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填埋场酸可挥发硫测定及对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肖正 何品晶 +4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俞觊觎 陈增丰 徐月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8,共5页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测定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处理处置总场不同填埋深度垃圾的AVS与同步浸提金属(SEM),发现AVS随着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n(SEM) n(AVS)远远大于1,为25~45,说明填埋场中AVS不是重金属的主要结合相,AVS不是影响填埋场中重金属迁移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酸可挥发硫 同步浸提金属 重金属迁移性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研究泻湖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活动态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尚文郁 谢曼曼 +2 位作者 王淑贤 孙青 岑况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7-608,共12页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经自然作用下可以活动态进行迁移,具有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及潜在的区域生态风险。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开展不同基体类型样品响应机理研究,可为评估重金属活动态提供无损、快速的分析方法,为生态风险研究提供依... 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经自然作用下可以活动态进行迁移,具有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及潜在的区域生态风险。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开展不同基体类型样品响应机理研究,可为评估重金属活动态提供无损、快速的分析方法,为生态风险研究提供依据。天津七里海泻湖湿地沉积物具有低有机质-高黏土含量的特征,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沉积物中Co、Ni、Cu、Zn、Cd、Pb重金属活动态组分含量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7290~6390cm^-1和4683~4000cm^-1波段存在的双羟基O—H伸缩振动、AlAl—OH及Al(Mg)—OH弯曲振动特征吸收,间接指示了重金属元素活动态含量。光谱预测结果显示,近百年来七里海沉积物中Co、Ni、Cu、Zn、Cd、Pb活动态组分的变化特征对应了当地1934—1948年、1956—1963年、1976年至今三次较明显的升温过程,也对应了1980年七里海水库建设等大型人为扰动。本研究样品中Co、Ni、Cu、Zn、Cd、Pb总量及活动态均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生态风险阈值,七里海内村镇及周边农田来自湿地释放的重金属生态风险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湖沉积物 黏土沉积物 重金属活动态 近红外光谱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 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