微创治疗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腹腔镜 射频消融治疗
下载PDF
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晓东 王小琦 +2 位作者 张志勇 王兴东 陈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7例,女14例,瘤体直径6~20.8 cm。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巨大肿瘤用明胶...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7例,女14例,瘤体直径6~20.8 cm。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巨大肿瘤用明胶海绵条配合阻断供血动脉主干血流。根据肿瘤大小分别进行1~3次栓塞,术后3~6个月后复查。结果21例患者供血动脉栓塞均获得成功,达到血窦内碘化油聚集和瘤体血供截流的栓塞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瘤体病灶内瘤状血管消失,随时间延长,瘤体逐渐缩小。结论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应成为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碘化油乳剂 供血动脉 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