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a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雪雁 王亚茹 +1 位作者 张钦 雒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83,共9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47个站点1963-2012年的5-9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该区夏半年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在7月出现的频次最多,以持续1 d的单站暴雨为主;强降水量和频次在近50 a呈...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47个站点1963-2012年的5-9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50 a该区夏半年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对强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事件在7月出现的频次最多,以持续1 d的单站暴雨为主;强降水量和频次在近50 a呈弱增长趋势,其存在准12 a的年代际震荡,且在1978年之后,强降水量同时存在大致准3 a的演变周期,在各自然分带强降水量和频次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夏半年强降水量和频次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阶梯性递减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东部夏半年强降水的相对强度与强降水量呈反向特征,其中以柴达木地区相对强度为最大,藏东川西区为最少;各自然分带的强降水量和频次与夏半年降水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而强降水的相对强度与夏半年降水量表现出不同的正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夏半年 强降水事件 气候特征
下载PDF
贵州近50 a来夏季不同等级强降水事件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严小冬 孙翔 +1 位作者 杨春艳 夏阳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2期1-6,20,共7页
利用贵州省内81个站点1967—2016年夏季的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等级的区域性强降水事件,并对近50 a来贵州夏季不同等级区域性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夏季降水量及其年际变率大致呈东北向西南... 利用贵州省内81个站点1967—2016年夏季的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等级的区域性强降水事件,并对近50 a来贵州夏季不同等级区域性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夏季降水量及其年际变率大致呈东北向西南递增的分布特征;贵州夏季较强的4个等级(99%、95%、90%和75%)的区域性强降水事件降水阈值分别为37.1 mm、23.7 mm、17.9 mm和9.7 mm,其中75%分位的区域性强降水事件对贵州夏季降水量的贡献率最大,99%分位最小。在所有等级的强降水事件中,夏季中前期(6月上旬—7月中旬)的降水频数还是降水量均明显多于后期,99%分位、95%分位和90%分位尤为明显。近50 a来,贵州夏季99%分位区域性强降水事件的降水频数呈显著的增多趋势,其余强度的降水频数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各个等级的强降水事件均存在2~4 a的活动周期,但出现的时段有所不同。此外,贵州夏季累计降水量峰值出现于10.7 mm/d所带来的181.9 mm,总体看来,各个范围内的日降水量所带来的累计降水量较为平均,均对贵州的夏季降水有同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事件 百分位法 气候特征 贵州
下载PDF
全球降雨计划GSMaP与IMERG卫星降雨产品在陕西地区的精度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彦妮 黄昌 庞国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90,共11页
以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地面降雨观测资料为参考,利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偏差,降雨误报率、命中率和关键成功指数等6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指标,从年、季、月、日4种不同的时间尺度对两种高分辨率卫星降雨产品(IMERG和GSMaP)在陕西省的... 以中国气象局提供的地面降雨观测资料为参考,利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偏差,降雨误报率、命中率和关键成功指数等6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指标,从年、季、月、日4种不同的时间尺度对两种高分辨率卫星降雨产品(IMERG和GSMaP)在陕西省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并对二者在监测强降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年尺度上,GSMaP的数据精度高于IMERG。GSMaP和站点观测数据高度相关,而IMERG和站点观测数据中度相关;GSMaP高估了年尺度的降雨,而IMERG低估了年尺度的降雨。(2)在季节尺度上,两种数据均在夏季的精度最高,总体上,IMERG在季节尺度的精度亦高于GSMaP。(3)在月尺度上,两种产品与地面观测数据均呈现较高的相关性,而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但IMERG比GSMaP更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4)在日尺度上,GSMaP的数据精度略高于IMERG。(5)卫星降雨产品的数据精度与降雨量有关,总体表现为雨量小时高估、雨量大时低估。(6)卫星降雨产品数据精度呈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GSMaP对陕西省的降雨总体表现为低估,其中对陕北的低估最为明显;IMERG对关中有轻微高估,对陕北和陕南则存在明显低估。(7)通过对4场次强降雨事件的分析发现,GSMaP对大雨及以上强降雨事件的监测能力比IMERG略强。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地区的气象水文研究在选择和使用降雨数据资料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降雨产品 全球降雨观测计划(GPM) 强降雨事件 精度评估
下载PDF
近50年华南地区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0
4
作者 陆虹 陈思蓉 +2 位作者 郭媛 何慧 徐圣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9-227,共9页
利用华南地区110个台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各站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运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年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利用华南地区110个台站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各站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阈值,运用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对华南地区年极端强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年极端强降水频次在华南中部较大、广东沿海和广西西部内陆较小;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有3个主要的空间异常模态,一致性异常特征是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分布的最主要空间模态,而东、西反向和南、北反向变化模态也是比较重要的异常模态。在时间分布上,华南的极端强降水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半年,夏半年极端强降水频次占全年总频次的83.7%;1960年代和1980年代极端强降水频次较少,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极端强降水频次有由少变多的趋势。华南区域各站极端强降水频次气候倾向率不一致,除中部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大部呈上升趋势,华南区域各站极端强降水频次的平均序列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显著。华南极端强降水频次从区域变化特征上可分为6个主要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其中有3个区域的代表站先后发生了显著增多的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年极端强降水频次 时空变化特征 突变
下载PDF
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丽 陶云 《干旱气象》 2012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云南省1961~2008年94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站点的极端强降水阈值,应用EOF、线性倾向率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云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呈西... 利用云南省1961~2008年94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站点的极端强降水阈值,应用EOF、线性倾向率和周期分析方法,对云南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诊断。结果表明:云南省汛期极端强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呈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大的分布趋势;以百分位法定义的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和大雨及以上强降水频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在细节上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为从北向南逐渐递增;一致性异常分布是云南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的最主要空间模态;近50 a来云南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频数呈现弱的线性增加趋势,其中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位于澜沧江、红河的下游区域、哀牢山以西一带,而昆明大部到曲靖西部则呈现较明显的线性减少趋势;近50 a来云南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存在2~3 a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事件 时空分布特征 汛期 云南
下载PDF
青海省汛期极端强降水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晓莉 刘彩红 祁栋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5期125-130,共6页
为了研究青海省极端强降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及影响,利用青海省1961—2014年汛期(5—9月)40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及非均匀性分布特征,并对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可能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抗汛减灾提... 为了研究青海省极端强降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变化及影响,利用青海省1961—2014年汛期(5—9月)40个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及非均匀性分布特征,并对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可能影响进行探讨,以期为抗汛减灾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近54年青海省汛期极端强降水对汛期降水量的贡献呈增长趋势,极端强降水发生的频次增加、强度加重;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全省极端强降水的多发期,在东部农业区中东部及青南地区东部等极端强降水多发地,应重点关注洪水、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极端强降水事件 影响
下载PDF
强降水事件的判定指标及评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圣劼 张柳 +2 位作者 康志明 刘梅 田心如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14,共10页
以江苏1961—2020年夏季(6—9月)强降水事件的监测为例,分析评估了多种强降水事件的判定指标,如以百分位法、Gamma分布法和重现期法为代表的频率匹配阈值法及考虑偏离气候态程度的异常度法。结果表明,由于降水事件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内变... 以江苏1961—2020年夏季(6—9月)强降水事件的监测为例,分析评估了多种强降水事件的判定指标,如以百分位法、Gamma分布法和重现期法为代表的频率匹配阈值法及考虑偏离气候态程度的异常度法。结果表明,由于降水事件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强(极端强)降水事件判定指标的设计应分区域分时段讨论,且能定量反映降水强度大、相对气候态异常显著且发生概率少(极少)的特点。不同判定方法所强调的强(极端强)降水事件的特点不同,如百分位法Type-Ⅱ强调了降水极值的极少发生,异常度法突出反映大幅度偏离气候态的程度。不同指标所确立的阈值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别,如对于江苏夏季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判定,百分位法Type-Ⅱ阈值最高,其次是异常度法,分别相当于20、10 a一遇最大降水量,百分位法Type-Ⅲ和Gamma分布法则相当于5 a一遇最大降水量。在与降水相关的服务工作中,不同地区需制定更详细的地方标准来明确强降水事件的定义,增强服务用语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极端强)降水事件 判定指标 频率匹配阈值 异常度 评估
下载PDF
云南两高辐合背景下低涡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8
作者 马文倩 李耀孙 +2 位作者 陈小华 马志敏 牛法宝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基于气象观测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选取2018—2020年发生在云南的3次两高压辐合区(以下简称两高辐合)背景下低涡连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环流形势、动热力因子及水汽辐合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 基于气象观测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选取2018—2020年发生在云南的3次两高压辐合区(以下简称两高辐合)背景下低涡连续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环流形势、动热力因子及水汽辐合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果显示:(1)夏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西伸时,云南常受两高辐合影响,当辐合区中有低涡生成,易发生连续性强降水,且强降水落区并不完全分布在整个狭长的两高辐合区内.(2)两高辐合区低涡降水具有相似的雨带分布和移动特征,但雨带的集中程度、分布范围、小时雨强和总雨量存在差异.强降水开始时,落区偏东,随着西太副高西伸及东北引导气流的引导,低涡向南向西移动,强降水落区也随之向南向西移动.低涡在某一地区徘徊导致降水集中在该区域,且西太副高西伸较强时,两高辐合形势更强,低涡降水大雨及以上量级雨带也更窄.(3)低涡造成的降水主要分布在低涡中心及低涡切变附近,且降水发生在低层暖湿的环境中,低层及中高层有冷空气侵入时,小时雨强的极端性更强,降水落区也相对偏北.两高辐合区低涡降水落区与水汽辐合区对应较好,水汽辐合强度较弱时,对应的总降水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 两高辐合 连续性强降水 降水过程差异 云南
下载PDF
近4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天宇 程炳岩 刘晓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87,共8页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0—2004年78个台站汛期(4—9月)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强降水阈值,然后统计出了不同台站近45年逐年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并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汛期极端强降水... 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0—2004年78个台站汛期(4—9月)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强降水阈值,然后统计出了不同台站近45年逐年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并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汛期总降水量的多少。一致性异常分布特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最主要空间模态;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可分为5个主要区域。通过最大熵谱估计分析表明,Ⅰ区显著周期为2~4年;Ⅱ区和Ⅳ区的主要显著周期是基本一致的,显著周期为2~3年和6.3年;Ⅲ区显著周期为14.7年的年代际变化;Ⅴ区显著周期为22年的年代际变化和4~5年的年际变化。各分区代表站中岳阳(Ⅰ区)表现为很显著的增长趋势,10年增长率为1.0次;南岳(Ⅱ区)和南京(Ⅳ区)增长趋势相对较弱;衢州(Ⅴ区)增长趋势相对最弱;而洪家(Ⅲ区)近45年来汛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则表现为很弱的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汛期 极端强降水事件 频次
下载PDF
“75·8”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及其大尺度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30
10
作者 胡娅敏 翟盘茂 陈阳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3期13-18,共6页
首先研究了河南"75·8"强降水事件的极端异常特征,然后从水汽通量的角度定性分析这次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最后采用了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源地的水汽来源对河南"75·8"强降水的贡献率。研究表明,1975... 首先研究了河南"75·8"强降水事件的极端异常特征,然后从水汽通量的角度定性分析这次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最后采用了Hysplit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源地的水汽来源对河南"75·8"强降水的贡献率。研究表明,1975年8月5-8日在河南省发生的是一次大范围持续性极端降水过程,事件发生期间区域平均降水程度超过其气候平均值3倍标准差。强降水事件是在中高纬度环流异常和台风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贝加尔湖以东阻塞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合并阻挡了7503号台风北上。定量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河南"75·8"强降水的水汽来源与7503号台风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8”持续性强降水 环流异常 Hysplit模型 水汽贡献率
下载PDF
“碧利斯”(2006)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和降水效率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圣楠 崔晓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208,共17页
利用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过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结合三维地面降水诊断方程和降水效率公式,研究了"碧利斯"登陆后引发的局地暴雨过程,重点分析了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和降水效率及其与宏... 利用2006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登陆过程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结合三维地面降水诊断方程和降水效率公式,研究了"碧利斯"登陆后引发的局地暴雨过程,重点分析了此次局地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和降水效率及其与宏微观物理因子的联系。结果表明,降水强度越强,降水效率越高,但两者并非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随着降水强度增大,降水效率增高的趋势逐渐变缓;伴随暴雨系统快速发展,降水强度和降水效率均显著增强,而主要降水源/汇项的时间变化要复杂得多;暴雨发生前时段与发生时段降水物理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发生前,较明显的水汽辐合显著加湿局地大气,并通过微物理转化支持降水云系发展,液相水凝物辐合对降水云系快速发展贡献明显,固相水凝物辐合贡献不显著,较强的"云滴与雨滴碰并(P_(racw))"微物理过程同液相水凝物明显辐合可能有直接关系,"霰融化造成雨滴增长(P_(gmlt))"仅为P_(racw)的27%,发生时段,进一步明显加强的水汽辐合依旧是主要降水来源,而汇项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微物理转化过程与发生前比更活跃,尤其是P_(racw)和P_(gmlt),其中,Pgmlt增强更明显,其值接近P_(racw)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 降水效率 局地暴雨过程 登陆热带气旋
下载PDF
近54 a江苏梅雨演变特征及2014年梅雨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项瑛 卢鹏 +2 位作者 程婷 谢志清 汪卫平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1-688,共8页
通过对1961—2014年江苏省5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降水及历年5—8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资料进行了整理、订正及分析,揭示了江苏省梅雨入出梅日期、梅雨量、梅雨强度等特征量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差异,并对2014年江苏省梅雨异常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1961—2014年江苏省5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降水及历年5—8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资料进行了整理、订正及分析,揭示了江苏省梅雨入出梅日期、梅雨量、梅雨强度等特征量的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差异,并对2014年江苏省梅雨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站点均表现出梅雨强度增强,梅雨期内降水频次和强降水事件频次增多的趋势,其中长江以南的梅雨强度、降水频次和强降水事件频次的变化趋势分别为0.18/(10a)、0.75 d/(站·10a)和0.25 d/(站·10a)较长江以北的变化趋势0.07/(10a)、0.01 d/(站·10a)和0.08 d/(站·10 a)更为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从2014年梅雨监测来看,长江以北处于空梅年份,长江以南则出现了长度为11 d的梅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特征 梅雨强度 降水频次 强降水事件频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