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与油气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3 位作者 杨桂林 崔军平 杨鹏 王琨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3期1-7,15,共8页
沉积盆地的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有重要控制作用,我国不同盆地的地温场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导致不同类型盆地的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温度差异大。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盆地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演化史与... 沉积盆地的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有重要控制作用,我国不同盆地的地温场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导致不同类型盆地的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温度差异大。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盆地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及压力等因素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影响的研究现状,认为温度是油气形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对油气生成温度、相态差异有重要影响。准确恢复沉积盆地深层热演化史是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复杂叠合盆地深层热演化史恢复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烃类相态 成藏期次 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煤变质演化及煤质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起 潘治贵 +2 位作者 翁成敏 苏玉春 汪正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02-110,144,共10页
华北晚古生代煤具有中部和南部变质程度较高而南部边缘和北部低的特点。这是华北晚古生代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演化的结果。华北地台稳定阶段除个别地区外,深成变质作用使绝大多数晚古生代煤只演化到低变质阶段;地台活化早期叠加的区域岩... 华北晚古生代煤具有中部和南部变质程度较高而南部边缘和北部低的特点。这是华北晚古生代经历了3个阶段变质演化的结果。华北地台稳定阶段除个别地区外,深成变质作用使绝大多数晚古生代煤只演化到低变质阶段;地台活化早期叠加的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造成部分低煤级媒提高到中、高变质阶段;地台活化晚期紫荆关断裂的右旋移动奠定了华北晚古生代煤变质分布的格局。根据岩浆性质、侵入规模等特点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划分为3个亚型。区域岩浆热变质煤的分布受燕山期岩浆沿一定方向断续侵入的控制。从成因上阐述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主要特点。基于地质因素分析和煤变质作用类型预测华北晚古生代煤级分布,新的预测增加了炼焦煤的储量,且部分已被钻探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演化阶段 区城岩浆热变质 地温梯度 受热史
下载PDF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兵 岳湘安 +2 位作者 蒋华义 何光渝 张立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2,共4页
通过室内模拟长输管线热站的热历史作用、泵站的剪切和管流的剪切作用,定性分析了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效果,得知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热处理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含蜡原油的凝点,中温... 通过室内模拟长输管线热站的热历史作用、泵站的剪切和管流的剪切作用,定性分析了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效果,得知热处理温度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热处理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含蜡原油的凝点,中温温度段的热历史作用会对含蜡原油凝点产生恶化效果;剪切历史作用是影响含蜡原油凝点的另一重要因素,低于200s-1的剪切作用会增大含蜡原油的凝点,高于400s-1的剪切历史作用对含蜡原油的凝点具有优化效果.热历史和剪切历史综合作用时,时间较短的中低剪速剪切历史作用对含蜡原油的凝点影响较小,高温和低温热处理作用有明显的降凝效果;长时间的高速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明显,高温热处理和高速剪切综合作用对含蜡原油有较好的降凝效果.确定长庆含蜡原油的长距离输送热处理温度宜高于60℃,过泵剪切速率应高于200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热历史 剪切历史 原油凝点 长庆油田
下载PDF
射频热等离子体制备球形氧化铝粉末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文波 陈伦江 +3 位作者 刘川东 程昌明 童洪辉 朱海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0-556,共7页
研究粉末颗粒在热等离子体(ICTP)中的行为可以为射频等离子体制备球形粉末工艺过程的优化提供参考。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对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粉末颗粒在射频热等离子体中的运动轨迹及加热历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根据模拟结果... 研究粉末颗粒在热等离子体(ICTP)中的行为可以为射频等离子体制备球形粉末工艺过程的优化提供参考。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对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粉末颗粒在射频热等离子体中的运动轨迹及加热历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根据模拟结果所确定的实验参数范围进行了射频热等离子体粉末球化实验,并将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的结果相结合,研究了输入功率、送粉速率等参数的改变对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氧化铝粉末球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粒径较小的氧化铝粉末颗粒在飞行过程中可以从等离子体内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能够被充分加热至完全熔化;增加系统输入功率、降低送粉速率均能提高单位质量的颗粒从等离子体中获得的能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氧化铝粉末的球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等离子体 氧化铝粉末 运动轨迹 加热历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热历史对聚醚醚酮(PEEK)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延岳 金石 +3 位作者 潘强余 闵永刚 温铁民 吴忠文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5,共7页
用DSC、X射线衍射和密度梯度法考察了热历史对聚醚醚酮(PEEK)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EEK的T_g随结晶度增加而向高温区移动;在DSC曲线上,结晶了的PEEK的低温冷结晶峰消失,而代之出现双熔融峰,双峰是由PEEK的晶格缺陷产生的。
关键词 热历史 聚醚醚酮 热性能
下载PDF
古建筑地炕的正负价值效应:中国古代取暖设备的历史、保护及再利用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芃芃 张剑葳 张小古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56-163,共8页
自古以来,取暖设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最主要的设施类型包括火炕、壁炉、地炉等。明清以来皇宫、府衙和大宅中普遍使用地炕取暖。以北京故宫养心殿为例,曾有完备的地炕系统,目前已全部废弃。地炕建造的初衷是为增加建筑... 自古以来,取暖设施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最主要的设施类型包括火炕、壁炉、地炉等。明清以来皇宫、府衙和大宅中普遍使用地炕取暖。以北京故宫养心殿为例,曾有完备的地炕系统,目前已全部废弃。地炕建造的初衷是为增加建筑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对价值有正向影响,但在建筑发生代际传承和遗产化后,反而引发了建筑环境问题和病害,对价值有负面影响。以地炕为代表,建筑遗产保护应当注重对传统建筑设备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炕 取暖设施 历史 保护 再利用
原文传递
热历史对结晶型双向拉伸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其 雷彩红 +1 位作者 黄亚江 毛益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1期47-49,共3页
介绍了不同的受热情况对结晶型工程塑料双向拉伸薄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聚酰胺 (PA) ]性能的影响。热处理过程不仅可以消除体系的内应力 ,提高薄膜的结晶度 ,而且能使半晶聚合物晶型发生转变 ,从而提高制品的性能。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工程塑料 双向拉伸薄膜 PET 聚酰胺 PA 结晶度 各向异性
下载PDF
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作用对长庆含蜡原油凝点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兵 岳湘安 +1 位作者 蒋华义 何光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5,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明确了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是影响长庆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长庆含蜡原油凝点趋于稳定的剪切时间为200 s,因此实验室以剪切200 s后的原油凝点作为长输管线的凝点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的...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明确了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是影响长庆含蜡原油凝点变化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长庆含蜡原油凝点趋于稳定的剪切时间为200 s,因此实验室以剪切200 s后的原油凝点作为长输管线的凝点值,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热处理和剪切作用与含蜡原油凝点的关系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反映长输管线中热处理温度和剪切速率作用对凝点影响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记录数据所得误差小于0.8℃,表明模型与凝点规律比较吻合.该模型为长庆含蜡原油长距离输送的泵站、热站设计以及管线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热历史 剪切历史 凝点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探讨加热炉改造过程中耐火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岩 《科技资讯》 2021年第17期33-35,共3页
耐火材料是指非金属材料在无荷重的情况下能耐超过1600℃的高温,随着现代科技与工艺的进步,耐火材料实现了多重改革,特别是各类耐火材料矿产资源的发现、挖掘、提炼技术的进步,为将加热炉改造得更加精良提供了基础与保障。基于此,该文... 耐火材料是指非金属材料在无荷重的情况下能耐超过1600℃的高温,随着现代科技与工艺的进步,耐火材料实现了多重改革,特别是各类耐火材料矿产资源的发现、挖掘、提炼技术的进步,为将加热炉改造得更加精良提供了基础与保障。基于此,该文深入探究了耐火材料在加热炉上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并为之后加热炉的改造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耐火材料 发展历程 应用
下载PDF
混合原料气加热器管箱壳体侧向膨胀分析
10
作者 张志国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4年第1期51-53,共3页
对混合原料气加热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箱筒体发生侧向膨胀原因进行分析。从设备的加工制造、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金相组织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本设备管箱筒体材料发生珠光体球化是导致其材料失效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发... 对混合原料气加热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箱筒体发生侧向膨胀原因进行分析。从设备的加工制造、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金相组织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本设备管箱筒体材料发生珠光体球化是导致其材料失效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发生珠光体球化的必要因素——经历高温受热史,追溯到筒体发生珠光体球化的根源是由两次火灾事故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珠光体球化 短时高温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油气相态与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4 位作者 祁凯 杨桂林 陈占军 杨鹏 王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的影响,划分了温度与压力关系类型;并在对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热历史类型盆地热演化史对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盆地、不同地区深层油气相态差异大,主要受深层经历的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率、压力、烃源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及影响因素;②在快速增温、加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深层、超深层在高温下仍然可能存在油藏及凝析气藏;③超压对生烃及烃类的高温裂解具有抑制作用;④深层温度与地层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划分为中低温高压型、高温高压型、中温中低压型3种主要类型;⑤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可划分为后期快速沉降增温低地温梯度型、后期快速沉降增温高地温梯度型、中后期快速增温晚期抬升降温型、前期大幅度沉降快速增温中后期大幅度抬升剥蚀降温型4种类型,不同热演化史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及成藏期早晚与油气前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热演化史 烃类相态 油气成藏期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7 位作者 祁凯 杨鹏 刘新社 张才利 杨桂林 高彦芳 张莹 邢光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0-929,共20页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超深层现今地温场差异及对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古地温恢复方法、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热演化史对油气成藏评价的控制作用及深层、超深层研究中应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国内外不同地热状态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在中浅层温度差异相对较小,在深层、超深层随深度增加差异明显增大(同一深度不同热状态盆地现今地层温度相差可达110℃以上,温度差异大)。地层温度是控制油气相态分布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建立的不同热状态盆地从中浅层到超深层油气相态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从高地温梯度到低地温梯度盆地,石油液态窗、凝析油湿气、干气分布深度逐渐加深。在西部,低温型快速沉降盆地超深层油藏分布埋深可达8000~9000 m,凝析油湿气气藏埋深更大,可达12000 m;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缺乏有效的古地温恢复方法,在对不同古温标方法研究新进展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多种古温标方法与盆地地质条件相结合,相互约束,可有效提高古地温恢复结果的可靠性;深层、超深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及破坏,早期盆地古地温场及构造热事件信息难以记录。研究后提出的复杂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是实现深层、超深层复杂热演化史恢复的有效途径;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中新元古界热演化史恢复及油气生成期次分析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深层、超深层不同热演化史类型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热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构造热事件 烃类相态 镜质体反射率 低温热年代学 热体制 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南山遗址受热历史的考古磁学证据
13
作者 曾智鹏 李有骞 +1 位作者 杨石霞 蔡书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0-614,共15页
考古磁学技术为考古遗址的受热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南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该遗址记录的最早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末期.遗址揭露了距今约16 ka以来序列性的人类生活遗物及遗迹... 考古磁学技术为考古遗址的受热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南山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该遗址记录的最早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末期.遗址揭露了距今约16 ka以来序列性的人类生活遗物及遗迹,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和少量的陶片,以及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关的疑似用火遗迹.本文对小南山遗址内疑似用火区及周边的散土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岩石磁学测试,包括低频磁化率、逐步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χ-T)、磁滞回线、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反向场退磁曲线和一阶反转曲线(FORC)等,旨在通过磁学指标为遗址受热温度、受热范围等信息提供定量化证据.实验结果显示,采样区域内两处疑似用火区(ZB、ZC)磁化率普遍偏高、逐步χ-T曲线在400~60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饱和等温剩磁偏强、FORC信号偏强;而表层烧土被清理后的疑似用火区(ZA)和非疑似用火区磁化率普遍偏低、逐步χ-T曲线显示样品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发生热变化、饱和等温剩磁和FORC信号偏弱.这些磁学特征意味着ZB、ZC两处疑似用火区曾受过加热烘烤,而从ZA采集到的样品和疑似用火区外的样品则可能没有受热.逐步χ-T曲线结果显示疑似用火区高磁化率样品在400~60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而当温度达到700℃时则发生明显的热转化,指示样品历史最高受热温度应该在600~7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小南山遗址 受热历史分析 考古磁学 岩石磁学
下载PDF
自然演化碎屑锆石裂变径迹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鸿 蔡长娥 +2 位作者 罗开通 雷超 尚文亮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锆石裂变径迹长度是锆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不同热背景的沉积盆地样品实测数据,分析锆石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探讨锆石裂变径迹长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Sk1井样品的裂变径迹长度和径迹与结晶C轴夹角之间具有一... 锆石裂变径迹长度是锆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不同热背景的沉积盆地样品实测数据,分析锆石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探讨锆石裂变径迹长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Sk1井样品的裂变径迹长度和径迹与结晶C轴夹角之间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即夹角愈小,径迹长度愈长;反之,夹角愈大,径迹长度愈短。Sk1井样品径迹与结晶C轴夹角主要分布在10°~70°,整体分布较随机;而Ku1井样品多分布于高角度(60°~90°),整体分布不随机。Sk1井锆石裂变径迹在沉积盆地开始退火温度为220℃,深层样品的平均径迹长度为5.02~5.55μm;Ku1井锆石裂变径迹在沉积盆地开始退火温度为170℃,深层样品的平均径迹长度为8.06~8.31μm,高温热背景下Sk1井的锆石裂变径迹开始受到沉积盆地影响的温度高于Ku1井。研究认为锆石裂变径迹在不同热背景下的开始退火温度和退火行为产生的差异是由盆地不同的增温速率导致的。Sk1井的中浅层样品平均径迹长度范围为5.85~8.36μm,Ku1井中浅层样品平均径迹长度为9.21~10.05μm。2口井中浅层样品的最小年龄大于地层年龄,表明未受到沉积盆地的影响,缩短的径迹长度是受到母源区热事件的影响。对锆石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和径迹长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于油气成藏过程以及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裂变径迹 退火行为 径迹与结晶C轴夹角 增温速率 母源区热事件
原文传递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LTING OF CHONDRITE AND ITS COSMOCHEMISTRY SIGNIFICANCE~*
15
作者 侯渭 王道德 +1 位作者 谢鸿森 王明再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The cosmochemistry data suggest that chondrites experiencing no melt-fractionation retain the feature i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primitive planet. Therefore, the chondrites are regarded as initial material of ter... The cosmochemistry data suggest that chondrites experiencing no melt-fractionation retain the feature in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primitive planet. Therefore, the chondrites are regarded as initial material of terrestrial plane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stratified struture of terrestrial planets, the experiments on melting of chondrit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DRITE heating-melting experiment evolution history of STRATIFIED structure of TERRESTRIAL planet.
原文传递
高温和吡虫啉长期驯化对禾谷缢管蚜温度响应的影响
16
作者 王文娜 邢鲲 +1 位作者 赵飞 张利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499-503,共5页
为了研究高温(29℃)和吡虫啉长期定向驯化对禾谷缢管蚜响应温度的影响,采用动态加热法、生命表法分别测定禾谷缢管蚜生理热耐受性、生活史性状和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高温和吡虫啉驯化以及当代发育高温均显著提高成蚜临界上限CTmax;与对... 为了研究高温(29℃)和吡虫啉长期定向驯化对禾谷缢管蚜响应温度的影响,采用动态加热法、生命表法分别测定禾谷缢管蚜生理热耐受性、生活史性状和种群参数。结果表明,高温和吡虫啉驯化以及当代发育高温均显著提高成蚜临界上限CTmax;与对照种群相比,高温及吡虫啉长期驯化种群分别将29℃下的CTmax提高0.66、0.47℃;但长期驯化对若蚜存活率以及成虫性状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且以吡虫啉种群更为明显。与对照种群相比,吡虫啉种群在2个发育温度下的存活率分别下降50.33%和23.13%;22℃发育温度下的成虫寿命和繁殖量分别下降5.04 d和11.53头。长期的高温及吡虫啉驯化对种群参数均有负面影响。长期高温和吡虫啉亚致死驯化在诱导热耐受性升高的同时带来生活史性状和种群生态表现的负面代价。其中,农药长期驯化带来的获利较小,代价最高,预示长期农药施用可能会对昆虫适应气候变暖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高温 吡虫啉 长期驯化 动态加热法 生命表法 耐热性 生活史性状
下载PDF
石化加热炉钢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17
作者 王佼姣 施刚 +3 位作者 蔡建光 厉亚宁 孙毅 王海涛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122,共6页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是目前预测结构地震响应最准确的数值方法.为获得某石化加热炉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真实反应,本文对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对结构输入3组调幅后的地震波,考察结构整个过程中的底部剪力、楼层...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是目前预测结构地震响应最准确的数值方法.为获得某石化加热炉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真实反应,本文对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对结构输入3组调幅后的地震波,考察结构整个过程中的底部剪力、楼层位移和结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工况下,剪重比为24% ~ 40%,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620,结构整体进入塑性的部分不多,塑性铰只出现在梁上和极少数柱脚处.该结构始终处于直立状态,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钢结构 地震波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层间位移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