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白方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东旭 储妍 +1 位作者 任宏雪 李伯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5-196,共2页
目的:研究升白方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升白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80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备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预防和治疗性给与升白方,在不同时相测定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结... 目的:研究升白方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小鼠升白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80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制备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预防和治疗性给与升白方,在不同时相测定小鼠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结果:升白方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结论:升白方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造血功能低下有显著的促进恢复作用,其机制与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白细胞减少症 升白方 骨髓造血功能
下载PDF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i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hematologic diseases 被引量:3
2
作者 Joseph Cannova 《Frontiers of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88-303,共16页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which are found in innate immune cells, are essential mediators of rapi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appropriate T-cell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Accumulating ... Toll-like receptors (TLRs), which are found in innate immune cells, are essential mediators of rapi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appropriate T-cell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Accumulat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LR signaling is involved in normal hematopoiesis and specific hematologic pathologies. Particular TLRs and their downstream signaling mediators are expressed not only in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innate immune cells but also in early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Sterile activation of TLR signaling is required to generate early embryonic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In adult animals, TLR signal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romotes differentiation of myeloid cells at the expense of that of lymphoid cells and the self renewa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during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Activating mutations of the MyD88 gene, which codes for a key adaptor involved in TLR signaling, are commonly detected in B-cell lymphomas and other B-cell hematopathologies. Dysregulated TLR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many hematopoietic disorders, including bone marrow failur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omplete elucidation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TLR signaling mediates the regulation of both normal and pathogenic hematopoiesis will prove valu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therapies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ed treatment of hematopoietic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 MyD88 hematopoiesis bone marrow failure LEUKEMIA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骨髓造血系统异常的机制研究进展及其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瑾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肝损伤后导致肝脏结构改变的一个病理过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有造血系统的异常:出现外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异常,以及造血干细胞和造血调控因子水平的改变。了解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机制...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肝损伤后导致肝脏结构改变的一个病理过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有造血系统的异常:出现外周血细胞的减少、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异常,以及造血干细胞和造血调控因子水平的改变。了解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机制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对于肝硬化辅助诊断、治疗、预后及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开展度不高,因此该研究对肝硬化骨髓造血系统异常的机制及其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学特点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肝硬化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骨髓造血 骨髓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有机锗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洹 程宝鸾 +5 位作者 左福生 茅善芝 张敬海 代四维 王金锐 余鸿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用Ge-132给小鼠灌胃10天以后,骨髓造血十分活跃,股骨中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细胞分裂活动也显著加强。在用药为500mg/kg时,小鼠脾脏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巨核和红白系为主的髓外造血灶。若药量为250mg/kg,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也显著地高于... 用Ge-132给小鼠灌胃10天以后,骨髓造血十分活跃,股骨中有核细胞数明显升高,细胞分裂活动也显著加强。在用药为500mg/kg时,小鼠脾脏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巨核和红白系为主的髓外造血灶。若药量为250mg/kg,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也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在腹腔中,可以看到白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呈现剂量反应的曲线关系;腹腔中的白细胞总数、巨噬细胞数比对照组增高约三倍;淋巴细胞仅在用药为500mg/kg时,高于对照组约为一倍。结果表明给正常小鼠服Ce-132以后,骨髓和脾脏的造血活动均获得加强,在剂量适当时,亦能升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锗 造血 骨髓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骨髓造血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坤莉 邢宏运 +1 位作者 卞铁荣 韩丽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966-3973,共8页
背景:大多数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辐照引起的造血细胞死亡,增加骨髓细胞存活,修复造血功能,而少有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骨髓造血损伤的修复。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 背景:大多数研究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辐照引起的造血细胞死亡,增加骨髓细胞存活,修复造血功能,而少有研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骨髓造血损伤的修复。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修复情况。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总剂量为6 Gy的X射线全身照射,建立骨髓造血损伤模型,正常组为未经处理的正常小鼠。实验组小鼠照射当天经尾静脉输入CM-DiL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5×10^6/只(0.2 mL),对照组和正常组经尾静脉输入生理盐水0.2 mL,移植后第1,5,7,14,21天观察外周血血象恢复情况和骨髓造血微环境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外周血常规:移植后第1,5,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比较,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性下降,第7天下降最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三系较前有所恢复,移植后第21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三系下降更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实验组较对照组恢复快;②骨髓涂片情况:移植后第1,5,7,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出现造血功能抑制,以第7天最为明显,移植后第14天骨髓增生较前有所恢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③骨髓病理切片情况:移植后第1,5,7,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出现造血功能抑制;移植后第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较前开始恢复,实验组小鼠的骨髓增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小鼠,移植后第2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增生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④结果表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造血 造血功能 骨髓增生
下载PDF
两种条件培养基促进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惠萍 卢光琇 王绮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从鼠胚胎干细胞获得具有造血重建功能的造血干细胞。方法:将ES-D3细胞形成4天拟胚体(4dEBs),再用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BMEC-CM)和/或胎肝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FLSC-CM)诱导4dEBs生成造血干细胞。实验为mBMEC-CM+FLSC-CM组、mBME... 目的:从鼠胚胎干细胞获得具有造血重建功能的造血干细胞。方法:将ES-D3细胞形成4天拟胚体(4dEBs),再用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BMEC-CM)和/或胎肝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FLSC-CM)诱导4dEBs生成造血干细胞。实验为mBMEC-CM+FLSC-CM组、mBMEC-CM组、FLSC-CM组,对照组。检测诱导生成的细胞造血干细胞特异抗原表达、造血相关基因表达、造血集落的形成以及造血重建能力。结果:从诱导ES-D3细胞生成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和生成的集落总数看,mBMEC-CM+FLSC-CM组诱导效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mBMEC-CM+FLSC-CM组诱导生成的细胞能重建照射鼠的造血系统。结论: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联合胎肝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促进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具有造血重建能力的造血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干细胞 拟胚体 造血 造血千细胞 骨髓 内皮细胞
下载PDF
Bone-marrow derived cells participate in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in a model of acetaminophen-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in rats
7
作者 Maria Cristina Belardinelli Mónica López +5 位作者 Talita Giacomet de Carvalho Fabiana Mayer Guilherme Baldo Luise Meurer Roberto Giugliani Ursula Matte 《Stem Cell Discovery》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Adult derived 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s are a good alternative as cell therapy. These cells are capable of significantly improve survival rate of Wistar rats with acetaminophen (APAP) 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i... Adult derived 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s are a good alternative as cell therapy. These cells are capable of significantly improve survival rate of Wistar rats with acetaminophen (APAP) induced acute liver failure in ten days. However, long term of cell therapy is not deeply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Here, we report an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process derived from transplanted mononuclear bone marrow cells in the liver of rats 10 days after APAP injection.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liver maintains an adequat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occurrence of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process. The consequence of this finding deserves mo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bone marrow Cells Acute Liver Failure ACETAMINOPHEN
下载PDF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Hematopoiesis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Mice
8
作者 孙汉英 房明浩 +4 位作者 任天华 戴琪琳 刘文励 路武 徐慧珍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1年第4期-,共4页
The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the hematopoiesi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in allogenic BMT mice was investigated. After the typical mice model of allogenic BMT had been established, the mice were random... The effect of Ligustrazine on the hematopoiesi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in allogenic BMT mice was investigated. After the typical mice model of allogenic BMT had been established,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MT group, Ligustrazine group and normal group. The BMT group was given normal saline (0.2 ml, twice a day) through gastric tube, while the Ligustrazine group was given Ligustrazine through gastric tube (0.2 ml, twice a day). At the 1st, 7th and 14th day after BMT, we observed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s and bone marrow nuclear cells (BMNC),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Heparan Sulfate (HS) and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 (SDF 1) on bone marrow sections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ABC AP), the expression of CXCR4 on the BMN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 the 7th and 14th day, the peripheral blood white cells, platelets, BMNC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XCR4, HS and SDF 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igustrazine group than in the BMT group ( P <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Ligustrazine could promote hematopoiesis at the early stage of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after B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USTRAZINE hematopoiesi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NADH对昆明小鼠辐照后造血系统的影响
9
作者 刘发全 张积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NADH对小鼠辐照后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实验Ⅰ、Ⅱ和Ⅲ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辐照前注入生理盐水组和辐照前注射NADH药物组。生理盐水和NADH药物均采用腹腔注射,2次/d,照射前3 d给药。辐照采... 目的探讨NADH对小鼠辐照后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实验Ⅰ、Ⅱ和Ⅲ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辐照前注入生理盐水组和辐照前注射NADH药物组。生理盐水和NADH药物均采用腹腔注射,2次/d,照射前3 d给药。辐照采用6.0 Gy 60Co一次性辐照小鼠。尾静脉采血计数连续观察辐射后不同时期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辐照后24 h,取股骨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计算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其分裂指数;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昆明小鼠辐照后24、48 h骨髓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NADH能够抑制受照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小,增加骨髓有核细胞数及分裂指数,但并不能抑制DNA凋亡片段形成。结论NADH能够明显抑制辐射诱导的造血系统损伤,但并不通过抑制骨髓细胞凋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I 辐照 造血系统 骨髓有核细胞 分裂指数 外周血白细胞
下载PDF
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生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惠萍 卢光琇 王绮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为观察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ous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conditional medium,mBMEC-CM)对鼠胚胎干细胞生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的影响。方法:将鼠胚胎干细胞系D3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line-D3,ES-D3)形成4d拟胚体... 目的:为观察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mous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conditional medium,mBMEC-CM)对鼠胚胎干细胞生成造血集落形成细胞的影响。方法:将鼠胚胎干细胞系D3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line-D3,ES-D3)形成4d拟胚体(day-4 embryoid bodies,ddEBs),再用mBMEC-CM诱导4dEBs生成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igh proliferation potential-colony-formation cell,HPP-CFC)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以形成造血集落的数量为检测指标,观察mBMEC-CM诱导浓度、天数和诱导生成的细胞数与形成HPP-CFC和BFU-E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形成的HPP-CFC和BFU-E集落数均与诱导生成的4dEBs细胞数呈正相关(HPP-CFC:r=0.916,P〈0.05;BFU-E:r=0.927,P〈0.05),且均随着种入的细胞数(在1×10^7~4×10^7/L范围内)增加而呈现相应的增加。当种入的细胞数增加到5×10^7/L时两种集落数均不再增加。mBMEC-CM诱导浓度(在0~20%范围内)与其诱导生成的HPP-CFC和BFU-E数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HPP-CFC:r=0.909,P〈0.05;BFU-E:r=0.927,P〈0.01)。20%浓度mBMEC-CM诱导4dEBs来源的细胞于3,6和9d形成的HPP-CFC和BFU-E数,以诱导3d者最高,6d次之,9d最低。结论: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能促进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HPP-CFC和BF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拟胚体 造血 造血干细胞 骨髓 内皮细胞
下载PDF
烧冲复合伤时几种骨髓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怀恩 程天民 林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35-339,共5页
本文对严重烧冲复合伤狗的骨髓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伤后1天骨髓成熟粒细胞明显减少,3~5天骨髓有核细胞减少。多种骨髓造血细胞出现超微结构变化,原、幼粒细胞和浆细胞的变化最明显。外周血出现少... 本文对严重烧冲复合伤狗的骨髓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伤后1天骨髓成熟粒细胞明显减少,3~5天骨髓有核细胞减少。多种骨髓造血细胞出现超微结构变化,原、幼粒细胞和浆细胞的变化最明显。外周血出现少量退变的幼稚和成熟白细胞。骨髓成熟粒细胞减少主要是释放入血加速的结果,有核细胞减少表明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到抑制。原始和幼稚血细胞的病理变化可能是影响细胞增殖、分化的1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烧伤 骨髓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理造血领域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幸紫萍 董瑞 翟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2-1916,共5页
造血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条通路调控,涉及多种细胞和多个解剖位置,始于胚胎,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在哺乳动物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目前熟知的造血解剖位置主要有卵黄囊、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骨髓、胸腺,前三者主要在胚... 造血是一个多阶段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多条通路调控,涉及多种细胞和多个解剖位置,始于胚胎,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在哺乳动物造血系统发育过程中,目前熟知的造血解剖位置主要有卵黄囊、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骨髓、胸腺,前三者主要在胚胎和胎儿期承担造血任务,骨髓为成体造血的主要场所,而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早期研究人员整合流式细胞术、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移植模型,对血液系统细胞的分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然而受技术限制,很难追踪到造血器官的单细胞造血活动。单细胞水平的转录组测序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绘制生命体造血发育最为详细的细胞命运转变图谱成为可能,为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近年来大规模开展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理造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胎肝 骨髓
下载PDF
小鼠骨髓巨核祖细胞体外微量培养
13
作者 潘子健 王绮如 徐有恒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采用微量甲基纤维素体外培养法,培养出小鼠骨髓巨核祖细胞。1u/ml促红细胞生成素、5%植物血凝素条件培养液及2.5%美州商陆素条件培养液对提高巨核细胞产率最为适宜。
关键词 骨髓 巨核祖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西宁地区Wistar大鼠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培养观察
14
作者 葛志红 孙志新 《高原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33-35,共3页
本实验通过49例Wistar大鼠骨髓粒系祖细胞培养(CFU—C)及12例Wis-tar孕鼠胎肝细胞红系祖细胞培养(CFUE,BFU—E)观察了海拔2260m时Wistar大鼠CFU-CCFUE,BFU—E生长情况,提... 本实验通过49例Wistar大鼠骨髓粒系祖细胞培养(CFU—C)及12例Wis-tar孕鼠胎肝细胞红系祖细胞培养(CFUE,BFU—E)观察了海拔2260m时Wistar大鼠CFU-CCFUE,BFU—E生长情况,提供了中海拔地区大鼠粒系及红系这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在不同海拔环境中改变造血刺激因子粒系祖细胞造血时生物学特性,及探讨高原地区红细胞数量异常时红系祖细胞造血过程中的生物特性变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功能 西宁地区 粒系造血细胞 红系造血细胞
原文传递
基因工程人催乳素(rhPRL)促进骨髓移植小鼠的造血重建
15
作者 孙汭 田志刚 WilliamJ.Murphy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选用BACB/c鼠经致死放疗后行同基因骨髓移植(SBMT),在小鼠SBMT后腹腔注射rhPRL(10μg/次,隔日进行,共10次).结果显示,小鼠骨髓和脾脏中造血前体细胞(CFU-C和BFU-E)比例增加,外周血中WBC、RBC和PLT亦均有明显的时相提前,该剂量rhPRL无任... 选用BACB/c鼠经致死放疗后行同基因骨髓移植(SBMT),在小鼠SBMT后腹腔注射rhPRL(10μg/次,隔日进行,共10次).结果显示,小鼠骨髓和脾脏中造血前体细胞(CFU-C和BFU-E)比例增加,外周血中WBC、RBC和PLT亦均有明显的时相提前,该剂量rhPRL无任何病理损伤和增长体重的作用,提示rhPRL在促进BMT造血重建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骨髓移植 基因工程 造血重建
下载PDF
人参单药及其组分对造血影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欣 麻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9-1141,共3页
人参药理研究发现其含有皂苷、糖类等多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目前已知40余种人参皂苷单体成分。临床常用来治疗血虚证,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现就人参皂苷及其组分对正常造血影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发现其对造血细胞... 人参药理研究发现其含有皂苷、糖类等多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目前已知40余种人参皂苷单体成分。临床常用来治疗血虚证,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明确。现就人参皂苷及其组分对正常造血影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发现其对造血细胞、造血微环境及造血调控因子均有作用,提示其对血细胞减少的预防、放化疗保护甚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造血 造血干/祖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LAK细胞和活化NK细胞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恺 张茂宏 +4 位作者 田志刚 张建华 王应夫 袁彦平 侯怀水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05-408,共4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活化自然杀伤细胞(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与造血的关系及其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①将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与骨髓细胞一起置于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活化自然杀伤细胞(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与造血的关系及其对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①将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与骨髓细胞一起置于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体系中,观察其对CFUGM 形成的影响。②在小鼠同基因骨髓移植中, 联合注射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 观察其对移植后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①当骨髓细胞置于有外源性集落刺激因子(CSF) 的适宜培养体系中,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抑制CFUGM 形成;而当骨髓细胞置于无CSF 不良培养体系中,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促进CFUGM 形成。②在小鼠同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注射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能显著促进CFUS 和CFUGM 增殖和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结论 ①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对CFUGM 形成有双向调节作用。②在小鼠同基因骨髓移植中,联合注射同基因LAK 细胞/ 活化NK 细胞,能促进移植后小鼠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NK细胞 骨髓移植 造血功能
原文传递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现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萍 郑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1387-1388,1400,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现象。方法选取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作为A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38例作为B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患儿30例为C组,... 目的分析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现象。方法选取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作为A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38例作为B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患儿30例为C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来院体检的35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A组、B组及C组患儿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法,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结果治疗前,A组、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均较低,C组与A组、B组相比CD34+降低更加显著,A组与B组相比CD34+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6.57,均P<0.05),A组、B组及C组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分别相比无明显差异(t=0.87~1.01,均P>0.05);治疗后,A组、B组及C组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0~6.38,均P<0.05)。A组、B组及C组治疗后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t=0.56~0.88,均P>0.05)。结论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的血清学指标具有特殊,建议对患儿的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进行合理的检测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现象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微载体支持体外造血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君奎 杨少光 +2 位作者 田征 黄志刚 张海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为了探索体外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潜能 ,抑制过度分化以及大量扩增造血细胞的技术 ,我们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贴附于微载体上 ,再接种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共同培养 (G2组 )。在此基础上 ,用海藻酸钠包埋微载体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制成凝胶... 为了探索体外维持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潜能 ,抑制过度分化以及大量扩增造血细胞的技术 ,我们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贴附于微载体上 ,再接种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共同培养 (G2组 )。在此基础上 ,用海藻酸钠包埋微载体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制成凝胶珠进行培养 (G1组 ) ;设置单纯微载体基质细胞 (G3组 )和单纯骨髓细胞 (G4组 )培养作为对照。对比观察 ,显微摄影 ,计数细胞总数、CFU GM集落数和CD34阳性细胞百分率。培养 2周观察到造血细胞粘附在微载体基质细胞上或龛在微载体基质细胞间并形成造血灶。 3次实验结果显示 ,G2组CFU GM集落总数显著高于G4组 ,同时也显著高于G3加G4组集落总数之和 (t=6.5 5 3和t =5 .4 94 ;P <0 .0 5 ) ;G2组CD34+ 细胞百分率高于其他各组 ,与CFU GM测定结果趋向一致。实验表明 ,微载体基质细胞有较好的支持体外造血的效果 ,至少可维持 4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载体 造血细胞 海藻酸钠 骨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