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3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0
1
作者 陈红霞 杨志敬 +7 位作者 潘锐焕 郭友华 詹乐昌 何铭锋 李梅 王知非 詹杰 周明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抽密封的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康复组、中药组、针灸组、综合康复组,每组30例。中药组、针灸组、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抽密封的信封随机分配法分为康复组、中药组、针灸组、综合康复组,每组30例。中药组、针灸组、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予规范化中医辨证治疗、石氏醒脑开窍针刺及中药结合针灸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随访到2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随访第12、24周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及安全性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MBI、SS-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随访12、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FMA评分、MBI、SS-QOL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康复组FMA评分及SS-QOL评分各相应时间点较其他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综合康复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西医结合 康复方案
原文传递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9
2
作者 秦娟 郭秀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426,共3页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在...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在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每年高达400/10万人,与各项医疗支出相比,脑卒中带来的护理费用的增长速度最快.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40%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位 偏瘫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2
3
作者 高聪 蒲蜀湘 朱德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 2 4h及治疗后 6— 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6— 8周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 ,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 ,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 ,经过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 治疗后 对照组 急性脑卒中 自我锻炼 结论 最大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7
4
作者 陈芊妤 廖若夷 +1 位作者 张月娟 罗尧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7-681,共5页
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蜡疗等多种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指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尤其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 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蜡疗等多种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指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病人的预后,尤其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由于该方法治疗步骤简单、专业知识需求相对较少、安全、病人出院后使用频率高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 中风 偏瘫 康复护理 针刺疗法、穴位按摩、穴位敷贴、中药熏洗、中药蜡疗
下载PDF
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进展 被引量:87
5
作者 罗坚 梁德贞 梁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占全部脑卒中的70%[1]。急性脑梗死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首位[2],脑梗死存活患者中每年有65%-82%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0%-2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枢...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占全部脑卒中的70%[1]。急性脑梗死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首位[2],脑梗死存活患者中每年有65%-82%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20%-25%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这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性功能障碍,除了运动功能还有感觉、认知、语言、心理等功能障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针灸及功能锻炼对脑中风瘫痪恢复期疗效及脑血流、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0
6
作者 王雪 胡志高 +2 位作者 戴春花 陈肖云 詹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88-259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脑血流水平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康复期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措施,康复同时给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腕屈肌、肘屈肌、膝伸肌、踝屈肌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及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血清BFGF、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供血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偏瘫 针灸 康复 肢体功能 脑血流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FM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4
7
作者 莫林宏 刘爱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3期4065-406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步态、平衡能力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病人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步态、平衡能力、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比率(患肢/健肢)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和上肢、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步态,促进平衡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经颅磁刺激 康复功能训练 步态 平衡能力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下载PDF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8
作者 何雯 王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4-339,共6页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而且恢复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康复治疗技术及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主要的康复技术和方法有双侧上肢训练、镜像疗法、体操棒训练方法、音乐疗法...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而且恢复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对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康复治疗技术及方法进展进行综述。主要的康复技术和方法有双侧上肢训练、镜像疗法、体操棒训练方法、音乐疗法、运动想象疗法、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游戏、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和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9
作者 许向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介入早期康复训练。评价2组患者肌力、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ESS...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介入早期康复训练。评价2组患者肌力、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护理后患者肌力、ESS以及ADL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患者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肌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偏瘫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杨晶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1期1959-1960,共2页
目的介绍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脑梗塞患者,给予其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并在入院和出院时给予肌力测验,对比前后肌力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肌力测验与入院时肌力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 目的介绍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脑梗塞患者,给予其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并在入院和出院时给予肌力测验,对比前后肌力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肌力测验与入院时肌力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肌力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偏瘫 康复训练
下载PDF
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体会 被引量:64
11
作者 代鲜鸽 别小宁 +1 位作者 徐翠玲 张春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11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同样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同样治疗的情况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训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结果训练组在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无效率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针对性卧位护理及早期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发症 脑出血 偏瘫/护理 偏瘫/康复 身体锻炼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5
12
作者 张雪 郭威 +1 位作者 黄芬 万艳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和活动技能水平的方法。方法:利用"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活动现状调查表"对187名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护...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相关理论知识和活动技能水平的方法。方法:利用"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活动现状调查表"对187名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及活动现状。结果: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相关知识得分为(61.34±10.56)分,康复护理态度得分为(70.55±8.96)分,康复护理活动情况得分为(59.67±10.25)分;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知识得分受职称、婚姻状态影响,态度得分受职称、年龄影响,活动得分受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影响。结论:神经内科护士对康复护理具有较正向积极态度,但总体知识掌握不足,康复护理活动的频率偏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健康教育,强化技能训练,建立脑卒中偏瘫康复护士的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神经内科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积极康复程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0
13
作者 瓮长水 高怀民 +4 位作者 于增志 尹岭 霍春暖 张雅静 高丽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研究积极康复训练程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具备步行能力的 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观察组采用积极康复训练程序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训练。结... 目的 :研究积极康复训练程序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具备步行能力的 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2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观察组采用积极康复训练程序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训练。结果 :康复训练结束时 ,两组在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明显改善 ,但是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早期康复 步行功能
下载PDF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3
14
作者 钟绍敏 吴斌 +1 位作者 吴怡 朱启梦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104例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各52例。中医护理组在基础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104例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基础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各52例。中医护理组在基础护理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45%,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患者之55.10%(P<0.05)。两组治疗后FMA、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改善,且中医护理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中医护理无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过程中,还是在患者身体机能恢复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中医护理 肢体康复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1
15
作者 刘桑 焦富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74-977,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比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FMA评分、下肢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80.5%,明显低于观察组(治愈率为80.5%,总有效率为91.5%)(P<0.05),2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偏瘫中风患者治疗中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单独使用脑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针灸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老年 脑血管 疗效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1
16
作者 郭闫萍 《四川中医》 201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提高,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有所提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治疗后肌力提高明显,以治疗组的改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凸显出中西医结合外治法论治脑梗死后遗症的优势与特色,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针灸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贾澄杰 张宏如 +3 位作者 倪光夏 张一楠 苏彬 徐新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评价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单纯康复及音乐联合康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5例)、音乐联合康复组(25例)和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26例)。康复组予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评价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单纯康复及音乐联合康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5例)、音乐联合康复组(25例)和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26例)。康复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解除引起痉挛的各种诱因,正确的体位摆放和物理治疗;音乐联合康复组在康复组治疗基础上予音乐疗法,音乐治疗师用节奏听觉刺激、模式性感觉促进及治疗性器乐演奏3类技术为患者治疗;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在音乐联合康复治疗基础上,予头针疗法,取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进行透刺并留针,留针期间每隔10 min捻针1次,每次2 min。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及静息状态下偏瘫侧肘、膝关节被动活动时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FMA、BI、MAS这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MAS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FMA、BI评分均高于音乐联合康复组及康复组(均P<0.05),音乐联合康复组FMA、BI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均P<0.05);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组MAS分级低于音乐联合康复组及康复组(均P<0.05),音乐联合康复组MAS分级低于康复组(P<0.05)。结论:头针加音乐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与常规康复及音乐联合康复相比,临床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偏瘫 头针 音乐疗法 康复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0
18
作者 黄乐芳 周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25-27,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护理干预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各因子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优于对照组,但2组SDS总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护理
原文传递
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59
19
作者 徐世芬 顾金花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以及单独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靳三针加康复训练治疗)36例,对照组(康复...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以及单独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1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靳三针加康复训练治疗)36例,对照组(康复训练治疗)35例,两组疗程均为28 d。治疗前后应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评定量表(ADL)、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及功能综合评定(FCA)进行两组的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痉挛程度、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P<0.01)。治疗组在上肢FMA评分的改善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在NDS及下肢FMA、ADL、FCA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肌痉挛 靳三针疗法 康复训练
下载PDF
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8
20
作者 符晓艳 王羚入 +3 位作者 董茂渝 韦纯珏 邓月月 周华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梗死偏瘫患者317例,根据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14例,中水平组69例,高水平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时评估运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脑梗死偏瘫患者317例,根据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14例,中水平组69例,高水平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出院时评估运动依从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结果与低水平组比较,中、高水平组年龄≥70岁、受教育≤6年、无配偶、农民、月收入<3000元、自费医疗、非家属照顾、抑郁、失眠、失语比例及入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部比例、BI评分及中水平组工人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高水平组入院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中水平组[(6.02±3.27)分vs(8.58±3.52)分,P=0.00],BI评分明显高于中水平组[(55.73±5.61)分vs(43.91±6.42)分,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后年龄≥70岁、受教育≤6年、抑郁、失语、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脑梗死偏瘫患者主动运动依从性低水平独立相关(95%CI:1.58~1.64,P=0.03;95%CI:1.02~1.60,P=0.04;95%CI:1.42~3.84,P=0.00;95%CI:1.50~1.59,P=0.04;95%CI:1.02~2.41,P=0.00;95%CI:1.30~2.40,P=0.00)。抑郁症状越重及脑卒中越重,患者依从性低水平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教会其主动运动方法,督促其每日进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抑郁 四肢 运动疗法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