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4年中国华南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形成与夏季风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103
1
作者 史学丽 丁一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66-678,共13页
利用 1 994年夏季 ECMWF逐日两次的格点资料和日本的 TBB资料 ,结合这一年华南地区 6,7月的站点降水资料 ,诊断分析了 1 994年夏季风 (主要为南海季风 )活动、华南地区的两次特大暴雨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这一年的夏季风... 利用 1 994年夏季 ECMWF逐日两次的格点资料和日本的 TBB资料 ,结合这一年华南地区 6,7月的站点降水资料 ,诊断分析了 1 994年夏季风 (主要为南海季风 )活动、华南地区的两次特大暴雨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这一年的夏季风十分活跃 ,南海夏季风与表征对流活动的 TBB低值带以低频振荡的形式 (周期约为 30~ 60 d)传播到暴雨区 ,与暴雨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强暴雨过程对应着季风的脉动或加强期 ;强劲的季风气流向暴雨区输送水汽 ,其中以南海地区的水汽输送为主 ;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 ,但是都位于较大的水汽辐合和对流不稳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 暴雨过程 水汽输送 低频振荡 1994年
下载PDF
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对中国暴雨影响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赵鸣 《暴雨灾害》 2008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对中国暴雨影响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主要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有的对边界层过程和陆面过程做敏感性试验,有的则对模式中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参数化作改进。结果表明: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对我国暴雨...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对中国暴雨影响的研究成果。此类研究主要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有的对边界层过程和陆面过程做敏感性试验,有的则对模式中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参数化作改进。结果表明:边界层和陆面过程对我国暴雨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暴雨的强度以及使暴雨中心位置有一定的变动,但决定暴雨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是大中尺度动力过程。对边界层和陆面过程的改进能有效改善数值模式对暴雨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边界层 陆面过程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辽宁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传雷 陈艳秋 孙欣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选取2004年8月27-29日发生在辽宁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并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确立了辽宁区域性暴雨模式,并揭示了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等产品在短时强对流性天气预报中的指... 选取2004年8月27-29日发生在辽宁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并结合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进行诊断分析,确立了辽宁区域性暴雨模式,并揭示了多普勒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基本径向速度等产品在短时强对流性天气预报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暴雨过程 应用分析
下载PDF
0103号台风“榴莲”强度变化特征及暴雨成因的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姚才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180-188,共9页
应用天气图、探空资料、台风年鉴,逐小时降水和TBB资料,对0103号台风登陆后强度的变化和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0103号台风暴雨过程是由两次中尺度暴雨过程构成的,分别发生于迅速减弱和持续阶段。通过对200 hPa西风槽的发展,低空急流... 应用天气图、探空资料、台风年鉴,逐小时降水和TBB资料,对0103号台风登陆后强度的变化和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0103号台风暴雨过程是由两次中尺度暴雨过程构成的,分别发生于迅速减弱和持续阶段。通过对200 hPa西风槽的发展,低空急流和热带对流云图以及台风登陆前后台风和暴雨区热力、动力场特征的分析,取得一些初步的结果,这些结果将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预报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变化 暴雨过程 中尺度
下载PDF
2008—2013年我国暴雨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闵爱荣 廖移山 邓雯 《暴雨灾害》 2016年第6期576-584,共9页
根据2008—2013年我国暴雨统计结果,分析了6a间我国暴雨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体趋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增,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地区、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及华南地区是每年暴雨的多发区域,华南... 根据2008—2013年我国暴雨统计结果,分析了6a间我国暴雨分布情况、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体趋势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增,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地区、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及华南地区是每年暴雨的多发区域,华南南部(尤其是海南)为显著的暴雨多发区,年暴雨日数常常超过10d。我国每年平均暴雨日数为217.5d,以6—8月为最多;平均每年出现39次主要暴雨过程次数,其中8次由热带气旋登陆引起,约有58%的主要暴雨过程出现在6—8月,以7月最多;每年平均出现特大暴雨26站次,以华南居多,年最大日降水量介于336.1~614.7mm之间,主要出现在6—10月之间。每年遴选出的强度强、范围大、影响显著的10次重大暴雨事件均出现在5—11月,其中以南方暴雨占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暴雨 气候分析 暴雨年鉴 暴雨过程 特大暴雨 重大暴雨事件
下载PDF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廖移山 李俊 +2 位作者 闵爱荣 王晓芳 崔春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8-566,共9页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随着辐合线北侧下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南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阳偶极子环流圈,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β中尺度气旋 辐合线 湿空气发展
下载PDF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对武汉夏季暴雨过程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韩芳蓉 舒斯 +3 位作者 苟阿宁 许建玉 郭英莲 陈璇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6期83-88,共6页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获取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结合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7月12—13日武汉站发生的暴雨过程中各气象要素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湿度、液态水含量、不稳定能量的值和其大值区所在的垂直高度在降水期均... 利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获取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结合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7月12—13日武汉站发生的暴雨过程中各气象要素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湿度、液态水含量、不稳定能量的值和其大值区所在的垂直高度在降水期均明显大于非降水期,说明这些要素变化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应用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要素分析降水过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2)以小时雨量10 mm将降水分界为弱降水和强降水时段。云底高度在强降水时段才为零;温度的垂直分布在降水时段存在逆温,且强降水比弱降水时段逆温层更高;水汽密度在有降水发生时,底层的大值区有所抬升,并在强降水时段对流层低层出现>26 g/m3的大值中心。可以通过地基微波辐射计对降水做进一步的量级划分,有助于明确雨团性质和降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资料 暴雨过程 对应特征
下载PDF
ATOVS资料的变分同化对一次暴雨过程预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闵爱荣 廖移山 +1 位作者 王晓芳 张兵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320,共7页
利用ATOVS卫星辐射率资料和T213资料,采用GRAPES3D-Var同化系统和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AREM设计了直接用T213做初始场的控制试验和以T213做背景场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的同化试验,对2005年7月9—10日发生在湖北西部-河南南部的一次大... 利用ATOVS卫星辐射率资料和T213资料,采用GRAPES3D-Var同化系统和中尺度暴雨数值模式AREM设计了直接用T213做初始场的控制试验和以T213做背景场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的同化试验,对2005年7月9—10日发生在湖北西部-河南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同化ATOVS辐射率资料获得的分析场可有效改进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分布,尤其是对海上、高原等地的改进明显。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化试验较控制试验可更好地模拟出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对降雨的落区、强度、暴雨发生时段有更好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化 ATOVS资料 暴雨过程
下载PDF
201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强降水延伸期集合预报性能初探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14-1123,共10页
针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旱涝转换时期的环流形势、强降雨期间的四次强降雨过程对欧洲中心集合预报进行了预报性能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集合平均预报对延伸期预报时效内的大尺度环流调整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预报提前时效可达10~15d。对... 针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旱涝转换时期的环流形势、强降雨期间的四次强降雨过程对欧洲中心集合预报进行了预报性能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集合平均预报对延伸期预报时效内的大尺度环流调整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预报提前时效可达10~15d。对强降水过程期间主要影响系统的预报在不同预报时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集合颅报各个成员对天气系统预报的发散度逐渐减小。长江中下游强降水的发生与低层850hPa较大的风速有密切关联,集合预报给出的延伸期预报时效内大风速出现的小概率预报信息是有意义的,可以为延伸期强降雨过程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调整 强降水过程 集合预报 检验
下载PDF
强暴雨条件下110 kV硅橡胶绝缘子雷电冲击电弧发展过程与闪络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冰冰 宋家乐 +2 位作者 李特 李建生 蒋兴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535,共11页
强暴雨常伴随雷电天气会导致输电线路、变电站和换流站绝缘子表面干、湿部位电场分布不均,易引发电场畸变,同时雷暴引起的雨柱会快速短接绝缘子伞间距,显著缩短电弧发展路径,致使线路跳闸并引起停电事故。为研究强暴雨条件下线路绝缘子... 强暴雨常伴随雷电天气会导致输电线路、变电站和换流站绝缘子表面干、湿部位电场分布不均,易引发电场畸变,同时雷暴引起的雨柱会快速短接绝缘子伞间距,显著缩短电弧发展路径,致使线路跳闸并引起停电事故。为研究强暴雨条件下线路绝缘子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和电弧发展过程,针对3种110 kV线路常用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开展了雷电冲击放电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雷电冲击电弧发展过程主要分为起弧、局部电弧发展、完全闪络,其放电发展时间及其持续时间均随降雨强度、雨水电导率的增大而降低;电弧平均发展速度随雨水电导率的增加呈幂指数关系上升,最大上升率高达43.8%,并随降雨强度增加呈指数式增大,且与绝缘子伞裙结构参数有关。复合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电压随降雨强度增加呈负幂指数关系降低,伞间距较大的绝缘子闪络电压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愈加明显;雨闪电压随雨水电导率的增加而呈负幂指数下降。基于此,提出了降雨强度、雨水电导率综合影响的复合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电压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偏差小于7%。研究结果为雷电活动频繁的强暴雨地区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选择及防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暴雨 硅橡胶绝缘子 雷电冲击 放电特性 动态过程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岷江流域洪灾动态风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燕莲 董铭 +1 位作者 刘维明 李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7,共8页
受暴雨的影响,河流流域常会发生大型洪涝灾害事件,给沿河流域的人们带来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岷江流域暴雨分布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选取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共4期数据,从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和承... 受暴雨的影响,河流流域常会发生大型洪涝灾害事件,给沿河流域的人们带来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在岷江流域暴雨分布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选取了2000,2005,2010年和2015年共4期数据,从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和承灾易损性3个方面构建了洪涝灾害动态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通过ArcGIS得到了岷江流域洪灾动态风险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在空间尺度上,洪灾风险性结果的变化趋势与致灾因子变化趋势趋于一致,暴雨空间分布与洪灾风险结果关系密切,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岷江流域东南部平原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2)在时间尺度上,总体以中等风险区为主,面积占比第二高的风险区由较低风险区发展到了较高风险区,整体风险性在上升。研究成果揭示了暴雨分布特征与洪灾风险的关系,既有效指示了岷江流域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状况,又反映了洪灾风险性动态变化状况,可为流域防灾减灾和社会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暴雨分布 动态风险性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岷江流域
下载PDF
南疆西部暴雨过程水汽来源及输送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庄晓翠 赵江伟 +1 位作者 李博渊 张云惠 《暴雨灾害》 2022年第5期544-555,共12页
利用HYSPLIT模式和GDAS资料,对南疆西部1981-2020年暖季(4-9月)16例暴雨(平原、山区)后向水汽轨迹追踪、主要通道及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汽主要源自西南亚、中亚、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大西洋及其沿岸;平原区850... 利用HYSPLIT模式和GDAS资料,对南疆西部1981-2020年暖季(4-9月)16例暴雨(平原、山区)后向水汽轨迹追踪、主要通道及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汽主要源自西南亚、中亚、地中海和黑海及其附近、大西洋及其沿岸;平原区850 hPa还有源自南疆和北疆的水汽。500 hPa水汽主要从偏西通道输入暴雨区;源自西南亚和中亚的水汽对暴雨的贡献较大,损失也较大。对流层低层水汽主要从偏西和偏东2个通道输入暴雨区;700 hPa各通道及各水汽源地对暴雨的贡献,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平原区暴雨850 hPa偏东通道对暴雨的贡献最大,各源地水汽沿途损失较小,北疆源地对暴雨的贡献最大。平原区源自西南亚、中亚、南疆和北疆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及以下,源自地中海和黑海附近、大西洋及其沿岸的水汽主要输送至700 hPa以上的高度;500 hPa上,平原区暴雨从>2 000 m的高度输送的水汽占主导地位,山区则相反。在南疆西部暴雨中存在南疆和北疆的水汽源,在特定条件下,有北美洲、北非的水汽源,与以往的研究成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水汽来源及输送 HYSPLIT分析
下载PDF
山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ATOVS资料同化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丽 赵桂香 李芳 《干旱气象》 2016年第3期522-532,546,共12页
为探索卫星资料同化在山西暴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应用WRF-3DVar同化系统同化ATOVS资料,并利用同化后的分析场作为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初始场,对2013年7月3—4日发生在山西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为探索卫星资料同化在山西暴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效果,应用WRF-3DVar同化系统同化ATOVS资料,并利用同化后的分析场作为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初始场,对2013年7月3—4日发生在山西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直接同化ATOVS资料能够很好地改善模式初始场的温度场、湿度场及风场,主要表现为山西中南部湿度增大、南北温差减小以及对流层中低层西风分量增大,这样更有利于低层水汽向山西中南部输送、集聚;(2)直接同化ATOVS资料后,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降水发生、发展过程中各个相关物理量的演变,特别是更好地刻画了大暴雨站点上空湿度和垂直速度的演变过程,在湿度增大、垂直上升运动加强时刻,出现短时强降水,且对于触发短时强降水的切变线的移动发展以及反映短时强降水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反射率因子也有较好体现;(3)直接同化ATOVS资料后模式对强降水落区和量级的预报都有较大改进,对中雨以上降水量级的预报站点TS评分都有明显提高,空报率和漏报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VS资料 变分同化 暴雨 TS评分
下载PDF
2010年8月19日阜新暴雨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宪彬 张建国 辛艳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5期53-57,共5页
利用营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8月19日出现在阜新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义县生成的强回波单体在东北上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加强,最终形成从义县到彰武哈尔套的强回波带东移是造成此次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 利用营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0年8月19日出现在阜新南部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义县生成的强回波单体在东北上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加强,最终形成从义县到彰武哈尔套的强回波带东移是造成此次暴雨到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其回波强度、影响时间以及实况雨量的跟踪、对比和分析,得出小时降水量与回波强度关系:回波强度在35—45 dBz之间,小时降水量为25 mm;回波强度在45—50 dBz之间,小时降水量为40 mm;回波强度超过50 dBz,虽回波影响时间较短,不超过3个体扫,但小时降水量仍可达50 mm。低空急流的出现和加强为强降水的发展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不稳定能量,并促使雨带中的中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是造成短时暴雨出现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强回波带 低空急流 垂直液态含水量
下载PDF
宁夏北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钮海全 丁永红 赵建玲 《农业科学研究》 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
利用常规和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宁夏2012年7月20-21日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形成于"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东移的冷空气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的西南气流... 利用常规和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宁夏2012年7月20-21日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形成于"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东移的冷空气提供了有利的抬升条件,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的西南气流向宁夏输送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暴雨区上空是正涡度区,散度场具有"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特征,维持强烈的上升气流;暴雨区存在"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暴雨发生前,银川站K指数为44,SI指数为-3.24,CAPE值达1098;强回波稳定维持在暴雨区上空,具有"钩状回波"和"有界弱回波区",垂直液态水含量超过了10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暴雨 天气过程 分析
下载PDF
一次低空急流导致的深秋连续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显锋 杨宇红 +2 位作者 黄归兰 张静 农孟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91-13693,共3页
通过对2008年深秋发生在广西的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边缘上的低空急流是导致大暴雨的主要原因。热带云涌、充足的水汽来源并辐合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机制为秋季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 深秋 大暴雨 低空急流 过程分析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NT HEAT DUE TO DIFFERENT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N AUTUMN HEAVY RAIN EVENT OVER HAINAN ISLAND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江南 麦雪湖 +1 位作者 李芳洲 毛江玉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6年第S1期57-66,共10页
We analyzed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latent hea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n autumn heavy rain event over Hainan Island,China,using the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WRF and WRF-3DVAR system.We fou... We analyzed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latent hea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an autumn heavy rain event over Hainan Island,China,using the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WRF and WRF-3DVAR system.We found that positive latent heat occurred far above the zero layer,while negative latent heat occurred mainly under the zero layer.There was substantially more positive latent heat than negative latent heat,and the condensation heating had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latent heat increase.The processes of deposition,congelation,melting and evaporation were all characterized by weakening after their intensification;however,the variations in condensation and sublimation processes were relatively small.The main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for positive latent heat were condensation of water vapor into cloud water,the condensation of rain,and the deposition increase of cloud ice,snow and graupel.The main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for negative latent heat were the evaporation of rain,the melting and enhanced melting of graupel.The latent heat releases due to different clou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nsity of precipitation.Without the condensation and evaporation of rain,the total latent heating would decrease and the moisture variables and precipitation would reduce significantly.Without deposition and sublimation,the heating in high levels would decrease and the precipitation would reduce.Without congelation and melting,the latent heating would enhance in the low levels,and the precipitation would redu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rain numerical simulation microphysical process LATENT heat
下载PDF
2021年2次初夏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君涛 魏杰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0期42-44,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对孝感市2021年5月10日和5月14—15日2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并结合预报服务情况进行简要回顾,旨在提高暴雨预报预警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结果表明:2次过程前期的环流背景均有利...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对孝感市2021年5月10日和5月14—15日2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并结合预报服务情况进行简要回顾,旨在提高暴雨预报预警水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结果表明:2次过程前期的环流背景均有利于能量累积,同时高空槽线、中底层西南急流和切变线的存在也有助于不稳定能量的触发,形成强降水过程。但是,10日强对流天气局地性更强,强对流天气以大风为主,雨带落区有明显向北移动的轨迹;14—15日强对流天气以短时强降水为主,在雷达回波上出现了明显的列车效应,形成14日夜间持续性的强降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环流形势 动力条件 对流云团 对比
下载PDF
北疆偏西地区一次极端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19
作者 希热娜依•铁里瓦尔地 艾克代•沙拉木 阿尔帕提•铁里瓦尔地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0年第6期617-626,共10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伊犁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FY-2D卫星云图、不同尺度风速、散度、涡度等各类物理量,分析大尺度环流背景下2018年5月12日至15日发生在北疆偏西地区的一次大暴雨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 影响暴雨产生的主要原...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伊犁地区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FY-2D卫星云图、不同尺度风速、散度、涡度等各类物理量,分析大尺度环流背景下2018年5月12日至15日发生在北疆偏西地区的一次大暴雨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 影响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空冷槽与地面冷锋的共同作用。2) 早在大暴雨发生前,该地区已发生相对较少的降水,这不仅有利于空气的湿润,还使得水汽循环加强,为大暴雨提供了水汽条件。3) 前期,底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上下层温度逆差造成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为暴雨的产生创造了热力、动力条件。因而,本次北疆偏西山区大暴雨的触发机制是位于巴尔喀什湖南侧温度槽南压、强烈而持续的上升运动和地形作用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 水汽条件
下载PDF
暴雨预报因子程序式预报研究
20
作者 武俊 杜萌 武润书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250-251,25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简明暴雨预报因子程序,对2014年6月1日出现在安徽省蚌埠市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中低层切变线、暖湿气流强烈辐合、充足的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暴雨的形成元素,并用暴雨预报程序进行预报。
关键词 暴雨 预报 预报因子 程序化 过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